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各是啥意思??簡節(jié)一點! 用弱冠之年、花甲之年、不惑之年、天命之年和古稀之年造句!
弱冠之年指的是男子20歲,而立之年指30歲,不惑之年指40歲,天命之年指50歲,花甲之年指60歲,古稀之年指70歲。
古代男子二十歲時會舉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故弱冠之年指的是男子二十歲。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的意思是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yè)自立的年齡。而立之年指的就是三十歲。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指人到中年(這里中年指四十歲),經(jīng)歷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會像青年那樣困惑了。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歲。
天命之年也稱知命之年,意為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天命之年指50歲。
花甲之年,古時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甲之年指的是60歲。耳順之年也表示60歲。
古稀之年,稀是少的意思,古時候的人能活到七十歲的已是少數(shù),古稀之年即指70歲。
擴展資料
出處
1、弱冠之年
出自《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釋: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年。
2、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天命之年)、耳順之年
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釋: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有所成就,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guī)矩。
3、花甲之年
出自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第六十六卷:“(趙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落落如弄珠。’”
釋:趙牧等效仿李長吉作了短歌,舉著酒杯相互說道:“算一算已過六十,循環(huán)反復就像弄珠一樣。”
4、古稀之年
出自 唐·杜甫《草堂詩箋》十二《曲江二首》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釋: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弱冠之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而立之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不惑之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知名之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花甲之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稀之年
弱冠:男子20歲。古代男子20歲行成年禮,束發(fā)戴冠,表示已成年。
《禮記·曲禮上》說:“二十曰弱冠。”西晉左思《詠史》詩:“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而立:30歲。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后因稱30歲為“而立之年”。
不惑:40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歲,社會經(jīng)驗增多,遇事能辨是非
不再疑惑。后稱40歲為“不惑之年”。
強仕:40歲。《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謂男子40歲,智慧、氣力皆強盛,可以出仕。
天命:50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稱50歲為“天命之年”。
艾:50歲。《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孔穎達疏:“發(fā)蒼白如艾也。意謂頭發(fā)蒼白如艾的年齡。
花甲:60歲。由天干、地支互相組合排列的60個名號而得名。循環(huán)一次為60歲,稱作一個“花甲”。
耳順:60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故稱60歲為“耳順之年”。
耆:60歲。《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歲。杜甫詩《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詩經(jīng)·秦風·車鄰》:“逝者其耋。”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歲為“耄耋之年”。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于女子。
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后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不惑:不再有疑惑
天命:天賜與你的生命到了,開始享用從動物那來的生命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沒有的別強求,樂天知命,一絲毫強求都沒有,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得惡果。夫子到五十歲明白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以后宋明理學家把人性與道德意識也看作是“天”所給予的,為封建倫理秩序的永恒性制造了理論根據(jù)。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有些唯物主義哲學家,例如戰(zhàn)國荀子把“天”看成是自然的、物質(zhì)的,在這樣的前提下使用的“天命”概念,具有自然界的必然性的含義。
花甲:中國古代歷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huán),一循環(huán)稱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
古稀:古代很稀有的年齡
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70歲
30歲,40歲,50歲,70歲
不惑之年是幾歲
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關系。因此,不惑是對于仁義禮有完全的了解達到智者的地步。不惑之年是多大年齡 40歲 而立之年是指人的多少歲?天命之年是指人的多少歲?不惑之年是指人的多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
花甲,知天命,古稀,弱冠,而立,不惑,耄耋,是多大
花甲:六十歲。中國古代歷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huán),一循環(huán)稱為一甲子。知天命:五十歲。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古稀:七十歲。意思是古來稀少。弱冠:男子二十歲。二十歲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而立:三十歲。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
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這些稱謂的含義
耄耋:指男子八十歲以上,女子七十歲以上。這個階段的人們年事已高,意味著長壽和垂暮之年。這些稱謂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長期存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古代典籍中的記載。在《論語》中,孔子就提到了一些年齡段的稱謂,如“二十而知天命”(即弱冠)、“三十而立”等。這表明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
中國古代年齡的稱謂有哪些?比如:弱冠、而立、不惑、知命……
10歲以下稱黃口。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標梅之年。男子20歲稱弱冠。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50歲稱知命之年。60歲稱...
知天命、而立、古稀、弱冠、不惑,各是幾歲。
弱冠是20歲,而立是30歲,不惑是40歲,知天命是50歲。除此之外,還有艾,花甲,但它們不是具體年齡的代表,是古代針對男子什么樣的年齡,該做什么樣的事情而特定的一個分段。在古代的時候,形容一個人的年齡,有很多的稱謂,比如襁褓嬰兒,孩提時代,弱冠之年,知天命,不惑之年,花甲之年,等等,...
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頤有什么典故來歷...
弱冠:二十曰弱,冠。——《禮記·曲禮》而立:三十而立。——《論語·為政》不惑:孔子自稱四十不惑,后人因稱四十歲為「不惑」。知天命:“五十知天命,吾其達此生。”———《岳州夜坐》花甲: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落落如弄珠。——計有功《唐詩紀事》古稀:杜甫.曲江二首之一:「酒債尋常行處...
古代子女的稱呼
古代子女的稱呼:一,壽稱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之年:女子13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 花甲之年:男子60 ...
100歲被稱為什么之年?
期頤之年2歲稱為弱冠之年、及冠之年;3歲稱為而立之年;4歲稱為不惑之年、強壯之年;5歲稱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歲稱為花甲之年、平頭甲子之年、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7歲稱為古稀之年、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歲到9歲被稱為耄耋之年。
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古稀之年 不惑之年 花甲之年 各代表多少歲?_百度...
而立之年:30歲;不惑之年:40歲;知命之年:50歲;花甲:60歲;古稀:70歲。《論語·為政》記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
古代人怎么記年齡?像及冠這等這些都指多少歲?
壽稱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之年:女子13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 花甲之年:男子60 歲 古稀之年:男子70 歲 喜壽:...
相關評說:
望都縣滾道: ______[答案] 垂髫之年 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望都縣滾道: ______[答案] 襁褓:不滿周歲.孩提:兩至三歲.始齔、韶年:男孩八歲.總角:幼年泛稱.垂髻之年:指兒童.黃口:十歲以下.幼學:十歲.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志學:十五歲.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弱冠:二十歲.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望都縣滾道: ______[答案] 不滿周歲——襁褓; 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1...
望都縣滾道: ______ 女子滿15歲為及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耄耋指八十歲的老人,通常泛指年紀大的人. 另外:襁褓:初生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1、金釵之年:女子12歲;2、豆蔻之年:女子13歲;3、及笄之年:女子15歲;4、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望都縣滾道: ______[答案] 細學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真誠回答,敬請盡快采納.
望都縣滾道: ______[答案] 弱冠之年(20) 而立之年 (30) 不惑之年(40) 花甲之年(60) 歲之期頤(100) 由小到大 排序
望都縣滾道: ______ 幼學之年:10歲 弱冠之年:20歲 而立之年:30歲 不惑之年:40歲 知命之年:50歲 花甲之年:60歲 古稀之年:70歲 耄耋之年:80、90歲 期頤之年:100歲 論 語 ? 為 政 第 二 》 中 :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學 , 三 十 而 立 , 四 十 而 不 惑 ...
望都縣滾道: ______[答案] 女子滿15歲為及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耄耋指八十歲的老人,通常泛指年紀大的人. 另外:襁褓:初生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1、金釵之年:女子12歲;2、豆蔻之年:女子13歲;3、及笄之年:女子15歲;4、碧玉年華:女子16歲;5、桃李年華...
望都縣滾道: ______[答案] 20 30 40 50 60 70 8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