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了宣揚大明國威,派遣鄭和出使過幾次西洋?
朱棣是明朝歷史上一位非常偉大的皇帝,也是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他的上位也為明朝帶來了諸多貢獻,編撰《永樂大典》,遷都北京都為后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最重要的還有就是派遣政和七次下西洋。
了解明朝歷史的都知道朱棣派遣政和下西洋最初的目的是尋找建文帝,畢竟多年前他造反,從自己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了皇位,可是朱允炆從此卻消失不見,就像是人間蒸發(fā)了一樣。朱棣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否則這個皇帝他當?shù)囊膊话残摹S谑牵退较屡汕舱拖挛餮髮ふ抑煸蕿傻南侣洌瑢ν鈪s聲稱是與出使其他國家,促進與其他國家友好往來。至于為何選擇政和?鄭和原姓馬,小字三寶,云南昆陽人,鄭和身材魁梧,口才詼諧,有智有才,在宮中內侍沒有人能與他相比,深得明成祖朱棣的信任,是明成祖的心腹,所以就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
政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去過印度尼西亞,去過南非,去過南太平洋等等眾多的國家和地方,確實被稱為當時的壯舉。根據(jù)史書記載,政和下西洋的前三次的成果與亞非三十多個國家結成了同盟,最后四次都是為了宣揚“國威”。第一次開始于1405年,他在這一年的7月正式受命出使西洋,第二次和第三次下西洋持續(xù)了兩年左右的時間,船隊于1411年7月返航回國。最終在1430年6月,鄭和再一次等到了讓他下西洋的命令,也就是在這次過程中,鄭和于返程途中逝世。 政和下西洋宣揚了大明朝的國威,引來世界各國的朝拜,促進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促進明代的經濟發(fā)展。
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還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以打消朱棣的憂慮。
7次。鄭和7次下過西洋,總共用時28年走過了亞,非30多個國家先后去過了,東南亞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紅海地區(qū)。
三次,每次鄭和下西洋都是會帶來很多的金銀財寶的,而且也很好的促進和外國的交流。
相關評說:
達孜縣工件: ______ 1389年,燕王朱棣攻入北京城,建文帝朱允文一把大火燒毀了宮殿,等到朱棣帶領大群消防隊員趕到現(xiàn)場的時候,留給他的只是一堆廢墟和活不見人死不見尸的尷尬局面.從此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的心頭大患,...
達孜縣工件: ______ 明朝前期大規(guī)模的遠洋航海活動,船隊由鄭和率領.鄭和(約1371 -約1433 )本姓馬,名和,小字三保,昆陽(今云南晉寧)人,回族.洪武十五年( 1382年),入京師...
達孜縣工件: ______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為褒獎出使西洋的鄭和,敕建 “靜海寺”,取四海平靜,天下太平之意.1842年第一次鴉片 戰(zhàn)爭后,靜海寺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達孜縣工件: ______ 為了使明朝在世界上有一定地位 明成祖朱棣剛繼位 也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 所以派鄭和下西洋與其他國家通商
達孜縣工件: ______ 建文帝的結局到底怎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明史第一謎案.因為建文帝在太... 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shù)下西洋,一為宣揚國威,一為蹤跡建文帝.據(jù)《明史...
達孜縣工件: ______[答案]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明成祖朱棣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
達孜縣工件: ______ 清江督造船廠明代全國最大的內河漕船廠是清江督造船廠.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廠,位...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當政后的一大壯舉,是派遣鄭和七下西洋.鄭和麾下數(shù)以百計...
達孜縣工件: ______ 最初的原因是朱棣為了尋找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以便于斬草除根,去除自己帝位合法合法性的最大威脅.鄭和其實是明廷豢養(yǎng)的特務.到后來明成祖朱棣發(fā)現(xiàn)鄭和下西洋后的交流大大擴大了大明帝國的影響,他為了樹立在世界上的威信,鞏固自己的帝位,就多次派遣鄭和下西洋.
達孜縣工件: ______ 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出海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但初衷不是為了友好交往,而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為皇室尋找奇珍異寶,是出于政治需要.也有一說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隨著國立的衰退,鄭和七下西洋而終.
達孜縣工件: ______ 明朝時,我國派出了一位海上使者鄭和,出使西洋.鄭和(1371年-1433年), 明朝太監(jiān) ,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云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xiāng)知代村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jiān).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 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