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談的琴和現(xiàn)今的古箏,說的是一件東西嗎,有區(qū)別嗎,有圖片最好,謝謝
古箏,又名“秦箏”,自秦、漢以來從我國西北地區(qū)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如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nèi)蒙箏(即雅托葛)、朝鮮族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陜西箏等九大流派。目前古箏的統(tǒng)一規(guī)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shù)采用河南蘭考的桐木制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cè)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zhì)取決于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qū)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zhuǎn)調(diào)箏”等。
琴,又稱瑤琴、玉琴,俗稱古琴,是一種七弦無品的古老撥弦樂器。琴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代表著古老神秘的東方思想。
古琴,在古代稱作“琴”,還有“綠綺”、“絲桐”等別稱。雖然“伏羲制琴”、”神農(nóng)制琴”、“舜作五弦琴”的傳說不可信,但它的歷史確實是相當悠久。琴最早見之于典籍的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可見,三千多年前,琴已經(jīng)流行。后來,由于孔子的提倡,文人中彈琴的風(fēng)氣很盛,并逐漸形成古代文人必備“琴、棋、書、畫”修養(yǎng)的傳統(tǒng)。孔子在提倡琴樂之初就教導(dǎo)說君子樂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樂。操琴通樂是君子修養(yǎng)的最高層次,人與樂合一共同顯現(xiàn)出一種平和敦厚的風(fēng)范。在孔子的時代,琴樂還不僅僅是后世的君子個人的修身之樂,更是容納天地教化百姓的圣樂。于琴樂之中,孔子聽到了文王圣德之聲,師曠聽出了商紂亡國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氣象就蘊涵在其中,人們膜拜它,賦予它關(guān)于道德的信仰。作為“正音”,琴樂寄寓了中國千年的正統(tǒng)思想和文化。
古琴伴隨著人民生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伯牙彈琴遇知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借助琴來表達愛慕之心;嵇康面臨死亡,還操琴一曲《廣陵散》;諸葛亮巧設(shè)空城計,沉著、悠閑的琴音,智退司馬懿雄兵十萬;以及陶淵明彈無弦琴的故事等,都為千古傳頌。“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guān)的典故。
琴和古箏一樣嗎
確實應(yīng)該明確,琴與箏是兩種不同的樂器。古文中的琴特指古琴,而箏則是箏。在“伯牙善鼓琴”這句話里,琴指的是古琴,而非古箏。實際上,“高山流水”最初的樂曲也是古琴演奏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琴曲與古箏曲之間開始出現(xiàn)了更多的相通之處。古琴是一種弦樂器,通常有七根弦,音色悠長而深沉。
古代的琴是現(xiàn)在的古箏麼,有什么區(qū)別
古代的琴不是古箏,古代的琴演變到現(xiàn)今最為相似的是古琴和古箏,二者有區(qū)別。古箏有21根弦,分別有四個音階加最后一根弦是單獨的1(高音),順下來就是12356 12356低音12356中音12356高音1 。最大的從外型上的區(qū)別是古箏有箏碼(可用于微調(diào)音準),而古琴沒有,北京奧運會上演奏的就是古琴;二者從...
古箏和琴的區(qū)別
古箏體大,琴(現(xiàn)稱古琴)體狹小;古箏21弦,一弦一音,琴七弦,一弦多音;古箏在弦下有音柱,把弦隔成左右兩個部分,琴則弦下無柱,故有效弦長特別長;古箏聲音響亮,音色單一,琴則音域偏低,但音色豐富。古箏是民間樂器,琴則是文人樂器。
琴棋書畫的“琴”包括古箏嗎?
當時一對姐妹爭吵,把一種叫做“瑟”的樂器一摔為二,沒想到音色更好聽了,于是就取二女相爭的“爭”,把這樂器叫“箏”。“琴棋書畫”泛指各種文藝特長,就如同“棋”也不光指一種棋,包括象棋圍棋等等。所以琴也是代指各種樂器,甚至不只是琴、箏這一類彈撥樂。我也是個學(xué)古箏的人,呵呵~...
古代琴、瑟都是什么樂器?琴或者瑟是跟現(xiàn)在的古箏是一樣的么?
琴,又稱瑤琴、玉琴,俗稱古琴,一種七弦無品的古老的撥弦樂器。琴,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概括與代表著古老神秘的東方思想。瑟,古代彈弦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體相同,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長岳山,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
古時候說的“琴棋書畫”是琴是古箏嗎?
無論哪個朝代的皇帝樂均不離于琴。綜上所述,琴棋書畫中的"琴"并非指古箏,而是指傳統(tǒng)樂器古琴。古琴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意境,使其成為了文人雅士的必修課,也是陶冶情操的絕佳方式。自古以來,眾多名家不斷傳承和發(fā)展古琴文化,使得這一傳統(tǒng)藝術(shù)得以源遠流長傳延至今。
中國古人說的琴棋書畫中的琴是什么琴
中國古人說的琴棋書畫中的琴是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起源:琴的來源無從稽考,不過上古時期中華文明之初的各個氏族領(lǐng)袖都與琴的創(chuàng)始傳說有關(guān),如伏羲造琴、神農(nóng)造琴、唐堯造琴、黃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傳說,但無考古支持和證實,應(yīng)為附會之說。甲骨文中有琴字,不過它可能從像箜篌這種...
琴棋書畫中的“琴”和古箏有什么區(qū)別?
我國史籍記載有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以及"三國"中孔明巧施空城計,操琴退司馬十萬大軍的故事,說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箏。1977年,美國發(fā)射的"旅行家"宇宙飛船超過太陽系向銀河系太空進發(fā),該飛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國古琴彈奏出來的名曲;古箏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
古琴和古箏同為樂器,兩種東西是指同一樣嗎?
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三部分構(gòu)成。最早的箏有5根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勻的排列于箏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屬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古琴構(gòu)造: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文化內(nèi)涵的樂器。僅從琴形而言,就可說是通身是韻。古箏又名漢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
琴棋書畫當中的琴是不是就是古箏
從歷史淵源看,古琴歷史更為悠久,傳說起源于上古時期,至少有三千多年歷史;古箏也有兩千多年歷史,戰(zhàn)國時期已在秦地流行。在形制方面,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有七根弦,琴身以獨木斫成,整體造型古樸;古箏通常有13根弦以上,現(xiàn)代常用的多為21弦,箏體由面板、底板等構(gòu)成,相對較大。音色上,古琴...
相關(guān)評說:
大慶市凸輪: ______ 不一樣,琴也是有區(qū)分的
大慶市凸輪: ______ 首先在歷史上,是中古琴的,古箏地位和琴比起來差遠了.至于“伏羲”則是古琴的一種樣式,焦尾的話,對于琴而言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古箏確實有焦尾牌的.琴大致分三種音:泛音(天籟),散音(地籟),按音(人籟).琴最大的特...
大慶市凸輪: ______ 古琴七根弦,古箏二十一根弦. 古琴構(gòu)造: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文化內(nèi)涵的樂器.僅從琴形而言,就可說是通身是韻.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
大慶市凸輪: ______ 古箏和古琴. 區(qū)別在于:從起源說,古琴的起源是琴,古箏的起源是瑟 從琴弦數(shù)量上說,古琴只有七弦,而古箏有21弦 從外形上說,古琴普遍長120-125厘米,古箏普遍長163厘米,古箏差不多是古琴厚度的兩倍,比古琴寬三分之一,箏腔體比古琴大得多 從音色上說,古箏聲音明亮清脆,古琴聲音韻多綿長,而且古箏聲音是立體向上的,古琴的聲音是低沉向下的 從演奏技法上雖然有部分技法名稱相同,但演奏形式卻有很大差別,而兩種樂器都有自己獨特的技法,比如古箏的搖和顫,比如古琴有吟猱綽注,再有古箏琴弦繃得比古琴緊很多,需要帶假指甲演奏,而古琴則不用.
大慶市凸輪: ______ 在古代,人的文化修養(yǎng)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xiàn)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琴在古代泛指古琴,古琴有九德之說,君子之器,象征正德.因此,琴亦正樂.所以請注意琴字上部的雙王不能寫作提王旁.琴,也是某些樂器的統(tǒng)稱,其中不包括吉他、二胡等. 所以說琴指的是樂器,而不是你所說的只要是跟音樂有關(guān)的無論是唱歌還是樂器演奏都算琴! 請采納
大慶市凸輪: ______ 古代應(yīng)該是叫"箏"的 而且個人認為,如果是古代的話.應(yīng)該是"琴"吧,就是我們說的"古琴" 古箏的"老祖宗"
大慶市凸輪: ______ 琴: 即古琴.但亦泛指中國樂器,如胡琴、月琴、琵琶、笛、簫、箏等.也就是說,懂音律,會演奏樂器. 棋: 會下棋.主要是圍棋或中國象棋. 書: 書法,字寫得好.泛指文化知識. 畫: 中國畫,花鳥、山水、人物等.善畫. 以上四種技藝乃古代上流社會的士大夫、文人雅士,以至大家閨秀所必需或追求的.
大慶市凸輪: ______ 1. 國樂之父 琴、七弦琴 2. 號鐘、繞梁、綠綺、焦尾 3. 竹林七賢 《長清》《短清》《長側(cè)》《短側(cè)》 合稱“嵇氏四弄”
大慶市凸輪: ______ 有古琴有古箏,琴的弦為7根 箏為21根 而且箏則要比古琴長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