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絕句基本固定格式是什么?
(一)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格律對照例詩:王之渙《登鸛雀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二)仄起首句入韻式
格律對照例詩:元稹《行宮》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三)平起首句不入韻式
格律對照例詩:李端《聽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四)平起首句入韻式
格律對照例詩:王涯《閨人贈遠》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明綺陌春,柳拂御溝新。為報遼陽客,流芳不待人。
五言絕句名詩:
1、《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2、《汾上驚秋》
唐代:蘇颋
北風(fēng)吹白云,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譯文:
北風(fēng)吹卷著白云使之翻滾涌動,我要渡過汾河到萬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緒傷感惆悵又逢上草木搖落凋零,我再也不愿聽到這蕭瑟的秋風(fēng)。
3、《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4、《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絕句平仄規(guī)律有哪些?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仄起首句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三、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四、仄起首句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六言絕句 一、仄...
古詩詞格律詩的平仄格式
2. 平起首句不起韻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 仄起首句起韻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4. 仄起首句不起韻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七言絕句平仄格式:1. 平起首句起韻型:平平仄仄仄平平,...
絕句要求
在押韻上,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后,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律絕可以用特定的格式。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絕句如果用對仗,往往用在首聯(lián)。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聯(lián)用對仗的。也有不少尾聯(lián)用...
七言絕句的平仄格式
注意,不管哪種格式,只要不出現(xiàn)孤平孤仄或者三平尾三仄尾,平仄上可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七言絕句后兩句要不要平仄相對 七言絕句后兩句依然要平仄相對。不論是五言還是七言絕句,基本要求就是:偶數(shù)句押韻,首句可押韻可不押韻,第三局不能押韻;相鄰兩句平仄相對;仄起平收,第三句末字必須...
七言古詩斷句的方法
七言絕句通常遵循“四三”的音節(jié)節(jié)奏。這種劃分形成了所謂的“上二下三”結(jié)構(gòu),其中“下三”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在七言絕句中,通常采用“上四下三”的格式,具體來說,“上四”通常是“上二下二”的組合,而“下三”則可以是“上一下二”或“上二下一”。七言絕句...
六言絕句詩體格律
平聲韻押韻的六言絕句有四種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對仗) 仄起首句押韻:仄仄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起首句不押韻: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 平起首句押韻: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韻)而押仄聲韻的六言絕句則有...
五言絕句押韻的基本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五言絕句押韻時,需要遵守押韻規(guī)律,避免出現(xiàn)不和諧、不協(xié)調(diào)的情況。同時,在創(chuàng)作五言絕句時,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風(fēng)格進行創(chuàng)新和變化,以達到更好的藝術(shù)效果。五言絕句平仄格式有哪些 一: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平起首句不押韻 ...
五言絕句的格律要求
最后,平仄講究。五言絕句的基礎(chǔ)平仄格式包括“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并在其基礎(chǔ)上增加一個音節(jié),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種基本句型。這四種句型按照粘對規(guī)則組合,形成“仄起首句不入韻”“仄起首句入韻”“平起首句不入韻”“平起首句入韻”四種...
絕句特點
在押韻方面,律絕必須遵循韻書的韻部,但在晚唐以后,允許首句使用鄰韻。律絕的格式相對固定,但有時為了韻律的和諧,會采用特定的押韻方式。為了避免孤平現(xiàn)象,即在一個句子中只有一個平聲字,五言絕句中若第一字為仄聲,則第三字必須為平聲;七言絕句中若第三字為仄聲,則第五字必須為平聲。在對仗...
絕句的平仄格式一般有幾種 高手講解下
3:五言或者七言絕句,都有非常固定的模式,意思就是每個字都必須有固定的平仄,這樣完全符合格式呢,就稱,哇,好工整。4:但素,又聽說寫詩啊,最主要的是意境啦,格式什么的其次,所以條件要放寬些,于是就是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意思就是呢,每句詩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呢,...
相關(guān)評說: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在此我想簡明扼要地說個基本要領(lǐng),給有興趣的朋友做快速入門之用. 如果你非要寫一首完整的絕句,那么我不得不提到格律.先談平仄,簡單地說,第一聲和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和第四聲就算仄聲.具體規(guī)則如下: 五言絕句—— 第一種:...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1.因小見大,以少總多,在短章中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是五言絕句的最大特色. 2.押韻嚴(yán)格.詩歌都是押韻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韻上和古體詩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他的押韻嚴(yán)格表現(xiàn)在一般只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 3.關(guān)于對仗問題.由于絕句可以看作是律詩的截取,所以對于對仗的要求也就不太嚴(yán)格.因律詩是一般... 4.句數(shù)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總共二十字.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排律,屬于律詩的一種,規(guī)則與律詩基本相同,如平起、仄起;入韻與不入韻等. 如果掌握了一般的律詩的規(guī)則,寫排律只需要在尾聯(lián)之前再加聯(lián),聯(lián)數(shù)不定,不一定是4或8的倍數(shù).增加的每聯(lián)需要對仗(也有隔句對,稱為扇對).并且,各句的平仄都要遵守粘對的格式.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1.平仄 平仄即把漢字分為平聲和仄聲,平聲包括上平聲和下平聲,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平聲基本上是普通話中的陰平和陽平,仄聲基本上是普通話中的上聲和去聲,但有些字不符合這個規(guī)律,尤其是入聲現(xiàn)在已被取消,只在方言中有保...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絕句是唐代之后的一種詩體.絕句是四句,五言的意思是每句五字,所以五言絕句的字?jǐn)?shù)是二十字固定的.并且,絕句除了有字?jǐn)?shù)要求還有平仄、韻律的要求,這種要求是具體到每一句的每一字的,所以嚴(yán)格來說所謂100字的五絕是不存在的....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漢語雖有四聲,但在近體詩中,并不需要象詞、曲那樣分辨四聲,只要粗分 成平仄兩聲即可.要造成聲調(diào)上的抑揚頓挫,就要交替使用平聲和仄聲,才不單 調(diào).漢語基本上是以兩個音節(jié)為一個節(jié)奏單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節(jié)上.以兩 個音節(jié)為單位讓平仄交錯,就構(gòu)成了近體詩的基本句型,稱為律句.對于五言來 說,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這兩種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謂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們?nèi)粢圃?點變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變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錯誤,除了四句、每句五個字外,五言絕句的平仄及押韻還必須遵守嚴(yán)格的格律要求.格律 盛唐以前,五言絕句不但沒有對仗,而且平仄也不講究,盛唐之后五言絕句嚴(yán)格遵守格律詩之規(guī)定,雖然其中也有極少數(shù)按古詩的做法寫的不講究平仄與...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一、篇幅、字?jǐn)?shù)不同.1、五言絕句,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總共二十字.2、七言律詩,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lián),共四聯(lián)五十六字.3、詞牌名,詞,又稱長短句.篇幅、字?jǐn)?shù)隨詞牌不同而變化.五十八字以內(nèi)...
雙牌縣基礎(chǔ): ______ 絕句起源于兩漢,成形于魏晉南北朝,興盛于唐朝,當(dāng)時都是四句一首,稱為“聯(lián)句”,《文心雕龍·明詩》所謂“聯(lián)句共韻,則柏梁余制”.唐宋兩代,是我國經(jīng)典詩歌的黃金時代,絕句風(fēng)靡于世,創(chuàng)作之繁榮,名章佳什猶如群芳爭艷,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