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是什么意思?
這句詩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出自于哪里--------
唐代·李白《行路難·其一》
--------作品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同:饈;直 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作品翻譯--------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fēng)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人生道路多么艱難,多么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
相信乘風(fēng)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相關(guān)注釋--------
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舊題。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玉盤: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價值。
投箸:丟下筷子。
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無所適從。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復(fù):忽然又。
多歧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
歧:一作“岐”,岔路。
安:哪里。
長風(fēng)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
會:終將。
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
濟:渡。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dān)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作品賞析--------
詩的前四句寫李白被“賜金放還”時,友人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卻放下杯筷,無心進餐。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dāng)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這是感情在尖銳復(fù)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xiàn)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能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fù)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的心理,急劇變化交替。最后一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的內(nèi)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求的復(fù)雜心理。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fù)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
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意思是:空閑時在碧綠的溪水中釣魚,忽然又夢見乘舟從日邊經(jīng)過。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用典故,以“垂釣”自比姜尚,以“夢日”自比伊尹,表達了詩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賞識,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負,寫了作者對從政的期待。
詩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行路難•其一》。詩文如下:
行路難(其一)
唐 ·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遙想當(dāng)年,姜太公磻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堅信乘風(fēng)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注釋
(1)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雜曲歌辭》調(diào)名,內(nèi)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玉盤: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3)投箸:丟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
《行路難》書法
(4)塞:堵塞。太行:太行(xing)山,在現(xiàn)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yè),詩人借此表明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復(fù):忽然又。
(6)多歧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7)長風(fēng)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會:當(dāng)。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濟:渡過。
作品簡介
《行路難(其一)》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是其中第一首,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詩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躍式的思維,以及高昂的氣勢,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成為后人廣為稱頌的千古名篇。全詩蘊意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作品賞析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fù)雜變化。
詩的前四句寫李白被“賜金放還”時,友人設(shè)下盛宴為之餞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卻放下杯筷,無心進餐。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五六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
七八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最后一段“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dāng)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fù)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
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dān)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作者簡介
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生于唐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卒于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李杜”。
代表作品
:《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
任何詩詞其實都需要語境,或者放在整首詩中才能表達出來。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這是李白在《行路難》中的句子,里面引用了兩個故事,垂釣碧溪講了姜太公釣魚釣到周文王,乘舟夢日邊則講的是商開國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jīng)過日月旁邊。
這樣意思基本就明確了,姜子牙和伊尹都是政治初期不順利,而最終大有作為的人物,回想李白的處境,他是積極用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宏大的事業(yè),可是受詔入京后,皇帝卻沒有重用,但是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被變相攆出了長安,所以此處用“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再建一番宏圖偉業(yè)。
希望解答了你的疑問。
像姜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賞析 賞析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fù)乘舟...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這句詩作者是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另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出自《行路難·其一》,...
<行路難>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
譯:呂尚碧溪垂釣被重才文王遇見,伊尹夢日乘船終騁于商湯身畔.言外之意是:詩人聯(lián)想到呂尚未遇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釣;伊尹受湯聘前,曾夢見乘舟經(jīng)過日月旁邊,呂尚伊尹最后他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這兩個典故表達詩人要像他們那樣有為于當(dāng)世.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借用了哪兩個典故,有什么作用
借用這兩個典故是為了表明作者雖遭權(quán)貴的排擠,但對從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會被朝廷起用,為國家做出一番事業(yè)。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難·其一》。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怎么賞析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行路難》中的句子,里面引用了兩個故事。垂釣碧溪講了姜太公釣魚釣到周文王。乘舟夢日邊講的是商開國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jīng)過日月旁邊。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垂釣碧溪:用呂尚故事。傳說呂尙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渭水的蟠溪上釣魚。乘舟夢日:用伊尹故事。傳說伊尹在受商湯聘用前忽然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湯的聘用。詩人用這兩個故事表示自己對前途充滿了信心。言外之意當(dāng)然是對自己充滿信心了~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是什么意思?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中的菜肴珍貴值萬錢。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fēng)雪早已封山。像姜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人生道路多么艱難,多么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
行路難原文及譯文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白話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費...
閑來垂釣碧溪上典故是什么
引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姜尚,八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個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出自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行路難三首(其一)。節(jié)選如下: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表達了詩人什么心情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
閑來垂釣碧溪上和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引用了什么典故,李白引用這些典故是想說...
閑來垂釣碧溪上,傳姜太公在渭水北岸(或稱磻溪)釣魚,后遇周文王。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李白借這兩個典故表達了自己渴望像姜尚、伊尹一樣,輔佐賢王,成就一番大事業(yè),抒發(fā)出他的雄心壯志。行路難三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行路難三首(其一)是李白所寫的三...
相關(guān)評說:
大洼縣有益: ______[答案]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垂釣碧溪”“乘...
大洼縣有益: ______[答案]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行路難》中的句子,里面引用了兩個故事.垂釣碧溪講了姜太公釣魚釣到周文王.乘舟夢日邊講的是商開國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jīng)過日月旁邊.藝術(shù)手法為引用.(引經(jīng)據(jù)典...
大洼縣有益: ______[答案]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譯文:閑暇無事我效仿呂尚到碧溪邊垂釣,同時也曾像伊尹一樣做夢乘舟經(jīng)過日邊.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大洼縣有益: ______[答案] 在李白的詩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等待有朝一日,能為國效勞,施展政治抱負.】這句詩中用了“太公釣魚”“伊尹夢日”典故. 這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這組詩從內(nèi)容看,應(yīng)該是寫在天寶...
大洼縣有益: ______[答案] 在李白的詩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等待有朝一日,能為國效勞,施展政治抱負.】這句詩中用了“太公釣魚”“伊尹夢日”典故.
大洼縣有益: ______[答案]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在心境茫然之中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大洼縣有益: ______[答案] 3. (1)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2)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大洼縣有益: ______[選項] A. 水落魚梁淺,天寒云夢深 B.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C.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D.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大洼縣有益: ______ 垂釣碧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碧溪垂釣.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于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