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到不理君王的李白,他為什么會跪拜崔顥的詩《黃鶴樓》? 李白登上黃鶴樓,看到崔顥寫的《黃鶴樓》說了一句什么話?
因?yàn)楫?dāng)時李白登上黃鶴樓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師弟崔顥,已經(jīng)在黃鶴樓上寫了洋洋灑灑的一首七絕。并且大放異彩,讓自己無從下筆。
當(dāng)時大唐的第一詩人李白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他雖然可以狂妄到不理君王,但是對于崔浩的絕句,卻讓自己難以釋懷。
那天李白已經(jīng)選好了觀賞黃鶴樓美景的大好時機(jī)。登上已經(jīng)夢想已久的黃鶴樓,當(dāng)他放眼望著天空,面對著大江落日的壯麗景觀,心中詩興大發(fā),但是正打算將手中的筆墨在墻上揮灑在黃鶴樓時,卻發(fā)現(xiàn)崔浩的七絕在當(dāng)時的晚霞中大放光彩。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被崔顥的七絕傷了自尊的,李白一直對黃鶴樓的題詩耿耿于懷,繼而他寫了很多有關(guān)于黃鶴樓的詩。比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于史郎中傾聽黃鶴樓上吹笛》,他對自己沒有在黃鶴樓上題詩成為一種遺憾,平生第一次沒讓黃鶴樓成為自己的主場。這個最喜歡在祖國山河上提詩留念的大狂人,也有為詩句而憂愁的時候。直到多年之后,他登上了南京的鳳凰臺。寫了一首與黃鶴樓很相像的詩來模仿他,才治愈了自己多年的心病。
那么崔顥是個何方神圣,讓李白敬佩不已。他有20多年的山河漫游,特別是東北塞北之行。這讓一個文弱的書生錘煉成了道貌岸然的男子漢,也讓他的詩風(fēng)從一個柔弱變成了雄渾奔放的感覺。
因?yàn)槔畎状_實(shí)覺得崔顥這首詩非常的優(yōu)秀,而文人之間都有一種惺惺相惜的心情,但是李白的本性就是非常狂妄自大,把所有事情都不放在眼里的。
放眼崔顥黯淡的一生,唯有《黃鶴樓》一首詩成了他引人注目的高光。也就是這一抹輝煌的高光,消解了他那所謂“有文無形,嗜賭好色”的陰影。
(一)一首七絕,嚇得李白扔筆跪拜
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天寶年間,正在全國漫游的大唐第一詩人李白,遭遇了詩人生涯從未有過的挫敗感——登上了神往已久的黃鶴樓,卻不能像在其他名勝古跡前那樣題詩留念。
是黃鶴樓未能引發(fā)詩人的詩興?恰恰相反。那天,李白專門選擇了日暮時分便以遠(yuǎn)望的好時機(jī),登上早已入夢的黃鶴樓。當(dāng)他放眼蒼茫的楚天,面對著大江落日的美景,早已詩興大發(fā)。就在他從侍從的手中接過飽蘸濃墨的如椽巨筆欲往墻上揮灑詩句時,只見自己詩弟崔顥的一首七絕已在落日晚霞中大放異彩。
李白握筆的手一下僵住了,繼而死了般垂落了下來,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個牛!狂!一天到晚耍大牌,兩眼向上,鼻孔朝天,皇上召見都不鳥,一進(jìn)皇宮就要大宦官捧臭鞋,連喝酒都只要月亮中的嫦娥作陪的大詩人,只能跪拜一番后悶悶不樂地走下樓梯,神情沮喪地連連搖頭,悲傷逆流成河地喃喃自語:“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題詩在上頭啊。”
最終,這個最喜歡在祖國山河上題詩留念大狂人,平生第一次,沒能讓黃鶴樓沒有成為自己的主場。
有道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后來,被崔顥傷了自尊的李白一直對未能在黃鶴樓題詩耿耿于懷,以至于即便不敢正面交鋒,也要打擦邊球地寫上兩首帶有“黃鶴樓”logo的詩:一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另一為《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直到多年后,他登上南京的鳳凰臺時,才用另一首對崔顥《黃鶴樓》的模仿、致敬之作多少治愈了自己的心病。
(二)早年人品撲街,老大風(fēng)骨凜然
那么這個崔顥到底是何方神圣,牛得連李白都要甘拜下風(fēng)?
這個生于公元704年,比李白小三歲的盛唐詩人,確實(shí)也是個牛人。他十九歲就高中進(jìn)士,《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等大咖位列在一起。但他卻命運(yùn)不濟(jì),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只混了個太仆寺丞、司勛員外郎——在國家機(jī)關(guān)里派派車馬、送送信的差事。也因此,史料對這個可有可無芝麻官的生平記載極少。
可能由于郁郁不得志,早熟多才的崔顥早年喜歡躲在家里寫一寫反映女性生活的小詩。比如這首描寫船家女生活的《川上女》:“川上女,晚妝鮮,日落青渚試輕楫,汀長花滿正回船,暮來浪起風(fēng)轉(zhuǎn)緊,自言此去橫塘近,綠江無伴夜獨(dú)行,獨(dú)行心緒愁無盡。”
不過,他也有過一次出人頭地的機(jī)會。相傳北海太守李邕聽聞他詩名以后,曾熱情地把他邀請到家中來寫一首獻(xiàn)詩。誰知,當(dāng)崔顥把獻(xiàn)詩呈上去請李邕閱示時,卻見李邕的臉色越讀越不好看,最后竟將詩稿扔到他的臉上,憤怒地斥責(zé)道:“你這個小孩子太無禮了。再也不要來見我了!”
為什么一件好事卻搞出如此糟糕的結(jié)局?我們還是來看看崔顥都寫了些什么吧。
他寫的那首獻(xiàn)詩叫《王家少婦(古意)》:“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自矜年正少,復(fù)倚婿為郎。舞愛前溪綠,歌憐子夜長。閑時斗百草,度日不成妝。”
這是首仿古詩詩意的詩,寫的是女子嫁入夫家后恃寵而嬌的日常生活的——在溪水之畔跳舞,在半夜三更唱歌,盡管是自矜正值青春年少,又可以倚仗為官的夫君,但她在夫妻歡愛后仍感到空虛無聊,還竟空虛惆悵到懶得化妝的地步。就是這樣一首并不淫艷的閨房之詩,惹惱了滿腹道德,自詡方正君子的李邕。
而本來李邕是準(zhǔn)備把崔顥推薦給朝廷的,沒承想,他反而從此被正人君子們打入了另冊。
深受打擊的崔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想象中的詩境化作現(xiàn)實(shí)中的行動:嗜酒賭博,追逐美色。據(jù)說,他娶老婆的條件極其苛刻,是個絕對的“外貌協(xié)會”的,長得不漂亮,想要嫁給他,想都別想。不僅如此,他還特別薄情寡義,對于那些娶到手的美女,稍不如意,他便休妻換人;一有空閑,他便四處掠艷,尋找備胎。由此,他一生至少換過五任妻子。
由于被認(rèn)為有文無行,人品撲街,考中進(jìn)士后,崔顥也只能在中央機(jī)關(guān)跑跑腿,打打雜。后來一氣之下,他就破罐子破摔,離開首都長安,棄官漫游,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xùn)|,最后還到了東北。那首著名的《黃鶴樓》就是他在漫游時創(chuàng)作的。
少年負(fù)膽氣,好勇復(fù)知機(jī)。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
殺人遼水上,走馬漁陽歸。錯落金鎖甲,蒙茸貂鼠衣。
還家行且獵,弓矢速如飛。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間懸兩綬,轉(zhuǎn)眄生光輝。顧謂今日戰(zhàn),何如隨建威。
——《古游俠呈軍中諸將·游俠篇》
這還是那個寫“閑時斗百草,度日不成妝”的詩人嗎?
沒錯,還是崔顥。但二十多年的山河漫游,特別東北邊塞之行,已經(jīng)把那個沉溺酒色的文弱書生錘煉成了風(fēng)骨凜然的偉岸男人,也把他的詩風(fēng)從柔弱浮艷改造成雄渾奔放。比如這首《遼西作》,其雄渾悲壯,似乎已不讓于高適、岑參等邊塞詩歌大家。
燕郊芳?xì)q晚,殘雪凍邊城。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三)焦灼與無奈,勇敢與迷惘
公元574年,崔顥死于從長安返回故鄉(xiāng)開封的途中。今天,我們已經(jīng)無法厘清他那五十年生命都有著怎樣豐富曲折的命運(yùn)細(xì)節(jié),但從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走向中,我們多少還是能夠想象出他曾有過怎樣的焦灼與無奈,勇敢與迷惘。
在他的前半生,崔顥一直未能夠在時代中間找到自己的位置,考中進(jìn)士,朝廷卻分配給他一個微不足道的工作,想要展開人生前途,卻得不到一個權(quán)威人士的舉薦。在那一個個前途無望的人生暗夜里,為了平息焦灼與迷惘,他把賭場與青樓當(dāng)作避難所,應(yīng)是他躲入另一個時空尋求精神慰藉的非常舉動,而未必是他的愛好與品行真有多么不堪。
其實(shí),他不光寫過《王家少婦》這種描寫閨房生活的艷情詩,他還寫過《相逢行》:“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盧姬篇》:“人生今日得驕貴,誰道盧姬身細(xì)微”;《長安道》:“莫言炙手手可熱,須臾火盡灰亦滅”等影射楊貴妃及其兄楊國忠玩弄權(quán)術(shù)、禍國殃民等針砭時弊、英勇無畏的詩篇。遺憾的是,他一直未能找到報效國家的門路,甚至在命運(yùn)的重壓下,連適度的人生自由都沒有。
于是,這個一直在人性的暗礁與光輝中掙扎,一直在善與惡的角力中煎熬的苦命人直至迷惘到了下半生,才幡然醒悟,憤而沖出牢籠:勇敢地棄官漫游,重新開始生命的征程,重新書寫自己的命運(yùn)。
正是在那些徒步千山,跨越萬水的慢慢長途中,他的視野開闊了,他心靈的鐐銬瓦解了,看清了人生的目標(biāo)與方向,開始用身體擁抱大地山河,用筆抒發(fā)心中的塊壘,迎來人生之詩的華彩篇章。
當(dāng)他漫游的雙腳登上武昌黃鶴樓時,他生命中涅槃的時刻到來了。此刻,在命運(yùn)中重生的他有如神助,一首輝煌的詩篇噴薄而出,一舉終止了他在世人眼中的惡劣形象,也一舉重鑄了他的人生,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贖。
(四)一“失手”寫下千古絕唱
回到開頭的話題,就是為什么大唐詩狂李白會跪拜在崔顥的《黃鶴樓》下呢?嘻嘻,說失手,我是站在李白吃醋的角度調(diào)侃的。
我們來看看這首《黃鶴樓》到底有著怎樣不可一世的光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篇開頭直擊黃鶴樓來歷的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然后直抒胸臆:仙鶴與仙人“一去不復(fù)返”,用歲月不再、先人永逝,唯剩白云悠悠、空余千載所烘托的無盡傷懷,暗喻詩人追古撫今的浩渺心事,一種回腸蕩氣的雄勁蒼茫脫韁而來。
此詩下半段筆鋒一轉(zhuǎn),將目光移開黃鶴樓,把詩境擴(kuò)大。與上半段寫已消逝的黃鶴不同,下半段寫從樓上眺望歷歷在目的漢陽城、鸚鵡洲:與黃鶴樓隔江相望的漢陽城巍然不動地盤踞在晴朗的長江之畔、綠樹成蔭,漢朝江夏太守黃祖大宴賓客的江心鸚鵡洲依然芳草茂盛。這歷歷在目的綠樹芳草引起了人們實(shí)實(shí)在在的鄉(xiāng)愁。
詩作由上下兩段的先放后收,用昔人黃鶴,杳然已去;漢陽城、鸚鵡洲的歷歷在目的強(qiáng)烈對比,將登樓遠(yuǎn)眺者的愁緒提升到難以釋懷的地步,高絕地為詩作營造出揮之不去無窮余味,確乎非一流的詩藝而不能。
如此,引得懂詩懂到了骨髓里的李白跪拜在其之下,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shí),不僅李白服了他,南宋大詩人、詩論家嚴(yán)羽也一樣對他跪舔。他直接就犯忌,忍不住在著名的《滄浪詩話》里說:“唐人七言律詩,當(dāng)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說嚴(yán)羽犯忌,是因?yàn)槿藗兤毡檎J(rèn)為“文無第一”,文學(xué)作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這首就是被歷代任性的詩評家認(rèn)定為唐詩七絕第一。前些年某個文化機(jī)構(gòu)搞過一個大型民調(diào),這首《黃鶴樓》也被任性的讀者評為百首最著名唐詩的第一名,碾壓了七絕的所有對手。
多年后,李白在流放夜郎獲赦返朝,在路過金陵(南京),登上鳳凰臺時,終于寫出了一首和崔顥《黃鶴樓》的相似之作《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此詩可以說是對崔顥《黃鶴樓》的全面模仿和致敬。
鳳凰臺和鳳凰鳥,是已經(jīng)不存在的有關(guān)吳王的故物,但青山和白鷺洲依然在陪伴著長江……它們都和黃鶴樓一樣——使人愁。
可見當(dāng)年崔顥對李白的震撼,甚至是傷害有多大,以至于后人根據(jù)李白軼事,在黃鶴樓東側(cè)修建的“擱筆亭”已和黃鶴樓一樣有名。
不知道這座平平常常的黃鶴樓,為什么要把一首千古絕唱安排在一個才華并不特別的出眾的人筆下誕生,好像就是要鬼使神差般使其靈感乍現(xiàn),好讓他的一生一世能有一次神奇的時刻似的。
放眼崔顥黯淡的一生,唯有《黃鶴樓》一首詩成了他引人注目的高光。也就是這一抹輝煌的高光,消解了他那所謂“有文無形,嗜賭好色”的陰影。
唐朝的文學(xué)光輝燦爛,唐朝的詩歌浩如煙海,唐朝知名的詩人不勝枚舉。 其中,崔顥雖然算不得無名小卒,但地位在人才濟(jì)濟(jì)英杰輩出的唐朝傳說在崔顥寫下這首七律之后的某一日,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李白也來到此地,趁興登上了黃鶴樓,遠(yuǎn)眺眺望漢陽城、鸚鵡洲,興之所至
首先李白不是不理君王,李白終生求官不得只能寄情山水詩作,黃鶴樓正是他觸景傷情的地方。
李白作詩力壓崔顥
長安不見使人愁。以上兩首詩感情深沉,格調(diào)峻峭,氣勢充沛,跟崔顥的《黃鶴樓》詩相比,真可以說是旗鼓相當(dāng),甚至有所超越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是不是李白的才思不如崔顥呢?不是,那是因?yàn)橥瑯拥木跋蟆⑼瑯拥母杏X、同樣的心情都被別人所寫了,就如同學(xué)書法,如果你總是描摹一個字帖,你永遠(yuǎn)...
崔顥是什么人,李白為什么放棄了題詩念頭這件事為什么會被傳開
崔顥是唐朝詩人,詩作《黃鶴樓》冠絕古今。李白登樓時,看到崔顥題的詩贊不絕口。相傳李白寫下了四句“打油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懷:“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下筆不寫了。
李白的故事
楊玉環(huán)想想也有道理,從此,每當(dāng)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時,楊玉環(huán)總在一旁阻止。李白等了很長時間不見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從中作梗,就干脆向唐玄宗辭去那只能逗君王開心的翰林差事。唐玄宗雖然愛惜李白的才能,但什么事也比不上楊玉環(huán)重要,既然她討厭李白,就只好賞給李白許多黃金讓他出京游歷。從...
“李白看了會沉默”,崔顥的《黃鶴樓》到底有哪些不同?
崔顥的《黃鶴樓》之所以能讓李白看了沉默,主要有以下幾點(diǎn)不同:題材新穎:崔顥在《黃鶴樓》中,沒有直接從所見的景色入手,而是從“黃鶴樓”這個名字的神話傳說開始,引導(dǎo)讀者進(jìn)入一種虛渺的想象之中,這種寫法在當(dāng)時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頗為新穎。情感深沉:詩中通過前四句的虛寫和后四句的實(shí)寫,將詩人對人生...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你知道是什么讓李白自嘆不如嗎?
話語里暗含著對崔顥《黃鶴樓》一詩的贊佩和對崔顥的尊重甚至是尊敬。試想,如果不是李白對崔顥此詩的贊賞有加,憑著李白狂放的個性以及對黃鶴樓勝景的喜愛,他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題詩的機(jī)會的。而且我們可以想到,憑著李白的詩才,即使他題的黃鶴樓之詩不如崔顥之詩,但水平也不會差到哪里去。所以,我...
李白的幽怨崔顥的憂愁
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鳳凰臺。前些日子看了一篇文章是把這兩首詩做了一次比較。認(rèn)為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是高仿品,雖然水平很高,但是比崔顥的《黃鶴樓》還是有差距的。二 這些日子我仔細(xì)品味著這兩首詩。覺得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寫的很有心,似乎存在著一種怨婦試的幽怨。他懷古抒情...
李白說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是什么意思
三、李白對崔顥詩歌的贊賞 李白是一位極其自負(fù)的詩人,他的詩歌中很少表達(dá)對他人作品的贊賞。然而,在這句詩中,李白卻表達(dá)了對崔顥詩歌的欽佩。這表明崔顥的詩歌確實(shí)達(dá)到了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讓李白也為之折服。四、詩句的藝術(shù)價值 這句詩不僅展示了李白的高超藝術(shù)造詣和寬廣胸懷,也體現(xiàn)了古代詩詞創(chuàng)作中...
為什么李白一看到崔顥的詩,嚇得不敢寫詩了?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相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頓時對崔顥的詩贊不絕口,甘拜下風(fēng)。李白說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他在墻上寫完這兩句就走了。后人為了紀(jì)念李白擱筆,就在這修...
崔顥題詩黃鶴樓,李白擱筆不題了,為什么?
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yuǎn)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懷鄉(xiāng)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后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xié)律,但音節(jié)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嚴(yán)羽《滄浪詩話》評:“唐人七言律詩,當(dāng)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三、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
李白的故事
李白摸了摸腦袋想,老奶奶說得對啊!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讀書不也是這樣嗎?不下功夫,怎么能學(xué)到豐富的知識呢?于是,他立刻跑回家,讀起書來。 【離家遠(yuǎn)游】 二十五歲的時候,李白已經(jīng)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不僅能詩善文,而且會擊劍騎馬,還喜歡彈琴唱歌。他決心為國家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就對父親說:“...
相關(guān)評說:
桐柏縣形封: ______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
桐柏縣形封: ______ 李白自詡: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狂,是自信的外現(xiàn),是對人格尊嚴(yán)的充分肯定,是對束縛人的社會習(xí)慣勢力的蔑視 李白的詩一向以其飄逸豪放著稱,不受傳統(tǒng)的約束,率性而為.正如他在《廬山謠寄...
桐柏縣形封: ______ 因?yàn)樗麄z不是一個性格,同性相斥,歷史上好友性格絕對不一樣.
桐柏縣形封: ______ 我倒認(rèn)為最后一句不消極.李白他為人有些狂妄自大,得了官時他高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失官時他又會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他是以游俠,是詩仙,是天上貶謫下來的仙人,他是不為世間凡俗所惑的.我感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反而說明了他的積極樂觀心態(tài),將人生的不稱意通過散發(fā)乘舟得以解懷.(僅個人看法啊)
桐柏縣形封: ______ 狂妄,雖然不是件好事,有可能會讓你萬劫不復(fù),陷入進(jìn)退維谷的境地,但是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韻意! 楚漢之爭,長達(dá)四年.經(jīng)歷了不下上百個戰(zhàn)役.雖然最終劉邦取得天下,但項羽仍是當(dāng)之無愧的英雄,西楚霸王!雖然,你剛愎自用,不...
桐柏縣形封: ______ 李白和杜甫是同時代的偉大詩人,及至在洛陽相遇,相見恨晚,于是共同漫游名川大山.杜甫為李白的風(fēng)采和才華橫溢所吸引,又為他的鋒芒畢露的處世態(tài)度和狂妄所擔(dān)心,因此,向他提出了友誼的忠告:“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yáng)跋扈為誰雄?”李白也以杜甫的友誼為重,他們在灑淚握別時,定下后會有期:“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一直到現(xiàn)在,他們兄弟般的友情仍傳為佳話.
桐柏縣形封: ______ 表達(dá)了李白對李邕的不滿,因?yàn)槔铉咴u價李白太過狂妄.而李白認(rèn)為這是李邕對他不夠了解.
桐柏縣形封: ______ 我介紹為補(bǔ)充一下 即使在音樂史上 當(dāng)時的陣容也是相當(dāng)強(qiáng)大的 李龜年主唱 鄭觀音彈琵琶 月奴擊缶 總之陣容很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