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這是誰的詩詞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這是誰的詩詞?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這不是誰的詩詞,這幾句詩詞出自《粽子香》這首童謠里的。
《粽子香》全部: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艾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根據(jù)“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可知,這句民謠描寫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郢被秦國占領.屈原無比絕望,于這年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屈原為國為民而死,楚國人民用種種方式追思自己的詩人,時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我們賽龍舟、吃粽子,據(jù)說都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jié)簡介
據(jù)統(tǒng)計,端午節(jié)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tǒng)節(jié)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jié)、重午節(jié)、端陽節(jié)、端午節(jié)、五月節(jié)、菖蒲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粽子節(jié)等等。
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別稱,一躍成為主流的稱呼。
端午節(jié)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2009年9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端午節(jié)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雖然稱為“節(jié)”,因?qū)儆诩漓胄再|(zhì),與清明節(jié)一樣,切不可道“節(jié)日快樂”!
端午節(jié)的由來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比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不過說的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關于紀念屈原,據(jù)說是這樣的故事:
楚國自從被秦國打敗以后,一直受秦國欺負,楚懷王又想重新和齊國聯(lián)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氣地給楚懷王寫信,請他到武關(在陜西丹鳳縣東南)相會,當面訂立盟約。
楚懷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國;去呢,又怕出危險。他就跟大臣們商量。
大夫屈原對楚懷王說:“秦國強暴得像豺狼一樣,咱們受秦國的欺負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準上他們的圈套。”
可是懷王的兒子公子子蘭卻一股勁兒勸楚懷王去,說:“咱們?yōu)榱税亚貒斪鲾橙耍Y(jié)果死了好多人,又丟了土地。
如今秦國愿意跟咱們和好,怎么能推辭人家呢。”
楚懷王聽信了公子子蘭的話,就上秦國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懷王剛踏進秦國的武關,立刻被秦國預先埋伏下的人馬截斷了后路。在會見時,秦昭襄王逼迫楚懷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讓給秦國,楚懷王沒答應。秦昭襄王就把楚懷王押到咸陽軟禁起來,要楚國大臣拿土地來贖才放他。
楚國的大臣們聽到國君被押,把太子立為新的國君,拒絕割讓土地。這個國君就是楚頃襄王。公子子蘭當了楚國的令尹。
楚懷王在秦國被押了一年多,吃盡苦頭。他冒險逃出咸陽,又被秦國派兵追捕了回去。他連氣帶病,沒有多久就死在秦國。
楚國人因為楚懷王受秦國欺負,死在外頭,心里很不平。特別是大夫屈原,更是氣憤。他勸楚頃襄王搜羅人才,遠離小人,鼓勵將士,操練兵馬,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
可是他這種勸告不但不頂事,反倒招來了令尹子蘭和靳尚等人的仇視。他們天天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
他們對楚頃襄王說:“大王沒聽說屈原數(shù)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忘了秦國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們不主張抗秦,就是不忠。楚國出了這種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呢?大王,你想想這叫什么話!”
楚頃襄王聽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經(jīng)常在汨羅江(在今湖南省東北部,汨音mì)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
附近的莊稼人知道他是一個愛國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這時候,有一個經(jīng)常在汨羅江上打魚的漁夫,很佩服屈原的為人,但就是不贊成他那愁悶的樣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邊遇見漁夫。漁夫?qū)ηf:“您不是楚國的大夫嗎?怎么會弄到這等地步呢?”
屈原說:“許多人都是骯臟的,只有我是個干凈人;許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還醒著。所以我被趕到這兒來了。”
漁夫不以為然地說:“既然您覺得別人都是骯臟的,就不該自鳴清高;既然別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獨自清醒呢!”
屈原反對說:“我聽人說過,剛洗頭的總要把帽子彈彈,剛洗澡的人總是喜歡撣撣衣上的灰塵。我寧愿跳進江心,埋在魚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凈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臟。”
由于屈原不愿意隨波逐流活著,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于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自殺了。
附近的莊稼人,得到這個信兒,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兒。大伙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
漁夫很難受,他對著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當?shù)氐陌傩障肫疬@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劃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人們把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jié),據(jù)說就是這樣來的。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節(jié)日簡介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里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云:“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shù)以至五謂之端五。”
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nóng)歷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與端五同義。又因其月日數(shù)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jié)為“重五節(jié)”或“重午節(jié)”。
據(jù)統(tǒng)計,端午節(jié)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當五汛、天中節(jié)、夏節(jié)、五月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屈原日、午日節(jié)、女兒節(jié)、地臘節(jié)、詩人節(jié)、龍日、午日、燈節(jié)、五蛋節(jié)等等。
端午節(jié)兒歌: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jīng)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jīng)》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chǎn)生于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后,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chǎn)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xiàn),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jīng)》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張籍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為主雜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范圍。古體詩在發(fā)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交互關系,南北朝后期出現(xiàn)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qū)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舊時的這首民謠,都是端陽懷古的情懷。千古的傳說、流香的艾草、飛渡的龍舟、甜美的粽子…每一個端午元素都讓人感到厚重文化的積淀與傳承,也讓人感受到千年習俗帶給我們的那份情懷。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是唐代詩人羅隱的《端陽》。
相關評說: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1、幸福就像一根根粽繩,緊緊地綁住你:快樂就像一片片粽葉,團團地圍住你;祝福就像一陣陣粽子的飄香,永遠環(huán)繞在你身邊!祝端午節(jié)快樂! 2、咬你一口,清香依舊.咬你兩口,全身自由.咬你三口,幸福永久.咬你四口,完了,我想...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遙憶屈原》 蘆葦青青,在為誰而搖蕩 江水洋洋,在為誰而流淌 追憶往昔,我在江岸獨自徜徉 天空的鳥兒,在為誰而哀唱 水里的魚兒,在為誰而心傷 忽然傳來了歌聲:“ 若有人兮水之阿 披清風兮踏祥云 千年已逝兮靈魂不逝 今日放歌兮為蒼生歌……” 這聲音如天籟傳音,隱約壯思飛揚 這歌兒似楚風流動,仿佛千古絕唱 我左右尋找,前后張望 卻不見歌者,那云鶴般的形象 莫非,是詩人的魂靈在歌唱 難道,是要我傳遞你的愿望―― 你正在把粽子品償 你要感謝善良的人們 感謝他們,千年來的懷念追想 你也在那天國,為善良的人們守望 作于2010-6-16端午節(jié)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節(jié),天...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奶奶的粽子 韓逸萌 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的歌謠是清晨的布谷鳥起得調(diào),脆生,清亮,故鄉(xiāng)從仲夏夜的夢中醒來,惺忪中瞅見階前的青草里,綴滿昨夜露珠的清香.②奶奶的細碎的步伐...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給你一個祥細點的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又是端午節(jié),在鄉(xiāng)間,家家戶戶老老少少必定爭相采集艾蒿,或做成“艾人”,懸于門楣;或剪成虎形,佩戴于胸前耳后,以避邪驅(qū)瘴.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的背面灰白...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喜訊:端午節(jié)當天,手機號頭兩位數(shù)字是13的用戶,可以到街邊小攤上免費領取粽子,當然,事先要抹上燙傷膏以防被攤主的開水潑到.粽子該是投入大海的,因為你的胸懷像大海一樣的寬廣,別忘了給自己投一個粽子!祝端午節(jié)快樂!粽子好...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答案]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某句話的言外之間的能力.“中國有中國的燈火,不要總是點洋燭“是說我國也有很多好的兒童作品,不應過于推崇外國作品.(2)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中的“獨特的視角“...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1、是誰給了我們文明語言?是誰教會了我們?nèi)松恼軐W?是誰教會我們怎樣做人?... 我心飛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愛!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答案] 農(nóng)歷五月五日,乃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古詩曰:“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民謠說:“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諺語又云:“端午佳節(jié),菖蒲插屋....
肅寧縣機構(gòu): ______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