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主旨是什么? 道家思想的主旨是什么?
第二:道教主張性命雙修,即除了“開悟見性”,還需貴命養(yǎng)氣,講究出入世間的逍遙,故道家稱人身為“寶”,所謂“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這一思想基本貫串了道教歷史的發(fā)展脈絡(luò)。在道教的思想體系中,「道」是信仰的核心,「德」是修道的根本,兩者互為體用。天人合一是修道者的基本境界,追求人與宇宙、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完美和諧。社會和諧正是源於這一思想的智慧結(jié)晶,和諧社會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大到整個世界的國與國之間和平與友誼,小到人與人之間互愛與互助乃至家庭內(nèi)部的和睦與團結(jié),這就是道教價值的現(xiàn)代意義。
第三:道教的主旨就是尊重自然,重視生命;和平和諧,齊同慈愛;道德為宗,濟世利人。反對破壞環(huán)境,反對戰(zhàn)爭;主張世界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和諧共處;
第四:《道德經(jīng)》主張人應(yīng)效法自然,清靜無為,以達到長治久安,長生久視的目的,是為道教徒修持奉行的中心思想,故被尊為道教聖典。
《道德經(jīng)》的旨要在於「自然、清靜、無為」,經(jīng)文的思想涵括百家,內(nèi)容無所不包,當中敘述到道家的宇宙觀、社會政治思想及個人修身處世之道等。經(jīng)文探究了天地萬物的本源,以及宇宙最高的法則──就是「道」,由此而闡明修身治國的道理。
基本教義可以歸納為:
全真七子
尊道貴德,天人合一——道教最高信仰
敬天法祖,尋仙訪道——道教神仙崇拜
天人感應(yīng),天道承負——道教善惡報應(yīng)
性命雙修,返樸歸真——道教修煉秘訣
上善若水,柔弱不爭——道教為人品質(zhì)
清靜寡欲,自然無為——道教處世方式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道教逍遙精神
忠孝節(jié)義,仁愛誠信——道教倫理道德
福祿壽喜,吉祥如意——道教民俗風情
全真?zhèn)鹘鋬x典
仙道貴生,濟世度人——道教核心宗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創(chuàng)世理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活動準則
天人同構(gòu),陰陽協(xié)調(diào),形神共養(yǎng),統(tǒng)籌兼顧——道教養(yǎng)生原理
丹道修真,服藥煉氣,積德行善,建功立業(yè)——道教成仙途徑
三教九流中是指哪三教和哪九流?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儒教 儒教又稱“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學)。以“仁”為最高信仰,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終極目標。后為和崇尚黃老列莊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qū)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圣教,跟印度佛教、中國道教并稱為三教。“儒教是中華...
主題和主旨區(qū)別
2、主旨:主旨是一個不太明確的概念。三、引證用法不同 1、主題:《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一:“﹝工人階級﹞也正在一天比一天成為我們的文藝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2、主旨:鄒韜奮 《萍蹤寄語》五四:“有錢人家的女兒受滿義務(wù)教育后,往往不再入學校,請私人教師到家里來教...
伊斯蘭教的教義宗旨是什么
伊斯蘭教的教義宗旨主要是六大信條、五功和善功。六大信條是信安拉、信天使、信經(jīng)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六大信條是伊斯蘭教在思想方面對于信徒的要求。所謂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簡稱“念、禮、齋、課、朝”。善功要求信徒必須依照依照遵行的善功行善五功和善功是...
學寫作 | 主題和主旨的區(qū)別是什么?
然而,主旨則是主題在具體情節(jié)中的體現(xiàn),是故事中人物所面臨的特定挑戰(zhàn)和他們在其中的成長路徑。它是故事中的關(guān)鍵轉(zhuǎn)折點,通過角色的行動和決策來揭示主題。例如,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主題是"愛與犧牲",而每個故事的主旨可能是"勇氣面對黑暗"或"友情的力量"。主旨是排他性的,它針對的是特定人物...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有哪些,分別的主旨是什么?
有基督教(包括東正教差不多20億),猶太教,伊斯蘭教(7億信徒),佛教(10億信徒),印度教,主旨嗎,別問我
殺彘教子的教是什么意思
另外,“殺彘教子”的教育方式還可以讓孩子們明白: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是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的。因為針對這個古代故事,孩子們可以思考,為什么這個人要花那么多時間殺彘,而不是去干其他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只有通過長時間的嘗試和不斷的堅持,他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殺彘教子”的主旨就...
言行主旨是哪個旨教師的言行主旨要為人師表
如果是“主旨”的話,就是這個“旨”。但是與“言行”在一起用,應(yīng)該是“言行舉止”。指一個人的行為方式。
中心句的與主旨句區(qū)別
“主旨句”和“中心句”這兩個術(shù)語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經(jīng)常被提及。許多人認為它們是相同的,實際上它們在定義和功能上有細微差異。“中心”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事物的主要部分”。而“主旨”則被定義為“主要的意義、用意或目的”。因此,文章的“中心”通常反映其主要內(nèi)容,而“主旨”則更...
鶴云教是什么意思?
“鶴云教”是傳媒大佬鶴鳴山創(chuàng)立的一門新型宗教。其主旨在于提倡“人道主義理念”,即將個人情感體驗與社會責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不但追求個人成長與自我實現(xiàn),也要注重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實現(xiàn)自我與他人的共榮共贏。在信徒的心靈成長和人際交往中,鶴云教強調(diào)情感共鳴和理性思考的...
一本書的教育意義應(yīng)該從哪幾個方面寫?
一本書的教育意義,應(yīng)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書寫:書本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教育的主題主旨,以及教育的方式等等。書本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它所體現(xiàn)的教育主旨是最重要的,這樣能夠讓我們通過閱讀,很好的抓住它的主要教育精神,從而對于教育意義的體現(xiàn),才可以達到更深刻的程度。所以平時我們在閱讀書籍的時候,一定要掌握...
相關(guān)評說:
普定縣運動: ______ 愛一切眾生,在道教講天人合一.也就是與自然融為一體.在佛教講回歸自性.也就是我們清凈無染的心.自性就是一.一就代表著自然萬物.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那么自然內(nèi)心清凈,與自然融為一體.佛和道是一.只是名字不同,表達方式不同.如你所說其實精髓核心都是一樣的.就如我們換了一件衣服,只是衣服換了個樣子.人還是自己.呵呵.佛道都是修心.放下心中的顛倒,執(zhí)著.從而恢復(fù)我們的本來面目.那個本來面目就是清凈,慈悲,平等,無私的心.達到這樣的境界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愛一切眾生.愛是永恒不變的真理.以上個人理解.您做個參考.
普定縣運動: ______ 貧道可以負責任的告訴閣下,不會,道教思想的中心是無為,其最高目標是與道合真,修道之士,在求自身道的理解與進步下,參與社會的建設(shè),結(jié)合自身,去倡導(dǎo)社會和諧.所謂不利于振作民族陽剛之氣實為偏見.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普定縣運動: ______ 道教是發(fā)源于古代中國的傳統(tǒng)宗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成仙、救濟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經(jīng)》等為主要經(jīng)典.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
普定縣運動: ______ 逍遙,無為而治,天地陰陽,道法自然,大概就是人與自然應(yīng)和諧相處,應(yīng)順從天命之類的. 其實真的很難解釋,求采納
普定縣運動: ______ 天地與我唯一,萬物與我同一.道教講究出世.
普定縣運動: ______ 道教,是發(fā)源于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zhàn)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并以老子的...
普定縣運動: ______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在長達2000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官方提倡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正統(tǒng)思想,道教在帶有鮮明的民間宗教的色彩.但與世界其他宗教不同的...
普定縣運動: ______ 1. 何謂三教九流? 解 答: 一、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見三教條. 九流指先秦至... 道教則是以貴生為主旨,含括以丹鼎、齋醮、符?、積善、經(jīng)戒為道法的各道派之教...
普定縣運動: ______ 中國玄學把《周易》、《老子》、《莊子》稱為三玄.由此可見,玄學很久以前就被... 簡介:玄學是三國和晉朝興起的哲學思想,主要是道教和儒家思想的綜合,因此通常...
普定縣運動: ______ 循著自然規(guī)律為人處事 清靜無為 天人合一 倡導(dǎo)“無為而治” 道士一般都修煉丹功(一種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