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歷史名人 原來有他們
1、吳起: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qū))人。戰(zhàn)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nèi)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后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吳廣:
吳廣(?-前208),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fā)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
陳勝、吳廣便發(fā)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lǐng)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3、吳承恩:
吳承恩(1506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xiàn)淮安市淮安區(qū)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現(xiàn)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4、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廣寧前屯衛(wèi)中后所(今遼寧綏中)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guān)大戰(zhàn)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鎮(zhèn)守云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歷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于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并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tǒng)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fā)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謚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后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jié)束。
5、吳道子: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圣,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
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后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chuàng)作。
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nèi)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長于壁畫創(chuàng)作。
曹雪13015776129: 吳王夫差有后人存世嗎?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夫差有三子:友、地、鴻. 關(guān)于"鴻"的記載 據(jù)歷史記載,吳國亡后,太子吳鴻被越國放逐到原來的安徽婺源(今屬江西),一起去的人也不少,但一到那里,卻是荒地一塊,自然環(huán)境、生產(chǎn)生活條件很差,而鴻又年幼,無法把大家組織起來,于是有的人就脫離鴻,改名換姓,而遠走他鄉(xiāng).有的仍跟隨吳鴻,歷經(jīng)風風雨雨,終于扎下根,繁衍出鄱陽吳氏.鄱陽吳氏是當今江西眾多的吳姓宗族中最古老的一支,經(jīng)過漫長歲月,到宋代以后,鄱陽吳氏終于大有起色,宗族之中人才輩出,宋代有進士吳伸,元代有進士吳仲常,明代見于史書的就有進士吳鏞等多人,清代則有進士吳焯等人.吳鴻在江西的子孫們?nèi)蘸筮€分衍出了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安仁吳氏、進賢吳氏、南昌吳氏等多支吳氏支系.
曹雪13015776129: ''吳''氏的由來...祖先是誰啊?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周太王的兒子秦伯被封于吳地 其子孫以封地為姓 名人 吳起 戰(zhàn)國時衛(wèi)國人
曹雪13015776129: “吳”這個姓的由來,詳細介紹下,謝謝!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吳姓是當今中國第十大姓,在目前『百家姓』中排名第十.吳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比較高. 姓氏起源: 吳姓起源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 是吳權(quán)的后代; 第二種, 是舜的后代; 第三種, 是夏朝吳賀的后代. 但是, 吳姓最主要的起源, 是第...
曹雪13015776129: 吳氏的歷史由來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以吳國號為姓,出自姬姓,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時,有圣瑞出現(xiàn),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
曹雪13015776129: 百家姓吳在江西什么地方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春秋吳國亡后,大批的吳姓宗室被流放到偏遠荒涼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婺源,這支吳氏尊吳王諸樊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歷史上最悠久的吳姓宗族. 鄱陽吳氏、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進賢吳氏等支都是吳鴻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難到了安徽歙縣,其后裔發(fā)展成安徽吳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吳氏,他們也以諸樊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吳氏、江西德興建節(jié)吳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吳氏最為興旺,成為望族. 還有想具體了解吳氏在線中找找http://www.cnwu.net/zp/Index.shtml
曹雪13015776129: 宋高宗趙構(gòu)皇后吳氏簡介及怎么死的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高宗趙構(gòu)的皇后吳氏,(1115年-1197年),開封人.十四歲被選入宮,紹興十三年被冊立為趙構(gòu)的皇后,83歲崩.謚曰憲圣慈烈皇后,攢祔于永思陵.吳氏一生,經(jīng)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長達五十五年,是歷史上在后位最...
曹雪13015776129: 兗州地理及戰(zhàn)略地位?古今名人有?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史料記載的吳姓主要有四大來源:(1)《通志·氏族略》記載:'泰伯封于吳,子孫以國為氏.'即吳國始祖泰伯、仲雍的后代.(2)是顓頊帝的名臣吳權(quán)的后裔.(3)出自舜帝有虞氏.(4)出自夏代著名弓箭手吳賀.這其中又以第1支的影響最大....
曹雪13015776129: 日本人不殺吳姓嗎?日本人是不是吳姓人后代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最近在網(wǎng)上有看到一則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話說這個日本人當初侵略中國的時候是沒有殺吳姓的人的,從這個側(cè)面可以看出,這個吳姓話說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就是吳姓人的后代,這個可不是我說的啊,這是網(wǎng)上說的,所以這些個疑問到底...
曹雪13015776129: 現(xiàn)代姓“吳”的有名人有誰?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吳奇隆 吳宗憲(主持人),吳克群(歌星),吳京(演員) 吳君如 吳文璟 吳辰君 吳卓羲 吳宇森(導演) 這里有圖片 http://bbs.cn.yahoo.com/message/read_-c3RhcnBpYw==_84258.html
曹雪13015776129: 吳姓的起源和流傳是怎么樣的,竟讓日本人不殺吳姓人士? -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因為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姓吳的道士去到了日本,帶去了很多唐朝的文化和技術(shù),讓他們發(fā)展了起來.所以他們非常感謝這位姓吳的道士,所以也不殺姓吳的后人. ...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qū))人。戰(zhàn)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nèi)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后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有《吳子兵法》傳世。
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吳廣:
吳廣(?-前208),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fā)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
陳勝、吳廣便發(fā)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lǐng)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3、吳承恩:
吳承恩(1506年—約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人(現(xiàn)淮安市淮安區(qū)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現(xiàn)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記》作者是吳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學者吳玉搢。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4、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廣寧前屯衛(wèi)中后所(今遼寧綏中)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guān)大戰(zhàn)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鎮(zhèn)守云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歷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于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并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tǒng)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fā)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謚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后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jié)束。
5、吳道子: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圣,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
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后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chuàng)作。
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nèi)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長于壁畫創(chuàng)作。
相關(guān)評說: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夫差有三子:友、地、鴻. 關(guān)于"鴻"的記載 據(jù)歷史記載,吳國亡后,太子吳鴻被越國放逐到原來的安徽婺源(今屬江西),一起去的人也不少,但一到那里,卻是荒地一塊,自然環(huán)境、生產(chǎn)生活條件很差,而鴻又年幼,無法把大家組織起來,于是有的人就脫離鴻,改名換姓,而遠走他鄉(xiāng).有的仍跟隨吳鴻,歷經(jīng)風風雨雨,終于扎下根,繁衍出鄱陽吳氏.鄱陽吳氏是當今江西眾多的吳姓宗族中最古老的一支,經(jīng)過漫長歲月,到宋代以后,鄱陽吳氏終于大有起色,宗族之中人才輩出,宋代有進士吳伸,元代有進士吳仲常,明代見于史書的就有進士吳鏞等多人,清代則有進士吳焯等人.吳鴻在江西的子孫們?nèi)蘸筮€分衍出了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安仁吳氏、進賢吳氏、南昌吳氏等多支吳氏支系.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周太王的兒子秦伯被封于吳地 其子孫以封地為姓 名人 吳起 戰(zhàn)國時衛(wèi)國人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吳姓是當今中國第十大姓,在目前『百家姓』中排名第十.吳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比較高. 姓氏起源: 吳姓起源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 是吳權(quán)的后代; 第二種, 是舜的后代; 第三種, 是夏朝吳賀的后代. 但是, 吳姓最主要的起源, 是第...
岑鞏縣主動: ______ 以吳國號為姓,出自姬姓,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時,有圣瑞出現(xiàn),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
岑鞏縣主動: ______ 春秋吳國亡后,大批的吳姓宗室被流放到偏遠荒涼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婺源,這支吳氏尊吳王諸樊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歷史上最悠久的吳姓宗族. 鄱陽吳氏、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進賢吳氏等支都是吳鴻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難到了安徽歙縣,其后裔發(fā)展成安徽吳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吳氏,他們也以諸樊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吳氏、江西德興建節(jié)吳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吳氏最為興旺,成為望族. 還有想具體了解吳氏在線中找找http://www.cnwu.net/zp/Index.shtml
岑鞏縣主動: ______ 高宗趙構(gòu)的皇后吳氏,(1115年-1197年),開封人.十四歲被選入宮,紹興十三年被冊立為趙構(gòu)的皇后,83歲崩.謚曰憲圣慈烈皇后,攢祔于永思陵.吳氏一生,經(jīng)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長達五十五年,是歷史上在后位最...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史料記載的吳姓主要有四大來源:(1)《通志·氏族略》記載:'泰伯封于吳,子孫以國為氏.'即吳國始祖泰伯、仲雍的后代.(2)是顓頊帝的名臣吳權(quán)的后裔.(3)出自舜帝有虞氏.(4)出自夏代著名弓箭手吳賀.這其中又以第1支的影響最大....
岑鞏縣主動: ______ 最近在網(wǎng)上有看到一則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話說這個日本人當初侵略中國的時候是沒有殺吳姓的人的,從這個側(cè)面可以看出,這個吳姓話說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就是吳姓人的后代,這個可不是我說的啊,這是網(wǎng)上說的,所以這些個疑問到底...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吳奇隆 吳宗憲(主持人),吳克群(歌星),吳京(演員) 吳君如 吳文璟 吳辰君 吳卓羲 吳宇森(導演) 這里有圖片 http://bbs.cn.yahoo.com/message/read_-c3RhcnBpYw==_84258.html
岑鞏縣主動: ______ 因為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姓吳的道士去到了日本,帶去了很多唐朝的文化和技術(shù),讓他們發(fā)展了起來.所以他們非常感謝這位姓吳的道士,所以也不殺姓吳的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