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詞:實詞辨析600多例1
2、不免/難免: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難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詞。
3、淡薄/淡泊:前者有四種用法,一指云、霧等密度小;二指味道不濃:三指感情、興趣等不濃厚:四指印象不深;后者指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4、而后/爾后:“而”是連詞,“而后”是“以后,然后”的意思,用在兩種動作行為之間,表示后一種動作行為在前一動作行為之后發(fā)生,如:確有把握而后再動手;“爾”是代詞,有“這,那,這樣,那樣”之義,用以指代前面說過的事物,“爾后”指“從此以后”。
5、向往/想往:前者指希望得到或達到,后常跟名詞或名詞短語;后者指希望,后常跟動詞短語。
6、形跡/行跡:前者指舉止和神色;后者指行動的蹤跡。
7、領(lǐng)會/領(lǐng)略:前者著重指理解、體會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圖等;后者著重指體驗或嘗試較具體的事物,如“領(lǐng)略廬山美麗的風(fēng)光”。
8、履行/實行:前者的對象常是條約、合同、義務(wù)、手續(xù)、職責等;后者的對象是計劃、路線、決議、原則等。
9、推托/推脫:前者專指借故拒絕,后常帶上托詞或拒絕的原因,如“她推托嗓子壞了,怎么也肯唱”;后者著重指擺脫、開脫,使與己無關(guān),多指責任、問題等。
10、總覽/總攬:前者指全面地看,縱觀,如“總覽全局”;后者指全面掌握。
11、本領(lǐng)/本事:前者著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后者著重于活動能力,指一般的能力。
12、本質(zhì)/實質(zhì):前者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屬性,跟表面的或虛假的東西相對;后者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實質(zhì)”。
13、允許/容許:前者表示答應(yīng)和許可的意思;后者表示容忍、認可,(書面語,語義重)。
14、曖昧·暗昧
曖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暗昧:同“曖昧”,還可表示不聰明,愚昧。
15、本義·本意
本義:詞的本來意義,與引申義、比喻義相對。本意:心里本來的想法、目的。
16、別具一格·獨樹一幟
前者,另外具有一種獨特的風(fēng)格或色彩,多用于藝術(shù)作品的構(gòu)思或?qū)栴}的見解。后者,獨自另立一面旗幟,來形容新路,自成一家,可指藝術(shù)創(chuàng)作,政治道路,也可指工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不同一般。
17、辨正·辨證·辯證
辨正:辨明是非,糾正謬誤,如“辨正發(fā)音”,可寫做“辯正”。辨證:辨析考證,如“經(jīng)學(xué)者多方辨證”,亦為中醫(yī)術(shù)語,“辨證醫(yī)治”。辯證:哲學(xué)術(shù)語,如“辯證唯物主義”。
18、囊括·包括
都有包含的意思。范圍、大小不同。囊括,是把全部包羅在內(nèi)。包括、包含(或列舉各部分,或者著重指出某一部分),僅指其中一部分。
19、蒼茫·蒼莽
蒼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曠遠、迷茫,引申為模糊不清。蒼莽:多指樹林、山嶺、大地等廣闊無邊,引申為意境心胸開闊。
20、長年·常年
長年:一年到頭,整年,如“長年積雪”、“長年勞作”。常年:終年,長期,如“常年堅持體育活動”。
21、問津·過問
都有詢問、探討意思。問津:本義是問路,探尋渡口、比喻探尋價格或情況,多用于否定句,引申義是探問事物的一切情況。過問:是有關(guān)人員或部門,對發(fā)生的情況表示關(guān)注,參與意見或干預(yù)其事。
22、弛緩·遲緩
弛緩:放松、緩和,如“緊張的情緒慢慢弛緩下來”。遲緩:緩慢,與“迅速”相對,如“遲緩地邁著步子”。
23、創(chuàng)建·創(chuàng)見
創(chuàng)建:動詞,創(chuàng)立。創(chuàng)見:名詞,獨到的見解。
24、伺候·侍候
伺候: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侍候:用于對長輩或地位高者。
25、次序·秩序
次序:先后順序。秩序:有條例,不混亂的情況。
26、大事·大勢
大事:重大或重要的事。大勢:事情發(fā)展的趨勢。
27、大義·大意
大義:大道理,如“微言大義”。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28、要義·要旨
要義:關(guān)鍵內(nèi)容或重要道理。要旨:主要的意思。
29、伏法·服法
伏法:依法處以死刑。服法:認罪,同伏罪、服罪是同義詞。
30、感奮·感憤
感奮:因感動、感激而興奮、奮發(fā)。感憤:有所感觸而憤慨。
31、擯棄·摒棄
都是動詞,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書面語。擯棄:表示拋棄,多用于人和具體事物,如“擯棄雜質(zhì)”,“他不會擯棄你”。摒棄:表示舍棄、除去,多用于較抽象的事物,較少用于人或具體事物,如“摒棄雜念”,“摒棄假象”。32、幽雅·優(yōu)雅
幽雅:環(huán)境幽靜雅致。優(yōu)雅:舉止言語有風(fēng)度。
33、個別·各別
個別:單個,極少數(shù),如“個別現(xiàn)象”、“個別處理”。各別:各不相同,有分別或特別,如“各別對待”、“形式各別”。
34、轟然·哄然
轟然:大聲。哄然:許多人同時發(fā)出聲音。
35、渙然·煥然
煥然:消散、消失,如“渙然冰釋”。煥然:光彩煥發(fā)。
36、惠贈·敬贈
惠贈:敬辭,指對方贈予財物。敬贈:恭敬地贈送給對方。
37、機體·肌體
機體:生命個體的總稱。肌體:身體,常比喻組織結(jié)構(gòu)。
38、造就·成就
造就:培養(yǎng)使有成就。成就:完成(多指事業(yè))。
39、時世·時勢
時世:時代或社會,如“時世的變遷”。時勢:時代潮流或趨勢,如“為時勢所逼”。
40、實驗·試驗
實驗:對科學(xué)理論進行實際驗證。試驗:對某事物的結(jié)果、性能進行試探觀察。
41、審訂·審定
審訂:審閱訂正。審定:審查決定。審訂側(cè)重在“訂”,即修改、訂正其中的差錯,不強調(diào)意見的最后確定。審定側(cè)重在“定”,即審查后作出決定、評定,強調(diào)意見的最后確定,如:書稿,審定意即定稿,可以付印,如:計劃,審定意即可實施。
42[哀憐•愛憐•愛戀]三者讀音大致相同,但意義和用法不同。“哀憐”指對別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華民族有哀憐弱者的傳統(tǒng)”。“愛憐”指十分疼愛,多用于子女,如“愛憐子女”。“愛戀”指熱愛而難以分離,多用于男女之間,如“二十多年來,他倆一直相互愛戀著”。
43[愛護愛惜]愛護有精心保護,不使受到損壞或鍍害的意思;愛惜指不浪費,不糟蹋。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則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時間”。
44 [安閑安適]安閑重在“閑”——心中無所牽掛;安適重在“適”——舒適,愜意。
45[安置安頓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適當?shù)奈恢茫蛑溉嘶蛭锏奶幹酶鞯闷渌种赴仓糜H屬、行李、災(zāi)民等;“安頓”著重在于“頓”,妥當安排使有著落。“安排”著重于“排”,分輕重緩急,先后主次,有條不紊地處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務(wù)等的處理。
46[按語•暗語]相同點:二者都與語言有關(guān)。不同點:“按語”也寫作“案語”,指作者、編者對有關(guān)文章、詞句所做的說明、提示或考證。如“這個文段,編者特地加了按語”;“暗語”指彼此約定的秘密話,如“這些話純是暗語,別人根本聽不懂”。
47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鮮艷,如“光線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48[翱翔•遨游]二者都與游動有關(guān),但游動的方式有所不同。“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飛。“遨游”指漫游,游歷。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49[懊悔懊惱]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責己”;懊惱重在“惱”——煩惱,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50、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陰暗的樣子”,也用來指“心里不舒服,情緒低落的樣子”。“暗然”的“暗”有“光線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嚴肅的樣子”。
51、愛護、愛戴:適應(yīng)對象不同,前者上(長輩)對下輩,后者下(幼)輩對上(長輩)。
52、安詳、慈祥、祥和:“安詳“指神態(tài)平靜、從容穩(wěn)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發(fā)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態(tài)度神色和藹安詳。“祥和”指氣氛而言。注意“安詳、慈祥、祥和”的寫法。
53、安靜、寧靜:都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安靜”重在穩(wěn)定,有使安穩(wěn)平靜下來的意思,它有一個由喧鬧到安靜下來的過程。而“寧靜”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環(huán)境或心情平和安靜,它描述的是一種很安靜的狀態(tài)或氣氛。“寧靜”是高于“安靜”的一種情境,除了指環(huán)境外,更多的時候是指一種心情上的安寧,是人們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擾的有質(zhì)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靜”多指環(huán)境沒有聲音或吵鬧。“安靜”的使用范圍要比“寧靜”大一些。
B
54[把持操縱]把持是獨占、獨攬的意思,往往是公開性的活動;操縱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為。
55 [頒布頒發(fā)]“頒布”側(cè)重于公布,對象往往是法令、條例等;“頒發(fā)”側(cè)重于授予、發(fā)出,對象常是獎品或命令、指示等。
56、頒布/公布:前者內(nèi)容常是法令等;后者內(nèi)容常是方案、名單、帳目、成績、數(shù)字等。
57 [包括包羅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體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識形態(tài),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觀點。“包羅”指廣大范圍,眾多事物,常說包羅萬象。“包含”對象多是抽象事物,如:這句話包含好幾層意思。“包涵”請人原諒,如:請多包涵。
58 [包藏•飽藏]“包藏”指包含,隱藏,如“包藏禍心”。“飽藏”指深深地隱藏著,如“他那雙賊圓的眸子里飽藏著殺機”。
59 [包含•飽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濃度或?qū)ο蟛煌!鞍眱H指里邊含有,如“這句話包含好幾層意思”。“飽含”指所含的量特別充足,如“飽含著深厚的階級感情”。“包涵”指客套話,請人原諒,如“唱得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
60 [保障保證]“保障”指有效地保護人民財產(chǎn)、勞動、科研成果等使人不受侵犯和破壞;“保證”著重于用事實或行動擔保做到。
61 [報復(fù)•抱負;包袱]“報復(fù)”指對批評自己或損害自己利益的人進行反擊,貶義,如“他善于對提意見的人打擊報復(fù)”。“抱負”指遠大的志向,褒義,如“青年人應(yīng)該有理想,有抱負”。“包袱”比喻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如“思想包袱”。
62 [報到•報道]“報到”,動詞,指向組織報告自己已經(jīng)來到,如“新生入學(xué)報到處”。“報道”也寫作“報導(dǎo)”,名詞,指新聞稿,如“他寫了一篇新聞報道”;動詞,通過媒體把新聞告訴群眾,如“報道消息”。
63、報道、報導(dǎo):這是一對等義詞。都指:1、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或其他形式把新聞告訴群眾。2、用書面或廣播、電視形式發(fā)表的新聞稿。現(xiàn)在人們傾向于用“報道”。“報道”讀bàodào,“報導(dǎo)”讀bàodǎo。
64 [暴戾•暴力]“暴戾”,形容詞,指粗暴乖張,殘酷兇惡,如“這個老板真是暴戾,動輒對工人進行打罵”。“暴力”,名詞,①強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國家的強制力,如“軍隊對于敵對階級是一種暴力”。
65 [暴病•抱病]二者都與疾病有關(guān),但詞性和詞義不同。“暴病”指突然發(fā)作來勢很兇的病,名詞,如“一場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抱病”指有病在身,動詞,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面”。
66 [爆發(fā)•暴發(fā)]“爆發(fā)”,①指巖漿突然沖破地殼,向外進出,如“火山爆發(fā)”;
②指通過外部沖突而發(fā)生的質(zhì)變,如“爆發(fā)革命”;③指力量、情緒等忽然發(fā)作,或事變突然發(fā)生,如“會場里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暴發(fā)”,①指突然發(fā)作,如“山洪暴發(fā)”;②指突然發(fā)財?shù)脛荩嗪H義,如“暴發(fā)戶”。
67 [奔赴奔向]“奔赴”側(cè)重于“將要走到,跑到,趕到”;“奔向”側(cè)重于“朝某個方向”奔,沒有“趕到”之意。
68 [本領(lǐng)本事]“本領(lǐng)”著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本事”著重于活動的能力,指一般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69 [本質(zhì)實質(zhì)]“本質(zhì)”運用范圍比“實質(zhì)”廣,“本質(zhì)”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屬性,它可構(gòu)成本質(zhì)特點等詞組,“實質(zhì)”指內(nèi)在的實際屬性,跟表面的或虛假的東西相對,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實質(zhì)。
70 [崩裂•迸裂]二者都是動詞,都有裂開的意思。“崩裂”指物體猛然分裂成若干部分,如“山石崩裂”。“進裂”指破裂,裂開而往外飛濺,如“腦漿進裂”。
71 [必須必需]必須,副詞,側(cè)重于“應(yīng)當怎樣”;必需,動詞,側(cè)重于“不可或缺”。
72 [變易•變異]二者都與變化有關(guān),但所指的對象不同。“變易”指改變,變化,如“這里的情況并無多大變易”。“變異”指同性生物世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如“物種變異”。
73 [變換•變幻]二者都是動詞,都有變化之意。“變換”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內(nèi)容換成另一種,多指具體的事物,如“變換一下位置”。“變幻”指不規(guī)則地改變,多指抽象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風(fēng)云變幻莫測”。
74 [辨別鑒別]“辨別”側(cè)重于把事物區(qū)分開;“鑒別”側(cè)重于審定真?zhèn)位蚝脡摹?br />
75辯駁、辯論、辯(辨)白、辯解、辯護:“辯駁”指提出理由或根據(jù)來否定對方的意見;“辯論”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達成共識;“辯白”指說明事實真相,用來消除誤會或受到的指責;“辯解”指對受人指責的某種見解或行為加以解釋。“辯護”著重于“護”,用充足的理由為自己或他人申辯
76 [報怨•抱怨]二者都與“怨”有關(guān)。不同點是:“報怨”指報復(fù)怨恨,如“這次惡性事件是由肇事者報怨引起的”;“抱怨”指心中不滿,數(shù)說別人不對,或埋怨,如“這都應(yīng)怪自己,不能抱怨別人”。
77 [辯別•辨別]“辯別”指用言辭來分別,如“辯論會上,他從理論上仔細辯別了這件事的是非曲直”。“辨別”指根據(jù)不同事物的特點,在認識上加以區(qū)別,如“在政治斗爭中,每個人都要辨別好方向,不要上了政治騙子的當”。
78辨別、辨認、辨析:“辨別”指根據(jù)不同事物的特點,在認識上加以區(qū)別;“辨認”指根據(jù)特點辨別,做出判斷,以便找出或認定某一對象;“辨析”指辨別分析。
79 [標致•標志]二者讀音相同,但詞性和詞義不同。“標致”指相貌、姿態(tài)美麗,多用于女子,形容詞,如“她長得很標致”。“標志”,①標明特征的記號,名詞,如“地圖上有各種形式的標志”;②表明某種特征,動詞,如“這件事標志著正義是不可戰(zhàn)勝的”。
80 [表明•標明]“表明”指表示清楚,如“這件事表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標明”指特意用文字或符號等把某事物直接標出來,如“一般藥品都應(yīng)在外包裝上標明用途、用量、用法等”。
81 [病例•病歷]“病例”指某種疾病的例子,如“這種病例,我們已有成熟的醫(yī)案”。“病歷”指醫(yī)療部門記載病情、診斷和處理方法的記錄,也叫病案,如“病人出院時,不要忘記帶上病歷”。
82 [不齒•不恥]這兩個詞語讀音相同,但意義不同。“不齒”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賣師友者,君子不齒”。“不恥”是不感到羞恥的意思,如“身居顯位,卻有如此貪心,別人尚羞,他自己卻不恥”。(年春季高考已考)
83 [不合•不和]“不合”指不符合,不應(yīng)該,合不來,如“不合手續(xù)”,“早知如此,當初就不合叫他去”,“他們倆一直不合”。“不和”指不和睦,如“家不和,外人欺”。
84 [不力•不利]“不力”指不盡力,不得力,如“辦事不力”。“不利”指沒有好處,不順利,如“這個地形不利于我軍而有利于敵軍”。
85 [部署•布置]二者都與安排有關(guān)事情有關(guān)。“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務(wù)等,一般指大規(guī)模地、全面地、原則地安排配置,如“指揮員的正確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布置”指在一些活動中做出安排,多指具體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務(wù)”。
86、表率、表帥:“表率”是名詞,指“好榜樣”。其中“表”為“榜樣、模范”,“率”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兩個同義語素構(gòu)成的并列式合成詞。在古代漢語中,“表率”也可用作動詞,有“督促率領(lǐng)”的意思。“表帥”,在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中,用同“表率”的動詞意義,表示“督促率領(lǐng)”。現(xiàn)在一般不用這個詞。因“表帥、表率”同音,“帥”又有“軍隊中最高的指揮員”的意思,故人們常將“表率”誤寫為“表帥”。
87、表示、顯示、顯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憑借其他事物顯露出某種意義(2)用言語行為顯出某種思想、感情、態(tài)度等;“顯示”明顯地表現(xiàn);“顯露”原來看不見的變成看得見。
88、邊疆、邊境:前者指靠近國界的領(lǐng)土,范圍較大;后者指靠近邊界的地方,范圍較小。(邊界:地區(qū)與地區(qū)的界線,多指國界)
89、不詳、不祥:前者指(1)不詳細、不清楚;(2)不細說。后者指不吉利。
90、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詞,不停止或超出某個數(shù)目或范圍,句中一般帶有表數(shù)量的詞。后者用于表遞進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相當于“不但、不僅”。
91、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對父母不敬。
92、編輯、編撰、編纂:“編輯”主要指對資料或現(xiàn)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編撰”指編纂、編寫。“編纂”指編寫(多指資料、篇幅較大的著作)
93、把戲、伎倆: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當?shù)氖侄危ㄙH義重)。
94、頒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條例、大的正規(guī)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團體的通知)公開發(fā)布。
95、辨(辯)正、辨(辯)證:“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錯誤;“辨證”指辨析考證。
96、擯棄、摒棄:二者都是動詞,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書面語。“擯棄”表示拋棄,多用于人和具體事物。“摒棄”表示舍棄、除去,多用于較抽象的事物,較少用于人或具體事物。
97 [猜測推測]猜測側(cè)重于主觀猜想;推測側(cè)重于根據(jù)事理去推斷。
98 [才能才華才干才智]“才能”表現(xiàn)在實踐活動方面,如“辦事才能”;
又表現(xiàn)在思維活動方面,如文藝創(chuàng)作才能。“才干”指辦事和實踐活動能力,常用于較重要的實踐活動方面。如“指揮才干”。“才華”指表現(xiàn)于外的才智和能力,如“才華橫溢”,多用于藝術(shù)活動,科學(xué)文化等方面。“才智”多指創(chuàng)造、發(fā)明、判斷等才能,如“聰明才智”多用于思維活動方面。
99 [財物•財務(wù)]二者都與財有關(guān),都是名詞。不同的是:“財物”指錢財和物資,如“老人死后,留下了很多財物”;“財務(wù)”指機關(guān)、企業(yè)、團體等單位中,有關(guān)財產(chǎn)的管理或經(jīng)營以及現(xiàn)金的出納、保管、計算等事務(wù),如“建立健全財務(wù)制度”。
100 [采用采取采納]“采用”重在于“用”,采其可用的。“采取”重在“取”從許多可用的事物中,選擇最合適的,運用范圍比其他兩詞廣。“采納”著重于接受意見,建議,要求等。
行測知識儲備容易混淆的近義實詞
一、常見易混淆的近義、形近實詞辨析 1.包括·包羅·囊括 包括:指包含。其范圍小于“包羅”。包羅:指大范圍事物。如:包羅萬象。囊括:指全部包羅在內(nèi)。如:囊括全部金牌。2.包含·包涵 包含:指里邊含有。包涵:指請人原諒。如:請多包涵。3.抱怨·埋怨 抱怨...
文言文辨析下列實詞在句中的不同意思
成語中保留著大量的文言詞義,可以用熟知的成語來推斷文言文中的實詞詞義,如例1中(3)小題“幾欲先走”中的“走”,可聯(lián)系成語“奔走相告”、“走馬觀花”來理解,義為“跑”。 技巧四:課文遷移法 又稱“聯(lián)想推斷法”,即聯(lián)系課文中學(xué)過的有關(guān)語句中該詞的用法推斷詞義,此法適用于課外文言閱讀。如2009年山東濰...
辨析文言實詞“顧”的意義是什么
顧 在古代漢語中,“顧”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它既可以作為虛詞使用,也有實詞的用法。作為虛詞時,“顧”常用來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類似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不過”、“只是”等意思。例如,在《曹植傳》中有一句:“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這句話中的“顧”字,用作虛詞,...
辨析文言實詞“坐”的意義是什么?
最后,“坐”還可以表示“因為”的意思。如“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即表示“因為”。這一用法體現(xiàn)了“坐”在古文中靈活多變的性質(zhì)。綜上所述,文言實詞“坐”的含義涵蓋了坐姿、座位、獲罪、以及“因為”等多重含義,其多義性使得在理解和運用古文時需要更加細致和準確。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
一詞多義的詞語和例子有哪些?
1、包袱 ①包裹物件用的布面。例句:《老殘游記》第四回:在兩間堆破爛農(nóng)器的一間屋子里,搜出了一個包袱,里頭有七八件衣裳。②比喻精神上的負擔。例句:毛澤東 《學(xué)習(xí)和時局》三:“所謂放下包袱,就是說,我們精神上的許多負擔應(yīng)該加以解除。”2、燈紅酒綠 ①尋歡作樂生活腐化;例句:老舍《...
辨析文言實詞“假”的意義是什么?
最后,“假”字還能表示非正式的、暫時充當?shù)慕巧驙顟B(tài)。如“乃以吳叔為假王”,這里的“假”字意指非正式的王位,即暫時代理的王。綜上所述,文言實詞“假”的意義廣泛,涵蓋借取、借助、寬容、假設(shè)及暫時充當?shù)葘用妗T陂喿x文言文時,理解“假”的多重含義對于準確把握文意至關(guān)重要。
重點文言實詞
重點文言實詞2 1公 連辟公府不就 (名詞,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 (名詞,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魯莊公。 )蓋當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詞,對尊長或平輩人的尊稱。 )便可白公姥 (名詞,稱丈夫的父親。)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詞作名詞,公...
公務(wù)員考生該如何積累實詞辨析
2020年吉林省考行測備考:二十組言語理解實詞辨析有些詞意思是相近的,但用法與語境卻截然不同,這些近義詞在言語理解題里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下面整理了二十組例題。1.傲然、傲物、傲人【傲然】高傲、堅強不屈的樣子。例:~挺立。【傲物】驕傲自大,瞧不起人。例:恃才~。【傲人】(成績等)值得驕傲、自豪。例:業(yè)績~。2...
語文知識… 急需
貢獻個最全面的辨析解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語文詞性的分類和辨析 Ⅰ、分類: 實詞:表示實在意義的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 虛詞:不表示實在意義而表示語法意義的詞,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 Ⅱ、辨析: 1)名與動、形的區(qū)別: A.名詞不能重疊。...
多義詞辨析方法
多義詞在語言中常常與修辭手法如比喻、借代、雙關(guān)等相聯(lián)系,也可能是病句如表意不明的檢驗工具。在古文閱讀中,多義詞的考察不僅限于實詞,還包括虛詞。要準確辨析多義詞,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首先,通過多音現(xiàn)象來判斷,如例句(1)“他這個人不難求,太好說話了”中的“好”讀上聲,表示“易于...
相關(guān)評說: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正確答案:D 解析: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首先觀察第一個語境,“不同管理層次,不同崗位上的人員的工作內(nèi)容”是不同的,這里側(cè)重“區(qū)別”,而“差距”指事物之間的差別程度,強調(diào)程度不同,語境中只強調(diào)不同,程度不是側(cè)重,所以A排除;再看第二個語境,跟“目標”搭配,“實現(xiàn)”排除,因為后面是“抓住重點”,應(yīng)該是“先抓住重點,后實現(xiàn)目標”,C排除;再看最后一個語境,應(yīng)該是“集中精力”辦大事,所以正確答案為D.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因為哲學(xué)不是知識,不是知識就沒有事實判斷,就沒有對錯,也就沒有唯一標準.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大樹叉,像大(y),衣服臟了洗一洗.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準確記憶詞語的意思,這里可以記一句或者幾句常用的句子,幫助理解記憶.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答案] 近義詞辨析是語文高考的內(nèi)容之一,包括實詞和虛詞的辨析.如何準確辨析選擇近義詞?以下六種方法可供參考. 一、看與前后詞語是否搭配 有些實詞在句中做謂語或賓語,辨析選擇時,就要看該詞與句中前后詞語是否搭配. 例① 依次填入下面這段...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這是 http://lgjy.szlg.edu.cn/Article/UploadFiles/200709/20070906142729196.doc的原題 復(fù)制 下來的 3.在下面各句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3分) ①應(yīng)該以實際運用能力來 我們的學(xué)習(xí)效果. ②老百姓說得好, 常年無災(zāi)情,不...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成語是一種相沿習(xí)用的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一般來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詩文等.對于成語,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確理解成語的意義,二是正確地使用、運用成語.要想準確地使用成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行測-...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答案] 資料說明 如何辨析近義詞 相關(guān)展示 如何辨析近義詞 詞語運用是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一般設(shè)2~3題,采用選擇題的形式,分值為6~9分,考查內(nèi)容為實詞的運用、成語的運用和虛詞的運用.實詞的運用,主要考查近義詞(有些是同音詞)的辨析.考查的主...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如果難辨近義詞,第一種方法:根據(jù)意思辨別.第二種方法:把詞語放在句子中來找近義詞或查資料!
思明區(qū)相貫: ______ 為了避免意外,有以下情 況的產(chǎn)婦,應(yīng)及早中止妊娠:1. 代償功能在三級以上的心臟病 患者.2. 既往妊娠有心衰史或妊娠早期 即發(fā)生心衰者.3. 風(fēng)濕性心臟病有中、重度二尖 瓣病變伴有肺動脈高壓者或紫紺型先心病.4. 患有活動性風(fēng)濕熱、亞急性細 菌性心內(nèi)膜炎及有嚴重的心律失常者.5. 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