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哀而不傷的古詩?
首先,這首詩的題目就很美.春、江、花、月、夜,這五個意象本身就是詩人們常常歌頌的對象,充滿了詩情畫意.而這五個意象之間也有聯(lián)系.比如春和花,月和夜,月與江也都是常常在一起出現(xiàn)的.“春江花月夜”雖然是樂府舊題,張若虛卻將它和自己的詩結(jié)合得非常精妙.通過這五個意象的組合,不僅點明主題,更讓它們本身所帶的意境進行自由組合,從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讓讀者未讀全詩之前便感受到豐沛的詩意,可謂是“未聞曲調(diào)先有情”,先聲奪人.
其次,是景物美.朱自清先生寫過一篇《河塘月色》.那里面描寫的是月下的河塘.他稱這河塘是“籠著輕紗的夢”,是“梵婀鈴上奏的名曲”.張若虛的月夜春江也是一個“籠著輕紗的夢”,但它不像月下河塘一般輕柔、靜謐.因為他開篇就寫道“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春天的江水隨著潮水上漲,幾乎和大海一樣平了.同時跟隨潮水漲起來的,是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水波粼粼,延伸向無限的遠方.哪一處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亮!
這是何等壯闊的筆力!詩一下子就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開闊、壯美的世界.一個“連”字,寫出潮水的綿綿不絕之勢;一個“共”字,寫出月升之時矯健不凡之感.之后的兩句,將空間拓展.正所謂“千江水有千江月”,“滟滟”兩句一出,即刻打破了眼前之景的界限,將這“春江花月夜”之景擴展至全部的江流夜色中,營造出一種更為雄渾博大的,來自自然的共鳴.
之后的句子就是細寫月夜下的春江.“江”,“月”兩字為引,貫穿始終.如,有“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水”、“江潭”、“江樹”,有“明月”、“孤月”、“江月”、“月華”、“斜月”、“落月”.這些都是詩中原詞,還有些是作者隱著說的,也是講這“江”與“月”.讀這首詩,就像是做一次真正的游覽,移步換景,令人嘆為觀止.
再接著,是詩中的哲理美.張若虛在詩中問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是我們在面對浩蕩的江河,崇峻的山嶺時常常扣問自己的話.因為我們感受到了自然的永恒與人類自我的渺小.
就像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的那樣“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也是普遍存在于人類心中的一種情感.蘇軾是曠達之人,他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藏也”來開脫自己.那么張若虛又是怎么說的呢?他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又一代沒有終結(jié),江月年年看起來卻是一樣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差不多與詩人同時代的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中的經(jīng)典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還有接下來的兩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王勃的《滕王閣詩》中的“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也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詩人,都在表達一種相同的情感,就是宇宙自然的常新與人生的速老.不是人人都能也愿意像東坡那樣給這個問題一個確切的回答,更多的人是對著眼前的江水明月疑惑、感嘆、惆悵.這些詩歌也因著這些難解的疑惑而籠上了一層輕愁.《春江花月夜》也是如此.
可是,《春江花月夜》雖然也有愁,卻是哀而不傷.讀這首詩的時候,總讓我想起十二三歲時候的自己.那時候,仿佛才剛從懵懂的狀態(tài)中覺醒,眼中常看見的似乎就是這籠在月下的,處于朦朧狀態(tài)的世界.心中縈漫的,也是這樣一股莫可名狀的孤獨與憂傷.但是,在這些孤獨與憂傷的背后,卻還有著對博大自然的驚嘆何對年輕生命的贊賞與喜悅.所以,盡管此詩也寫到了游子、思婦,卻沒有真正亂離時期詩歌描述的那樣哀婉入骨.詩人仍是隔了層月光織的紗去看他們.他們的形象也真像少年人看到的那樣,少了幾分為生計奔波的現(xiàn)實的無奈,多了幾分浪漫哀傷的詩意.
若是將唐朝比作一個人,那么張若虛所處的年代差不多可算是唐的少年時代.這篇《春江花月夜》也契合了時代的心聲.有人評論說,初唐時期的陳子昂和張若虛是唐代詩壇的先行者,他們?yōu)楹笫谰返某霈F(xiàn)掃平了道路.我贊成這個觀點.江波浩淼,奔向遠方,離開的是唐被月光籠罩的少年時代.在這之后,他將步入盛年.那是一個繁盛太平的時代,也是一個真正屬于詩人的,歌詩的盛世!
《春江花月夜》及背后的民樂賞析
詩中雖有對人生短暫的傷感,但這只是緣于對人生的熱愛與追求,詩人并沒有因此而頹廢和絕望,其基調(diào)是“哀而不傷”,體現(xiàn)出的是初唐的時代之音。《春江花月夜》所有的,并非“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也并非“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的傷感;而是凄婉而不哀傷,深情而不沉溺的情調(diào)。正如英國詩人沃茲華斯所說...
《春江花月夜》的賞析 進來幫我看看 謝謝先!
現(xiàn)代詩人、學者聞一多也給予了《春江花月夜》高度的評價,“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在對《春江花月夜》反復的揣摩分析中,我深深感到它的魅力,我相信一首詩,尤其是一首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詩,它本身就是一種生命表達形式,而這種生命表達形式在《春江花月夜》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朱光潛在《詩論》中說,...
體會春江花月夜深沉+寧靜的藝術(shù)境界以及哀而不傷的情感基調(diào),找出有關(guān)...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或愛人的深情祝福,其中的“嬋娟”指的是月亮,表達了對月亮長久存在的愿望。這種哀而不傷的情感基調(diào),更加強了詩歌的藝術(shù)境界。總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通過深沉+寧靜的藝術(shù)境界和哀而不傷的情感基調(diào),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類的敬畏和感慨,使這首...
古代愛情詩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賞析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唐人張若虛的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代抒情詩。在這首詩中,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五字為題,通過這五個字所代表的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世間最動人心扉的良辰美景。 在這幅美景的構(gòu)圖中,詩人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從而形成了該詩獨具的藝術(shù)特色,這就是:主線清;...
春江花月夜的譯文與賞析
現(xiàn)代詩人、學者聞一多也給予了《春江花月夜》高度的評價,“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在對《春江花月夜》反復的揣摩分析中,我深深感到它的魅力,我相信一首詩,尤其是一首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詩,它本身就是一種生命表達形式,而這種生命表達形式在《春江花月夜》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朱光潛在《詩論》中說,...
春江花月夜的詩情優(yōu)美,哀而不傷的理解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xún)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春江花月夜——其它版本 春江潮水連波平,海上冰輪瀲滟生。瀲滟清波千萬里,何妨江月漾春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可飛,汀沙白霧看不見。江天一色少纖塵,皎月...
如何理解這是一首描寫思婦情思、離愁別恨的詩呢?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以其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描繪了思婦的離愁別恨,展現(xiàn)了一幅動人心魄的畫面。詩開篇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勾勒出一幅壯麗的春江月夜圖,江潮浩瀚無垠,明月隨潮涌生,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將大自然的美景...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鑒賞
人和人之間,不是這么容易便能駕馭了彼此的心情。所以我選擇抄寫,整整一上午高山流水地沉浮在字里行間,感情毫無預兆地就漫溢了出來。張若虛連字號都不為人詳,滄海一粟地茫然在唐朝燦如繁星的詩人堆里,卻僅憑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春江花月夜歸于樂府,帶有樂府詩一貫的情愫,縷縷歌章...
分析《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和意境,及表達的意蘊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這結(jié)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shù)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
春江花月夜問題
張若虛說的是,初見月之人早已逝去,今人看的還是那輪千古的江月。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體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整個人類的存在卻是綿延長久的。而宇宙的永恒只是單調(diào)的重復。)作者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頹廢絕望,可謂“哀而不傷”。張若虛用他的《春江花月夜》讓...
相關(guān)評說:
徐聞縣棘爪: ______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長篇歌行,采用的雖是樂府舊題,但作者賦予它全新的內(nèi)容,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而無跡可尋的詩境.全詩以鏗鏘響亮的語言,優(yōu)美空靈的白描手法,上下蟬聯(lián)的結(jié)構(gòu),一氣到底而又曲折三致的反復回蕩的旋律等等,構(gòu)成了它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 這首詩構(gòu)思精巧,春江花月夜五字,形成五條結(jié)構(gòu)線,而以明月為中心結(jié)構(gòu)線,”它們或離或合,彼此錯落,相互疊加,構(gòu)成鮮明形象的詩意,描述了動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詩的形式對表達主題方面做到了緊密圍繞主題選材和組材.
徐聞縣棘爪: ______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gòu)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shù)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fā),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
徐聞縣棘爪: ______[答案] 1、全文不僅從月升——月懸——月斜——月落體現(xiàn)了時間的線索,而且以觀月——問月——望月——嘆月懷人來體現(xiàn)情感線索.開頭四句就兩現(xiàn)“春江”,兩現(xiàn)“明月”,兩現(xiàn)“潮”又兩現(xiàn)“海”,描繪出了一幅精美的春江月夜圖. 2、然后,面對孤...
徐聞縣棘爪: ______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
徐聞縣棘爪: ______[答案] 以前做詩詞鑒賞的時候,老師說寫春天的寫花的很可能有歌頌青春或者對青春逝去的傷懷,一般來說這個可以有,這么理解也行,這首詩里不是有什么人生代代無窮已嗎,聽上去也可以算作歌頌青春啦.但是一般來說大家默認這首詩是通過描寫江南...
徐聞縣棘爪: ______ 作者:張若虛 朝代:唐 體裁:樂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
徐聞縣棘爪: ______ 春江花月夜, 可對 柳絮碧云天.秋雨群芳樓.
徐聞縣棘爪: ______ 春江花月夜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以江月統(tǒng)攝全篇,表現(xiàn)在(1)處處扣住“春江花月夜”五個字,而且這五個字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2)詩以“月”為中心,月色和江水互襯,春夜和離情相映.
徐聞縣棘爪: ______ 為什么說《春江花月夜》中的“月”是一篇之魂? 1、全文不僅從月升——月懸——月斜——月落體現(xiàn)了時間的線索,而且以觀月——問月——望月——嘆月懷人來體現(xiàn)情感線索.開頭四句就兩現(xiàn)“春江”,兩現(xiàn)“明月”,兩現(xiàn)“潮”又兩現(xiàn)“...
徐聞縣棘爪: ______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張若虛】 體裁:【樂府】 類別:【】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