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中的英雄人物事跡(350字以下) 有關戰(zhàn)爭的英雄人物故事400字
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后兼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協(xié)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粉碎日軍多次殘酷“掃蕩”,威震敵后。其高超的指揮藝術,嚴密細致的參謀業(yè)務,扎實的工作作風,深受朱、彭的贊揚。1940年秋,協(xié)助彭德懷指揮著名的百團大戰(zhàn)。1941年11月指揮八路軍總部特務團進行黃崖洞保衛(wèi)戰(zhàn),經(jīng)8晝夜激戰(zhàn),以較小的代價殲敵千余人,被中央軍委稱為“‘反掃蕩’的模范戰(zhàn)斗”。他還“是一個有理論修養(yǎng)同時有實踐經(jīng)驗的軍事家”,從1939年至1941年,他撰寫了《論堅持華北抗戰(zhàn)》《埋伏戰(zhàn)術》《襲擊戰(zhàn)術》《戰(zhàn)術問題》《論軍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余篇。左權為創(chuàng)建并鞏固華北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展壯大人民抗日武裝,為八路軍的全面建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jù)地進行“鐵壁合圍”大“掃蕩”。25日,他在山西省遼縣麻田附近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在十字嶺戰(zhàn)斗中壯烈殉國,年僅37歲。
左權是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名將陣亡,太行山為之低咽,全黨為之悲痛。周恩來稱他“足以為黨之模范”,朱德贊譽他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為紀念左權,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決定將遼縣改名為左權縣。
張自忠(1890—1940) ,字藎忱。山東臨清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校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zhàn)后,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后,張自忠曾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第五十九軍軍長、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zhàn)區(qū)右翼兵團司令等職。
1937年,日本侵略者把兵鋒直指徐州,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臺兒莊進發(fā)。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fā)生了激烈的戰(zhàn)斗。當時守衛(wèi)臨沂的是龐炳勛的第三軍團。由于實力過于懸殊,龐部急待援軍。張自忠奉調率第五十九軍以一晝夜180里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勛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率部與龐部協(xié)力作戰(zhàn)。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克、裝甲車向茶葉山陣地發(fā)起進攻。張自忠與敵激戰(zhàn),反復肉搏。經(jīng)過數(shù)天鏖戰(zhàn),敵軍受到重創(chuàng),節(jié)節(jié)敗退。中國軍隊相繼收復蒙陰、苔縣,共殲敵4000余人。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向臨沂、三官廟發(fā)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勛部兩軍奮力拼殺,經(jīng)徹夜激戰(zhàn),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向臺兒莊前線增援的戰(zhàn)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臺兒莊大戰(zhàn)的勝利。
1940年5月,日軍調集15萬精銳部隊發(fā)起了攻占棗陽、襄陽、宜昌等地的棗宜會戰(zhàn)。張自忠將軍本來率部防守襄河以西,當日軍攻破第五戰(zhàn)區(qū)第一道防線,直撲襄陽、棗陽時,身為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將軍,毅然率領預備七十四師和軍部特務營東渡襄河,抗擊來犯之敵。渡河后,張自忠將軍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頑強抗擊日軍,重創(chuàng)日軍,并截斷了日軍后方補給線。在日軍以重兵對張自忠將軍進行合圍后,為牽制日軍主力造成外線我軍對日軍實施反包圍,張將軍力戰(zhàn)不退,與敵搏殺,最后身中7彈。彌留之際,張自忠將軍留下最后一句話:“我力戰(zhàn)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旋即拔佩劍自戕,一代名將張自忠壯烈殉國。張自忠將軍率部截敵后路并阻敵西進,徹底粉碎了日軍進攻襄樊、威脅老河口的企圖,使整個戰(zhàn)局轉危為安。
柯棣華 是毛澤東盛贊的國際主義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卻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在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中,柯棣華毅然來到八路軍中,把壯麗年華乃至生命都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柯棣華,原名德瓦卡納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買省的一個小鎮(zhèn)。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國后為了表示在這里奮斗的決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個“華”字。
印度人民的苦難和反抗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使柯棣華自小養(yǎng)成了積極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壓迫的堅強性格。1936年,他從醫(yī)學院畢業(yè)留校當助教。1937年,中國抗戰(zhàn)的消息傳來,印度國大黨決定派一支小型醫(yī)療隊到中國去,表示印度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時,正在準備報考英國皇家醫(yī)學會的柯棣華毅然決定參加醫(yī)療隊。
1938年9月柯棣華等五人援華醫(yī)療隊來到了中國。起初到國民黨軍醫(yī)院中工作并受到款待,但他們卻對國民黨百般丑化的共產(chǎn)黨產(chǎn)生了向往,沖破阻礙于1939年2月抵達延安,隨后到八路軍總院工作。同年秋,他們提出追隨白求恩的足跡去前線。毛澤東親自批準并勉勵他們學習政治。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跋涉并經(jīng)歷了突破封鎖線的戰(zhàn)斗,他們到達了晉東南太行山區(qū)的八路軍總部。
柯棣華在前線的八路軍部隊中,忘我工作的同時也深受環(huán)境感染。他曾說:“我雖然沒有上過抗大,但這一次也算是參加了一所新型的戰(zhàn)斗大學了。”1940年3月,柯棣華又進入晉察冀邊區(qū),隨部隊轉戰(zhàn)數(shù)千里,途中親自參加了一次伏擊日寇列車的戰(zhàn)斗。在百團大戰(zhàn)期間,柯棣華到距火線僅一二里處設立了救護所。1941年1月,他擔任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院長。
當時,面對日寇頻繁的“掃蕩”,柯棣華和同志們不得不一次次放棄建立起來的醫(yī)院和學校,打著背包在山林中同敵軍游擊周旋。當時,他通過認真學習,不但能用漢語對話,還可以閱讀中文報刊雜志,認定中國革命代表了人類追求光明的希望。1941年11月,柯棣華與衛(wèi)生學校教員郭慶蘭結婚。翌年,他們生了一子,軍區(qū)聶榮臻司令員親自為其取名為“印華”。通過斗爭實踐和對革命理論的學習,他提出入黨的要求。在1942年7月7日抗戰(zhàn)五周年紀念日,這位印度醫(yī)生站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42年夏,柯棣華的癲癇病發(fā)作。聶榮臻鑒于敵后醫(yī)療條件太差,勸他去延安或回國治病,他卻不顧危險留下工作。同年12月,他寫講義時突然發(fā)病,不幸逝世,年僅32歲。毛澤東主席為柯棣華寫了挽詞:“……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新中國成立后,柯棣華的墓被遷入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1976年,河北省石家莊市建立了柯棣華紀念館。
龔齡增 (?—1842年),《清史稿》作“龔增齡”。生活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行伍出身,因建立軍功,任蘇松鎮(zhèn)標下吳淞營把總,署吳淞營守備。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6月16日,英國侵略軍從廣州北上,進攻吳淞口。龔齡增追隨江南提督陳化成,堅守吳淞西炮臺。激戰(zhàn)兩小時,終因東炮臺守將(參將崔吉瑞)棄炮逃走,西炮臺陷于孤立,陳化成不幸中炮倒下后犧牲。在陳化成英勇無畏精神的感召下,眾將士個個斗志昂揚,人人堅守陣地,揮舞戰(zhàn)刀,英勇殺敵。八十多名將士流盡了最后一滴血。龔齡增身負重傷,被英軍俘獲,但他威武不屈,結果,英軍將他四肢釘在木板上,擲入大海。在吳淞陣亡的崇明籍武官另有舟師外委張書言等。他們譜寫了鴉片戰(zhàn)爭中抗英斗爭的悲壯一頁。
龔齡增、張書言殉難后,入祀上海群忠祠及本縣忠義孝悌祠。朝廷給予撫恤,龔、張二子均以父親恩蔭世襲云騎尉。龔子龔保康,道光二十七年代理蘇松鎮(zhèn)標下崇明守備;張子張在德,任職南匯都司。
“吾輩從軍衛(wèi)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鄧世昌 (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后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云”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臺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后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趙一曼 (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chǎn)黨派到東北地區(qū)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qū)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wèi)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zhàn)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zhàn)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y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很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xiàn)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lián)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yī)院進行監(jiān)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y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jīng)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游擊區(qū)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的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遠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后,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市將她戰(zhàn)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1962年4月9日,郭沫若為趙一曼題寫了一首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
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
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
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
東北西南齊仰手,珠河億載漾東風。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韓國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zhàn)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fā)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qū)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zhàn)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zhàn)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zhàn)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qū)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zhàn)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chǎn)黨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一級英雄邱少云---四川省銅梁縣人,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zhàn)士。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戰(zhàn)斗中,他所在連隊擔任突擊任務。戰(zhàn)前,他和連隊戰(zhàn)友奉命到離敵人陣地僅60米的地方執(zhí)行潛伏任務,但在潛伏到第二天中午前,他不幸被敵人打來的燃燒彈擊中。在這生死緊要關頭,他為了整體,為了勝利,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一動不動地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時年僅21歲。他的犧牲保證了全連隊潛伏任務的勝利完成。反擊部隊在邱少云偉大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鼓舞下,當晚就勝利地攻占了391高地,全殲敵軍1個加強連。
部隊黨委根據(jù)他生前的申請和表現(xiàn),追認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zhàn)斗英雄”的光榮稱號,并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光榮稱號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
網(wǎng)上查。
有關戰(zhàn)爭的中國英雄人物故事
稱號 民族英雄 武悼天王(謚號)字 永曾,小字棘奴 籍貫 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開國君主。事跡 閔冉為今人所廣為知聞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亦以勇猛著稱,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英雄事跡 公元309年,乞活軍活動在黎陽的一支在和兇奴前趙帝國的戰(zhàn)斗中...
一個英雄人物的故事 最好簡練 150字以上,300字以下 希望在周六看到答案...
一個英雄人物的故事 最好簡練 150字以上,300字以下 希望在周六看到答案 謝謝 sd了 10 我來答 2個回答 #熱議# 你覺得同居會更容易讓感情變淡嗎...岳家軍駐扎在鐘村,軍中缺糧,將士們寧愿挨餓,也絕不擾民。金所籍兵相謂曰:“此岳爺爺軍。”爭來降附。 紹興九年(1139),岳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
我尊敬的一個英雄人物作文350字
“居然跳了350個!”又一位同學從隊伍中喊道。我們此時的心情如晴朗的天空,如藍寶石般純潔,它放射著奇光異彩。“干得不錯!來,一人一塊巧克力!”李老師說到,一邊撕開包裝。我們一擁而上,一人拿到了一塊巧克力,而盒子里卻一塊也沒有留下。這巧克力,讓我們感受到了冬天里溫暖的情絲,讓我們...
小英雄的故事作文300
『伍』 英雄人物的作文300字 英雄人物的作文300字 英雄人物的作文300字 我來答 金玉良言9450 LV.13 2018-05-05 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我讀過許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烈火中永生的英雄——邱少云。 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中,邱少云和戰(zhàn)友們在敵人陣地前埋伏,這時,敵人突然發(fā)動了火力偵察,一顆燃燒彈正...
英雄人物的故事,并對這個故事寫梗概
她一直沒見過自己的孩子。1935年趙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敵人用用盡了殘酷的手段,也無法使趙一曼開口。1936年8月2日,敵人用子彈取了趙一曼年輕的生命。“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lián)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zhàn)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后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抗日英雄的故事
琳瑯故事會
黃繼光先烈事跡!!{一定要詳細}!!
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志愿軍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人物。戰(zhàn)爭中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的12人當中,參加上甘嶺戰(zhàn)役的就有4人,他們是黃繼光、邱少云、胡修道、孫占元;此外,還有數(shù)以千計的功臣和英雄集體。在這種氛圍中,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時刻激勵和感染著參戰(zhàn)的同志們,創(chuàng)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 黃繼光雖然入伍...
黃繼光的英雄故事
黃繼光的英雄故事:1952年10月19日,滾雷般的炮聲籠罩了上甘嶺,燒焦的土地上布滿了發(fā)燙的彈頭和彈殼,濃濃的硝煙嗆得人肺疼眼酸。從晚上10點開始,零號陣地上敵中心火力點用重機槍、輕機槍交織成一片火網(wǎng),封鎖著六連的前進道路。六連決定炸掉這個攔路虎,可連續(xù)組織的三批爆破組人員均犧牲了。這時...
愛國人士的事跡
2、華羅庚 大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后,從生活待遇優(yōu)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jīng)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shù)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3、林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有關愛國名人事例
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zhàn)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jīng)過9個月的激戰(zhàn),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
相關評說:
布拖縣波數(shù): ______[答案] 3.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12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fā)現(xiàn)敵人,給村里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帶信上路.不料...
布拖縣波數(shù): ______[答案] 答案: 解析: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布拖縣波數(shù): ______ 1、楊靖宇——愛國英雄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