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圣王羲之的典故
書圣王羲之的典故:相聚蘭亭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 疾病 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 天下 第一 行書 ”。
書圣王羲之的典故:稱病棄官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稱病棄官,攜子操之由無錫徙居金庭。建書樓,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以放鵝弋釣為娛。且與許詢、支遁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 自王定居金庭后,書法興起。其后裔多擅書畫,作品掛滿廳堂、書房,人稱“華院畫堂”。后人定村名為“華堂”,沿稱至今。王羲之遺跡遍及全縣各地。嵊西獨秀山為王羲之讀書處,山上觀音發(fā)多個地方殿懸有“右軍舊游地”匾額;山麓建桃源鄉(xiāng)鄉(xiāng)主廟,奉王右軍為鄉(xiāng)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東的清隱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嶺等,均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遺跡可尋。
東晉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嗣孫建豆腐干豆腐右軍祠于墓前。
書圣王羲之的典故:妙書春聯
東晉 書法家 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于是王羲之書寫了一副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 對聯 是: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世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這幅寫的是:鶯啼北星 燕語南郊
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經是 除夕 ,第二天就是大年 初一 ,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都掛上了春聯,唯獨自己家門口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 辦法 。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寫完后,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于門口: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夜間果然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幅對聯寫的太不吉利。盡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是也不能將這幅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著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的人圍觀,大家一看,對聯變成: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眾人看了,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書圣王羲之的典故:竹扇題字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 興趣 ,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么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書圣王羲之的典故:入木三分
人木三分,人物故事
入木三分的典故出自書圣王羲之,所以主角是王羲之。"入木三分"這個成語現在多用來形容分析問題深刻透徹。典故由來: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其書法飄逸秀美,筆力雄勁,自成一派,享有"書圣"美譽。相傳有一次王羲之在一塊牌匾上題字,事后請一位木工把題字雕刻出來。誰知那木工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最終發(fā)現...
“書圣”指的是誰?
有一次,王羲之去探望一個朋友,那位友人正巧不在家,于是他走進朋友書房,在茶幾上寫上幾個字,就走了。后來這家人想把他寫的字擦掉,可是卻總是擦不凈,用水洗也洗不清。王羲之在木板上寫的字,木工拿去雕刻時,才發(fā)現這木板到三分深的地方,還滲透有墨汁呢!因此后人稱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千...
王羲之為什么被稱為書圣
王羲之被稱為書圣是因為王羲之在當時的王氏家族當中,是書法寫的相當好,一開始的時候就拜當時的書法名家衛(wèi)夫人為老師進行學習,而衛(wèi)夫人又是漢朝著名的書法家鐘繇的學生,所以說王羲之的楷書是來源于當時文字的發(fā)展中最優(yōu)秀的脈絡傳承的。除了他是紈绔子弟貴族階層的身份以外,他還是當時的右軍將軍,也就是...
王羲之入木三分有什么典故?
有一天,王羲之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個人先用刀削木板,卻發(fā)現筆跡竟然透進木板里有三分深度,這件事情可是轟動了整個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語了。王羲之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書法家,在歷史上享有很高的評價,被后人稱為“書圣”。他寫的字既秀麗,又很蒼勁...
古代有哪些著名書法家以及他們故事?
一、王羲之 軼事典故:1、入木三分 傳說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fā)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
“人各有體”的典故出自古代的哪一位書法大家
王羲之 據說是這樣的:一代書圣王羲之早年十分喜歡漢代張芝的草書,王羲之找來很多張芝的法帖長期臨摹,并且對張芝的各體書風均有研究,久而王之面貌很像張芝,幾乎就是張芝的翻版。有一天晚上,王羲之坐在床上讀帖,邊讀帖邊用手在被子上比劃著。一旁的郗夫人早已熟睡。王羲之可能是過于投入,慢慢地慢慢地...
王羲之的生平事跡和軼事
東晉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會稽金庭(今浙江紹興),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嗣孫建豆腐干豆腐右軍祠于墓前。軼事典故 竹扇題字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路過山陰城的一座橋。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
王羲之愛鵝的故事
書成換鵝:書圣王羲之很喜歡鵝,他認為養(yǎng)鵝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從觀察鵝的動作形態(tài)中悟到一些書法理論。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鵝,便想買下。一問之下知道這些鵝是附近一個道士養(yǎng)的,便找到那個道士想與他商量買下那群鵝,那個道士聽說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買。便說:只要王右軍能為...
關于書圣王羲之,你了解哪些事?
小的時候,王羲之在家中專心練字,他寫壞的毛筆推在家中的后院里,都快推誠一座山了。他經常在家里的池塘洗自己的毛筆和硯臺,池塘的水都被漸漸染黑了。有一次王羲之在認真的練習寫字,連丫頭給他端來的饅頭和蒜汁放在身邊都沒有發(fā)現,丫頭囑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讓自己餓著,結果王羲之還是專心致志的...
王羲之簡介
這是王羲之“兼撮眾法,備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緣故。 三、軼事典故 竹扇題字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路過山陰城的一座橋。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
相關評說:
江油市兩維: ______ 1、故事 王羲之出身于魏晉名門瑯玡王氏,他七歲就擅長書法.傳說晉帝當時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fā)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
江油市兩維: ______ 主要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他最初跟衛(wèi)夫人學書法,后改變初學,博采眾長,精研體勢,最終推陳出新,改變了漢魏以來的質樸書風,創(chuàng)造了妍美流暢的書體,自成一家,...
江油市兩維: ______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圣”,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
江油市兩維: ______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fā)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后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于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fā)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江油市兩維: ______[答案]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圣”,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
江油市兩維: ______[答案]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后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后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
江油市兩維: ______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里洗毛筆和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長大...
江油市兩維: ______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古時候的讀書人尤其重視,因此,歷代都有成名的書法家.其中,最能夠集書法大成,被后人尊稱為「書圣」的,就是東晉的王羲之. 袒腹東床 王羲之的書法「鐵畫銀鉤」,流傳千古,而他一生的趣聞軼事,也膾炙人...
江油市兩維: ______[答案] 除《蘭亭序》外,王羲之還有“黃庭經”“樂毅論”等諸多書法名作.王羲之成名后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王羲之在東市見到一位賣扇子的老太婆,她的白紙扇子久久沒有人買.王羲之同情老太婆,就在她的每把扇面上寫六個字.老太婆著...
江油市兩維: ______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于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圣".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fā)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