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王績(約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xiāng)。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jīng)》 、《酒譜》 。其詩近而不淺,質(zhì)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如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王績的《野望》原文譯文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王績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譯文:
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
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暉。
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
我看到這些人又并不相識,心情郁悶于是長聲歌唱《詩經(jīng)》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注釋:
1.東皋:山西省河津縣的東皋村,詩人隱居的地方。
2. 薄暮,日將落之時。
3. 徙倚:指徘徊、彷徨。
4. 薇,羊齒類草本植物,其嫩葉可食。
5.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
6.落暉:落日的余光。
7.犢:小牛。采薇:《詩經(jīng).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又《詩經(jīng).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此處暗用二詩的句意,借以抒發(fā)自己的苦悶。
賞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diào)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xiàn)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并不覺得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好處。可是,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象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chǎn)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chuàng)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里律詩遂定型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績,已經(jīng)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一個勇于嘗試新形式的人。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jīng)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曹彬仁愛的文言文翻譯 曹彬仁愛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他的住所舊了,弟子請求修理,曹彬說:“這個時節(jié)正值大冬天,墻壁與瓦石之間,有上百只蟲子在這里冬眠,不可以傷害它們的生命。”他的仁愛原來是這樣啊!2、原文:曹武惠王,國朝名將,勛業(yè)之盛,無與為比。嘗曰:“吾為將,殺人多矣,然未嘗以私喜怒輒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請加修葺,...
陶侃母文言文及翻譯
陶侃母文言文及翻譯 譯文 陶侃的母親湛氏是豫章新淦人,早年被陶侃的父親納為妾,生下陶侃。陶家窮困,湛氏每天辛勤地紡織供給陶侃日常所需,讓他結交才識高的朋友。陶侃年輕的時候當過潯陽縣衙的小吏,曾經(jīng)掌管魚市的交易。有一次他派人送給母親一條腌魚,湛氏將腌魚退回,并且寫信責備陶侃說:“你身為...
賣蒜老叟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賣蒜老叟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如下:原文:南陽縣有楊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兩肩負兩船而起,旗丁數(shù)百以篙刺之,篙所觸處,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時,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場傳授槍棒,觀者如堵。忽一日,有賣蒜叟,龍鐘傴僂,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揶揄之。眾大駭,走告楊。楊大怒,招叟至...
文言文以儉持家翻譯
2. 《以儉持家》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道生廉約,身為三司,而衣不華飾,食不兼味.一熊皮鄣泥,數(shù)十年不易,時 人比之晏嬰.第宅卑陋,出鎮(zhèn)后,其子弟頗更修繕,起堂廡.道生還,嘆曰:“昔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強寇尚游魂漠北,吾豈可安坐華美也!”乃切責 子弟,令...
江行道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3. 超短文言文‘要原文和翻譯’13篇 『原文』 昔有學步于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譯文』 從前有一個到邯鄲學習走路姿勢的人,沒有學會他們走路的姿勢,又忘記丟失了自己原來的步法,于是只能爬行回去了。 陸績懷桔 『原文』 陸績六歲時,于九江見袁術。 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
文言文富貴不能淫的翻譯
第一部分:理解原文含義。“富貴不能淫”中的“淫”字在這里指的是過度、放縱的行為或思想。整句話的意思是,即使面對富貴生活的誘惑,也不能讓自己的行為或思想變得過于放縱,不能失去自我。這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追求。第二部分:翻譯文言文。在翻譯文言文時,需要考慮到文言文的簡潔性和現(xiàn)代...
說苑·卷第十五原文及翻譯
說苑·卷第十五原文及翻譯如下: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zhàn)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
(1\/2)求文言文人物傳記,原文和翻譯。出自于:明史. 傳(選自《明史》有刪...
張巡傳 原文:張巡字巡,鄧州南陽人。博通群書,曉戰(zhàn)陣法。氣志高邁,略細節(jié),所交必大人長者,不與庸俗合,時人叵知也。開元末,擢進士第。巡繇①太子通事舍人出為清河令,治績最,而負節(jié)義,或以困厄歸者,傾貲振護無吝。更調(diào)真源令。土多豪猾,大吏華南金樹威恣肆,巡下車,依法誅之,赦...
三國志吳書文言文
2. 《三國志·吳書·虞翻》文言文題答案 試題沒有發(fā)上來,網(wǎng)上也沒有搜索到,暫且給你一段《三國志•吳書•虞翻》的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供你參考。 【原文】虞翻字仲翔,會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為功曹。孫策征會稽,翻時遭父喪,衰绖詣府門,朗欲就之,翻乃脫衰入見,勸朗避策。 朗不能用,拒戰(zhàn)敗績,亡...
畫蛇添足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文言文《畫蛇添足》翻譯及注釋如下:原文: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相關評說:
泗洪縣不可: ______ 原文:皇佑二年,吳中大饑,殍殣枕路,是時范文正領浙西,發(fā)粟及募民存餉,為術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
泗洪縣不可: ______[答案] 答案:徐君喜歡季禮的箭,季禮就準備將箭送給他,即使徐君去世,季禮仍信守承諾. 譯文: 季札初次被派出國當大使,從北路經(jīng)過徐國,他拜訪了徐國的國君,看得出國君很喜歡他的佩劍,但不好意思說出來.雖然季札知道,可是季札因為還有...
泗洪縣不可: ______ 仆去年秋始游廬山文言文翻譯:我去年秋天開始游廬山.該句出自《與元微之書》,《與元微之書》寫出了這封深摯動人的書信,敘述他在九江的生活狀況,抒發(fā)了離別相...
泗洪縣不可: ______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
泗洪縣不可: ______ 畫魚捉獺翻譯:魏明帝到洛書游玩,水中有好幾只白獺,樣子美麗安靜,但是他們看見人就馬上離開.魏明帝想見到白獺最終沒有如愿.侍者徐景山說:“白獺喜歡吃鯔,...
泗洪縣不可: ______ 1、原文是:2、磨溪位于梅州大象的象山下.它被傳到李太白山中學習,但它失敗了,所以它被遺棄了.過溪,老婆婆磨鐵杵,白怪問:“我要做針.”白曰:“鐵杵成針,可得乎?”說:“可是需要很長時間啊!”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了,回去完成學業(yè).她說她姓吳,如今溪旁有吳家?guī)r.3、磨針溪在梅州的象耳山腳下.據(jù)傳說,世界上的李太白在山里讀書,還沒讀完,他就放棄了,離開了.過了小溪,看見一個老婆婆在磨鐵杵.李白很驚訝,問她:老婦人回答說:“我想做針.”李白問:“有沒有可能把鐵杵磨成針?”老婦人回答說:“只需要努力!”被她的毅力和意志所感動,李白回到山里完成了學業(yè).老婆婆自己說她姓吳,現(xiàn)在莫鎮(zhèn)溪旁有吳家?guī)r.
泗洪縣不可: ______[答案] 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原文:夫?qū)W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shù)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譯文:學習是為了求得長進.我卻看見有的人讀了幾十卷書,就自高自大起來,冒...
泗洪縣不可: ______ 《僧房捉怪》,又名《曹紹夔捉鬼》,出自《稗史匯編》,作者:明代,王圻. 1、原文: 洛陽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輒自鳴.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紹夔與僧善,來問疾,僧俱以告,俄,擊齋鐘,罄復作聲....
泗洪縣不可: ______ 1、任末,14歲時,背著書箱拜了許多老師,不畏艱難險阻.他常說:“人不好好學習,將來怎么會有所成就?”他又窮又無家可歸,有時甚至沒有住處.他只在樹下搭草棚,把荊棘剪成筆,用樹汁做墨水.晚上在月光下看書,沒有月亮的時候點燃干草和雜木.2、每當你有讀書的經(jīng)歷,你就把經(jīng)歷寫在衣服上.和他一起學習的人都很佩服他的努力.為了研究他的寫作經(jīng)驗,他們經(jīng)常輪流和他交換干凈的衣服.他不讀古代圣賢的作品.他臨死時告誡后人:“一個人如果一生努力學習,即使死了,也還是活著的.”如果你不學習,即使你活著,你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