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彈古箏女子優(yōu)雅的詩句有哪些?
1,《省試湘靈鼓瑟》唐代:錢起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fēng)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白話文釋義: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于彈奏云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游的旅人卻不忍卒聽。那深沉哀怨的曲調(diào),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
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為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樂聲順著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fēng)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2,《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zé)糁亻_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白話文釋義: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zé)糁匦聰[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轉(zhuǎn)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diào)那形態(tài)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著頭隨手連續(xù)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fēng)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zhuǎn)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xù)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jié),凝結(jié)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歐陽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嬌云容易飛,夢斷知何處。
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白話文釋義:似嬌還羞抿了抿秀發(fā)烏鬟,笑靨盈盈秋波流轉(zhuǎn)頻頻顧盼。玉手纖指輕彈,箏聲婉轉(zhuǎn)歡快,琴弦飛蕩回旋,似春鶯傳情,低語交歡。曲終人去,宛如飛云飄逸,只留下嬌柔的身影。春夢已斷不知何處尋覓。庭院深深,鎖住的是寂寞和黃昏,還有那陣陣凄雨敲打芭蕉聲。
4,《聞笛》唐代: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xù)聲隨斷續(xù)風(fēng)。
響遏行云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飄空。
白話文釋義:是誰在美麗的樓閣上吹笛子?悅耳的笛聲隨著輕風(fēng)斷斷續(xù)續(xù)傳來。當?shù)崖曕诹習(xí)r,就像橫在碧藍的天空上阻遏來往的浮云。當?shù)崖暻搴蜁r,就像隨著冰冷的月光照進我的床里來。笛聲優(yōu)美,就像當年桓伊隨興所至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調(diào)的優(yōu)雅更讓人想起馬融的笛賦中所用的詞句。一曲吹畢,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還在畫樓上,而那嘹亮的笛聲卻好像還飄蕩在空中,久久淡散。
5,《江城子·江景》宋代: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fēng)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白話文釋義:鳳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風(fēng)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么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
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diào)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jīng)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描寫彈奏古箏的絕美詩句
1. 關(guān)于古箏彈奏的詩句(形容古箏優(yōu)美的詩句) 關(guān)于古箏彈奏的詩句(形容古箏優(yōu)美的詩句) 1.形容古箏優(yōu)美的詩句 《贈人》(其二)詩:“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fēng)輕,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詠箏》:秦箏吐絕調(diào),玉柱揚清曲。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xù)。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箏》:蒙恬芳...
用古箏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詩句
白居易在《聽夜箏有感》中表達了自己的感慨:“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fā)新生不愿聞。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亦任君。”隨著時間的流逝,白發(fā)已生,但他依然愿意傾聽這美妙的箏聲,直到天明。這些詩句不僅描繪了古箏的美妙樂聲,更表達了詩人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內(nèi)心的感受。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生動的畫面...
夸贊彈古箏美女的詩句
1個回答 #熱議# 作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時刻嗎?星恩文化 2022-07-11 · TA獲得超過182個贊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納率:87% 幫助的人:74.8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1. 關(guān)于古箏與美女的詩句 關(guān)于古箏與美女的詩句 1.描寫一位古典美女彈古箏和跳舞的句子...
關(guān)于古箏的詩句
《詠箏詩》描繪了古箏的絕妙音色與琴弦的輕拂,讓人仿佛置身于音樂的殿堂。樂曲的起伏變化,如同玉柱上的清曲,悠揚動聽。然而,聽箏的人只感受到音繞梁之美,卻難以窺見彈箏者那如玉顏般美麗的內(nèi)心與才華。在《聽箏》中,詩人李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位素手撥箏的美人,她坐在玉房前,用金粟柱...
形容古箏的詩句
楊巨源的《雪中聽箏》則將寒冷的雪景與古箏的音色相融,玉柱泠泠,清商怨徵,展現(xiàn)了箏聲的凄美與哀愁。王灣的《觀箏》則從另一角度描繪了古箏的美妙,室內(nèi)秦箏聲清,弦音委婉,指法分明,展現(xiàn)了古箏演奏的細膩與精致。這些古箏的詩句,不僅展現(xiàn)了古箏音色的美妙,更寄托了文人的情感與思緒,讓人在欣賞詩句...
關(guān)于撫琴的唯美詩句
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譯文:明凈的月色中,一雙紫袖輕輕地在紅弦上飛舞,女子信手彈著自己的心事。忽然弦聲凝絕、柔指輕頓,那片刻的寧靜又訴說出千萬重的深情。2、《聽箏》唐代: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譯文:金粟軸的古箏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那素手撥...
描寫彈古琴美女的句子
15. 描述對古箏之愛的感悟,古箏的樂聲讓人感覺超然物外,不為現(xiàn)實所累。16. 指代某人與其朋友。17. 李商隱的詩句,內(nèi)容未給出,無法潤色。18. 對人生的比喻,畫紙、長路、土地和書籍,分別象征人生的多彩、未知、耕耘和探索。19. 描述失去琴弦的古琴,無法演奏。20. 對古箏曲的贊美,其美在于韻味...
形容古箏聲音悠揚的詩句
古箏那悠揚的旋律,如同湘江水波,蕩漾著哀愁。"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這詩句描繪的是一位女子用哀怨的箏聲,傾訴著內(nèi)心的憂郁與愁緒,仿佛碧綠的湘江水波蕩漾。在宴席上,她手指輕撥十三根琴弦,細膩地傳達出心中的幽怨。她的眼眸如秋水般靜謐深邃,琴弦上排列的玉柱如同飛雁斜行,勾勒出...
白居易所作的《夜箏》,引導(dǎo)讀者發(fā)現(xiàn)箏曲的美妙
白居易所作的《夜箏》,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引導(dǎo)讀者發(fā)現(xiàn)箏曲的美妙:描繪彈奏環(huán)境與人物:詩中“紫袖紅弦明月中”一句,以紫色衣袖和紅色箏弦描繪出彈箏女子的形象,同時以明月為背景,營造出靜謐而優(yōu)雅的夜晚彈奏環(huán)境,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箏曲的韻味。刻畫彈奏者的情感投入:“自彈自感暗低容”一句...
芊芊玉手唯美詩句
在古代,玉手被視為女子美麗與高潔的象征。無論是彈奏古箏還是手持團扇,這些細節(jié)都展現(xiàn)出了古代女子的優(yōu)雅與靈動。她們在詩詞中留下的美麗形象,至今仍令人向往與贊嘆。古代文人對于玉手的贊美,不僅在于其美麗,更在于其所代表的高潔品格。在古詩詞中,玉手往往與優(yōu)雅、嫻靜的形象緊密相連,給人以美的...
相關(guān)評說: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第一句是寫彈箏的女子,詩人秉承了中國畫大寫意的風(fēng)格,僅刻畫了彈箏女的一雙玉手,這兩只小手十指纖纖瑩白如玉,像纖細的玉筍一樣的指甲上涂著鮮紅的豆蔻,而她的艷麗就任憑讀者想象了(背面是貂蟬正面是鳳姐的只能出現(xiàn)在笑話中)...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搖指,琶音,輪抹,刮奏,掃弦,掃搖,撮弦等.用具是手上戴的指甲.曲調(diào)如行云流水般美妙,深厚,流長.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此詞為蘇軾于熙寧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與當時已八十余歲的有名詞人張先(990-1078)同游西湖時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聽夜箏有感 ---白居易 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fā)新生不愿聞. 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亦任君. 高樓夜彈箏 ---常建 高樓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開簾彈玉箏. 山高猿狖急,天靜鴻雁鳴. 曲度猶未終,東峰霞半生.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聽箏 ---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fēng)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岐路洛陽城. 箏 ---李嶠 蒙恬芳軌設(shè),游楚妙彈開. 新曲帳中發(fā),清音指下來. 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聽西秦奏,箏箏有剩哀.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1. 梁.沈約《詠箏》 秦箏吐絕調(diào),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xù). 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2. 唐.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3. 唐.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 花臉云裘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古箏 我-- 是你琴弦上的一個顫抖 是你指尖上的一點靈動 是你典雅中的一絲溫柔 是你明眸中的一痕清淚 在花徑中穿行 在書齋中靜立 在珠簾中回眸 優(yōu)柔,抑或凄哀 我,在你起落的指間 沉醉不已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你好,希望采納!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fēng)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從此始.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箏】 唐 白居易 云髻飄蕭綠,花顏旖旎紅.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 楚艷為門閥,秦聲是女工.甲明銀玓瓅,柱觸玉玲瓏. 猿苦啼嫌月,鶯嬌語妮風(fēng).移愁來手底,送...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彈琵琶的詩句 1. 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 作者:張伯淳 朝代:元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diào),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掃空眼底*箏.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guān)塞風(fēng)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zhuǎn)分明.相見今朝何處,語溪乍雨初晴. 2. 菩薩蠻 作者:韋莊 朝代:唐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3.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大武口區(qū)圓盤: ______ 魯迅有《贈人》(其二)詩:“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fēng)輕,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 3 古箏詩詞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小重山》 鳴箏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 時時誤拂弦. 李端《聽箏》 彈箏北窗下, 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 心傷曲不道. 蕭綱《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 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 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 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diào), 啄木飛來霜樹杪. 蘇軾《甘露寺彈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