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史書上對李煜的記載 請問有關(guān)李煜的記載都在哪些史書中
煜字重光,初名從嘉,景第六子也。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
駢齒,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吳王。建隆二年,景
遷南都,立煜為太子,留監(jiān)國。景卒,煜嗣立于金陵。母鐘氏,父名泰章。煜尊
母曰圣尊后;立妃周氏為國后;封弟從善韓王,從益鄭王,從謙宜春王,從度昭
平郡公,從信文陽郡公。大赦境內(nèi)。遣中書侍郎馮延魯修貢于朝廷,令諸司四品
已下無職事者,日二員待制于內(nèi)殿。
三年,泉州留從效卒。景之稱臣于周也,從效亦奉表貢獻(xiàn)于京師,世宗以景
故,不納。從效聞景遷洪州,懼以為襲己,遣其子紹基納貢于金陵,而從效病卒,
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張漢思。漢思老不任事,州人陳洪進(jìn)逐之,自
稱留后,煜即以洪進(jìn)為節(jié)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鐵錢,民間多藏匿舊錢,舊錢益
少,商賈多以十鐵錢易一銅錢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當(dāng)十。拜韓熙載中
書侍郎、勤政殿學(xué)士。封長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儀宣城公。
五年,命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xué)士,分夕于光政殿宿
直,煜引與談?wù)摗l蠂L以熙載盡忠,能直言,欲用為相,而熙載后房妓妾數(shù)十人,
多出外舍私侍賓客,煜以此難之,左授熙載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載盡斥諸妓,
單車上道,煜喜留之,復(fù)其位。已而諸妓稍稍復(fù)還,煜曰:“吾無如之何矣!”
是歲,熙載卒,煜嘆曰:“吾終不得熙載為相也。”欲以平章事贈之,問前世有
此比否,群臣對曰:“昔劉穆之贈開府儀同三司。”遂贈熙載平章事。熙載,北
海將家子也,初與李谷相善。明宗時,熙載南奔吳,谷送至正陽,酒酣臨訣,熙
載謂谷曰:“江左用吾為相,當(dāng)長驅(qū)以定中原。”谷曰:“中國用吾為相,取江
南如探囊中物爾。”及周師之征淮也,命谷為將,以取淮南,而熙載不能有所為
也。
開寶四年,煜遣其弟韓王從善朝京師,遂留不遣。煜手疏求從善還國,太祖
皇帝不許。煜嘗怏怏以國蹙為憂,日與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五年,煜下令貶損制度。下書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nèi)史府,尚書
省為司會府,御史臺為司憲府,翰林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諸王皆為國公,
以尊朝廷。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六年,內(nèi)史舍人潘佑上書極諫,煜收下獄,佑自縊死。
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詔煜赴闕,煜稱疾不行,王師南征,煜遣徐鉉、周惟簡
等奉表朝廷求緩師,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師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師,太祖
赦之,封煜違命侯,拜左千牛衛(wèi)將軍。其后事具國史。
予世家江南,其故老多能言李氏時事,云太祖皇帝之出師南征也,煜遣其臣
徐鉉朝于京師。鉉居江南,以名臣自負(fù),其來也,欲以口舌馳說存其國,其日夜
計謀思慮言語應(yīng)對之際詳矣。及其將見也,大臣亦先入請,言鉉博學(xué)有材辯,宜
有以待之。太祖笑曰:“第去,非爾所知也。”明日,鉉朝于廷,仰而言曰:
“李煜無罪,陛下師出無名。”太祖徐召之升,使畢其說。鉉曰:“煜以小事大,
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其說累數(shù)百言。太祖曰:“爾謂父子者為兩
家可乎?”鉉無以對而退。嗚呼,大哉,何其言之簡也!蓋王者之興,天下必歸
于一統(tǒng)。其可來者來之,不可者伐之;僭偽假竊,期于掃蕩一平而后已。予讀周
世宗《征淮南詔》,怪其區(qū)區(qū)攈摭前事,務(wù)較曲直以為辭,何其小也!然世宗
之英武有足喜者,豈為其辭者之過歟?
(據(jù)湯悅所撰《江南錄》云:“景以保大十五年正月,改元交泰,是歲盡獻(xiàn)
淮南十四州,畫江為界。”保大十五年,乃周顯德四年也。案《五代舊史》及
《世宗實錄》,顯德四年十月壬申,世宗方復(fù)南征,五年正月丙午,始克楚州。
二月己亥,景始盡獻(xiàn)淮南諸州,畫江為界,當(dāng)是保大十六年也。悅等南唐故臣,
記其目見之事,何其差繆?而《九國志》、《紀(jì)年通譜》之類,但以悅書為正,
不復(fù)參校,遂皆差一年。至于景滅閩國,是保大四年,《江南錄》書于三年,亦
差一年,已具《閩世家》注。或疑景立逾年而改元,則滅閩國當(dāng)為三年,周取淮
南當(dāng)為十五年不差,但《江南錄》誤于景立之年改元保大,所以常差一年也。今
知不然者,以諸書參校,閩人殺王延羲,當(dāng)晉開運元年,周師始伐南唐當(dāng)顯德二
年。據(jù)景以初立之年即改元,則開運元年為保大二年,顯德二年為保大十三年。
今《江南錄》書延羲被殺于二年,周師始伐于十三年,則是景立之年改元,不誤,
而悅等書滅王氏、割淮南自各差一年爾。昪自晉天福二年建國,至皇朝開寶八年
國滅,凡三十九年。)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jìn)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jī)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后主前期詞作風(fēng)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xí)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yuǎn),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傳。現(xiàn)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李煜
姓名
中文名稱: 李煜
又名: 從嘉 號鍾隱 字重光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五代十國時期
生卒年: 937—978
生平簡介
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亦為五代時出色的詞人。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shù)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xiàn)存約32首,內(nèi)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yuǎn)遠(yuǎn)超過前期。當(dāng)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yuǎn)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dá)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chuàng)作向前推進(jìn)了一大步,擴(kuò)大了詞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chuàng)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在位時間(961-975)。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景的第六子,生于937年,959年被立為太子。961年即位,沒有年號。
李煜即位時,南唐已為宋的屬國。他面對宋朝的壓力,逆來順受,以圖茍且偷安。975年,宋軍入金陵,俘后主,南唐滅。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個昏君,在文學(xué)上卻是一個文學(xué)家,詩人。其主要成就在詩詞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如《長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陣子》,《浪淘沙》等。
李后主在位14年,975年被俘去位,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歲。
重溫南唐后主李煜
詞人李煜,亦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后一代國君。亦是讓世人驚羨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歷史典范人物之一。
他是李璟的第六子。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他生有奇表,天資聰穎,頗具才華。因他天性柔善,不愿介入嫡親宗族的政治紛爭,便避罹于書籍、藝術(shù)、愛情之中。而正是由于他這種天性使然的傾注,方使他能夠“精究六經(jīng),旁綜百氏”,“通曉音律。精別雅鄭”,“工書善畫,崇信佛法”。尤在詩詞歌賦方面,更是嘔盡心血。將人性中的情感、情緒、情愛發(fā)揮到淋漓盡致,不愧為一代且世代相傳的宗師。
李煜的詞,留傳下來的雖僅僅三十余首,但首首膾炙人口,皆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珍品。
他的詞以風(fēng)情旖旎,嫵媚溢芳;撫心凝神,細(xì)微有致;深哀結(jié)郁,真率、真切、自然雋永見長。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這樣描述李煜。稱“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閱世愈淺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我以為他的詞,雖繾綣幽凄,然婉約中盡顯大氣。
如他描寫人的孤獨,那種憂郁和悲愁別恨……
他的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道盡了人對往事、歲月的眷戀之情。
一曲《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 常恨水常東!”覽盡光陰如梭,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心結(jié)。
此外,他對自然景致、美好風(fēng)光的勾描亦達(dá)爐火純青之境。
以他的一首《望江梅》為例:“閑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此景此境,又怎能不令人為之唏噓惋嘆!并由此而盼,至那南國勝地覽游一番。
還有他那首《蝶戀花》“遙夜亭皐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暖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那首《搗練子》“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那首《浪淘沙》“簾處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關(guān)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那首《浣溪沙》“轉(zhuǎn)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愿與身違。待月池臺空逝水,映花樓閣謾斜暉。登臨不惜更霑衣!”
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均將人不遂心愿的無奈及悵然凄清之痛,別離后悲切的摯血情衷和萬千思緒,鐫刻于心的深處。無不叫人感而泣之。
南唐后主李煜與他的紅顏知己
南唐后主李煜在后人腦海里留著一個鮮明印象,就是他留給了我們不少香艷、柔情、悲哀的詞。他的詞,確實給他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所以后人對他的評價,除了作為曾經(jīng)的國君,還被譽為“詞中之帝”。
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學(xué)的成功,是不能忘記一個被他迷戀著的女人——周后。
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九三六年,比后主大一歲。她在文史記載中,確是個多情而賢慧的女人,因為古代帝王們,多是后宮佳麗三千人,很少能將全部靈魂寄托在一個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變遷其愛情,而表現(xiàn)于文學(xué)的,周后之能得到一個多情帝王的專寵,且使將愛情流露于文學(xué),當(dāng)然她是一個資質(zhì)佳惠,美艷多才的女子了。
據(jù)陸游《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親)賞其藝,賜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訂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傳,最為大曲,后主獨得其譜,乃與后變易訛謬,頗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聽。
她常彈奏后主的詞調(diào),極得后主贊美,這就是后主作詞的原動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把迷戀周后的情感,深宮香艷的情形,全部寫托出來。請讀他的《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種香閨韻事,兒女柔情,真赤裸裸地寫了出來。“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多爛漫,多么嬌柔的兒女姿態(tài),以現(xiàn)代眼光看,固然不足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會里,那就夠奇特的了。
周后的多情,感動了后主的詞筆,后主的詞筆,介紹了多情的周后給千古瞻仰,文學(xué)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是情感的交流,在這里完全得到印證了。
人生總沒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總要有一天降臨到最歡樂的人們身邊的。當(dāng)后主二十八歲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jìn),衣不解帶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癡。然而,周后終被秋風(fēng)吹去了,其時,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喪考妣,且將投井以殉,賴救之獲免。又自制誄詞數(shù)千言,皆極酸楚。
對后主來說,真是天大的不幸,后來將她葬于懿陵,謚號昭惠,從下面詞中,可以看到后主那時的心情。請看下面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fēng)。
這首詞表達(dá)了后主對周后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后主自失了他的愛妻,這種痛苦,這種刺激,已深種在他底心靈深處,把他從溫柔沉醉的大國,拖到悲哀凄慘的境域里來,于是他的詞也從“爛嚼紅茸”而轉(zhuǎn)變?yōu)椤盀檎l和淚倚欄桿”、“秋風(fēng)多……夜長人奈何”的凄慘調(diào)子,以后家破國亡,更給他許多詞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艷的詞,死后又影響后主做感傷悲切的詞,這種功績,是后人應(yīng)該感謝她的。
自古文人與美人,是結(jié)著不解緣的;幾多偉大文藝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為題材,為背景的。《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十二副釵”都是絕代佳人。
的確,美人的魔力,足以感應(yīng)文人的心靈,而使之寫出血和淚的文學(xué)來。后主不會做皇帝,而無意中做了詞中之帝,被后世推崇在一切帝王們之上,誰說這不是周后的力量呢?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jìn)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jī)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后主前期詞作風(fēng)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xí)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yuǎn),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傳。現(xiàn)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烏夜啼
昨夜風(fēng)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關(guān)于李煜的相貌
”請問什么叫“一目重瞳子”?他的相貌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解析:他相貌奇?zhèn)?生就一副帝王的儀表: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只是眉宇緊鎖,掩不住的憂思與孤寂。重瞳子是一種返祖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瞳仁中部的上下粘連,宛如一個橫臥的“8”字。史書記載項羽就是重瞳子。此外齊桓公和漢武帝也是重瞳子。
有關(guān)于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鐘峰隱者、蓮峰居士、鐘峰白蓮居士。他不僅生日特別奇巧(他出生于七夕節(jié)),出生之后的相貌也與常人不同,史書稱之為“駢齒重瞳”,就是有兩層門牙和一個眼睛里有兩個瞳孔。他長大之后,英俊秀美,才氣逼人,他“精究六經(jīng),旁縱百氏”,善詩詞、精書畫、通音律,身邊簇?fù)?..
命世才人李后主
據(jù)史書記載,李煜死的噩耗傳到江南,江南的父老多在街頭痛苦,有的還設(shè)齋飯供祭。李煜的舊臣張泌把李煜視為故主,鎮(zhèn)守河南時,每到清明時節(jié),他都到洛陽北邙山去哭墓,悲痛異常;過去的宮人喬氏聽說李煜死去,拿出李煜以前賜給她的《心經(jīng)》設(shè)施給相國寺,為李煜祈禱冥壽。人們在故國的金陵為李煜立起了李王廟。就連宋徽...
有哪些史書有記載南唐后主和大小周后的事跡?
李煜18歲娶娥皇為妃,娥皇既美麗又是才女,深得李煜寵愛。二人過著奢華綺麗的享樂生活。李煜即位后。封娥皇為國后,二人感情甚篤。公元964年,李煜次子仲宣年僅四歲得疾而夭,當(dāng)時大周后也已經(jīng)病得非常重了.大周后病篤之際,其妹女應(yīng)奉詔來宮中侍疾,與李煜產(chǎn)生了愛情。“劃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南唐后主李煜是被誰賜死的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都城,時年四十二歲整。據(jù)史書記載,李煜的死因是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的。趙光義是李煜的敵人,他在李煜投降后一直對李煜保持警惕和敵意。據(jù)說,趙光義在李煜的生日宴會上命人賜給他一杯毒酒,李煜飲后身亡。這一事件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悲劇之一,也是李煜一生中...
李煜是誰
所以,在李煜的青少年時期,哥哥弘冀對他的蔭育,和父親李璟恰好相反。李璟給了他一片晴朗的天空;而弘冀,卻是一片烏云,在李煜的心中投下了不祥的陰影。 按照弘冀敢作敢為的性格,他當(dāng)時應(yīng)該是對李煜采取過某些行動的,但是,史書上沒有記載,我們也只能這么猜猜而已了。不過,史書上對李煜的反應(yīng)卻記得很清楚: 文獻(xiàn)...
李煜是哪個朝代的人
南唐后主李煜最為人所稱道的不是他南唐后主的帝王身份,而是他君王背后的另一個身份詞人,比起稱王,詞人這一身份,更顯得溫情充滿詩意一些,一朝在位不得不偽裝自己,收斂情感,變成一個皇帝,但他確實是一個偉大的詞人。坐上皇帝的寶座讓李煜有些意外,他本無心于權(quán)力的追逐,卻偏偏善詩文、工書畫,...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的寫作背景?
在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李煜寫下了一首《虞美人》。此詞創(chuàng)作時,李煜已被宋太祖開寶八年攻破金陵的宋軍俘虜近三年。據(jù)史書記載,宋太祖時期,宋軍攻陷南唐都城金陵,李煜被迫投降,南唐政權(quán)也隨之瓦解。三年之后,即太平興國三年,宋太宗派遣徐鉉前往探視李煜。李煜在與徐鉉的交談中,表達(dá)了對過去錯誤決策...
唐朝李煜有孩子嘛
首先李煜不是唐朝人,他是南唐人,唐朝在公元907年朱溫篡唐時就已經(jīng)徹底覆滅了,這個時候李煜還沒有出生,南唐和唐是兩個國家朝代。至于孩子李煜是有的,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李煜的子嗣有兩個,長子李仲寓和次子李仲宣。
李存勖 李煜
在唐朝滅亡后的動蕩時期,五代時期出現(xiàn)了兩個聲稱唐朝繼承者身份的政權(quán),一是后唐,一是南唐。盡管他們自稱為"唐",但實際上他們的統(tǒng)治者與唐朝皇室并無血緣關(guān)聯(lián)。南唐國主李昪,據(jù)史書記載,本是個身世不明的孤兒,他的父親名為榮,早年失散,其真實姓氏甚至存疑。起初,他建國號為"大齊",但三年后,...
相關(guān)評說:
清流縣精車: ______ 愁有了一些想法.一個皇帝到階下囚,國破家亡,嬌妻已逝,死后無言面對列祖列宗,這是作者作詞當(dāng)時的心里寫照.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
清流縣精車: ______ 歷史記載是被宋太宗趙光義賜予牽機(jī)藥毒死,李煜歸降后,常作傷感婉約的思念舊國之詞,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一首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
清流縣精車: ______ 娥皇最愛的人開始是趙匡胤,后來是李煜,兩個都是最愛,只是時期不同,無法比較. 趙匡胤畢竟是她遇到的第一個她愛的人,而且愛得很深,所以說她最愛的是趙匡胤. 可是后來時局變動,她嫁給了,有了家庭,有了兒子,雖然開始還是在...
清流縣精車: ______ 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回首往昔,過去許許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 茍且偷生的小樓又一次春風(fēng)吹拂,春花又將怒放,望著明月回想自己不堪回首滅亡的故國. 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朱顏已改. ...
清流縣精車: ______ 春秋之花,開遍整個南唐.香味,彌漫了一千年.
清流縣精車: ______[答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說明〕 李煜(yù)(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
清流縣精車: ______ 回想的時候,覺得很多事情都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了
清流縣精車: ______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許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評析】: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jù)...
清流縣精車: ______ 親~這是原創(chuàng)啊啊啊啊啊啊啊 個人超愛李煜 如果你要用 請斟酌刪減 尊重我的成果啊 ~ 一定要自己改一下 以免有破綻啊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絕代才人,薄命君王,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 . 李煜即位,可以說是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