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古代到現(xiàn)代經(jīng)歷了幾個朝代啊 中國古代到現(xiàn)代的朝代從古至今依次順序是什么?
經(jīng)歷的朝代有:
夏、商、周、秦、西楚、西漢、玄漢、新朝、東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時期算起,至今已有約5000年的歷史了,歷經(jīng)多次政權(quán)演變和朝代更迭,依舊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我國的各種發(fā)明是世界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的經(jīng)濟、文化、科技成果依舊世界矚目。
我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個封建皇帝溥儀止,封建王朝皇帝總數(shù)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君王總數(shù)有251人。
擴展資料:
結(jié)束封建王朝統(tǒng)治的辛亥革命
20世紀初的辛亥革命結(jié)束了中國的封建統(tǒng)治。革命黨人發(fā)動了萍瀏醴、廣州黃花崗等一系列起義,四川發(fā)生了保路運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成功。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接著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jié)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歷史朝代
經(jīng)歷了夏、商、周、秦、西楚、西漢、玄漢、新朝、東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
一、朝代列表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共計:268年
二、朝代資料
1、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tǒng)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tǒng)稱漢朝。
新朝末年爆發(fā)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建立東漢并開創(chuàng)了光武中興。
東漢時,三公權(quán)力被大幅削弱,尚書臺權(quán)力得到提升。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后,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后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并土地。
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農(nóng)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fā)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quán)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zhàn)的序幕。
董卓被殺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jù)時期。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鄭玄將經(jīng)學推向高峰并開創(chuàng)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張衡發(fā)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迫使北匈奴西遷,佛教在此期間經(jīng)白馬寺傳入中國。
東漢豪強地主勢力擴張并形成門閥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nèi)遷,北匈奴西遷后鮮卑人占據(jù)漠北,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影響。
2、三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quán)。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被孫劉聯(lián)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失敗,孫權(quán)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quán)重新聯(lián)盟。229年孫權(quán)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后的數(shù)十年內(nèi),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nèi)愣α⒌母窬帧2芪汉笃诘膶崣?quán)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fā)動魏滅蜀之戰(zhàn),蜀漢滅亡。
兩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tǒng)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jié)束,進入晉朝時期。
3、晉朝
晉朝(266年-42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tǒng)王朝之一,東晉則屬于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tǒng)一。后經(jīng)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
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延續(xù)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zhàn)后得到暫時鞏固。
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先進技術(shù)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fā)了江南地區(qū)。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西晉承襲中原曹魏領(lǐng)土,統(tǒng)一后又占有孫吳疆域。東晉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北界主要在秦嶺淮河一線。
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礎(chǔ)。而晉朝時期的農(nóng)業(yè)、商業(yè)、手工業(yè)等相比較三國時期有了進一步發(fā)展。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shù)、史學、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發(fā)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fā)展,是一個文化開創(chuàng)、沖突又融合的時代,由于儒教獨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學、文學、藝術(shù)、史學及科技紛紛出現(xiàn)革新,有些成為獨立的學問。
當代思想有由本土發(fā)展的玄學、道教及由印度東傳的佛教,士大夫紛紛盛行清談。由于邊疆民族帶來草原文化,東晉則擁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雙方逐漸展開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4、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tǒng)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南朝(420年—589年)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士族、齊民編戶、依附戶及奴婢,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
此時也出現(xiàn)民族大融合的趨勢,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加速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漢化)的步伐。
5、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tǒng)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于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陜西西安)。
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tǒng)一中國,結(jié)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后,令宇文愷營建東京,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yè)、政治清明,開創(chuàng)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fā)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fā)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隋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外交等領(lǐng)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chuàng)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鞏固中央集權(quán),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yōu)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xiàn)象。
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jiān)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jù)南北朝的經(jīng)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
在軍事上繼續(xù)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經(jīng)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并改定賦役,減輕農(nóng)民生產(chǎn)壓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nèi)的少數(shù)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隋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北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晉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漢
真正從朝代來說,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這三個都不算是朝代,真正的朝代要從秦朝開始,其中統(tǒng)一的朝代是:秦,西漢,東漢,西晉,東晉,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清朝,中華人民共和國 。
而像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南宋,民國都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朝代。
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西晉,東晉,五代十國,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主要的就這些。
夏 商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zhàn)國 秦 西漢 東漢 三國 西晉 東晉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至今一共經(jīng)歷了幾個朝代?
6. 三國:220年-280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終晉朝統(tǒng)一,因戰(zhàn)亂和內(nèi)部權(quán)力斗爭而分崩離析。7. 晉朝:265年-420年,西晉由司馬炎建立,東晉由司馬睿建立,因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而國力大減。8.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朝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從古代到現(xiàn)代中國一共有多少個朝代
從古代到現(xiàn)代,中國的朝代如星辰般璀璨。我們從夏朝開始,追溯歷史的長河。夏朝,始于前2100年,至前1600年,為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朝代。繼夏朝之后,是商朝,從前1600年持續(xù)至前1066年。周朝,從前1066年延續(xù)至前221年,包含了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從前770年到前476年,是一個充滿變革與...
中國從古到今經(jīng)歷了多少個朝代?
南北朝,東晉滅亡到隋朝一統(tǒng),中國南方先后經(jīng)歷宋、齊、梁、陳四朝,北方先后經(jīng)歷北魏,東魏、西魏并存,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并存,三個時期五個朝代。南北方大體隔長江或淮河對峙,故稱南北朝。最后階段南朝為陳,北朝是吞并北齊的北周。隋,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父親楊忠曾任北周隋國公,楊堅又從隨國公進...
中國經(jīng)歷了多少個朝代?
中國一共經(jīng)歷了14個朝代。中國朝代順序表:夏朝、商朝、周朝、秦朝、西漢、東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記憶口訣:1、版本一: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
從古代到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個朝代?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西漢和東漢、蜀魏吳三國、西晉和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和南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朝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共和制成立以前,中國最高的統(tǒng)治政體是以家族世襲為主的,當一個家族推翻統(tǒng)治家族即為朝代更替。
從古至今朝代的順序是怎樣排列的古代的朝代順序
中國古代至今朝代順序排列次序如下:夏、商、周、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晉、南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漢、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
中國一共經(jīng)歷了幾個朝代了?
中國一共經(jīng)歷了24個朝代。中國朝代順序: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西楚,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十國[前蜀、后...
誰知道中國歷史從最開始到現(xiàn)在一共都經(jīng)歷了那些朝代
中國歷史年表 朝代 起止年份 都城 建立者 滅亡原因 奴隸制社會 夏 前21-前16世紀 陽城 桀 商滅 商 前16-前11世紀 殷 湯 周滅 西周 前11世紀-前770年 鎬京 周武王 犬戎滅 春秋 前770-前476年 洛邑 平王(東遷) 瓦解 封建社會 戰(zhàn)國 前475-前221年 秦統(tǒng)一 秦 前221-前206年 咸陽...
中國歷史從何時開始?到現(xiàn)在都經(jīng)歷了那些朝代
我國歷史從夏朝開始,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西漢—東漢—三國{魏國}、{蜀漢}、{吳國}—晉朝{西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十國—北宋—南宋 {...
中國從古至今經(jīng)歷多少朝代
前206年 - 23年 2. 新朝 8年 - 23年 3. 東漢 25年 - 220年 6. 三國 220年 - 280年 1. 曹魏 220年 - 265年 2. 西蜀 221年 - 263年 3. 孫吳 222年 - 280年 7. 晉朝 265年 - 420年 1. 西晉 265年 - 316年 2. 東晉 317年 - 420年 8. 十六國 304...
相關(guān)評說: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 商 約公元16世紀-約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約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東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時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戰(zhàn)國時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漢 西 漢 公元前206-公...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夏朝(約前2146-約前1675) 商朝(約前1675-約前1029) 西周(約前1029-前771) 東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戰(zhàn)國(前475-前221) 秦朝(前221-前207) 西漢(前206-8) (新朝)(9-23) 東漢(25-220) 魏(220-265...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夏、商、周、秦、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三皇五帝夏朝(約前2146-約前1675)商朝(約前1675-約前1029)西周(約前1029-前771)東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戰(zhàn)國(前475-前221) 秦朝(前221-前207)西漢(前206-8)(新朝)(9-23)東漢(25-220)魏(220-...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答案] 夏 商 周 春秋 戰(zhàn)國 秦 東西漢 三國 兩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北南宋 元 明 清 共17個朝代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經(jīng)歷了二十一個.夏 商 西周 春秋 戰(zhàn)國 秦 西漢 東漢 三國 西晉 東晉 南朝 北朝 隋 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同時有遼、金)、元、明、清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中國古代從秦始皇贏政開始到清宣統(tǒng)皇帝溥儀止,共經(jīng)歷了約350皇帝 朝代為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大約有5000多年的歷史
湘鄉(xiāng)市滾針: ______ 要看你從什么時候開始算了,古老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五千年左右,不是常說的嗎,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