文言文謙辭敬辭
1.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謙辭敬辭,注意是文言文的
1.用“鄙”字:在與別人說話時,說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詞前加上一個“鄙”,以表達說話人的謙虛。
如:鄙人(稱自己)、鄙意(稱自己的意見)、鄙見(稱自己的見解)。 2.用“敝”字:在與別人說話時,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的事物,有時在某些詞前加上一個“敝”字,以示謙虛。
如:敝人(在別人面前稱自己)、敝姓(稱自己的姓)、敝校(稱自己的學校)、敝處(稱自己所處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與人交往時,謙稱自己相關(guān)的事物,有時可以在某些詞加一“薄”字。
如:薄酒(稱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稱自己的技藝)、薄禮(稱自己送的禮物)、薄面(為人求情時,稱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請求時,在某些行為動詞前加上一個“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
如:敢問(冒昧地詢問)、敢請(冒昧地請求)、敢煩(冒昧地麻煩你)。 5.用“賤”字:同別人說話時,謙稱自己的事物,有時在某些表事物的詞前加上“賤”字。
如:賤姓(說自己的姓)、賤內(nèi)(“內(nèi)”是指內(nèi)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話中,有人在別人面前是這樣謙稱自己的妻子)、賤事(古人稱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與同行或他人說話時,在某些動詞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為可能是辱沒了他人,自己覺得有愧。
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處在其中)、忝在(有愧處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擔任)。 7.用“小”字:與他人說話時,有時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人事,常用一些帶有“小”字的詞。
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謙稱自己)、小兒(稱自己的兒子)、小女(稱自己的女兒)、小可(過去白話中常用于稱自己)、小人(稱自己)、小生(青年讀書人稱自己)、小店(對別人稱自己的店子)、小照(說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時說自己的書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詞前加上這個“拙”字,以示說話的謙虛。
如:拙著(稱自己的著作)、拙作(稱自己的作品)、拙筆(稱自己的文章或書畫)、拙見(稱自己的見解)、拙荊(古人稱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這個字常于說自己,表示在別人前說話的謙虛。
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謙稱自己)、愚見(謙稱自己的見解)。愚以為(謙說自己認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謙稱自己家中輩份高的或年紀比較大的親人。如:家父、家君、家嚴、家尊(稱自己的父親),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家兄(稱自己的哥哥),家姐(稱自己的姐姐)。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謙稱自己家中輩份低的或年紀小的親人。如:舍弟(稱自己的弟弟)、舍妹(稱自己的妹妹)、舍侄(稱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謙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的東西。
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紀大的人在別人面前說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稱自己)。 二、敬詞類說 13.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動作。
表示對對方的敬重。如:拜讀(閱讀結(jié)方的文章)、拜訪(訪問對方)、拜見(求見對方)、拜識(結(jié)識對方)、拜托(托對方辦事)、拜會(會見對方)、拜謝(感謝對方)、拜望(探望對方)、拜辭(告辭對方)、拜賀(祝賀對方)、拜服(佩服對方)。
14.用“垂”字:用于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表示對對方的敬重。如:垂愛(在書信中說對方對自己的愛護)、垂青(說別人對自己的重視)、垂問(說別人對自己的詢問,又說“垂詢”)、垂念(說別人對自己的思念)。
15.用“大”字: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如:大伯(敬稱年長的男人)、大哥(敬稱年紀與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稱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媽(尊稱年長的婦女)、大爺(尊稱年長的男子)、大人(在書信中稱長輩)、大駕(敬稱對方)、大名(稱對方的名字)、大慶(稱老年人的壽辰)、大作(稱對方的作品)、大札(稱對方的的書信)。
16.用“芳”字:用于對方或?qū)Ψ接嘘P(guān)的事物。如:芳齡(稱對方的年齡,對方應(yīng)是年輕女子)、芳鄰(稱對方的鄰居)、芳名(稱對方的名字,對方應(yīng)是年輕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動作涉及對方。如:奉達(告訴、表達)、奉復(fù)(回復(fù))、奉告(告訴)奉還(歸還)、奉陪(陪伴)、奉勸(勸告)、奉送、奉贈(贈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對方辦事) 18.用“俯”字:在公文書信中用來稱對方對自己的行動。
如:俯察(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請對方同意擔任某職務(wù))、俯念(稱對方或上級的體念)、俯允(稱對方或上級的允許)。 19.用“高”字:稱對方相關(guān)的事物。
如:高見(稱對方的見解)、高就(稱對方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高齡(稱老人的年齡)、高壽(多用于問老人的年齡)、高足(稱別人的學生)、高論(稱別人的議論)。 20.用“光”字:用于說對方的來臨。
如:光顧(多是商家說顧客的來到)、光臨(稱客人的到來)。 21.用“貴”字:稱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
如:貴干(問對方要做什么)、貴庚(問對方的年齡)、貴姓(問對方的姓氏)、貴恙(稱對方的病)、貴子(稱對方的兒子)、貴國(稱對方的國家。
2. 寫一句有敬辭詞的文言文
表示敬辭的文言文句:
1、若亡鄭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燭之武退秦師》
執(zhí)事:對對方的敬稱。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子:古代對人的尊稱。
2、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寡從之于國也》
請:表示請求某人允許自己做某事的敬辭。
3、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
媼:對年老婦人的尊稱。
4、(1)張良曰:“謹諾。”------《鴻門宴》(2)謹拜表以聞。-------《陳情表》
謹:表示恭敬語氣的副詞,“謹諾”相當于“遵命”。
5、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鴻門宴》
足下:對他人的尊稱。
6、毅曰:“敬聞命矣。”------《柳毅傳》
敬:恭敬的意思
3. 古代常見的敬辭與謙辭漢語意思
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文言文中用來表示自謙或尊人的副詞。這類副詞往往由動詞或形容詞演變而來。當它們是動詞或形容詞時,詞義具體、實在;當它們成為表謙敬的副詞時,實際意義弱化或消失,僅僅表示一種客氣或委婉。
表示尊敬別人的謙敬副詞常見的有“請”、“敬”、“幸”、“謹”、“蕙”、“辱”等。
“請”原本是動詞,是請求義,所帶賓語可以是名詞性的,也可以是動詞性的。例如:
① 為之請制。(《鄭伯克段于鄢》)
②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鄭伯克段于鄢》)
③ 衛(wèi)侯請盟,晉人弗計。(《城濮之戰(zhàn)》)
副詞“請”的請求義已弱化,用在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前,表示對方的尊敬。例如:
①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左傳•莊公十年》)
② 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敬”本屬動詞,是尊敬義,往往帶名詞性賓語。例如:
① 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
② 敬老慈幼。(《孟子•告子下》)
副詞“敬”用在動詞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用在對自豪感中。例如:
① 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莊子•盜跖》)
②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幸”用在動詞前表示敬重,是對說方的行為動作使自己感到幸運,是自己所希望的。例如:
① 臣從其計,大王幸赦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 于為河伯娶婦時,……幸來告語之。(《史記•滑稽列傳》)
“謹”原本形容詞,是謹慎小心義。用在動詞前表示敬理對方時,表示發(fā)出動作的一主是認真而審慎的。例如:
① 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史記•平原君列傳》)
② 臣敞等謹與博士臣霸……議。(《漢書•截光傳》)
③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柳宗元謹上史館。(《段太尉逸事狀》)
“惠”的謙敬副詞用法由恩惠義的名詞“惠”演化而來。副詞“惠”加在動詞前,表示對方施的某種動作行為對己方是一種恩惠。例如:
① 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國語•晉語》)
② 今在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史記•晉世家》)
“惠”經(jīng)常用在動詞“顧”前,“惠顧‘是施恩顧眷義。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齊侯使晏嬰請繼室于晉》)
② 若惠顧敝邑,撫有晉國,賜之內(nèi)主,豈惟寡君,舉君臣實受其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于晉》)
副詞“辱“亦由動詞演化而來,用在動詞前表示對方發(fā)出的某一動作行為是屈尊而為。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辱收寡人……(《齊侯使晏嬰請繼室于晉》)
② 敝邑以政刑之脩,寇益充誅,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子產(chǎn)壞晉館垣》)
③ 秦女曰:“子,一國太子,辱在此。”(《史民•晉世家》)——子,指晉惠太子圉,時為質(zhì)于秦。
④ 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wù)。(司馬遷《任安書》)
表示自謙的副詞有“敢”、“伏”、“竊”、“忝”、“愚”等。“敢”用在動詞前,表示發(fā)出動作的一方自謙是冒昧而為,似乎本不當如此。“伏”往往用于臣對君的言辭中,以示臣對君的敬意。“竊”作副詞,有“私下”之意,以示發(fā)表意見的一方所發(fā)議論或見解乃個人不成熟之私見。“忝”用在動詞前,表示有愧于任某職或進行某事,以表自謙。“愚”字表自謙自抑己方為闇昧不聰。例如:
① 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請見。(《城濮之戰(zhàn)》)
② 臣伏計之,大王奉高祖宗廟最相宜稱。(《漢書•文帝紀》)
③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李斯《諫逐客書》)
④ 臣忝當大任,義在安國。(《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⑤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諸葛亮《出師表》)
4. 古代常用謙詞與敬辭
一.謙辭
1.“家”字族: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有:家父(家嚴、家君、家尊)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姐。
2.“舍” 字族: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屬。(有人歸納為“家大舍小令外人”。“令” 字族放在“敬辭”專項中講述)有:舍弟、舍妹、舍侄、舍親(謙稱自己的親戚)、舍間/舍下(謙稱自己的家)。
3.“小”字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謙稱自己),小兒(自己兒子),小女(自己女兒),小人、小可(地位低的人謙稱自己),小生(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店(自己的商店),小老兒(老年人自稱)。
4.“老”字族:用于老年人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人或事物。主要有:老朽(老年男子謙稱自己),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衲(老和尚謙稱自己,如言“老叫花子”“老要飯的”),老尼(老年尼姑謙稱自己),老臉(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
5.“愚”字族:用于自己的謙辭。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
6.“拙”字族:拙作、拙著(謙稱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書畫),拙見(同“愚見”),拙荊(謙稱自己的妻子)。
二.敬辭
1.“令”字族:用于對方的親屬或與對方有關(guān)系的人。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
令兄、令弟、令姊、令妹、令侄、令坦(尊稱別人女婿)、令親。
2.“拜”字族:用于自己的行為動作涉及對方。如:拜望(探望對方),拜辭(告辭對方),拜訪(訪問對方),拜讀(閱讀對方的文章),拜托(托對方辦事),拜識(結(jié)識對方),拜賀(祝賀對方),拜服(佩服對方)。
3.“奉”字族:用法同上。常見的有:奉告(告訴),奉勸(勸告),奉還(歸還),奉陪(陪伴),奉送(贈送),奉托(拜托),奉達(告訴),奉復(fù)(回復(fù))。后二者多用于書信。
4.“恭”字族:表恭敬地對待對方。常用的有:恭賀(恭敬地祝賀),恭請(恭敬地邀請),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賀對方的喜事)。
5.“貴”字族:稱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如:貴干(問人要做什么),貴庚(問人年齡),貴姓(問人姓氏),貴恙(婉稱對方的病),貴子(稱對方薩迪兒子),貴國(對方國家),貴校(對方學校)。
6.“高”字族:稱別人的事物。有:高見(高明的見解),高壽(問老人年齡),高堂(指父母),高足(別人的學生),高論(別人的議論),高齡(六十歲以上老人的年齡),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認較高的職位,也用以探問別人就職的單位)。
7.“大”字族:尊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如:大伯、大爺、大娘、大媽、大哥、大姐、大人(書信中稱長輩)、大師傅(尊稱和尚)、大駕(稱對方)、大名、大作、大札(對方的書信)、大慶(老年人的壽辰)。
5. 求高中語文謙辭敬辭的造句
一、令 敬辭,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令郎、令愛(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 令閫:尊稱別人的妻子 令親:尊稱別人的親人 令堂:敬辭,稱對方的母親 二、惠 敬辭,用于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 惠臨、惠顧:指對方到自己這里來 惠存:請別人保存自己的贈品 惠贈:敬辭,指對方贈予(財物) 惠允:敬辭,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三、垂 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行動.如: 垂念:指別人想念自己 垂問、垂詢:敬辭,表示別人(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詢問. 垂愛:(書)敬辭,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多用于書信) 四、請 敬辭,用于希望對方做什么事.如: 請問:希望別人回答 請教:希望別人指教 五、賜 敬辭,指所受的禮物.如: 賜教:別人指教自己 賜膳:別人用飯食招待自己 六、高 敬辭,稱別人的事物.如: 高見:指別人的見解 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 高足:尊稱別人的學生 高壽:用于問老人的年紀 高齡:用于稱老人的年齡 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 高朋:對方的朋友 高親:對方的親戚 高鄰:對方的鄰居 高見:指別人的見解 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 高足:尊稱別人的學生 高壽:用于問老人的年紀 高齡:用于稱老人的年齡 七、華 敬辭,稱跟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如: 華翰:稱別人的書信 華誕:別人的生日 華廈:別人的房屋 八、賢 稱呼對方,多用于平輩或晚輩.如: 賢弟、賢侄等 九、奉 敬辭,用于自己的行為涉及對方.如: 奉送:贈送 奉還:歸還 奉勸:勸告 奉陪:陪同 十、尊 敬辭,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尊敬”的意思.如: 尊府:對方的父親 尊兄:對方的兄弟 尊駕:對方的父親 尊夫人:對方的妻子 十一、大 敬辭,用于涉及到對方的事物,如: 大禮:指對方的禮數(shù)或者行為 大作:指對方的作品 大駕:指對方,如大駕光臨 十二、貴 敬辭,多用于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含“尊貴”的意思.如: 貴體:帶問候意 貴姓:問對方姓氏 貴庚:問中青年人年齡的敬語。
敬辭與謙辭有哪些
敬辭與謙辭是中華文化中表達尊敬和謙虛的重要語言形式。在人際交往中,正確使用敬辭和謙辭能夠體現(xiàn)個人的修養(yǎng)和禮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一、敬辭 敬辭,亦稱敬語,是用來表示對他人的尊敬和推崇的言辭。在各種正式場合或與長輩、尊貴人士的交往中,敬辭被廣泛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敬辭:- 貴姓:...
謙辭和敬辭是什么意思
謙辭和敬辭是漢語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們是人們在社交場合中使用的禮貌用語。謙辭是表示謙虛的言辭,而敬辭則是表示尊敬的言辭。相關(guān)知識如下:1、謙辭是用于自謙的詞語,通常用于表達自己的不足或不完美。例如,稱自己的房屋為“寒舍”,稱自己的作品為“拙作”,稱自己的意見為“愚見”等。使用謙辭...
看望別人說什么敬辭或謙辭
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一般對他人;謙辭是表示謙虛的言辭,一般對己。看望別人說的敬辭或謙辭如下:1、您好,我是來看望您的,不知道您現(xiàn)在否方便接待,如有唐突之處還請您海涵。2、我來看望您,對于您的熱情接待我感激不盡,如果您沒有時間我可以下次再來拜訪您。
用了敬辭和謙辭的文言文翻譯
1. 古代常見的敬辭與謙辭漢語意思 謙敬副詞 謙敬副詞是文言文中用來表示自謙或尊人的副詞。這類副詞往往由動詞或形容詞演變而來。當它們是動詞或形容詞時,詞義具體、實在;當它們成為表謙敬的副詞時,實際意義弱化或消失,僅僅表示一種客氣或委婉。 表示尊敬別人的謙敬副詞常見的有“請”、“敬”、“幸”、“謹”...
謙辭和敬辭是什么意思
謙辭和敬辭在漢語溝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以下是對謙辭和敬辭的詳細解釋:1. 謙辭:謙辭是表達個人謙虛態(tài)度的用語。在日常交流中,人們常用謙辭來表示自己的不足或?qū)Τ删偷闹t虛態(tài)度。例如,當他人稱贊自己的住所時,可能會用“寒舍”來表示自己的家并不豪華;在提及自己的作品...
敬詞和謙詞的用法
敬辭和謙辭的用法如下:一、敬辭: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一般是對別人使用的,這類詞語往往包含對對方的尊重和贊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敬辭:1. 令:用于稱呼別人的親屬,比如令尊、令堂、令郎等。2. 惠: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如惠顧、惠贈等。3. 垂:這個詞語一般用于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
用敬辭謙辭寫的文言文短文
1.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謙辭敬辭,注意是文言文的 1.用“鄙”字:在與別人說話時,說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詞前加上一個“鄙”,以表達說話人的謙虛。 如:鄙人(稱自己)、鄙意(稱自己的意見)、鄙見(稱自己的見解)。 2.用“敝”字:在與別人說話時,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的事物,有時在某些詞前加上...
?托人辦事,說什么謙辭與敬辭。
1. 初次見面時,可以說“久仰”,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贊賞。2. 久未相見時,可以說“久違”,表達對他人的思念和關(guān)心。3. 當請人對自己的工作或行為提出批評時,可以說“指教”,顯示出自己的謙遜和求知欲。4. 請求他人原諒自己的錯誤或不足時,可以說“包涵”,表達誠懇的歉意和希望得到對方的理解...
古代文化常識謙辭和敬辭
貴校。6. "高"字族:稱別人的事物,如高見、高壽、高堂、高足、高論、高齡、高就。7. "大"字族:尊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如大伯、大爺、大娘、大媽、大哥、大姐、大人、大師傅、大駕、大名、大作、大札、大慶。這些謙辭和敬辭的使用,不僅體現(xiàn)了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禮儀的體現(xiàn)。
敬辭與謙辭有哪些?怎么用?詳細點!謝謝!
古代謙辭敬辭(未整理、不完全版)一、臺甫——舊時用于問人的表字大號 臺端——舊時稱對方 鈞諭——書信中稱尊長所說的話。還有鈞裁、鈞安等 貴庚——問人年齡 貴恙——問對方的病況 斧正——請人修改詩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體、玉音——指對方身體或言行 違教——指離開某人后未...
相關(guān)評說:
赤水市梯形: ______ 【常用謙辭舉例】 1.“鄙”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guān)的事物.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鄙薄:謙稱自己的淺陋微薄. 2.“愚”字一族.用于自稱的謙稱.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
赤水市梯形: ______ 敬辭有:1.尊君.5.陛下.6.令尊.8.足下.9.令郎. 謙辭有:2.家君.3.敝人.4.卑職.7.寡人.10.老朽.
赤水市梯形: ______ 敬詞是稱呼別人,謙詞是自我客氣
赤水市梯形: ______ 謙辭: 鄙人 卑職 寡人 老朽 麾下 敬辭:陛下 令尊 足下 令郎
赤水市梯形: ______ 常用的敬辭和謙辭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漢語中有許多敬辭和謙辭 .敬辭,即表示對別人敬重的詞語;謙辭,則是用于自我表示謙恭的詞語.千百年來,中國人在...
赤水市梯形: ______ 答:一般來說, 謙詞表示謙虛,只用于自己,敬詞表示尊敬只能用于他人.如下面這個句子:“本公司歡迎各界朋友前來請教,我們將不吝賜教,在提供投資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贈《實用投資指南》一冊”.此句中,謙辭和敬辭就用得不恰當,“請教”是謙詞,用于自己,此處說別人(各界朋友),改為“垂詢”;“不吝賜教”“鼎力相助”“惠贈”均是敬詞,用于對方,此處說是己方,分別改為謙詞“竭誠為您服務(wù)”“大力相助”“敬贈”.
赤水市梯形: ______ 【敬辭】 中國是禮儀之邦,來往稱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辭.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在人們?nèi)粘=浑H,特別是書信往來中往往要運用到.敬辭經(jīng)常與謙辭聯(lián)系在一起.謙辭是表示謙虛的言辭,一般對己.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一般對人...
赤水市梯形: ______ 謙辭就是謙虛,敬辭是尊敬他人
赤水市梯形: ______ 答:一般來說, 謙詞表示謙虛,只用于自己,敬詞表示尊敬只能用于他人.如下面這個句子:“本公司歡迎各界朋友前來請教,我們將不吝賜教,在提供投資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贈《實用投資指南》一冊”.此句中,謙辭和敬辭就用得不恰當,“請教”是謙詞,用于自己,此處說別人(各界朋友),改為“垂詢”;“不吝賜教”“鼎力相助”“惠贈”均是敬詞,用于對方,此處說是己方,分別改為謙詞“竭誠為您服務(wù)”“大力相助”“敬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