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簡介資料和作品
思想
陶淵明在青年時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著“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的入世抱負(fù)。
三十歲時陶淵明先后入了桓玄(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勤王的僚屬,但是后來桓玄篡晉,他又加入了劉裕討伐桓玄的義軍幕府(公元404年)。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他意識到了劉裕也非真心匡復(fù)晉室,遂急流勇退以明哲保身,辭去彭澤令以避覆滅之禍,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志(見《歸去來兮辭》第一段最后一句為“撫孤松而盤桓”,第二段最后一句為“樂夫天命復(fù)奚疑”,各綴最后一字成桓疑)。
公元420年劉裕篡晉后,在貧困躬耕中隱居的陶淵明,以隱喻手法寫下了《桃花源記》表達(dá)對此事最大的譴責(zé),“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感嘆暴秦雖然酷虐,此時尤過于秦亂,所以聞?wù)呓試@惋,在《桃花源詩》首即有“嬴氏亂天紀(jì),賢者避其世”點明其意。
進入劉宋之后,陶淵明貧病加劇,江州刺史檀道濟去勸他棄隱出仕,但是他不受饋贈,不為所動,就是不放棄他隱居求志、不食周粟的風(fēng)范(因為陶淵明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及自身俱在東晉為官,如同張良其家五世相韓,之后一生為韓報仇)。正如他詩作:“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他的后半生,正實踐著他入劉宋后所改的名—潛,一生遂潛龍勿用了!
陶潛《桃花源記》對現(xiàn)實有深刻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與外界并無太大分別,一樣是“往來耕作”,“屋舍儼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處,“怡然自樂”。桃花源中似乎沒有村社一類的基層組織,又因與世隔絕,外界一切機構(gòu)組織都無由對之施用權(quán)力,人們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狀態(tài)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會賴以支撐的社會制度,恰恰是人們不能幸福美滿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機構(gòu)都是多余的,乃是破壞和平安寧的根源。
陶淵明曾經(jīng)說過:“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千字文》中也有“尺璧非寶,寸陰是競”的格言。
作品
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搜求陶淵明遺世作品,編為《陶淵明集》七卷錄一卷,并為之作傳、序。
詩
五言詩:《歸園田居》、《和郭主簿》、《于西獲早稻》、《懷古田舍》、《桃花源》并序(序被通稱為《桃花源記》)、《飲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責(zé)子》、《述酒》、《蠟日》、《雜詩》十二首、《詠貧士》、《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挽歌詩》三首等。
辭賦
《感士不遇賦》并序、《閑情賦》、《歸去來兮辭》并序。
文
《五柳先生傳》寄托文章的方式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情懷,其文章灑脫自然,如文章所說:“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或許五柳先生就像無懷氏、葛天氏那時代的人吧!《晉古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員文》、《自祭文》。
小說
成書于南朝的志怪小說《捜神后記》十卷舊題為陶潛撰。魯迅認(rèn)為“陶潛曠達(dá)未必拳拳于鬼神,蓋偽托也”。
偽托
北齊陽休之編陶潛集十卷中收入《五孝傳》、《四八目》。紀(jì)曉嵐《四庫總目提要》指出《五孝傳》、《四八目》是偽托。
文學(xué)影響
* 陶淵明流傳至今的作品有詩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賦等,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他最著名的作品為《桃花源記》,描述了一個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會,和諧美好且沒有戰(zhàn)亂,自食其力的社會。使得桃花源與烏托邦齊名,都代表了一個美好的幻想。
* 陶淵明詩歌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遺世獨立的氣節(jié),樸實自然的詩風(fēng),對后世詩歌的創(chuàng)作影響大而深遠(yuǎn)。個性分明,情感真摯,平淡質(zhì)樸,不大用典,簡潔含蓄,“質(zhì)而實綺,臞而實腴”,富有意境和哲理,主觀寫意,雜有儒、道各家思想。除了傳統(tǒng)儒家思想外,也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響。陶詩“通篇渾厚,難以句摘”,不致力于錘煉,寫來天真自然。
* 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只字未提。鍾嶸《詩品》雖列之為中品,卻推之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后世對陶詩評價甚高,唐宋以后對陶詩更推崇備至。認(rèn)為其詩“其源出于應(yīng)璩”。梁代昭明太子蕭統(tǒng)對陶淵明推崇備至:“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文選》收錄陶淵明的詩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錄較多的作者。
* 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云:“寬心應(yīng)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yuǎn),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又云:“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蘇東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連雨獨飲二首》,《和陶勸農(nóng)五首》、《和陶九日閑居》、《和陶擬古九首》、《和陶雜詩十一首》、《和陶贈羊長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贈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劉柴桑》、《和陶酬劉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詩,可見陶淵明對蘇東坡影響之深。且唐代山水田園派代表性詩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潛,風(fēng)格與其極為相似。
* 元代戲曲家馬致遠(yuǎn),因仰慕陶淵明而自號“東籬”,后人輯散曲集為《東籬樂府》。
子嗣
陶淵明有五子陶儼(小名阿舒)、陶俟(小名阿宣)、陶份(小名阿雍)、陶佚(小名阿端)、陶佟(小名阿通),阿雍、阿端是攣生兄弟,另有一女,名字與排行皆不詳。曾于《責(zé)子詩》中感嘆:“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xué),而不愛文術(shù)。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及《和劉柴桑》中提及:[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除長子阿雍為陳氏所生,其他皆為崔氏所生。
軼事
白衣送酒:一年重陽,陶淵明無酒可飲,在籬邊悵望許久,忽有白衣人奉王弘命,為其送酒,陶淵明接過便喝,醉后便歸。
陶淵明的資料
其中既包含了對腐朽統(tǒng)治集團的厭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也表達(dá)了“人生無常”和“樂天安命”的消極思想。《詠荊軻》等作品則展現(xiàn)了他強烈的政治理想,充滿悲憤慷慨之音。陶淵明的文學(xué)風(fēng)格平談而爽朗,語言質(zhì)樸自然,又極為精煉。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記》最為人稱道。他的作品集名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有哪些著名的詩文作品被收錄在《陶淵明集》中?
作品<\/:《擬古九首》 卷之五 賦辭<\/ 包含:作品<\/:《歸去來兮辭》 卷之六 記傳贊述<\/ 中有:作品<\/:《桃花源記(并詩)》 卷之七 疏祭文<\/ 包含:作品<\/:《自祭文》 擴展資料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
陶淵明的資料
陶淵明(365~427)東晉文學(xué)家。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也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淵明自幼勤奮好學(xué),少年時就博通詩文。29歲做江州祭酒,因不堪忍受官場污穢,不久辭官回家。后又做過參軍一類的小官。41歲時,由親友舉薦,做了彭澤縣令。上任80多天,遇州郡督郵到縣,...
陶淵明的資料
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1]”,私謚“靖節(jié)[2]”(死后由朋友劉宋著名詩人顏延之所謚),出身于沒落仕宦家庭,我國第一位杰出的田園詩人。晉世名淵明,入劉宋后改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3]大約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
陶淵明(陶淵明作品風(fēng)格)主要經(jīng)歷
陶淵明詩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陶淵明作品共傳世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陶淵明集》。陶淵明簡介資料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名潛,或名淵明。自號“5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友人私謚...
陶淵明的資料
陶淵明的作品中,最著名的當(dāng)屬他的田園詩,這些詩歌充滿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他以樸素的語言描繪了田園風(fēng)光,表達(dá)了對簡單生活的追求。他的詩歌風(fēng)格清新脫俗,情感真摯動人,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愛。陶淵明的詩歌不僅在當(dāng)時引起了廣泛的共鳴,而且在后世也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陶淵明的文學(xué)成就...
陶淵明生平簡介.陶淵明的資料介紹、故事傳奇
反映了他厭棄官場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寫了一些抒發(fā)政治理想和關(guān)心政局的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說明他對政治始終沒有忘懷。他的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內(nèi)容真切,感情真摯,語言質(zhì)樸自然而形象鮮明,對后代詩人創(chuàng)作產(chǎn)生過很大的影響。有《陶淵明集》。望采納喲 ...
誰有關(guān)于陶淵明的詳細(xì)資料,他的生平以及一些經(jīng)典的故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
陶淵明生平簡介 詳細(xì)一點
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潯陽人。東晉著名文學(xué)家,田園人,辭賦家,散文家,漢族。因宅邊種植五棵柳樹所以號五柳先生,又稱靖節(jié)居士。他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元勛重臣,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
有誰有陶淵明的資料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jié)。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淵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
相關(guān)評說: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淵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jié).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淵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詩今存125首,計四言詩9首,五言詩116首.陶文今存12篇,計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 陶淵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下《陶征土誄》,給了他一個“靖節(jié)”的謚號.顏延之在誄文中褒揚了陶淵明一生的品格和氣節(jié),但對他的文學(xué)成就,卻沒有充分肯定,陶淵明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幾十年里,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認(rèn). 南朝時期,陶淵明的文學(xué)地位,雖得不到應(yīng)有的肯定,但他的詩文作品,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到了隋唐時期,有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陶淵明的詩文,對陶淵明的評價越來越高.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淵明(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隱逸詩人,靖節(jié)先生.后世稱他為“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 在陶淵明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淵明(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隱逸詩人,靖節(jié)先生.后世稱他為“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 在陶淵明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
磴口縣其他: ______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磴口縣其他: ______ 東晉同時也是整個魏晉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學(xué)家是陶淵明.陶淵明(365—427) 字元亮,或云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淵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握強兵鎮(zhèn)守長江中游,都督八州軍事,封長沙郡公,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