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桿菌屬簡介
變形桿菌屬,作為腸桿菌科的一個重要成員,包含五個已知的種類:普通變形桿菌(Proteus vulgaris)、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 mirabilis)、產(chǎn)黏變形桿菌、潘氏變形桿菌以及豪氏變形桿菌。其中,普通變形桿菌和奇異變形桿菌在醫(yī)學領域中扮演著較為顯著的角色。
普通變形桿菌,因其在臨床環(huán)境中的頻繁出現(xiàn),對人類健康構成了一定的影響。它可能與多種感染疾病相關,包括尿路感染和腸道感染,因此在醫(yī)學研究和診斷中占據(jù)重要位置。
奇異變形桿菌則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而受到關注,盡管它的致病性不如普通變形桿菌普遍,但其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的致病性不容忽視。了解奇異變形桿菌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認識腸道菌群的動態(tài)變化和疾病的發(fā)生機制。
擴展資料
腸桿菌科的 1屬。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無芽胞、無莢膜、周身鞭毛、運動活潑、兩端鈍圓的小桿菌。菌體大小(0.4~0.6)×(1.0~3.0)微米。兼性厭氧。
梭狀芽孢桿菌簡介
梭狀芽孢桿菌,學名(Clostridium Prazmowski,1880),屬于梭菌屬。這是一類厭氧或微需氧的粗大芽孢桿菌,革蘭染色陽性,芽孢形狀為圓形或卵圓形,直徑大于菌體,位于菌體中央,使其呈現(xiàn)梭狀,故得名。梭狀芽孢桿菌屬包括130種細菌,DNA的GC比為22%~54%。模式菌為酪氨酸菌(C.butyricum)。梭狀芽孢桿菌...
植物病原細菌的主要類群有哪些?
屬于薄壁菌門和厚壁菌門的20余屬。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壤桿菌屬(Agrobacterium)、布克氏菌屬(Burkholderia)、歐文氏菌屬(Erwinia)、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勞爾氏菌屬(Ralstonia)、棒形桿菌屬(Clavibacter)等。致瘤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引起的根癌病,胡蘿卜...
棒狀桿菌屬簡介
這些細菌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生長,也可以在氧氣含量較低的環(huán)境中存活,表現(xiàn)出兼性厭氧性。營養(yǎng)要求特殊,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在52~68%之間。Corynebacterium的細胞壁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構成。在分類學上,Corynebacterium與分枝桿菌屬、奴卡氏菌屬和放線菌屬具有相似之處,存在交叉反應。根據(jù)這些...
克雷伯氏菌屬簡介
克雷伯氏菌屬,學名源自Klebsiella Trevisan,創(chuàng)建于1885年,是一種拉丁文直桿菌。其細菌直徑范圍在0.3至1.0微米之間,長度則在0.6至6.0微米,形態(tài)多樣,可以單個存在,也可能成對或形成短鏈狀排列。它屬于腸桿菌科的范疇,具有莢膜,且為革蘭氏陰性,不具運動能力。克雷伯氏菌屬的代謝方式獨特,既...
植物病原細菌的主要類群及性狀是什么樣的?
細胞大小變化較大,一般直徑為0.6~1.2μm,桿狀和球形細胞均為革蘭氏陽性反應,但較易褪色,不抗酸,不形成內(nèi)生孢子,桿狀細菌不運動或偶有運動。絕對好氣,適宜生長溫度25~30℃。節(jié)桿菌屬成員的主要習居場所為土壤、污水等。美國冬青節(jié)桿菌(A.lkes)是唯一的植物病原菌。(6)棒形桿菌屬(Clv...
環(huán)絲菌屬簡介
環(huán)絲菌屬,又稱為Brochothrix,其菌落形態(tài)在24至48小時內(nèi)呈現(xiàn)出圓形特征,直徑范圍在0.75至1毫米,表面隆起,邊緣完整,且無色素。值得注意的是,年輕培養(yǎng)物中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菌株,它們的大小和密度有所差異,這可能導致誤判為污染。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推移,同一種的環(huán)絲菌菌落邊緣會開始裂開,中心部分則...
短小桿菌屬簡介
短小桿菌屬,拉丁學名為Curtobacterium,由Yamada等人在1972年首次描述。這種細菌在幼年培養(yǎng)階段表現(xiàn)出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細胞呈現(xiàn)為小型、短而不規(guī)則的桿菌,大小約為0.4到0.6微米乘以0.6到3.0微米。隨著生長,老化的細胞會逐漸轉變成近似球形。它們通常是單個存在,但也可能成對排列,形成V字形結構,但沒...
梭桿菌屬的主要種類
呈甲型或乙型溶血,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31~34%。一般通過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可引起綿羊、山羊、牛和鹿的腐蹄病,犢牛白喉、豬壞死性腸炎和鼻炎、雞偽白喉;人的咽部化膿、齒齦化膿、腹膜炎、產(chǎn)道感染等,偶見闌尾炎、膀胱炎。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療有效。②核梭桿菌:又稱梭形梭桿菌。菌體細長...
棒狀菌群棒桿菌屬
棒狀菌群中的棒桿菌屬主要分為三類,包括人和動物的寄生菌和致病菌、植物致病菌以及腐生菌。其中,人和動物的寄生菌和致病菌具有直或稍彎曲的桿菌形態(tài),細胞通常呈現(xiàn)出棒狀膨大。它們通過折斷分裂形成有角度和柵狀排列的細胞。這類細菌一般不具運動能力,且不抗酸。它們的碳水化合物代謝方式既包含呼吸也包含...
玫瑰桿菌屬簡介
玫瑰桿菌屬(Rosebacter Shiba,1991)是一類特殊的細菌,其形態(tài)特征為卵圓或桿狀,大小范圍在0.6~0.9μm×1.0~2.0μm之間,通過亞極生鞭毛進行運動。這類細菌屬于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分裂方式為二分分裂。在好氧環(huán)境下,它們具有混合營養(yǎng)類型,能夠進行好氧光合作用,含有細菌葉綠素a,并以葉醇(...
相關評說:
鹽湖區(qū)脈動: ______ ·注射用頭孢孟多酯鈉(威君定) 用 途:臨床應用于敏感的革蘭陰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皮膚和軟組織、骨和關節(jié)、咽耳鼻喉等部位感染以及腹膜炎、敗血癥等.對膽道和腸道感染有較好療效.
鹽湖區(qū)脈動: ______ 細菌界,變形桿菌門,γ-變形桿菌綱;海洋螺菌目;烷烴降解菌科;烷烴降解菌. 烷烴降解菌也有人翻譯成食烷菌,γ-變形桿菌也叫丙型變形桿菌,反正就這個意思.很多細菌就用拉丁文,不再啰嗦地翻譯成中文,偶爾或者習慣性地會根據(jù)拉丁文本意翻譯成中文.細菌界,變形桿菌門,α-變形桿菌綱,根瘤菌目,橙單胞菌科,Martelella屬(不知道有沒有權威人物來給個中文翻譯,本意貌似是錘子,如果是我我就翻譯成錘子菌吧~或者榔頭菌?要不就干脆馬特菌,反正有很多人的名字就叫這個馬特)
鹽湖區(qū)脈動: ______ 這些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如大腸桿菌,副豬嗜血桿菌等. 大腸桿菌是動物腸道中的正常寄居菌,其中很小一部分在一定條件下引起疾病 .大腸桿菌的血清型能夠引起人體或動物胃腸道感染,主要是由特定的菌毛抗原、致病性毒素等感染引起的...
鹽湖區(qū)脈動: ______ 鹽酸左氧佛沙星為氧氟沙星的左旋體,對于包括厭氧菌在內(nèi)的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具廣譜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屬、肺炎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腸球菌屬、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屬、沙雷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流...
鹽湖區(qū)脈動: ______ 1、諾氟沙星(Norfloxacin)別稱氟哌酸(FPA)抗菌譜廣,尤其是對革蘭陰性菌作用強,如大腸桿菌、肺炎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屬、沙雷菌屬、志賀菌屬、枸緣酸桿菌、陰溝腸桿菌、產(chǎn)氣桿菌、流感桿菌、不動桿菌屬、銅綠假單胞菌、淋球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作用(較慶大霉素強),其他革蘭陽性菌對本品耐藥.2、空腹時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為給藥量的30%~40%.3、廣泛分布于各組織、體液中巾,如肝、腎、肺、前列腺、睪丸、子宮及膽汁、痰液、水皰液、血、尿液等,但未見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