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孤鴻遠”的出處是哪里
“目送孤鴻遠”全詩
《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
宋代 林淳
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
棠齊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
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監(jiān)倒晴瀾。
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
隘游人,喧鼓吹,雜歌讓。
曉天澄霽,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風光滿眼,只恐陽春有腳,催詔下天關。
剩寫鵝溪幅,歸去鳳池看。
《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林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
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
湖水波浪涌起,綠色新生,繞著越王山脈。
棠齊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
夏日陽光明媚,清晨時分,閑暇時刻,值得在寧靜中欣賞。
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監(jiān)倒晴瀾。
美麗的湖泊四面環(huán)繞,宛如碧玉一般,沿著十里的湖岸,云彩如錦繡,冰雪融化之后,湖面泛著晴朗的倒影。
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
眼睜睜地目送著孤雁向遠方飛去,心靈卻與白鷗一起悠閑自在。
隘游人,喧鼓吹,雜歌讓。
狹小的游船上,人們吟唱著歌曲,各種聲音雜亂無章。
曉天澄霽,花羞柳妒怯春寒。
清晨時分,天空晴朗,鮮花害羞,垂柳害怕春寒。
好在風光滿眼,只恐陽春有腳,催詔下天關。
美景盡收眼底,只怕美好的春天會迅速過去,催促著時間過去。
剩寫鵝溪幅,歸去鳳池看。
只剩下寫作關于鵝溪的畫卷,回去鳳池看它。
這首詩描繪了湖泊環(huán)繞越王山的美景,以及湖泊中的孤雁、白鷗等生動形象。通過與自然的互動,表達了對美景的深深喜愛與心境的寧靜自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麗與詩人的情感。
該詩的意境寫實而幽靜,通過描繪湖光山色和自然的生態(tài)景物來表達作者的自然情懷。在讀這首詩時,讀者可以感受到湖水波光粼粼的美麗景色,以及湖邊孤雁和白鷗的自由自在。通過細膩描繪,使人們可以拋開塵世的喧囂,沉浸在詩意的世界中。
這首詩構思巧妙,語言簡練,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動物的特點,將讀者引入一個寧靜而美麗的世界。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追求,以及對寧靜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在賞析該詩時,讀者可以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心境,欣賞其中詩意深遠的描繪和真實的自然景色。詩人通過細膩的寫作技巧,給人以美好的意象和深刻的感受,引發(fā)讀者對自然美景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表達不是自己的錯的詩句
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鐘。 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虞美人·鄉(xiāng)土 以狂得罪,賦此餞行 蔣捷 甚矣君狂矣。 想胸中、些兒磊磈,酒澆不去。 據我看來何所似,一似韓家五鬼。 又一似、楊家風子。 怪鳥啾啾鳴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籠里。 這一[錯],...
求竹林七賢的詩歌(最好是嵇康或阮籍,最有代表性的)
詠懷詩十三首 一 天地絪缊。元精代序。清陽曜靈。和風容與。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郁高松。猗那長楚。草蟲哀鳴。鸧鹒振羽。感時興思。企首延佇。于赫帝朝。伊衡行輔。才非允文。器非經武。適彼沅湘。托分漁父。優(yōu)哉游哉。爰居爰處。 二 月明星稀。天高氣寒。桂旗翠旌。佩玉鳴鸞。濯纓醴泉。
漢字“矯”的意思是什么矯字筆畫順序
矯jiǎo糾正,把彎曲的弄直:矯正。矯形。矯治。矯世。矯情。矯枉過正假托:矯命。矯詔。矯虔強壯,勇武:矯健。矯捷。矯矯姓矯jiáoㄐㄧㄠ_〔矯情〕方言,指強詞奪理,無理取鬧,如“這個人太矯矯”,情”讀輕聲)筆畫數(shù):11;部首:矢;筆順編號:31134313432筆畫順序:撇橫橫撇捺撇橫撇捺撇...
中學生自創(chuàng)古詩20篇
1、《月夜》世間唯我笑蒼天,煙柳岸邊賞畫船。伏窗聽雨樂悠然,山鳥一路鳴青山。心事如碎難落筆,殘涼半盞貪清歡。秉燭夜游幾許趣,杯中美酒醉嬋娟。2、猶憶當年 年級第四曾經醉,可懂清華夢太沉。依舊花香君故去,忽然淚滿路難尋。拳擊夢幻天天弄,電視詩篇日日聞。莊子迷蝶空自戀,仙棋換世不留...
林淳的主要詞作
月映波心。浣溪沙(憶西湖)卻憶西湖爛漫游。水涵山影翠光浮。輕舟短棹不驚鷗。 帶露精神花嫵媚,依風情態(tài)柳溫柔。鶯歌燕語巧相留。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棠齊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監(jiān)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
紅塵情癡詩句
《蝶戀花●月下千山怨》陳嘉德目送孤鴻悲長嘆,只影天涯,唯有風霜伴。一路哀聲一路倦,不堪回首愁腸斷,別后至今仍掛念。 月下千山,盡是茫茫怨,更漏三更詩,一半癡心妄想,朝陽喚。譯文: 《蝶戀花》是詞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采用于梁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 《蝶戀花》的作者一...
“心與白鷗閑”的出處是哪里
“心與白鷗閑”出自宋代林淳的《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心與白鷗閑”全詩 《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宋代 林淳 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棠齊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監(jiān)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隘游人,喧鼓吹,雜歌讓。曉天澄霽,花...
“冰監(jiān)倒晴瀾”的出處是哪里
“冰監(jiān)倒晴瀾”出自宋代林淳的《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冰監(jiān)倒晴瀾”全詩《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宋代 林淳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棠齊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監(jiān)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隘游人,喧鼓吹,雜歌讓。曉天澄霽,花羞柳...
“歸去鳳池看”的出處是哪里
“歸去鳳池看”出自宋代林淳的《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歸去鳳池看”全詩 《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宋代 林淳 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棠齊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監(jiān)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隘游人,喧鼓吹,雜歌讓。曉天澄霽,花羞柳...
“環(huán)繞越王山”的出處是哪里
“環(huán)繞越王山”出自宋代林淳的《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環(huán)繞越王山”全詩 《水調歌頭(次趙帥開西湖韻)》宋代 林淳 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棠齊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監(jiān)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隘游人,喧鼓吹,雜歌讓。曉天澄霽,花羞柳...
相關評說:
貢嘎縣方向: ______ gāo zhān yuǎn zhǔ成語釋義 站得高;看得遠.多形容目光遠大.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這粉白黛綠,鶯聲燕語,都付之不見不聞,一路高瞻遠矚,要領略湖山真景.”感情色彩 褒義成語結構 聯(lián)合式成語成語用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褒義,比喻目光遠大產生年代 近代成語近義詞 登高望遠反義詞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成語例句他們的切身的問題,也使他們無暇去高瞻遠矚的去關心與分析世界問題.(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貢嘎縣方向: ______ 明·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內里破敗.虛有華美的外表,實質卻一團糟.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此成語用來表達貶義,現(xiàn)在常用來形容某些華而不實,外表光鮮美麗而無修養(yǎng)內涵的人.
貢嘎縣方向: ______ 這句話出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原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貢嘎縣方向: ______ 出處: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詩話》謂:唐代大歷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這句詩表達出禪僧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潑的禪機.后改變?yōu)椤昂i煈{魚躍,天空任鳥飛”,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動,或無拘無束地施展才能.如《西游記》第八四回:“老菩薩,古人云: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怎么西進便沒路了?”又如于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闊任魚躍,天空任鳥飛,誰還愿意待在一個村子里呢!”亦縮為“海闊天空”.如清·蔣士銓《一片石·宴閣》:“共記滕王閣下時,海闊天空任所之.”今亦比喻話說得漫無邊際.如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過一會兒姓林的走過來,話又會講不完啦,海闊天空的.”
貢嘎縣方向: ______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出自北宋·晏殊《浣溪沙》詞; 延伸一下:落花風雨更傷春,同來緣何不同歸? 春天如此燦爛的季節(jié),也總是傷情的.如果說秋傷是蕭瑟的,來得清幽,那么春傷,卻總是突如其來而又深重的,如同落花飄零,勢也——
貢嘎縣方向: ______ 是辛棄疾的《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寫上元燈節(jié)的詞,不計其數(shù),稼軒...
貢嘎縣方向: ______ “登高者必自卑,行遠者比自邇”出自西漢·戴圣《禮記·中庸》. 1、作品簡介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yǎng)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
貢嘎縣方向: ______ 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是表明擊退北匈奴郅支單于的功績 . 全句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釋義:“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槀街,讓他們知道,敢于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