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濕兩米,再倒過來插入水中,此時浸濕的部分和干的部分一樣長,請問竹竿多長?
6米。
分析過程如下: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濕兩米,再倒過來插入水中,此時浸濕的部分和干的部分一樣長可得:
兩端濕的長度等于水深,而干的部分與濕的部分一般長(也等于水深),所以竹竿全長為 2×3=6米。
擴展資料:
乘法的運算法則
1、整數(shù)
(1)從個位乘起,依次用第二個因數(shù)每位上的數(shù)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
(2)用第二個因數(shù)那一位上的數(shù)去乘,得數(shù)的末位就和第二個因數(shù)的那一位對齊;
(3)再把幾次乘得的數(shù)加起來;
2、小數(shù)
(1)按整數(shù)乘法的法則先求出積;
(2)看因數(shù)中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3、分?jǐn)?shù)
(1)分?jǐn)?shù)乘分?jǐn)?shù),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2)有整數(shù)的把整數(shù)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jǐn)?shù);
(3)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把一根竹竿一端插入水中,浸濕的部分是一點六米,再反過來把另一端插入...
(1.6+1.6+0.5)×2=7.4(米 )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浸濕部分的長度是1.2米,再將竹竿掉過頭來,將另一...
2*1.2+l\/2-0.4=l l=4 沒有浸濕的部分4\/2-0.4=1.6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濕的部分是1.8米,再反過來把另一端插入水中,這時...
1.8+1.8+1.2=4.8 4.8×2=9.6米 竹竿長9.6米
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池底。然后倒過來再次插入池底,兩次竹竿上的水痕相距0...
(1)0.85×2+1.28 =1.7+1.28 =2.98(米),答:這根竹竿長2.98米.(2)0.85×2-1.28 =1.7-1.28 =0.42(米),答:這根竹竿長0.42米.
一根竹竿插入3米水深,記號為a,倒過來插入水中記號為b,ab的距離為百分之...
解當(dāng)竹竿足夠長時,設(shè)竹竿長度為L(L>6)則ab之間的長度為L-2×3 則(L-2×3)\/L=25\/100 即4L-24=L 解得L=8米 當(dāng)竹竿的長度不夠長時。設(shè)竹竿的長度為L(L<6)則中的長度為2×3-L 則(2×3-L)\/L=25\/100 即24-4L=L 解得L=4.8米 故綜上知竹竿長4.8米或8米。
用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濕部分是0.5米,再將竹竿掉過頭來,將另一端插入...
兩頭一共浸入0.5+0.5=1米 干的部分是1-0.2=0.8米 這根竹竿長1+0.8=1.8米
把一根竹竿直插入水底,竹竿濕了30厘米,然后將竹竿倒過來再插入水底,這 ...
一次濕了30cm,兩次就是2*30=60cm,比他的1\/3長12,60-12=48,此時等于總長度的1\/3,那么總長度等于48*3=144cm。
一條深48厘米的小溪將一根竹竿插到水底再倒過來插到水底兩次都沾水的...
竹竿長=48x2-23=73厘米。把竹竿兩次插到水底,總共長度是水深的2倍,即96厘米。因為竹竿上有23厘米重疊,所以用96成去重疊部分的長度。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濕了30厘米,然后把竹竿倒過來再插入,這時竹 ...
兩次濕了30+30=60厘米,60-18=42(厘米),就是竹竿的三分之一,42除以1\/3=126厘米
小明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濕部分的長度是0.6米,于是他立即又將竹竿掉...
不知道的,因為不知道另一端插入水中多少。如果設(shè)反過來插入水中長度為x,則竹竿總長為2x+1米。作為特例,如果按照可能的題意,反過來插入水中的長度也為0.6米,則總長度為2*0.6+1=2.2米。
相關(guān)評說:
嵩縣根切: ______[答案] (1.8+1.8+1.4)*2, =5*2, =10(米); 答:這根竹竿長10米.
嵩縣根切: ______[答案] 插入水中的長度加上未濕的長度=竹竿的一半. 竹竿一半的長度為3/4+5/6=19/12米; 竹竿的長度為 19/12*2=19/6米; 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學(xué)習(xí)進步哦! *^_^* ^_^ 別忘了采納給我好評哦!
嵩縣根切: ______ 1.8+1.8+1.2=4.84.8*2=9.6米 竹竿長9.6米
嵩縣根切: ______ 1.100/(3-2)=100 2.1.6+1.6+1.3=4.5 題目不難,要動腦
嵩縣根切: ______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四分之三米,然后將竹竿倒轉(zhuǎn),再插入水中二分之一處,結(jié)果竹竿未濕的一段長六分之五米,這根竹竿長多少米?解:(3/4+5/6)÷(1-1/2)=19/6(米) 答:長19/6米.(因為3/4米+5/6米+全長的1/2=全長,所以全長是19/6米)
嵩縣根切: ______ 畫了張簡圖給你,希望能幫助你理解,如圖所示: 第一次插入水中BC=3/4; 第二次是倒插,水面上BC就是第一次的BC=3/4,未濕部分CD=5/8,那么BD=BC+CD=3/4+5/8=11/8 又因為第二次插入水中占竹竿的2分之1,即AD=BD=1/2AB,所以AB=2BD=2*11/8=11/4 答:這跟竹竿長為11/4米.
嵩縣根切: ______ 鋼筋長35分之67 1,12分之25 2,芳芳4分之1 媽媽吃了四分之一 還剩四分之一 要步驟聯(lián)系我,希望對你有用
嵩縣根切: ______ 1、 17 13 3 質(zhì)數(shù)序列 2、 4/5 + 4/5 + 2/5 =2m 4/5 + 4/5 - 2/5 = 6/5m
嵩縣根切: ______[答案] 你想一下.打濕的情況.插入水中的長度加上未濕的長度是不是竹竿的一半.所以.竹竿一半的長度為3/4+5/6=19/12米 那么竹竿的長度為 19/12*2=19/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