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經(jīng)典語錄
【出處】《郁離子·玄豹》
【譯文】要使人看不見它,不如使其昏暗起來。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聲。
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濕也,而后苔生焉。
【出處】《郁離子·自諱自矜》
【譯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進人。土必定先濕,而后才有青苔長出。
天之將雨也,穴蟻知之:野之將籍也,草蟲知之。
【出處】《郁離子·戚之次且》
【譯文】天將要下雨時,洞穴里的螞蟻能預知它;田野里將要降霜時,草蟲能預知它。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處】《郁離子·垢食》
【譯文】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后人們才侮辱他。
飲食之人,則人賤之。
【出處】《郁離子·垢食》
【譯文】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人,人們就會看不起他。
樹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輕人也。
【出處】《郁離子·樹怨》
【譯文】能夠樹敵很多的人,都是因為重視自己而輕視別人。
智不自智,而后人莫與爭智。辭其名,受其實,天下之大智哉!
【出處】《郁離子·大智》
【譯文】智者不認為自己有智慧,而后沒有人與其斗智。辭去智慧的名,而擁實際上的智慧,這才是天下的大智慧啊。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禍。
【出處】《郁離子·句章野人》
【譯文】天下有意外的福,也有意外的禍。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見利而不見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出處】《郁離子·句章野人》
【譯文】失意的事常常產(chǎn)生于得意的事,因為他只看到利益而不見禍害,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滅亡啊。
于貨財金玉則貪,而于仁義道德而廉。
【出處】《郁離子·貪利貪德辯》
【譯文】過分重視財物貨幣、金銀珠寶就是貪,而重視仁義道德的就是廉。
多能者鮮梢,多慮者鮮決。
【出處】《郁離子·一志》
【譯文】什么都會的人很少有一樣是精通的,考慮太多的人很少有果斷的。
多疑之人不可與共事,僥幸之人不可與定國。
【出處】《郁離子·多疑難與共事》
【譯文】多疑的人不可與他一起共事,憑僥幸辦事的人,不可以與其一起安定國家。
智人出也,善用之,猶山之出云也;不善用之,猶火之出煙也。
【出處】《郁離子·論智》
【譯文】有才智的'人出現(xiàn)了,善于使用他,就像山里出現(xiàn)的云;不善于使用人才,就像火里出現(xiàn)的煙。
民猶沙也。有天下者惟能傳而聚之耳。
【出處】《郁離子·傳沙》
【譯文】百姓就像散沙一樣,擁有天下的人無非是能把散沙聚合在一起罷了。
誠勝假,假勝無。
【出處】《郁離子·假仁義》
【譯文】真誠勝過虛假,虛假勝過虛無。
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出處】《劉基詩詞·絕句》
【譯文】人生在世,很少有能活到百歲的,即便活到百歲,又能怎么樣呢?自古以來那些英雄名士們,都各自回歸給山河大地了。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
【出處】《百戰(zhàn)奇略·計戰(zhàn)》
【譯文】凡是用兵的法則,都是把計算、謀略放在首位。
凡敵始有謀,我從而攻之,使彼計衰而屈服。
【出處】《百戰(zhàn)奇略·謀戰(zhàn)》
【譯文】凡是敵人先設(shè)計謀,我就順從他的計謀而攻擊他,使他的計謀衰敗而屈服于我。
凡欲興師,必欲教戰(zhàn)。
【出處】《百戰(zhàn)奇略·教戰(zhàn)》
【譯文】凡是準備興兵打仗的,必先訓練部隊。
凡與敵戰(zhàn),士卒寧進死,而不退生者,皆將恩惠使然也。
【出處】《百戰(zhàn)奇略·愛戰(zhàn)》
【譯文】在與敵人作戰(zhàn)時,士卒寧愿冒死前進,而不愿后退求生,都是將帥的恩惠使他們這樣的。
凡戰(zhàn),若彼為客,我為主,不可輕戰(zhàn)。
【出處】《百戰(zhàn)奇略·主戰(zhàn)》
【譯文】凡與敵作戰(zhàn),如果敵方為客方,我方為主方,決不可輕戰(zhàn)。
凡戰(zhàn),若彼為主,我為客,唯務深入。
【出處】《百戰(zhàn)奇略·客戰(zhàn)》
【譯文】作戰(zhàn)時,如果敵軍在本土作戰(zhàn),我軍是進人敵境作戰(zhàn),那么務必深人敵軍腹地。
凡與敵戰(zhàn),若我眾強,可偽示怯弱,以誘之,敵必輕來,與我戰(zhàn);吾以銳卒擊之,其軍必敗。
【出處】《百戰(zhàn)奇略·強戰(zhàn)》
【譯文】凡是與敵人作戰(zhàn),如果我方兵多,兵力強,可以故意顯示出怯弱的樣子,以引誘敵人來與我交戰(zhàn)。我用精銳隊伍攻擊他,他必定失敗。
凡戰(zhàn),所謂勢者,乘勢也。因敵有破滅之勢,則我從而迫之,其軍必潰。
【出處】《百戰(zhàn)奇略·勢戰(zhàn)》
【譯文】凡是作戰(zhàn),所謂勢就是乘勢。只要敵軍有動搖失敗之勢,就可以利用它。那么,我軍就要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并進一步逼迫他,這樣,敵軍就必然潰敗。
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zhàn);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如果不把將士們置之死地,使人人為保全自己而非戰(zhàn)不可。如果給他們留有生路,就都會逃跑了,怎么還能用他們?nèi)倌兀?br />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漢王不是想成就統(tǒng)一天下的功業(yè)嗎?為什么還要斬壯士!
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任用天下英勇善戰(zhàn)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誅滅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給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義之師,順從將士東歸的心愿,有什么樣的敵人不能被擊潰呢?
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xiāng)利倍義乎!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坐人家車子的人,要分擔人家的禍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著人家的憂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為人家的事業(yè)效死,我怎么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
臣多多而益善耳。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我韓信用兵,越多越好。
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
【譯文】陛下(劉邦)不能帶兵,卻善于駕馭將領(lǐng),這就是我(韓信)被陛下馬區(qū)使的原因。
安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這句話出自哪里,作者是誰??
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這樣自勉:“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人生在世,就要抓住每一天的精彩,在離開的那一天才不會空留余恨。生是一團火,死是一把灰。人生最大的困擾就是甘于平庸,要讓生命之火照亮世界,照亮人生。當然,我們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但要于心無愧。 明朝軍師劉伯溫,以神機妙算而著稱于世,向有“...
劉伯溫歸隱的詩句
劉伯溫經(jīng)典語錄 欲人之不見,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聲。 【出處】《郁離子·玄豹》 【譯文】要使人看不見它,不如使其昏暗起來。想要使人不知道它,不如默不作聲。 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濕也,而后苔生焉。 【出處】《郁離子·自諱自矜》 【譯文】船必定先漏,而后水才能進人。 土必定先濕...
中國十大奇人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jīng)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
關(guān)于文學的名言
那么關(guān)于他的勵志語錄有哪些呢?下面是格言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泰戈爾經(jīng)典勵志語錄,供大家參閱!43、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明朝開國功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劉基44、文學是一種理智之光,它和陽光一樣,有時能使我們看到我們不喜歡的東西。45、EM(拓展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諾貝爾文學獎...
誰能告訴我下列作者的簡介???謝謝啊!!有加分的
該書以語錄體的形式,匯聚了孔子關(guān)于政治、文化、歷史、人生、哲學、宗教等問題的觀點,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它的思想內(nèi)容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潛在我們的生命中,熔鑄成我們民族的個性。讀《論語》,你會感到在你心中流過的是一條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長河。 讀《論語》,有讀了后...
有關(guān)孔子和孟子
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 孟子曾仿效...
誰有高考主要的文學常識
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孟子 孟子 戰(zhàn)國 使儒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齊桓晉文之事》莊子 莊子 戰(zhàn)國 共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
2008海南高考古詩文篇目
1、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車柔〕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車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xi),不...
作為高中生必須了解的文學常識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語錄體散文集,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的書.墨子:名翟(di),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墨子》53篇.孟子:名軻,字子輿,《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是《孟子》中的名篇.莊子:名周,道家學派思想家,著有《莊子》,主要有《逍遙游》《秋水》《庖丁解牛》《運斤成風...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
全書共二十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為語錄體。《論語》是有關(guān)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17.孟軻(約前372—前289),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儒學大師,有“亞圣”之稱。《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共七篇,內(nèi)容...
相關(guān)評說:
景洪市動載: ______ 作品選摘詩 【絕句】 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劉伯溫詩【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憂來憑胸臆. 【古戍】 古戍連山火,新城殷地笳.九州猶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
景洪市動載: ______ 天下于我,不過是囊中之物!玉京星闕杳然跡,無人唱徹大風歌.命若天定,我就破了這個天....個人感覺這句最經(jīng)典·······
景洪市動載: ______ 人生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劉伯溫
景洪市動載: ______ 夫君子能左右天下者,必先能左右自己.曰:“寬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勢,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這是明初開國丞相劉伯溫的一句名言,這句話蘊含著很深的意味.劉伯溫也是農(nóng)民出身,...
景洪市動載: ______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還鄉(xiāng)的大明軍師、誠意伯劉伯溫病危,臨終前對守候在身邊的兒子劉璉、劉仲景說:我死后擔心會給家里留下禍害,我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還鄉(xiāng)的大明軍師、誠意伯劉伯溫病危,臨終前對守候在身邊的兒子劉璉、劉仲景說:“我死后擔心會給家里留下禍害,我寫的兵書《百戰(zhàn)奇謀》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沒有找到傳人本想把這本書獻給皇上,但皇上多疑,就是獻上去了他也不會相信,倒不如燒了可保一家人平安第二天他就在昏迷中死去了
景洪市動載: ______ 秦始皇: 集權(quán):天下的一切都是朕的!/休想全身而退! 掛掉:長生不老藥何在?/寡人受命于天,即壽永昌 (咳嗽---) 成吉思汗: 強掠:全軍沖擊!/閃過了. 掛掉:只知彎弓射大雕/何人繼承大業(yè) 劉邦: 馭人:知進退,明得失./知人...
景洪市動載: ______ 微小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故,空心的禾穗高傲地舉頭向天,而充實的谷穗,則低頭向著大地,向著它的母親. 大部分出處說是達芬奇說的,也有說是布魯諾說的,未考證. 附: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 根據(jù)要求...
景洪市動載: ______ 一、劉伯溫盡志無悔的故事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任謀臣,展現(xiàn)一個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zhàn)、各個擊破建策,被采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滅陳友諒、...
景洪市動載: ______ 大夢誰先絕,平生我自知.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