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羽《江行》詩詞賞析
江行
宋代:嚴羽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歌聲。
譯文
我坐船在江上行駛,極目遠眺,夜色籠罩在岸邊的蘆葦上,一片蒼茫。
雪已殘,雁聲斷,新月初升,潮水洶涌。
天空映照到水面,好像天已到盡頭。船行駛在映著樹梢的江面上,好像船跟著樹梢在前行。
我離開家已經(jīng)幾個夜晚了。這時,船工在劃槳時盡情地唱著漁歌,我卻因離家多時聽起來感到厭煩。
注釋
暝:黃昏。蒹(jiān)葭(jiā):蘆荻,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
雁斷:大雁的鳴聲中斷。
杪(miǎo):樹枝的細梢。
棹歌:行船時船工所唱的歌。
賞析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蒹葭蒼茫,語出《詩經(jīng)·秦風·蒹葭》篇中的句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秦風·蒹葭》中對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尋成了后世詩人心中一個永恒的情節(jié)。因為“道阻且長”,伊人可望不可即,所以才成為永恒。這伊人并不專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時還指皇帝,而更多的時候指的則是詩人心中的理想。只有理想才真正具備這種因可望不可即而成為人們永恒追求的特性。嚴羽對于江邊叢生的蒹葭所造成的蒼茫境界頗為敏感,蒹葭是他詩中的常客,在他的《臨川逢鄭遐之之云夢》中有這樣的句子:“明發(fā)又為千里別,相思應盡一生期。洞庭波浪帆開晚,云夢蒹葭鳥去遲”。都是“旅情”,一思家鄉(xiāng)親人,一思旅中好友。然而無論思念的對象如何變化,思念的媒介卻是一如既往,這就是“蒹葭”。而傍晚的“暝色”更為叢叢蒹葭增添了蒼茫之感,也更加突出了詩人心中的茫然和疑問:“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作者并非不知道自己的鄉(xiāng)關何處,只是因避亂才來到江楚,有家而不能歸比無家可歸更痛苦。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古人喜歡用殘斷的意象來傳達心中的無奈和絕望,如“殘月”“笛聲殘”“夢斷”“腸斷”等等。殘雪本是天氣轉(zhuǎn)暖春將至的信息,應該是喜訊,可春節(jié)又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詩人卻有家不能歸,不僅不能歸,就連傳書的大雁都斷絕了。詩人的希望和絕望盡在其中了。“新月帶潮生”一句,化用張若虛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的痕跡很明顯,但與“殘雪和雁斷”對仗得卻極為工整,于此可見詩人的功力。明月與蒹葭一樣,都是蘊含相思的意象,而用明月寄相思在古詩中更為常見和頻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如果能夠乘月而歸,那份喜悅也早已把月亮給淹沒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既然雁聲已斷,不能傳書,所以只能許愿與月,托它打探故鄉(xiāng)的消息了。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舟中遠眺,天在水中,水與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樹杪隱隱約約緩緩后退。天無盡,水亦無盡,而行舟又悠悠,真不知這樣的行旅何日是盡頭。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歌聲”。離家的日子,詩人是每天都在心頭盤算的。天天盤算著,日子一長也就茫然了,“今幾宿”的疑問,一則說明詩人離家之久,二則表明詩人心中盤算著回家的次數(shù)之頻。槳聲一如游子心中的離家悲歌,一聲聲、一陣陣,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惆悵此時頻極目,江南江北路迢迢”(嚴羽《和上官偉長蕪城晚眺》)。雖然棹歌已聽厭,但回家的路卻“迢迢”;縱然厭聽,但還是得遙遙無期地聽下去。
“落日蘸平湖”的出處是哪里
“落日蘸平湖”出自宋代黎廷瑞的《江行》。“落日蘸平湖”全詩 《江行》宋代 黎廷瑞 卷纖崖形斷,開帆浦意孤。長天低去鳥,落日蘸平湖。渺渺千年夢,悠悠萬化途。倚篷成晤嘆,漁唱在菰蒲。《江行》黎廷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是宋代詩人黎廷瑞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詞以描繪江行之景為主題,通過...
“暝色緣江路”的出處是哪里
“暝色緣江路”出自明代唵囕香公的《江行》。“暝色緣江路”全詩 《江行》明代 唵囕香公 暝色緣江路,炊煙縷縷生。飄花知水定,坐鳥看人行。翠嶺連雙驛,丹楓隔一城。昔年清宴處,猶有踏歌聲。《江行》唵囕香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是明代詩人唵囕香公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日斜三百不留行”的出處是哪里
“日斜三百不留行”出自宋代陳造的《江行四首》。“日斜三百不留行”全詩《江行四首》宋代 陳造帆桅飛去東空明,人倚東風兩翼生。世事快人如此否,日斜三百不留行。《江行四首》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江行四首》是宋代詩人陳造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江行的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對于人生短暫和...
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作者是誰
“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的作者是唐代詩人錢珝。這是錢珝的《江行無題一百首》(其九十八)中的詩句。《江行無題一百首》(其九十八)全詩如下: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全詩翻譯:秋天到了,樹葉上已有寒霜,江邊的稻子也已成熟,農(nóng)民們...
《江南弄》詩詞賞析
與此詩相似的,有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吳融《江行》:“霞低水遠碧翻紅,一棹無邊落照中。”兩人寫出了江水瞬息變化的奇麗景象,而場面的壯觀似均不及李賀此詩。三、四兩句,對江上景物作細節(jié)的描寫。風云隨處皆有,因與江水相關,故稱“水風浦云”。“生老...
“紫金作翅尾畢逋”的出處是哪里
“紫金作翅尾畢逋”全詩 《江行五絕》宋代 鄭獬 西江廟前飛來鳥,紫金作翅尾畢逋。翻空趁船接紅果,銜去卻哺林中雛。《江行五絕》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五絕》是宋代詩人鄭獬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行的景象,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生命的循環(huán)和繁衍。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江行五絕 ...
“山深何況更舟行”的出處是哪里
“山深何況更舟行”出自宋代方回的《江行大雨水漲四首》。“山深何況更舟行”全詩 《江行大雨水漲四首》宋代 方回 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深何況更舟行。孤篷酒醒三更雨,滴碎愁腸是此聲。《江行大雨水漲四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大雨水漲四首》是宋代方回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
“忽訝平途成峻瀨”的出處是哪里
“忽訝平途成峻瀨”出自宋代方回的《江行大雨水漲四首》。“忽訝平途成峻瀨”全詩 《江行大雨水漲四首》宋代 方回 踏午倒掛倒飛猱,水長船行拂樹桃。忽訝平途成峻瀨,更憐危石沒深濤。《江行大雨水漲四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大雨水漲四首》是宋代方回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
“磯頭浪急上灘難”的出處是哪里
磯頭浪急上灘難,舟子索錢賽神福。《江行大雨水漲四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江行大雨水漲四首》是宋代詩人方回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在一場大雨中行船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對比,表現(xiàn)出江行的艱難和舟子的生活現(xiàn)實。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一夜之間,江水漲至丈五六,我將船移至漁家靠岸宿...
求《江行贈雁》這首詩全文翻譯
云間征雁水間棲,繒繳方多羽翼微。歲晚江湖同是客,莫辭伴我更南飛 今天第一次讀這首 突然發(fā)現(xiàn)歐陽修這詩詞造詣有點嚇人每一句都在影射自己的遭遇 第一句 本是在云間翺翔的南征大雁卻在水間休息 隱喻作者當然的處境 第二句 多方的圍殺導致大雁的羽翼都變得稀少 隱喻自己和幫助自己的人受到迫害 ...
相關評說:
朔州市嚙入: ______ 清代傅昂霄的《江行》描繪了一幅秋江夜行圖: “白云明月漾微瀾,空外秋聲落遠灘.燕子磯頭中夜起,一天星斗大江寒.”畫的上方是白云、藍天、寒月、明星,畫的下方是一江秋水,水上的行船,船上的詩人,以及云、星、月在江中的倒影.讀其詩,人們仿佛身臨其境,陶醉于意興盎然的藝術氛圍. 翻譯: 白云、明月倒映在江水中,江水蕩起微微波浪. 秋天的音韻回蕩于遠遠的沙灘邊,空曠寂寥. 燕子磯頭的夜色啊,滿天的星辰伴著寒冷的江水,緩緩流去.
朔州市嚙入: ______[答案] 許多樹木上霜已經(jīng)化了,江邊小村里農(nóng)事正忙.故鄉(xiāng)的小溪邊金黃的稻子熟了,晚上在睡夢中聞到了香味.
朔州市嚙入: ______ 詩人離家日久,思鄉(xiāng)情切,厭倦了長期的漂泊生活,所以聽到 悼歌聲便心生厭倦
朔州市嚙入: ______[答案]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qū)馬傍江行,鄉(xiāng)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
朔州市嚙入: ______ 聽多了就厭煩咯,不然就是漁夫唱得跟殺豬一樣
朔州市嚙入: ______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①],芳草萋萋鸚鵡洲[②].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早期詩歌多寫閨情,反映婦女生活;后赴邊塞,所寫邊塞詩慷慨豪邁,詩風變?yōu)樾蹨啽?..
朔州市嚙入: ______ :《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軍行》 【唐】李白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
朔州市嚙入: ______ 二、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渡 湘 江 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審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當時被貶去僻遠的峰州,《渡湘江》寫于此時. (1)這首詩從體...
朔州市嚙入: ______ 潤州聽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邊聲怨思長. 驚起暮天沙上雁, 海門斜去兩三行. 注釋 ⑴潤州:即今江蘇鎮(zhèn)江.角:古代軍中樂器,所吹多為邊塞曲,有銅角、畫角等. ⑵江城:指潤州.《全唐詩》校:一作“孤城”. ⑶曲引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