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和副作用禁忌
石菖蒲(拉丁學名:Acorus tatarinowii),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根莖常作藥用。生長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qū),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有時為挺水生長)。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等國。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
一、解毒驅(qū)邪的功效
石菖蒲氣味芳香,可辟穢化濁,有解毒驅(qū)邪之功效,可以很好的預(yù)防疾病,是一味保健良藥。
二、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石菖蒲對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能夠鎮(zhèn)靜、安神、催眠,對精神病患者有著一定的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
三、化濕和胃的功能
石菖蒲具有化濕和胃的功效。石菖蒲內(nèi)含揮發(fā)油,氣味芳香,能夠有效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常用于濕阻中焦、胃脘脹滿、苔膩等病癥的治療,具有很好的療效。
四、去濕止癢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去濕止癢的作用。石菖蒲辛苦而溫,辛溫能化濕;苦燥可殺蟲,所以用它來外用涂敷,有去濕療瘡、殺蟲止癢之功。
五、治療癲癇癥
石菖蒲可以用來治療癲癇。石菖蒲氣味芳香怡人,能夠化濕濁,有豁痰開竅的作用,適用于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病癥,石菖蒲對于治療癲癇癥病人有一定的治療好處。
六、增強記憶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增強記憶的作用。石菖蒲水煎醇沉液具有增智、促進記憶獲得、改善記憶障礙的作用。
七、理氣活血,治關(guān)節(jié)疼痛
石菖蒲味辛,可理氣活血、祛風宣濕,常用于治療風濕痹阻、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導致瘀腫疼痛等癥,另外石菖蒲外敷可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八、明目的功效
石菖蒲有明目之功效。石菖蒲配枸杞子、菊花、琥珀等,有明目作用,可用于治療角膜潰瘍。
九、抗驚厥作用
石菖蒲所含其β-細辛醚有抗驚厥作用。
十、抗菌作用
石菖蒲具有抗菌作用。其高濃度浸出液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十一、抗癌作用
石菖蒲煎劑體外實驗具有抗癌作用。
功效1
化痰開竅;化濕行氣;祛風利痹;消腫止痛。主熱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鳴;耳聾;脘腹脹痛;噤口痢;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疥癬。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
①《本經(jīng)》: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②《別錄》: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濕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目,益心智。
③《藥性論》:治風濕頑痹,耳鳴,頭風,淚下,殺諸蟲,治惡瘡疥瘙。
④《日華子本草》:除風下氣,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zhuǎn)筋。治客風瘡疥,澀小便,殺腹藏蟲。耳痛:作末、炒,承熱裹窨,甚驗。
⑤王好古:治心積伏粱。
⑥《滇南本草》:治九種胃氣,止疼痛。
⑦《綱目》:治中惡卒死,客忤癲癇,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癰腫。搗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⑧《本草備要》:補肝益心,去濕逐風,除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風痹驚癇。
⑨《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癰。
⑩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熱病神昏,精神病。
⑾《廣西中草藥》: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胸腹脹悶或疼痛。
作用
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有鎮(zhèn)靜作用。煎劑或揮發(fā)油均能使小鼠自發(fā)活動減少, 解除單籠飼養(yǎng)小鼠的攻擊行為;亦能延長戊巴比妥鈉所致的睡眠時間,對閾下催眠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協(xié)同作用。此外, 尚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研究表明:揮發(fā)油中的細辛醚是鎮(zhèn)靜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揮發(fā)油后仍有鎮(zhèn)靜作用, 提示其鎮(zhèn)靜成分不只一種。
石菖蒲煎劑對戊四氮引起的小鼠驚厥有一定的對抗作用,與對照組相比, 能使自主活動減少,抽搐開始時間推遲, 抽搐鼠數(shù)較少。揮發(fā)油中的α-細辛醚140mg/kg能完全對抗小鼠電驚厥和戊四氮驚厥,并能對抗家兔側(cè)腦室給Ach所致驚厥,除去揮發(fā)油的水煎劑亦有作用。
石菖蒲揮發(fā)油對小鼠有較強的降溫作用。
石菖蒲根莖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劑, 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癲癇病及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有較好療效, 其揮發(fā)油對某些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動物模型具有顯著的生理活性。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揮發(fā)油(β-細辛醚)在一定濃度下有使豚鼠冠狀血管擴張的作用。臨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屬于痰濁氣滯之胸痹者的治療,其機制可能與其能增加冠脈流量有關(guān), 還可能與鎮(zhèn)靜、改善消化機能、平喘、鎮(zhèn)咳等作用有關(guān)。
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煎劑內(nèi)服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腸異常發(fā)酵,并有緩解腸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細辛醚能對抗氯化鋇引起的離體腸管的興奮作用。
抗真菌作用
菖蒲水浸劑(1:3), 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批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考夫曼-沃爾夫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細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對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收縮, 并有鎮(zhèn)咳作用。臨床上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有改善作用。
石菖蒲的藥用價值
石菖蒲的藥用價值,歷代本草多有記述。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菖蒲,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中醫(yī)學認為,石菖蒲有養(yǎng)心利竅,聰耳明目,健腦益智,化濕開胃等功效。常服本品,藉其芳香清芬之氣,而能疏暢氣機,使清陽上升,九竅通靈,以聰耳明目,開心益智。 (山東 梁兆松)
附方
①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yī)學正傳》)
②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普濟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④治溫熱、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時病論》)
⑤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開心散)
提示:以上內(nèi)容來自本站整理加原創(chuàng),今天重點為大家推薦的本文話題是:刺五加,下面我們來繼續(xù)深入介紹。
⑥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差暮劇,暮差朝發(fā),狂眩:菖蒲、遠志各二兩,茯苓、人參各三兩。上四味末之,蜜丸,飲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風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散。每服,空心溫酒調(diào)一錢匕,日再服。(《圣濟總錄》菖蒲散)
⑨治耳聾: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搗,篩,分作七丸,綿裹,臥即塞,夜易之。(《補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聾耳鳴如風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切)一對,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濟總錄》菖蒲羹)
⑾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錢。磨水頓服。(《江西草藥》)
⑿治噤口惡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兩,川黃連、甘草、五谷蟲各三錢.為末,蜜湯調(diào)送少許。(《本草匯言》)
⒀治霍亂吐瀉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兩,白術(shù),甘草(炙)各半兩。上五味搗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十數(shù)沸,傾出,放溫頓服。(《圣濟總錄》菖蒲飲)
⒁治赤白帶下:石菖蒲、破故紙,等分。炒為末,每服二錢,更以菖蒲浸酒調(diào)服,日一服。(《婦人良方》)
⒂治小便一日一夜數(shù)十行:-菖蒲、黃連,二物等分。治篩,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⒃治癰腫發(fā)背:生菖蒲搗貼,若瘡干,搗末,以水調(diào)涂之。(《經(jīng)驗方》)
⒄治跌打損傷:石菖蒲鮮根適量,甜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⒅治喉痹腫痛:菖蒲根搗汁,燒鐵秤錘淬酒一杯飲之。(《圣濟總錄》)
⒆治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點之。(《圣濟總錄》)
⒇治陰汗?jié)癜W:石菖蒲、蛇床子等分,為末。日搽二三次。(《濟急仙方》)
石菖蒲的用途
1.痰蒙清竅,神志昏迷。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
2.故擅長治痰濕穢濁之邪蒙蔽清竅所致之神志昏亂。治中風痰迷心竅,神志昏亂、舌強不能語,常與半夏、天南星、橘紅等燥濕化痰藥合用,如滌痰湯(《濟生方》);若治痰熱蒙蔽,高熱、神昏譫語者,常與郁金、半夏、竹瀝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湯(《溫病全書》);治痰熱癲癇抽搐,可與枳實、竹茹、黃連等配伍,如清心溫膽湯(《古今醫(yī)鑒》);治癲狂痰熱內(nèi)盛者,可與遠志、朱砂、生鐵落同用,如生鐵落飲(《醫(yī)學心悟》);用治濕濁蒙蔽,頭暈,嗜睡,健忘,耳鳴,耳聾等癥,又常與茯苓、遠志、龍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醫(yī)學心悟》)。
3.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疼痛。本品辛溫芳香,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痞塞疼痛,常與砂仁、蒼術(shù)、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如連樸飲(《霍亂論》)。
4.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濕、燥濕,又行胃腸之氣。治療濕濁、熱毒蘊結(jié)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痢疾后重等,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如開噤散(《醫(yī)學心悟》)。
5.健忘,失眠,耳鳴,耳聾。本品入心經(jīng),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諸癥。治健忘證,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yǎng)引發(fā)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常與人參、白術(shù)、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補心丸(《中藥制劑手冊》)。
食療作用:
味辛、苦,性微溫。歸心、肝、脾經(jīng)。芳香開散。
1.宣竅豁痰。適用于痰濕蒙閉清竅所致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癡呆。
2.和中辟濁。治療濕因脾胃所致的胸脘脹悶、腹?jié)M腹痛。
本品辛溫行散,苦溫除濕,主入心、胃二經(jīng),既能除痰利心竅,又能化濕以和中。適于痰濁閉竅及濕阻中焦等癥。
園林價值
石菖蒲常綠而具光澤,性強健,能適應(yīng)濕潤,特別是較陰的條件,宜在較密的林下作地被植物。
化學成分
石菖蒲根莖含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是β-細辛醚,順式甲基異丁香油酚(cismethylisoeugenol),欖香脂素(elemicin),細辛醛(asarylaldehde),δ-蓽澄匣烯(δ-cadinene),百里香酚(thymol),肉豆勞動酸(myristic acid)。金錢蒲根莖含揮發(fā)油,其中:α-和β-細辛腦,歐細辛腦,順式-4-丙稀基藜蘆醚(TCMLIBans-4-propenyl veraTCMLIBole)即是反式-甲基異丁香油酚(TCMLIBans-methylisoeugenol),4-烯丙基藜蘆醚(4-allylveraTCMLIBole)即是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欖香脂素,細辛醛,二聚細辛醚(bisasaricin),α-和β-畢澄匣油烯(cubeb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β-古蕓烯(β-gurjunene),伸縮術(shù)烯(eremophilene),橙花叔醇(nerolidol),愈創(chuàng)奧醇(guaiol),金錢蒲烯酮(gramenone),1,2-二甲氧基-4-(E-3-甲基環(huán)氧乙烷基)苯(1,2-dimethoxy-4-(E-3-methyloxiranyl)benzene),1,2,4-三甲氧基-5-(E-3-甲基環(huán)氧乙烷基)苯(1,2,4-TCMLIBimethoxy-5-(E-3-methyloxiranyl)benzene))等。
石菖蒲的養(yǎng)殖方法
栽培技術(shù)
繁殖技術(shù)
根莖繁殖:春季挖出根莖,選帶有須根和葉片的小根莖作種,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蓋土壓緊。
田間管理
栽后生長期注意拔除根部雜草,松土和澆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糞尿2次。以氮肥為主,適當增加磷鉀肥。在每次收獲投井下后,對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獲。
繁殖栽培
有性繁殖即種子繁殖。大都以無性繁殖為主,即分株繁殖。4月初將池、盆的石菖蒲地下莖連根挖起,去掉泥土及老根、莖后,用快刀切割成塊狀,即可進行分栽;也可在生長期內(nèi)進行分栽,將植株連根挖起,去除部分老根、莖,分成若干小株,在切的過程中必須保護好嫩葉及新生根,否則會影響成活率。露地栽培,選擇濕地或淺水處,按15cm×15cm的株行距進行叢植,栽培的形狀、圖案,要與周圍的植物搭配協(xié)調(diào)好,否則影響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與觀賞效果。盆栽時,選擇各自需要的大小盆,裝入培養(yǎng)土,中間挖穴植入,但生長點(芽)要露出泥土表面,栽植后保持土壤濕潤(1-3cm的深水)。生長期應(yīng)保持濕潤,定植到孕穗前需及時除草,并結(jié)合除草進行追肥,一般2-3次。初期追施氮肥,抽穗開花前追施磷、鉀肥,施肥要施入泥中(泥表面以下5cm左右)。越冬時,地上部分枯枝殘葉要清除,并集中燒掉。盆栽每2年要換分栽一次,池栽3年左右分栽一次。
采集
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或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曬干。
石菖蒲的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稻蝗,為害葉片,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
金龜子
危害
花菖蒲在幼苗期土壤干旱時,極易發(fā)生金龜子蟲害,危害根莖。常見的有兩種:
東北大黑鰓金龜子:幼蟲為乳白色,長35~45毫米,頭部呈紅褐色,有光澤。
銅綠金龜子:幼蟲為乳白色,體型肥厚,腹部完成“C”型,頭部有褐色斑點。
防治
園藝防治:利用成蟲的趨光性進行捕殺,深翻泥土。施入足量的基肥,減少成蟲產(chǎn)卵。
藥物防治:噴灑敵百蟲粉劑,或?qū)⑿亮蛄最w粒與細土混合,均勻撒于盆土中,配合翻土進行查殺。
射干鉆心蟲
危害
4月上旬,蟲子越冬后蟲卵開始孵化,5月幼蟲出現(xiàn),危害地上部分,6月侵害根莖。主要危害葉梢、莖、花梗、幼嫩的心葉,嚴重時造成植株枯萎。
防治
要將害蟲扼殺在搖籃中,所以5月噴殺是最佳時間。噴灑2000倍磷胺乳油液或1200倍敵殺死液噴殺。也可以根據(jù)幼蟲的出沒規(guī)律,利用激素進行人工捕殺。
蝸牛
危害
蝸牛常在傍晚或早晨活動,吸食葉片、花朵及根莖,造成莖葉破損,甚至咬斷幼苗。植株密集,土壤潮濕的環(huán)境及溫暖多雨的環(huán)境,植株都易遭受蝸牛的危害。
防治
噴灑3%石灰水進行滅殺。用蝸牛敵與玉米粉混合,在傍晚時分撒于池邊。陰雨天的清晨或傍晚,進行人工捕殺。
卞咐13648547943: 共生和寄生有看到過什么:共生不是營養(yǎng)方式,寄生是營養(yǎng)方式.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只有寄生和腐生吧?而又有一些細菌和動植物是共生的,那這些共生的細菌的... -
靈寶市主軸: ______[答案] 共生指的是種間關(guān)系 而不是營養(yǎng)方式 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還有自養(yǎng)的那些細菌不是寄生也不是腐生因為寄生是對寄主有害的 腐生是針對已經(jīng)死亡的機體的而共生是對彼此有利的這些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就是普通的異養(yǎng) 營養(yǎng)來源是動植...
卞咐13648547943: 石菖蒲有哪些副作用?
靈寶市主軸: ______ 石菖蒲的副作用最明顯的是石菖蒲全株都是含有毒性的,尤其是根莖的部分毒性最大,雖然石菖蒲的藥用效果比較好,但是如果不小心服用過量的話,是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幻覺的,還有可能會引起患者感覺到疲勞無力,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也是有可能的.另外,石菖蒲具有刺激神經(jīng)的作用,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有刺激效果,服用過量的話毒性也就更大,會使患者出現(xiàn)神經(jīng)紊亂、神志不清的現(xiàn)象,還可能出現(xiàn)抽搐反應(yīng).
卞咐13648547943: 石菖蒲的功效是什么 - 尋醫(yī)問藥網(wǎng) - xywy.com
靈寶市主軸: ______ 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卞咐13648547943: 中藥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 尋醫(yī)問藥網(wǎng) - xywy.com
靈寶市主軸: ______ 中藥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以下幾點:中藥石菖蒲是天南星科的一種植物,味辛、苦、溫,歸心、胃經(jīng).具有開竅豁痰、益智安神、化濕開胃等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由于痰濕而導致的神志混亂、健忘、耳鳴等癥狀;還可以治療因痰中焦所致的胃脹氣、反胃、嘔吐等癥狀;對于痰濕阻滯引起的癲癇、瘋癲、癡呆等病癥也有一定的療效.
卞咐13648547943: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吃法(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靈寶市主軸: ______ 1、石菖蒲30克,豬心1個.豬心切片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將切片的豬心和石菖蒲放入鍋中隔水燉,再加入精鹽調(diào)味,喝湯吃豬心.2、功效:豬心有安神定志的功效...
卞咐13648547943: 水草類石菖蒲的功效和服用禁忌有哪些?水草類石菖蒲的功效和服用禁忌
靈寶市主軸: ______ 宣、通竅. 辛苦而溫.芳香而散.開心孔.利九竅.明耳目.發(fā)聲音.去濕除風.逐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楊士瀛曰∶噤口雖屬脾虛、亦熱閉胸膈所致、用木香失之溫、山藥失之閉、唯參苓白術(shù)散加菖蒲、米飲下、胸次一開、自然思食.)風痹.(同黍米釀酒、治諸風.) 驚癇.崩帶胎漏.消腫止痛.解毒殺蟲.(士材曰∶仙經(jīng)稱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用泔浸、飯上蒸之、借谷氣而臻于中和、真有殊常之效、又曰∶芳香利竅、心脾良藥、能佐地黃天冬之屬、資其宣導、若多用獨用、亦耗氣血而為殃.)香燥而散.陰血不足者禁之. 精滑汗多者尤忌.生水石間.不沾土.根瘦節(jié)密.一寸九節(jié)者良.去毛.微炒.秦艽為使. 惡器.(犯鐵器、令人吐逆.)
卞咐13648547943: 魔芋又名麻芋、鬼芋,是一種芋頭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魔芋具有預(yù)防動脈硬化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治癌瘤的功效.魔芋的藥用價值... -
靈寶市主軸: ______[答案] 1. C2. D 分 析: 1.根據(jù)材料可知300--500米的山區(qū)為魔芋的原產(chǎn)地,此處與種植的村莊海拔相差190--390米左右.土壤和水源差異不大,而且材料當中也沒有提到.但是材料中明顯提到地形發(fā)生了變化,在此基礎(chǔ)上,氣溫也會相差1.14--2.34℃,濕...
卞咐13648547943: 菖蒲在魚病防治中的作用有哪些?
靈寶市主軸: ______ 具體如下:(1) 主要功效:菖蒲又名水斂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長于水邊濕地,夏秋采根莖人藥,有抑菌、抗真菌作用.菖蒲在魚病防治中主要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赤皮病、爛鰓病等細菌性疾病和水霉病、鰓霉病等真菌性疾病.(2) 用量:浸漚,治療腸炎、爛鰓、赤皮病,每畝水面用切碎菖蒲4?5 千克、蓖麻葉4?5 千克,裹在10千克左右的松枝葉中,扎成2?3 捆 ,放置于食場及上風進水口處,浸沒在水中,每天翻動一次,使其腐爛,同時每天內(nèi)服白楊葉(每萬尾魚種1?1.5千克),連服6?7 天.全池潑灑,將菖蒲打成漿汁每畝水面用菖蒲1.5?2.5千克,加食鹽0.5?1千克,人尿2?5 千克,可用于治療水霉病.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
一、解毒驅(qū)邪的功效
石菖蒲氣味芳香,可辟穢化濁,有解毒驅(qū)邪之功效,可以很好的預(yù)防疾病,是一味保健良藥。
二、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石菖蒲對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能夠鎮(zhèn)靜、安神、催眠,對精神病患者有著一定的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
三、化濕和胃的功能
石菖蒲具有化濕和胃的功效。石菖蒲內(nèi)含揮發(fā)油,氣味芳香,能夠有效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常用于濕阻中焦、胃脘脹滿、苔膩等病癥的治療,具有很好的療效。
四、去濕止癢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去濕止癢的作用。石菖蒲辛苦而溫,辛溫能化濕;苦燥可殺蟲,所以用它來外用涂敷,有去濕療瘡、殺蟲止癢之功。
五、治療癲癇癥
石菖蒲可以用來治療癲癇。石菖蒲氣味芳香怡人,能夠化濕濁,有豁痰開竅的作用,適用于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病癥,石菖蒲對于治療癲癇癥病人有一定的治療好處。
六、增強記憶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增強記憶的作用。石菖蒲水煎醇沉液具有增智、促進記憶獲得、改善記憶障礙的作用。
七、理氣活血,治關(guān)節(jié)疼痛
石菖蒲味辛,可理氣活血、祛風宣濕,常用于治療風濕痹阻、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導致瘀腫疼痛等癥,另外石菖蒲外敷可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八、明目的功效
石菖蒲有明目之功效。石菖蒲配枸杞子、菊花、琥珀等,有明目作用,可用于治療角膜潰瘍。
九、抗驚厥作用
石菖蒲所含其β-細辛醚有抗驚厥作用。
十、抗菌作用
石菖蒲具有抗菌作用。其高濃度浸出液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十一、抗癌作用
石菖蒲煎劑體外實驗具有抗癌作用。
功效1
化痰開竅;化濕行氣;祛風利痹;消腫止痛。主熱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鳴;耳聾;脘腹脹痛;噤口痢;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疥癬。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
①《本經(jīng)》: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②《別錄》: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四肢濕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聰耳目,益心智。
③《藥性論》:治風濕頑痹,耳鳴,頭風,淚下,殺諸蟲,治惡瘡疥瘙。
④《日華子本草》:除風下氣,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zhuǎn)筋。治客風瘡疥,澀小便,殺腹藏蟲。耳痛:作末、炒,承熱裹窨,甚驗。
⑤王好古:治心積伏粱。
⑥《滇南本草》:治九種胃氣,止疼痛。
⑦《綱目》:治中惡卒死,客忤癲癇,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癰腫。搗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⑧《本草備要》:補肝益心,去濕逐風,除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風痹驚癇。
⑨《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癰。
⑩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熱病神昏,精神病。
⑾《廣西中草藥》: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胸腹脹悶或疼痛。
作用
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有鎮(zhèn)靜作用。煎劑或揮發(fā)油均能使小鼠自發(fā)活動減少, 解除單籠飼養(yǎng)小鼠的攻擊行為;亦能延長戊巴比妥鈉所致的睡眠時間,對閾下催眠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協(xié)同作用。此外, 尚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研究表明:揮發(fā)油中的細辛醚是鎮(zhèn)靜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揮發(fā)油后仍有鎮(zhèn)靜作用, 提示其鎮(zhèn)靜成分不只一種。
石菖蒲煎劑對戊四氮引起的小鼠驚厥有一定的對抗作用,與對照組相比, 能使自主活動減少,抽搐開始時間推遲, 抽搐鼠數(shù)較少。揮發(fā)油中的α-細辛醚140mg/kg能完全對抗小鼠電驚厥和戊四氮驚厥,并能對抗家兔側(cè)腦室給Ach所致驚厥,除去揮發(fā)油的水煎劑亦有作用。
石菖蒲揮發(fā)油對小鼠有較強的降溫作用。
石菖蒲根莖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劑, 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癲癇病及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有較好療效, 其揮發(fā)油對某些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動物模型具有顯著的生理活性。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揮發(fā)油(β-細辛醚)在一定濃度下有使豚鼠冠狀血管擴張的作用。臨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屬于痰濁氣滯之胸痹者的治療,其機制可能與其能增加冠脈流量有關(guān), 還可能與鎮(zhèn)靜、改善消化機能、平喘、鎮(zhèn)咳等作用有關(guān)。
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煎劑內(nèi)服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腸異常發(fā)酵,并有緩解腸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細辛醚能對抗氯化鋇引起的離體腸管的興奮作用。
抗真菌作用
菖蒲水浸劑(1:3), 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批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考夫曼-沃爾夫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細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對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收縮, 并有鎮(zhèn)咳作用。臨床上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有改善作用。
石菖蒲的藥用價值
石菖蒲的藥用價值,歷代本草多有記述。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菖蒲,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中醫(yī)學認為,石菖蒲有養(yǎng)心利竅,聰耳明目,健腦益智,化濕開胃等功效。常服本品,藉其芳香清芬之氣,而能疏暢氣機,使清陽上升,九竅通靈,以聰耳明目,開心益智。 (山東 梁兆松)
附方
①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yī)學正傳》)
②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普濟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④治溫熱、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時病論》)
⑤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開心散)
提示:以上內(nèi)容來自本站整理加原創(chuàng),今天重點為大家推薦的本文話題是:刺五加,下面我們來繼續(xù)深入介紹。
⑥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差暮劇,暮差朝發(fā),狂眩:菖蒲、遠志各二兩,茯苓、人參各三兩。上四味末之,蜜丸,飲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風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散。每服,空心溫酒調(diào)一錢匕,日再服。(《圣濟總錄》菖蒲散)
⑨治耳聾: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搗,篩,分作七丸,綿裹,臥即塞,夜易之。(《補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聾耳鳴如風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切)一對,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濟總錄》菖蒲羹)
⑾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錢。磨水頓服。(《江西草藥》)
⑿治噤口惡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兩,川黃連、甘草、五谷蟲各三錢.為末,蜜湯調(diào)送少許。(《本草匯言》)
⒀治霍亂吐瀉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兩,白術(shù),甘草(炙)各半兩。上五味搗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十數(shù)沸,傾出,放溫頓服。(《圣濟總錄》菖蒲飲)
⒁治赤白帶下:石菖蒲、破故紙,等分。炒為末,每服二錢,更以菖蒲浸酒調(diào)服,日一服。(《婦人良方》)
⒂治小便一日一夜數(shù)十行:-菖蒲、黃連,二物等分。治篩,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⒃治癰腫發(fā)背:生菖蒲搗貼,若瘡干,搗末,以水調(diào)涂之。(《經(jīng)驗方》)
⒄治跌打損傷:石菖蒲鮮根適量,甜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⒅治喉痹腫痛:菖蒲根搗汁,燒鐵秤錘淬酒一杯飲之。(《圣濟總錄》)
⒆治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點之。(《圣濟總錄》)
⒇治陰汗?jié)癜W:石菖蒲、蛇床子等分,為末。日搽二三次。(《濟急仙方》)
石菖蒲的用途
1.痰蒙清竅,神志昏迷。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
2.故擅長治痰濕穢濁之邪蒙蔽清竅所致之神志昏亂。治中風痰迷心竅,神志昏亂、舌強不能語,常與半夏、天南星、橘紅等燥濕化痰藥合用,如滌痰湯(《濟生方》);若治痰熱蒙蔽,高熱、神昏譫語者,常與郁金、半夏、竹瀝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湯(《溫病全書》);治痰熱癲癇抽搐,可與枳實、竹茹、黃連等配伍,如清心溫膽湯(《古今醫(yī)鑒》);治癲狂痰熱內(nèi)盛者,可與遠志、朱砂、生鐵落同用,如生鐵落飲(《醫(yī)學心悟》);用治濕濁蒙蔽,頭暈,嗜睡,健忘,耳鳴,耳聾等癥,又常與茯苓、遠志、龍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醫(yī)學心悟》)。
3.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疼痛。本品辛溫芳香,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痞塞疼痛,常與砂仁、蒼術(shù)、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如連樸飲(《霍亂論》)。
4.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濕、燥濕,又行胃腸之氣。治療濕濁、熱毒蘊結(jié)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痢疾后重等,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如開噤散(《醫(yī)學心悟》)。
5.健忘,失眠,耳鳴,耳聾。本品入心經(jīng),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諸癥。治健忘證,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yǎng)引發(fā)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常與人參、白術(shù)、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補心丸(《中藥制劑手冊》)。
食療作用:
味辛、苦,性微溫。歸心、肝、脾經(jīng)。芳香開散。
1.宣竅豁痰。適用于痰濕蒙閉清竅所致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癡呆。
2.和中辟濁。治療濕因脾胃所致的胸脘脹悶、腹?jié)M腹痛。
本品辛溫行散,苦溫除濕,主入心、胃二經(jīng),既能除痰利心竅,又能化濕以和中。適于痰濁閉竅及濕阻中焦等癥。
園林價值
石菖蒲常綠而具光澤,性強健,能適應(yīng)濕潤,特別是較陰的條件,宜在較密的林下作地被植物。
化學成分
石菖蒲根莖含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是β-細辛醚,順式甲基異丁香油酚(cismethylisoeugenol),欖香脂素(elemicin),細辛醛(asarylaldehde),δ-蓽澄匣烯(δ-cadinene),百里香酚(thymol),肉豆勞動酸(myristic acid)。金錢蒲根莖含揮發(fā)油,其中:α-和β-細辛腦,歐細辛腦,順式-4-丙稀基藜蘆醚(TCMLIBans-4-propenyl veraTCMLIBole)即是反式-甲基異丁香油酚(TCMLIBans-methylisoeugenol),4-烯丙基藜蘆醚(4-allylveraTCMLIBole)即是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欖香脂素,細辛醛,二聚細辛醚(bisasaricin),α-和β-畢澄匣油烯(cubeb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β-古蕓烯(β-gurjunene),伸縮術(shù)烯(eremophilene),橙花叔醇(nerolidol),愈創(chuàng)奧醇(guaiol),金錢蒲烯酮(gramenone),1,2-二甲氧基-4-(E-3-甲基環(huán)氧乙烷基)苯(1,2-dimethoxy-4-(E-3-methyloxiranyl)benzene),1,2,4-三甲氧基-5-(E-3-甲基環(huán)氧乙烷基)苯(1,2,4-TCMLIBimethoxy-5-(E-3-methyloxiranyl)benzene))等。
石菖蒲的養(yǎng)殖方法
栽培技術(shù)
繁殖技術(shù)
根莖繁殖:春季挖出根莖,選帶有須根和葉片的小根莖作種,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蓋土壓緊。
田間管理
栽后生長期注意拔除根部雜草,松土和澆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糞尿2次。以氮肥為主,適當增加磷鉀肥。在每次收獲投井下后,對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獲。
繁殖栽培
有性繁殖即種子繁殖。大都以無性繁殖為主,即分株繁殖。4月初將池、盆的石菖蒲地下莖連根挖起,去掉泥土及老根、莖后,用快刀切割成塊狀,即可進行分栽;也可在生長期內(nèi)進行分栽,將植株連根挖起,去除部分老根、莖,分成若干小株,在切的過程中必須保護好嫩葉及新生根,否則會影響成活率。露地栽培,選擇濕地或淺水處,按15cm×15cm的株行距進行叢植,栽培的形狀、圖案,要與周圍的植物搭配協(xié)調(diào)好,否則影響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與觀賞效果。盆栽時,選擇各自需要的大小盆,裝入培養(yǎng)土,中間挖穴植入,但生長點(芽)要露出泥土表面,栽植后保持土壤濕潤(1-3cm的深水)。生長期應(yīng)保持濕潤,定植到孕穗前需及時除草,并結(jié)合除草進行追肥,一般2-3次。初期追施氮肥,抽穗開花前追施磷、鉀肥,施肥要施入泥中(泥表面以下5cm左右)。越冬時,地上部分枯枝殘葉要清除,并集中燒掉。盆栽每2年要換分栽一次,池栽3年左右分栽一次。
采集
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或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曬干。
石菖蒲的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稻蝗,為害葉片,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
金龜子
危害
花菖蒲在幼苗期土壤干旱時,極易發(fā)生金龜子蟲害,危害根莖。常見的有兩種:
東北大黑鰓金龜子:幼蟲為乳白色,長35~45毫米,頭部呈紅褐色,有光澤。
銅綠金龜子:幼蟲為乳白色,體型肥厚,腹部完成“C”型,頭部有褐色斑點。
防治
園藝防治:利用成蟲的趨光性進行捕殺,深翻泥土。施入足量的基肥,減少成蟲產(chǎn)卵。
藥物防治:噴灑敵百蟲粉劑,或?qū)⑿亮蛄最w粒與細土混合,均勻撒于盆土中,配合翻土進行查殺。
射干鉆心蟲
危害
4月上旬,蟲子越冬后蟲卵開始孵化,5月幼蟲出現(xiàn),危害地上部分,6月侵害根莖。主要危害葉梢、莖、花梗、幼嫩的心葉,嚴重時造成植株枯萎。
防治
要將害蟲扼殺在搖籃中,所以5月噴殺是最佳時間。噴灑2000倍磷胺乳油液或1200倍敵殺死液噴殺。也可以根據(jù)幼蟲的出沒規(guī)律,利用激素進行人工捕殺。
蝸牛
危害
蝸牛常在傍晚或早晨活動,吸食葉片、花朵及根莖,造成莖葉破損,甚至咬斷幼苗。植株密集,土壤潮濕的環(huán)境及溫暖多雨的環(huán)境,植株都易遭受蝸牛的危害。
防治
噴灑3%石灰水進行滅殺。用蝸牛敵與玉米粉混合,在傍晚時分撒于池邊。陰雨天的清晨或傍晚,進行人工捕殺。
相關(guān)評說:
靈寶市主軸: ______[答案] 共生指的是種間關(guān)系 而不是營養(yǎng)方式 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還有自養(yǎng)的那些細菌不是寄生也不是腐生因為寄生是對寄主有害的 腐生是針對已經(jīng)死亡的機體的而共生是對彼此有利的這些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就是普通的異養(yǎng) 營養(yǎng)來源是動植...
靈寶市主軸: ______ 石菖蒲的副作用最明顯的是石菖蒲全株都是含有毒性的,尤其是根莖的部分毒性最大,雖然石菖蒲的藥用效果比較好,但是如果不小心服用過量的話,是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幻覺的,還有可能會引起患者感覺到疲勞無力,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也是有可能的.另外,石菖蒲具有刺激神經(jīng)的作用,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有刺激效果,服用過量的話毒性也就更大,會使患者出現(xiàn)神經(jīng)紊亂、神志不清的現(xiàn)象,還可能出現(xiàn)抽搐反應(yīng).
靈寶市主軸: ______ 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靈寶市主軸: ______ 中藥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以下幾點:中藥石菖蒲是天南星科的一種植物,味辛、苦、溫,歸心、胃經(jīng).具有開竅豁痰、益智安神、化濕開胃等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由于痰濕而導致的神志混亂、健忘、耳鳴等癥狀;還可以治療因痰中焦所致的胃脹氣、反胃、嘔吐等癥狀;對于痰濕阻滯引起的癲癇、瘋癲、癡呆等病癥也有一定的療效.
靈寶市主軸: ______ 1、石菖蒲30克,豬心1個.豬心切片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將切片的豬心和石菖蒲放入鍋中隔水燉,再加入精鹽調(diào)味,喝湯吃豬心.2、功效:豬心有安神定志的功效...
靈寶市主軸: ______ 宣、通竅. 辛苦而溫.芳香而散.開心孔.利九竅.明耳目.發(fā)聲音.去濕除風.逐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楊士瀛曰∶噤口雖屬脾虛、亦熱閉胸膈所致、用木香失之溫、山藥失之閉、唯參苓白術(shù)散加菖蒲、米飲下、胸次一開、自然思食.)風痹.(同黍米釀酒、治諸風.) 驚癇.崩帶胎漏.消腫止痛.解毒殺蟲.(士材曰∶仙經(jīng)稱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用泔浸、飯上蒸之、借谷氣而臻于中和、真有殊常之效、又曰∶芳香利竅、心脾良藥、能佐地黃天冬之屬、資其宣導、若多用獨用、亦耗氣血而為殃.)香燥而散.陰血不足者禁之. 精滑汗多者尤忌.生水石間.不沾土.根瘦節(jié)密.一寸九節(jié)者良.去毛.微炒.秦艽為使. 惡器.(犯鐵器、令人吐逆.)
靈寶市主軸: ______[答案] 1. C2. D 分 析: 1.根據(jù)材料可知300--500米的山區(qū)為魔芋的原產(chǎn)地,此處與種植的村莊海拔相差190--390米左右.土壤和水源差異不大,而且材料當中也沒有提到.但是材料中明顯提到地形發(fā)生了變化,在此基礎(chǔ)上,氣溫也會相差1.14--2.34℃,濕...
靈寶市主軸: ______ 具體如下:(1) 主要功效:菖蒲又名水斂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長于水邊濕地,夏秋采根莖人藥,有抑菌、抗真菌作用.菖蒲在魚病防治中主要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赤皮病、爛鰓病等細菌性疾病和水霉病、鰓霉病等真菌性疾病.(2) 用量:浸漚,治療腸炎、爛鰓、赤皮病,每畝水面用切碎菖蒲4?5 千克、蓖麻葉4?5 千克,裹在10千克左右的松枝葉中,扎成2?3 捆 ,放置于食場及上風進水口處,浸沒在水中,每天翻動一次,使其腐爛,同時每天內(nèi)服白楊葉(每萬尾魚種1?1.5千克),連服6?7 天.全池潑灑,將菖蒲打成漿汁每畝水面用菖蒲1.5?2.5千克,加食鹽0.5?1千克,人尿2?5 千克,可用于治療水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