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橋的詩句的四句
1.有關橋的詩歌4句、俗語2句、成語4個
有關橋的詩歌: (1).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詠梅》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元稹《寄樂天》 (4).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陸游《柳橋秋夕》 (5).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李紳《靈汜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毛澤東)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詩經.大雅.大明》) 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
(華鎮(zhèn))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ρ糝械男履?nbsp;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船到橋頭自然直 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橋歸橋,路歸路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結一個仇人拆一座橋。
過橋抽板 guò qiáo chōu bǎn 〖解釋〗比喻目的達到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回:“只要你不要過橋抽板,我馬上去找他們,一定有個辦法,明天來回復你。”
遇水架橋 yù shuǐ jià qiáo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出處〗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競賽》:“他們的勁頭都鼓的當當響,真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氣兒跑步向前。” 遇水疊橋 yù shuǐ dié qiáo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
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出處〗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二折:“也不用排軍校,你端的逢山開道,遇水疊橋。”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老施主見得最是,但我還有三個小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貧僧,方得到此。” 修橋補路 xiū qiáo bǔ lù 〖解釋〗修建橋梁,補好道路。
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布施,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
舌橋不下 shé qiáo bù xià 〖解釋〗形容驚訝的神態(tài)。 橋是橋,路是路 qiáo shì qiáo,lù shì lù 〖解釋〗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qū)分開來。
同“橋歸橋,路歸路”。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七:“就是蕭隊長也得說個理。
我姓韓的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誰來歪我不成,倒要問問老趙哥?” 橋歸橋,路歸路 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解釋〗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qū)分開來。 〖出處〗高陽《李鴻章》第八章:“王老哥,我們做這件事的要訣是,橋歸橋、路歸路,切忌扯在一起,混雜不清。”
過橋拆橋 guò qiáo chāi qiáo 〖解釋〗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出處〗《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七回:“但是現(xiàn)在的人總是過橋拆橋,轉過臉就不認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請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過河拆橋 guò hé chāi qiáo 〖解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船到橋門自會直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huì zhí 〖解釋〗橋:橋梁。
比喻事先不必多慮,問題自會得到解決。 〖出處〗茅盾《賽會》:“算了罷!船到橋門自會直!忘八才去趕他媽媽的夜市!” 橋歸橋,路歸路 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釋義〗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qū)分開來。
2.專門描寫橋的古詩,四句的
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
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感懷)董思恭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
故人從此隔,風月坐悠悠。(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
寶馬金為絡,香車玉作輪。(上元夜效小庾體)陳嘉言 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
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送吳七游蜀)駱賓王 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
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采桑)劉希夷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
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歡。
洛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東都酺宴四首)張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 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
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燕子龕禪師)王維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后同明月,君應聽子規(guī)。(送楊長史赴果州)王維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曉行巴峽)王維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
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江南旅情)祖詠 徒爾當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洛陽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頎。
3.專門描寫橋的古詩,四句的
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感懷)董思恭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駐馬西橋上,回車南陌頭。故人從此隔,風月坐悠悠。(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崔融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香車玉作輪。(上元夜效小庾體)陳嘉言
日觀分齊壤,星橋接蜀門。桃花嘶別路,竹葉瀉離樽。(送吳七游蜀)駱賓王
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采桑)劉希夷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還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華觀)陳子昂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歡。洛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東都酺宴四首)張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
巖腹乍旁穿,澗唇時外拓。橋因倒樹架,柵值垂藤縛。(燕子龕禪師)王維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后同明月,君應聽子規(guī)。(送楊長史赴果州)王維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曉行巴峽)王維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江南旅情)祖詠
徒爾當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橋,黃鳥春風洛陽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頎
4.求有關橋的詩歌四句
1、“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2、《詩經.大雅.大明》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3《寄樂天》:“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
4、“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岸花前后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能促歲陰惟白發(fā),巧乘風馬是春光。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shù)凋零憶越鄉(xiāng)。”
5。《還珠橋》:“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清風不共門墻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6、”。《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第二句是描繪石橋的千古佳句。
7、《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8、過杜浦橋》二首: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
9、其二:“橋北雨余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
10、江上》:“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冷云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繡佛前。”
5.關于橋的詩句
詩歌:>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對聯(lián):杭州半山橋:欲泛仙槎向何處;偶傳紅葉到人間。
西湖斷橋:斷橋橋不斷;殘雪雪未殘。 古詩:元稹《寄樂天》 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 靈汜橋前百里鏡, 安得故人生羽翼, 飛來相伴醉如泥。
李紳《靈汜橋>> 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 岸花前后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
能促歲陰惟白發(fā),巧乘風馬是春光。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shù)凋零憶越鄉(xiāng)。
華鎮(zhèn)(《還珠橋》 溪上還珠太守家, 小橋斜跨碧流沙。 清風不共門墻改, 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五云橋》 若耶北與鏡湖通, 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 我來徙倚暮煙中。
第二句是描繪石橋的千古佳句。 《秋思》 山步溪橋又早秋, 飄然無處不堪游, 僧廊偶為題詩入, 魚市常因施藥留. 離情別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風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別情。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韓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漢·劉徹《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晉·謝道蘊《詠雪聯(lián)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二、古詩詞中的花鳥蟲魚 1、帶“花”字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唐·李白《月下獨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唐·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帶鳥的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3、繪蟲的詩句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
——宋·樂雷發(fā)《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
——清·黃景仁《雜感》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月夜》 無意帶將花數(shù)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清·朱景素《樵夫詞》 未悉前頭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驅。——宋·楊萬里《寒食相將諸子游翟園》 南窗一枕睡初。
6.關于橋的詩句10句
1)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元稹《寄樂天》:“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
3)宋之問 《游云門寺》:“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龕依大禹穴,樓依少微星。。。虹橋轉翠屏”。
4)李紳 《靈汜橋》 :“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岸花前后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能促歲陰惟白發(fā),巧乘風馬是春光。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shù)凋零憶越鄉(xiāng)。”
5)華鎮(zhèn) 。《還珠橋》:“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清風不共門墻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6)陸游 。《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7)陸游。《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8)陸游 《戲作絕句, 以唐人句終之》“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
9)陸游 《柳橋秋夕》:“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
10)李慈銘 。”《微雨中過湖塘二首》:“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白云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jiān)祠。”
7.關于橋的詩詞佳句
1、橋的詩歌: 《詩經.大雅.大明》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詩中寫武王之母太姒來歸之情,文王親自迎親于渭水,渭水無車,于是立即“造舟為梁”,以通親好,顯示了文王對太姒女的真摯感情和遇事果斷的魄力,因而極大地顯示了文王的光輝。這可以說是我國詩歌中最早出現(xiàn)詠橋的名句。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樂天》:“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
靈汜橋在五云門外,今廢。此詩寫越州風光的優(yōu)美,熱情邀請白居易來越州銷魂。
陸游(1125-1210),山陰人。古代愛國詩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詩至少寫到30多座橋,有百余首橋詩。
陸游與云門寺結下深厚的感情,這里曾經是陸游早年讀書之處,史稱“ 云門草堂”。《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第二句是描繪石橋的千古佳句。
《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紹興城里的橋,陸游也寫了不少詠橋詩,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
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
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秋夕虹橋舟中偶賦》:“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沖破一溪云。
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斗轉夜將分。
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徐渭(1521-1539),山陰人,為明代著名詩人、戲劇家、書畫家, 我國青藤畫派創(chuàng)始人,寫了不少詠橋詩。
如:《柳橋不知誰氏園,舊有梨樹六株,花甚盛。余每當月夜坐觀移時,擬買之屋而扁曰香雪園,今歸誰氏,梨且斫盡矣》,這詩題目較長,對柳橋梨樹表達了深切的情意:“六樹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記柳橋頭。
嬌來靨靨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樓。不受三郎催羯鼓、好當一夢入羅浮。
今來斫盡誰家圃,鼙負山人扁額休。” 李慈銘(1834-1894),被尊為一代文史大師, 寫過一些頌贊紹興柳橋的詩:《寓山四負堂謁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絕寓園中,角巾屹然水中止。
講學同源幸得人,柳橋攜手王元趾”句。《東郭門外渡東橋吊余忠節(jié)公尚書二首》:此詩作者有自注:“明季狀元殉國者,公與杞縣劉文正、吉水劉文忠三人而已。”
“一死從容完晚節(jié),二劉先后重拜名。隔城亦有尚書在,慚見橋東一水清。”
另外還有一些橋詩如:《青田湖競渡詞十六首》:“虹橋三里小紅樓,樓下人家早艤舟。釧影隔窗燈未滅,曉星簾幕各梳頭。”
《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闌夜泛輕舠,燭影霞川五里遙。臨水人家花夾岸,笛聲吹月滿紅橋。”
《鑒湖柳枝詞十二首》:“三兩漁莊老樹邊,漁娃補網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
《微雨中過湖塘二首》:“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白云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jiān)祠。”
周作人(1885-1967),紹興人,是對新文學作出過多種貢獻的作家, 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很高地位,寫了不少歌詠紹興橋梁與懷念的詩。如《苦茶庵打油詩( 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橋下路骨灰瓦屑最難看。”
《苦茶庵打油詩補遺(二十首)》其九:“柳橋無復清冷水,梅市空余暗淡山。 ”《吾家數(shù)典》詩其六:“清道橋下百姓家,逸齋遺教是桑麻。”
《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與橋》一詩:“往昔居越中,吾愛河與橋/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櫓但用篙/夏日河水干,兩岸丈許高/洞橋如虹亙,石梁橫空蹺/亦常有過樓,步屨聲非遙/(板橋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過樓,亦曰過橋,為居民所私設者,唯城內有之。) 行行二三里,橋影錯相交/既出水城門,風景變一朝/河港俄空闊,野板風蕭蕭/ 試立船頭望,爐峰干云霄/。”
2、橋的諺語: 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橋孔里插扁擔-------擔當不起 3、橋的名言佳句: 橋西暮雨黑,籬外春江碧。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輪勢隨天度,橋形跨海通。 水底遠山云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
4:橋的史話: 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時,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間,出現(xiàn)了架 設在長江上的第一座浮橋。 建于1706年的滬定鐵索橋跨長約100m,寬約2.8M,由13 條錨固于兩岸的鐵鏈組成,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經 渡此橋,由此更加聞名。
灌縣的安瀾竹索橋建于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 索橋,全長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徑約61m,全橋由細竹蔑編粗五寸的24根竹索組成,其中橋面索和扶擋索各半。 在秦漢時期,我國已廣泛修建石粱橋。
世界上現(xiàn)在是保 存著的最長、工程最艱巨的石粱橋,就是我國于1053一1059年 在福建泉州建造的萬安橋,也稱洛陽橋,此橋長達800米,共47 孔,位于“波濤洶涌,水深不可址”的海口江面上。此橋以 磐石鋪遍橋位底,是近代筏形基礎的開端,并且獨具匠心地用養(yǎng)殖海生牡蠣的方法膠固橋基使成整體,此也是世界上 絕無僅有的造橋方法,近千年前就能在這種艱難復雜的水。
8.關于橋的詩句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消。陸游《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五云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陸游《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游,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馮延已《鵲踏枝》: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現(xiàn)代詩:徐志摩《再別康橋》卞之琳《斷章》: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窗口看我;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9.關于橋的古詩4首(要完整的詩、名字、作者)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雁齒小虹橋,垂檐低白屋。
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開坼褐錦,節(jié)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
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
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州橋
(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
幾時真有六軍來?
陸游關于橋的詩句
18、湖水綠于染,野花紅欲燃。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題跨湖橋下酒家》 20、縹緲云邊罨畫樓,空蒙雨外木蘭舟。誰知老子清狂甚,獨占城南十里秋?《泊舟湖橋酒樓下》 陸游的詩句 1、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2、山重水復疑無路,...
關于橋的詩句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船到橋頭橋頭自然直.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見咸陽橋.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 回環(huán)鳥道接長橋,云影山光入望遙。縮千里為咫尺,聯(lián)兩地成一家 水光遙接漢,虹氣上凌虛 上下影搖波底月,往來人渡鏡中梯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毛澤東)...
有關橋的詩句有哪些?
4. 關于橋的詩句 詩歌:>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對聯(lián):杭州半山橋:欲泛仙槎向何處;偶傳紅葉到人間。 西湖斷橋:斷橋橋不斷;殘雪雪未殘。 古詩:元稹《寄樂天》 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 靈汜橋前百里鏡, 安得故人生羽翼, 飛來相伴醉如泥。 李紳《靈汜橋>> ...
有哪些帶有“橋”字的詩句?
很多。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河陽橋送別》柳中庸 釋義:滾滾黃河從千里之外奔涌而來,寬闊的江面上架有河陽浮橋,在此送別友人到遙遠的晉國故里去,路途一直延伸到茫茫的遠方。獨酌板橋浦,古人誰可征。——《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李白 釋義:在板橋浦獨自喝酒,古人誰能可以征用?
關于橋的著名詩句
贊美橋的詩句: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2.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3.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4.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5.古木陰中系短...
有關橋的詩句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相和歌辭·江南曲)韓翃 妾年初二八,...
關于橋的著名詩句
有關橋的著名詩句如下:1、原文: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釋義:拂曉時分直向巴峽而去,春日將盡使我思念京城。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雞競相啼鳴。
有關橋的詩歌俗語成語
指送別。出處:漢·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7濠梁之上:濠梁:濠水上的橋。指別有會心,自得其樂的境地。出處:《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
關于梁橋的詩句
3.關于橋的詩句,故事,種類,命名·· 按材質分: 木質橋 石橋 磚橋 混凝土橋 鋼筋混凝土橋 按外觀分: 梁橋 拱橋 斜拉橋 懸索橋 高架橋 組合體系橋 按用途分: 鐵路橋、公路橋、管道橋、多用橋 (立交橋屬于公路橋) 按跨越對象分: 跨越河流的跨河橋 跨越山谷的跨谷橋 跨越鐵路或公路的跨線橋(又稱立交橋) ...
關于橋的詩句??
我愛綿遠河上的大橋,因為這一座座的橋既年輕又十分的漂亮。更多的愛它那勃勃雄姿, 站立在地上,立腳于水中,不辭艱辛,普渡眾生,我心悅誠服的崇敬綿遠河上的橋。 你看,綿遠河上的橋多彩多姿。有的造型象一彎月亮,又象夏日雨后的彩虹;有的象一張弓,以無窮大的力量,鞭策你的征程;有的似樓臺,既現(xiàn)代又古樸,耐...
相關評說: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答案] 詠橋的詩辭(一)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答案] 渡船橋:南側聯(lián):一線橋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歌;北側聯(lián):春入船唇流水綠,人歸渡口夕陽紅.東溪橋:泓月色含規(guī)影;兩岸書聲接榜歌. 梅縣橋溪村:上聯(lián)是“一門鼎盛,二姓同村,三代展鴻圖,四海揚名,五指峰巒鐘沛...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答案]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答案] 再別康橋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 王粲(177~217),漢魏間詩人 朝發(fā)鄴都橋.暮濟白馬津.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將定一舉勛.籌策運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無時謀.譬諸具官臣.鞠躬中堅內.微畫無所陳.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去茲鄭衛(wèi)聲,雅音方可悅.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塞下曲六首」李白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何當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 《詩經.大雅.大明》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sE mz'> 宋之問《游云門寺》:“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龕依大禹穴,樓依少微星.......虹橋轉翠屏”.,g Xj% uvDM_ 元稹《寄樂天》:“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 五云橋》 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 《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 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 《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 素璧初升禹廟東,天...
芝山區(qū)防振: ______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玄都觀)徐氏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橫吹曲辭·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樓不閉葳蕤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