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字肇仁全文翻譯 文言文新唐書中的列傳第十三有關劉文靜的那篇文章的翻譯
高祖皇帝封為唐公,鎮(zhèn)守太原,劉文靜察其胸有大志,于是深相結納。不久又見到秦王李世民,對裴寂說:“唐公之子不是平庸之輩,豁達大度,神武雄豪,是漢高帝、魏太祖之類的人物,實為天縱之圣啊!”裴寂不以為然。不久劉文靜坐與李密聯(lián)姻之罪逮入牢獄,秦王認為別的人不足以商議大計,便私自入獄探視。劉文靜很高興,用話打動他說:“方今天 下喪亡離亂,非得出現(xiàn)商湯、周武王、漢高祖、光武帝一類的人物才能平定。”秦王說“:怎能說沒有呢?今天來此看望,并非因兒女情長,故而寬解排憂,實因世道將變,打算與您共議大計,請您為我籌劃此事。”劉文靜說:“皇上南下江都,兵馬充斥河洛地區(qū),盜賊盤結,大者連接州縣,小者保阻山澤,人數(shù)之多以萬計,只須真命天子駕取而用之。如能順應天命,抓住時機,奮臂大呼,那么天下就可平定。現(xiàn)在汾州、晉州一帶百姓避亂者皆在城內(nèi),文靜平時就知其豪杰,一旦號召起義,十萬之眾可得。加上唐公府兵數(shù)萬,一聲令下,誰敢不從!然后鼓行入關,威震天下,帝業(yè)即可成就。”秦王笑著說“:您的話正與我意相合。”于是暗自分派賓客,準備起兵。
又怕唐公不同意,劉文靜打算利用裴寂加以開解,便介紹裴寂與秦王交結,也參與謀議之事。不久突厥打敗高君雅的兵馬,唐公也遭彈劾,秦王派遣劉文靜與裴寂一道開說“:您處于嫌疑之地,其勢不能圖全。現(xiàn)在部將戰(zhàn)敗,將因坐罪被逮,事已迫急,還不舉大計嗎?晉陽士馬精強,宮庫財物盈滿,據(jù)此舉大事可成。現(xiàn)在關中空虛,代王幼弱,豪杰并起,無所適從,希望您率兵西進,平息暴亂。怎能接受單使之令而就囚呢?”唐公同意起事,但不久因得到寬釋而止。
秦王指派劉文靜假造隋煬帝詔令,調發(fā)太原、西河、雁門、馬邑等郡男子年二十至五十者悉數(shù)為兵,定以年底會集涿郡,征討遼東。由于這個緣故,人心愁憂,愈益思亂。劉文靜對裴寂說:“您沒聽說先動手可制服人,后動手就為人所制的話嗎?唐公名字合應圖讖,聞于天下,怎能坐失良機以待大禍降臨呢?”又恐嚇裴寂說:“您為宮監(jiān)官,而讓宮人侍候賓客,您犯死罪便行了,為何連累唐公呢?”裴寂感到害怕,便規(guī)勸唐公起兵。秦王隨即委派劉文靜、長孫順德等人招募士卒,聲討劉武周。劉文靜還與裴寂假造符敕,調撥宮監(jiān)倉庫物資以助起兵。
時逢王威、高郡雅懷猜貳之意,劉文靜便與劉政會做急變之書,前往留守處告二人謀反。等唐公與王威、高君雅共同視事時,劉文靜上前說:“有密信上告謀反者。”唐公示意讓王威等人看信,劉政會不肯給,并說:“所告正是副留守,只有唐公才能看信。”唐公驚奇地說“:難道有這種事嗎?”讀完信,對王威說:“有人告你等謀反,有這事嗎?”高君雅罵道:“這是謀反的人想殺我等啊!”劉文靜喝令左右逮住他們,于是起兵。
唐公隨即置大將軍府,任命劉文靜為司馬。劉文靜勸唐公更改旗幟,彰明特地興兵之舉,還建議與突厥連兵,唐公接受這個意見,并派劉文靜出使始畢可汗。始畢可汗說“:唐公兵馬為何緣故而起?”劉文靜說:“先帝廢棄嫡子,傳位于后主,導致天下大亂。唐公是國之近戚,擔心王室之業(yè)毀壞,起兵廢黜不應即位者。故愿與突厥共同平定京師,金銀財寶及子女全都歸可汗所有。”始畢可汗聞言大喜,隨即派遣二千精騎隨文靜抵達,還獻馬一千匹。唐公高興地說:“不是你,誰能辦成此事?”不久,率兵抵御隋將屈突通于潼關,與其部將桑顯和苦戰(zhàn),死者數(shù)千人。劉文靜趁桑顯和軍懈怠之機,暗派奇兵從后掩襲,大敗其眾。屈突通兵士還有數(shù)萬,想退歸東都,劉文靜派遣諸將將其擒
獲,并略定新安以西地區(qū)。轉任大丞相府司馬,進授光祿大夫、魯國公。
唐公登天子之位,升任納言。當時高祖常引貴臣共席而食,劉文靜進諫說:“現(xiàn)在天下莫不臣服,而陛下接見群臣,尚且自稱其名。帝座尊嚴,而屈己與臣子同席,這就如同王導所說的太陽俯同萬物了。”高祖說:“我雖說應天受命,昔日好友怎能忘懷?你就不要說了。”薛舉進犯涇州,以元帥府長史之職與司馬殷開山出軍交戰(zhàn),大敗虧輸,奔還京師,坐罪除名。不久參與討伐薛仁杲,將其平定,因功恢復爵邑,就任民部尚書、陜東道行臺左仆射。隨從秦王鎮(zhèn)守長春宮。
劉文靜自以為才能超過裴寂很多,又多次立下軍功,而裴寂偏偏因故舊之恩位居其上,意頗不平。
每逢議論多所違駁,遂生嫌隙。文靜曾與其弟散騎常侍文起酣飲,口出怨言,拔刀擊柱說“:非斬裴寂不可!”時逢家中怪異數(shù)見,文起擔憂,便招巫覡星夜披發(fā)銜刀做禳厭之法。而文靜之妾因失寵,將其事告兄以上告朝廷,于是被逮入獄。高祖派遣裴寂、蕭蠫訊問,回答說“:從前在大將軍府時,司馬與長史位望略同。現(xiàn)在裴寂官侍仆射,身居甲第,受寵賞賜無數(shù)。而臣官爵賞賜不異眾人,家無贏余,確實不能不生怨望之心。”高祖說:“劉文靜說此話,反狀非常明白。”李綱、蕭蠫都認為文靜不反;秦王也認為文靜首定非常之計,事成才告裴寂,現(xiàn)在待遇不等,因生怨望之心,不是謀反之人,應當格外寬宥。而高祖平素就疏忌他,裴寂還有話說:“文靜擅長權謀,而性情猜忌粗陋,忿而思難,其惡言怪節(jié)已經(jīng)暴露無遺,方今天下未定,恐會成為后日之憂。”高祖于是下令殺他,時年五十二歲。文起也被殺,其家遭籍沒。文靜臨刑時,撫胸感嘆說:“高鳥一飛盡,良弓就收藏起來,這話果真不假。”
貞觀三年(629),追復劉文靜官爵,以其子劉樹義襲封魯國公,下詔娶公主為妻。但怨恨父親不得其死,又因謀反之罪被殺。
原文:
劉文靜字肇仁,倜儻有器略。與晉陽宮監(jiān)裴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咤曰:“天下方亂,吾將安舍?”文靜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資也。吾二人者可終羈賤乎?”
高祖為唐公,文靜察有大志,深自結。既又見秦王,謂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達神武,漢高祖、魏大祖之徒歟!”寂未謂然。文靜俄坐李密姻屬系獄,秦王私入視之。文靜喜,挑言曰:“喪亂方剡,非湯、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無其人哉?今過次,非兒女子姁姁相憂者。世道將革,直欲共大計,試為我言之。”文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盜賊蜉結,以萬數(shù),須真主取而用之。誠能投天會機,則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晉避盜者皆在文靜素知其豪杰一朝號召十萬眾可得也加公府兵數(shù)萬一下令誰不愿從鼓而入關以震天下王業(yè)成矣。”王笑曰:“君言正與我意合。”乃陰部署賓客。
唐公乃開大將軍府,以文靜為司馬,文靜請與突厥連和,唐公從之。遣文靜使始畢可汗,始畢曰:“唐公兵何事而起? ”文靜田:“先帝廢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亂。唐公,國近戚,懼毀王室,起兵黜不當立者。愿與突厥共定京師,金幣、子女盡以歸可汗。”始畢大喜,即遣二千騎隨文靜至,又獻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至之?”
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貧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群下,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帝曰:“我雖應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無嫌。 ”
文靜自以為材能過裴寂遠甚,又屢有軍功,而寂獨用顧舊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論政多戾駁,遂有隙。文靜妾失愛,告其兄上變,遂下吏。帝遣裴寂、蕭瑀訊狀。帝遂殺之,年五十二。
翻譯:
劉文靜,字肇仁,瀟灑不羈有氣度才智。與晉陽宮監(jiān)(官職)裴寂關系很好。裴寂晚上看見烽火臺傳遞烽火,嘆息說:“天下正亂,我將何處安身?”文靜笑著說:“按照你說的,正是英雄豪杰所依仗的條件。我們二人難道可以終身依附隋朝嗎?”
高祖當時為唐公,文靜看出他有大志向,用心去結識他。又見了秦王后,對裴寂說:“唐公的公子,不是普通的人,心胸開闊神明英武,是漢高帝、魏太祖那樣的人!”裴寂并沒有認同。文靜不久因李密姻屬關系牽連入獄,秦王私下里入獄探望。文靜心里驚喜,故意用言語挑逗(觀察他的態(tài)度)他說:“混亂局面正嚴峻,除了湯、武、宣、光這樣的圣君不能平定。”秦王說:“怎么就知道沒有那樣的人呢?現(xiàn)在來看望你,不是想同情安慰你。世道將變,只是想同你商議大事,請試著為我分析。”文靜說:“皇帝南巡,軍隊都在河洛一帶,盜賊到處都是,以萬來計算,必須有真命天子來收復使用它們。如果確實能順應這個機遇,那么天下還不夠你平定的(平定天下很容易)。現(xiàn)在汾、晉等地躲避盜賊的人都在,我平時就知道他們都是豪杰,一旦號召,十萬軍隊是可以召集到的。加上公府士兵幾萬,命令一下,誰不愿意追隨呢?大張旗鼓進關,以此來威震天下,王的大業(yè)就成了。”秦王笑著說:“您的話正與我的心意相合。”于是暗地里部署賓客。
唐公于是打開大將軍府(調兵遣將),任命劉文靜為司馬。文靜請求與突厥結盟,唐公答應了。唐公派文靜出使結交始畢可汗,始畢可汗說:“唐公因何事起兵?”劉文靜說:“先帝廢除太子把王位授予后主,所以天下大亂。唐公,國家的近親,害怕毀掉王室,起兵罷黜不應該繼承王位者。希望與突厥共同穩(wěn)定京城,金幣、少男少女都可以屬于可汗。”始畢可汗非常高興,立即派兩千人馬跟隨文靜回去,又獻千匹駿馬。唐公高興地說:“沒有您哪里能夠做好這件事呢?”
唐公登上天子職位,善于聽取大臣的意見。當時多次把尊貴的大臣引到內(nèi)室共處一床。文靜進諫說:“現(xiàn)在境域之內(nèi),都是您的臣子。您延請臣子,皇帝的位子尊貴,您屈尊與臣子同臥一床,這就是王導所說的‘如果太陽也和地上萬物一樣,那么老百姓該到哪里沐浴光輝呢?’”皇帝說:“我雖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記呢?您千萬不要有什么顧慮。”
文靜自認為才能超過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戰(zhàn)功,但裴寂唯獨因為故舊的感情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每議論政事,多與裴寂唱反調,于是生出嫌隙。劉文靜的妾失去寵愛,告訴她哥哥告發(fā)劉文靜反叛,文靜就被關進監(jiān)獄。皇帝派遣裴寂、蕭瑀審問情況。皇帝就殺了他,時年五十二歲。
長孫順德文言文
4. 翻譯古文 1.劉文靜笑著說:“像你所說的那樣,這正是豪杰英雄們的憑借啊。” 2.不久劉文靜因為與瓦崗軍首領李密有親戚關系而下獄,李世民偷偷去看望他。 3.李淵示意王威查看密報,劉文靜不肯給,說:“信中所告發(fā)的是副留守史,只能給唐公一人看。”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譯文: 劉文靜字肇仁,灑脫而有器度才略。...
相關評說: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唐朝的開過皇帝是唐高祖李淵,在公元618年于長安(今西安)稱帝建國.大業(yè)十三年(617年),天下起兵反隋的隊伍蜂擁而起,隋煬帝所在的江都(今江蘇揚州)被孤立了.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jiān)裴寂都是李世民的密友.李世民就和晉陽...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作者: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屈突通,其先蓋昌黎徒何人,后家長安.仕... 至潼關,阻劉文靜兵不得進,相持月余.通令顯和夜襲文靜,潰.通勢蹙,或說之降...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五萬.原文:于是一放假,劉文靜就坐上回家的列車,同時把給弟弟的五萬塊錢取出來帶了回去.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劉文靜(568—619),字肇仁.唐朝開國功臣.京兆郡武功縣(治今武功縣西北武功鎮(zhèn))人.父親劉韶,隋朝時死于戰(zhàn)事,贈上儀同三司.劉文靜儀表壯偉,才干卓異而多謀略.歷史上沒有關...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虬髯客傳》簡介 本篇寫李靖於隋末在長安謁見司空楊素,為楊素家妓紅拂所傾慕,隨之出奔,途中結識豪俠張虬髯,后同至太原,通過劉文靜會見李世民(即唐太宗).虬髯本有爭奪天下之志,見李世民神氣不凡,知不能匹敵,遂傾其家財資助...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隋義寧元年(617年)五月,在農(nóng)民起義的大潮中,隋朝的政權統(tǒng)治岌岌可危, 此時... 隨后又借口劉武周占領汾陽宮,命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 等人募兵.李...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劉文靜自以為才能遠遠超過裴寂,又屢屢立有軍功,而裴寂僅因是高祖舊交,地位反而在他之上,因之心中不平.每次議論大事,故意和裴寂作對,由此與裴寂產(chǎn)生了隔閡.劉文靜有一次與其弟通直散騎常侍劉文起宴飲時,酒后口出怨言,拔刀...
鎮(zhèn)平縣移動: ______ 劉靜,原名婁靜,漢開國功臣. 劉文靜,唐開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