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字的筆順
筆順:撇、橫、豎、提、撇、橫折鉤、撇、撇
基本字義:
物wù(ㄨˋ)
1、人以外的具體的東西:事物。生物。物體。貨物。禮物。文物。物價。物質(zhì)。地大物博。物極必反。
2、內(nèi)容,實(shí)質(zhì):言之有物。
3、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對的環(huán)境:物議(群眾的批評)。待人接物。物望所歸(眾望所歸)。
造字法:形聲;從牛、勿聲。
相關(guān)組詞:
物體[wù tǐ]
(名)由物質(zhì)構(gòu)成的、占有一定空間的個體。
動物[dòng wù]
(名)有神經(jīng)、有感覺、能運(yùn)動,多以有機(jī)物為食料的一類生物。
禮物[lǐ wù]
贈送給他人以表達(dá)敬意或慶賀的物品。
讀物[dú wù]
(名)供閱讀的書籍、雜志、報(bào)紙等:少兒~。
植物[zhí wù]
(名)生物的一大類,這一類生物的細(xì)胞多具有細(xì)胞壁。一般有葉綠素,多以無機(jī)物為養(yǎng)料,沒有神經(jīng),沒有感覺。
物品[wù pǐn]
(名)東西(多指日常生活中應(yīng)用的):貴重~。
食物[shí wù]
供人食用的可以充饑的東西。
谷物[gǔ wù]
(名)稻、麥、谷子、高粱、玉米等谷類作物的總稱,也指這類作物的籽實(shí)。
尤物[yóu wù]
珍貴的物品。
地大物博[dì dà wù bó]
地域廣大,物產(chǎn)豐富:我國~,人口眾多。
博物館[bó wù guǎn]
(名)搜集、保管、研究、陳列、展示有關(guān)社會歷史、文化藝術(shù)、自然科學(xué)以及體育競技等方面的文物或標(biāo)本的文化教育事業(yè)機(jī)構(gòu):自然~|歷史~。
障礙物[zhàng ài wù]
軍事上指遲滯和阻止敵人行動的地形和爆炸物、構(gòu)筑物、破壞物、堵塞物及受染區(qū)等。分天然障礙物和人工障礙物。后者如地雷、水雷、陷阱、鐵絲網(wǎng)、鹿寨等。
微生物[wēi shēng wù]
一類肉眼看不到,要在顯微鏡下才能察覺的生物。
字字筆順
字字筆順: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1、文字 漢~。識~。~體。~義。常用~。2、(~兒)字音 咬~兒。~正腔圓。他說話~~清楚。3、字體 篆~。柳~。宋體~。美術(shù)~。4、書法作品 ~畫。一幅~。5、字眼;詞 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6、字據(jù) 立~。
字的筆順筆順序
字的筆順筆順序,如下:
字字的筆順
字的筆順: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拼音zì,部首子部,部外筆畫3畫,總筆畫6畫。五筆PBF,倉頡JND,鄭碼WDYA,四角30407。結(jié)構(gòu)上下,電碼1316,區(qū)位5554,統(tǒng)一碼5B57。筆順:丶丨フフ丨一。基本字義:1、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漢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
字的筆順
字的筆順是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字的釋義:1、文字:漢~。識~。~體。~義。常用~。2、(~兒)字音:咬~兒。~正腔圓。他說話~~清楚。3、字體:篆~。柳~。宋體~。美術(shù)~。4、書法作品:~畫。一幅~。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6...
字筆順怎么寫
字的筆順詳解 字字筆畫寫法 “字”的解釋 1. 字 拼音:[zì](1)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組詞】:文字。漢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間。字斟句酌。(2)文字的不同形式,書法的派別。【組詞】:草字。篆字。顏?zhàn)帧A帧W字。趙字。(3)書法的作品。【組詞】:字畫。字幅...
字的筆順
字的筆順:“字”字共有6畫,筆畫順序?yàn)椋狐c(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字(拼音:zì)為漢語一級通用規(guī)范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在屋子(宀)里生養(yǎng)孩子(子)。“字”的本義指生育孩子,引申為撫養(yǎng),又引申為女子許婚。組詞:字畫[zì huà](名)...
字的筆順 字的讀音
1、字的筆順: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2、字,漢語一級字,讀作zì,最早見于商代文字。3、“字”的本義為婦人孕育。《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中次七經(jīng)》:“其上有木焉,名曰黃棘,黃華而員葉,其實(shí)如蘭,服之不字。”《易·屯》:“好貞,不字。”虞翻注:“字,妊娠也...
字的筆順 正確
字的筆畫共有6畫,筆畫順序?yàn)椋狐c(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字(拼音:zì)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在屋子(宀)里生養(yǎng)孩子(“字”的本義指生育孩子,引申為撫養(yǎng),又引申為女子許婚。古時把象形字稱作“文”,把在象形字基礎(chǔ)上滋生出來的字稱作“字”。后統(tǒng)稱...
“字”的筆順是什么?
請看字的筆順:
字字的筆順怎么寫
《字》字的筆順分步演示(一筆一畫寫漢字):《字》字的基本信息,讀音zì,部首子,總畫數(shù)6畫,筆順編碼丶丶丨一。漢字《字》共有6畫,筆畫順序?yàn)椋狐c(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橫。關(guān)于《字》的成語:十字路口、一字一句、字里行間、金字招牌、字正腔圓、只字不提、八字沒見一...
相關(guān)評說:
南漳縣擺動: ______ 1、薛,拼音:許.是漢語中的常用詞,其原文見于商代甲骨文.2、“雪”的古老形狀是由落下的“雨”和羽毛狀的雪花組成的.其本義是指天空中落下的白色晶體,是天空中的水汽冷卻到零攝氏度以下時凝結(jié)而成.因?yàn)檠┑念伾前咨?所以“雪”這個詞可以引申為:雪白的、冰淇淋的、閃閃發(fā)光的.雪可以變成水,有清潔作用,所以“雪”字有除塵、洗滌之意,如:復(fù)仇、報(bào)仇、申冤.本文,雪字的筆順和結(jié)構(gòu),雪字的筆順到此就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漳縣擺動: ______ 1、門(拼音:mn)是《漢語通用規(guī)范》第一級中的漢字(常用詞).2、門最早出現(xiàn)在甲骨文和商代的金文中,它們的古代形狀像兩扇門.門的本義是指房子的兩個外門,與內(nèi)門相對.門是人們進(jìn)出房屋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必經(jīng)之路.本文,門字的筆順,門字的筆順是什么到此就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漳縣擺動: ______ “力”字的筆畫順序是 力 字筆順: 橫折鉤、撇 力 讀音 lì 部首 力 筆畫數(shù) 2 基本解釋 1. 人和動物筋肉的效能 :~氣.~量. 2. 一切事物的效能 :視~.生產(chǎn)~.控制~. 3. 物理學(xué)上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引起運(yùn)動加速或形變 :~學(xué).作用~.保...
南漳縣擺動: ______ 惣,讀作:zǒng 解釋:"揔"的訛字. 惣 zǒng ㄗㄨㄥˇ ◎ "揔"的訛字. 揔 zǒng ㄗㄨㄥˇ 1. 古同"總". 2. 持;攬. 揔 sōng ㄙㄨㄥˉ ◎ 手進(jìn)物. 組詞: 1. 俱揔 【拼音】:jù zǒng 【詞義】:1.歸總;匯總. 2. 操揔 【拼音】:cāo zǒng 【詞義】:1.握持.
南漳縣擺動: ______ 代的筆畫順序?yàn)?撇、豎、橫、斜鉤、點(diǎn). 一、代的拼音:[ dài ] 二、代的釋義: 1、替. 2、歷史上劃分的時期. 3、世系的輩分. 三、代的部首:亻 四、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五、造字法:形聲 六、相關(guān)詞組: 古代、年代、代替、末代、取代 擴(kuò)展資料 一、代的字形演變 二、詞組釋義: 1、代謝[ dài xiè ] 更替、交替變換. 2、代為[ dài wéi ] 代替別人做某事. 3、勝代[ shèng dài ] 猶勝朝. 4、晚代[ wǎn dài ] 近世. 5、代表[ dài biǎo ] 代替?zhèn)€人或集體發(fā)表意見或擔(dān)任工作的人. ...
南漳縣擺動: ______ 木字筆順是:先是一,再是丨,然后一丿再一?.木字是代表樹木,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就是說有很多樹木和分枝,古人很形象生動的告訴我們這些樹木枝丫都是木的意思....
南漳縣擺動: ______ 【怪】字 五行:金 繁體字:怪 簡體筆畫:8畫 康熙筆畫:9畫 【物】字 五行:水 繁體字:物 簡體筆畫:8畫 康熙筆畫:8畫
南漳縣擺動: ______ 『惣』 拼音:zǒng 注音:ㄗㄨㄥˇ 部首:心 部首筆畫:4 總筆畫:12 康熙字典筆畫( 惣:12; ) 五筆86:TRQN 五筆98:CQRN 倉頡:HHP 分解查字:物心(wuxin) 筆順編號:312135334544 四角號碼:27332 UniCode:U+60E3 筆順讀寫:撇橫豎橫撇折撇撇捺折捺捺 [ 結(jié)果來源于: http://tool.httpcn.com/Html/Zi/25/PWILXVAZKOTBAZEKO.shtml ]
南漳縣擺動: ______ 惣zǒng 惣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jié)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心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2 五筆86:TRQN 五筆98:CQRN 倉頡:HHP 筆順編號:312135334544 四角號碼:27332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0E3 基本字義 1. “揔”的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