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金仙”的詩句
帶“金仙”的五言詩句
帶“金仙”的五言詩句43句,其中“金仙”開頭的五言詩句8句,“金仙”結尾的五言詩句8句,“金仙”在中間的五言詩句27句。
“金仙”開頭的五言詩句
1、金仙入漢夢,始聞佛法東。——出自郭印《閑看佛書》
2、北門逼西清,金仙侍玉皇。——出自曾豐《壽周樞密四首》
3、金仙不吾欺,莊生助之揚。——出自韓維《答梁大夫斷求息緣以躋高跖兼簡清臣大夫》
4、金仙琢靈象,相好倚北壁。——出自唐·皇甫湜《石佛谷》
5、眾圣演世教,金仙獨圓成。——出自張耒《感遇二十五首》
6、瓦堂如案平,金仙閟光景。——出自李燾《句》
7、金仙著書日,世界名極樂。——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
8、神□□□丁,金仙儼垂裳。——出自閻禹錫《題定明大像》
“金仙”結尾的五言詩句
1、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出自唐·宋之問《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2、隆鼻號金仙,更長漫嗟惜。——出自南宋·文天祥《太白樓》
3、早知清凈理,常愿奉金仙。——出自唐·岑參《登總持閣》
4、我來宿招提,逾月從金仙。——出自高斯得《次韻北澗禪師留別》
5、規(guī)模應甲剎,殿閣擁金仙。——出自劉學箕《大能仁寺》
6、我疑家玉帝,誰道宅金仙。——出自曾豐《游烏石寺》
7、化娥騰寶像,留影閟金仙。——出自唐·李紳《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
8、輕策臨絕壁,招提謁金仙。——出自唐·閻防《晚秋石門禮拜》
“金仙”在中間的五言詩句
1、郎悟前后際,始知金仙妙。——出自唐·李白《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2、蔭茲金仙居,樓殿郁沉沉。——出自張耒《太寧庭柏》
3、黃金仙杏粉,赤玉海榴房。——出自歐陽修《端午帖子·夫人合五首》
4、尋源探云霞,中有金仙家。——出自李堪《仙樓道院》
5、奕奕金仙面,排行立曉晴。——出自宋·陳與義《蠟梅四絕句》
6、盤盤轉危磴,上叩金仙宅。——出自文同《富東山海師》
7、泛舟次巖壑,稽首金仙堂。——出自唐·王武陵《宿慧山寺》
8、心空罪亦空,徑造金仙庭。——出自滕岑《和陶淵明飲酒詩》
9、悠悠數(shù)世后,引得金仙來。——出自黎廷瑞《雜詩三首》
10、我本玉階侍,偶訪金仙道。——出自唐·張九齡《與生公尋幽居處》
11、相傳金仙趾,玉質存至今。——出自劉望之《題三學山》
12、煌煌金仙語,鬼物所尊畏。——出自張耒《泗州阻風七日投佛經禱斗山下》
13、獨隱金仙屋,誰明鐵漢心。——出自劉黻《和南澗叔見寄》
14、向為情愛縛,未盡金仙旨。——出自唐·李群玉《飯僧》
15、林下金仙地,苔門搑夕陽。——出自李堪《烏目山五題·龍院》
16、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出自唐·羊士諤《和蕭侍御監(jiān)祭白帝城西村寺齋沐覽鏡…吏部孟員外并見贈》
17、上到金仙家,緣空列臺殿。——出自文同《蒼溪山寺》
18、巖底金仙寺,峰頭玉井蓮。——出自呂愿中《華景洞》
19、西方金仙子,崇義乃無明。——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20、景別金仙地,人忘塵世機。——出自俞桂《煙霞石壁》
21、坐令金仙力,鎮(zhèn)此水府靈。——出自張耒《龜山水陸院》
22、輪回有托化,亦聞金仙說。——出自姜特立《蠟梅》
23、一居金仙宅,一往黃公壚。——出自北宋·黃庭堅《葫蘆頌》
24、自言石出世,曾夢金仙棲。——出自胡融《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lián)句》
25、授余金仙道,曠劫未始聞。——出自唐·李白《贈僧崖公》
26、手攜金仙經,諷誦自卷舒。——出自張耒《晚春獨酌有感》
27、雄視金仙居,巍乎倚云漢。——出自蔣堂《再題半峰亭》
帶“金仙”的七言詩句
帶“金仙”的七言詩句56句,其中“金仙”開頭的七言詩句6句,“金仙”結尾的七言詩句16句,“金仙”在中間的七言詩句34句。
“金仙”開頭的七言詩句
1、金仙頂門一只眼,五眼通神識無限。——出自何夢桂《贈方云卿地理》
2、金仙額上莊嚴底,只許凡人見半邊。——出自楊萬里《水漚二首》
3、金仙洞頭樵子多,負薪出山行且歌。——出自李堪《玉田八景·仙嶺樵歌》
4、金仙樓觀郁嵯峨,昔日曾容萬綺羅。——出自趙善括《題馬氏避暑宮開福寺蓮湖》
5、金仙百尺寒亭亭,千人萬人挽不行。——出自宋·艾性夫《金銅仙人辭漢歌》
6、金仙對面無言說,春滿幽巖小白花。——出自唐·王通《詠五臺》
“金仙”結尾的七言詩句
1、巖樹桂花開月殿,石樓風鐸繞金仙。——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寒林寺》
2、雜沓觀成無量福,定生安養(yǎng)奉金仙。——出自釋遵式《十六觀經頌·雜往生觀第十三》
3、貝多之葉來金仙,益以注釋非忘言。——出自岳珂《楞伽經注帖贊》
4、洞口巖高著數(shù)椽,湫靈聽法護金仙。——出自張埏《龍隱巖》
5、從茲不病是談禪,命花卻為黃金仙。——出自張閏《病起見瓶中蠟梅偶書》
6、燕饗正須依孔圣,慈悲何秘異金仙。——出自姜特立《虞丈以傷物遂再賦》
7、世稱幽景屬金仙,若是精藍豈妄傳。——出自趙謕《游天衣寺》
8、帝釋驚惶無處避,尋光燭理扣金仙。——出自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9、千載業(yè)緣磨不盡,卻來邀福向金仙。——出自清遠居士《透明巖壁安祿山題記》
10、楊柳堤邊看渡船,金山山上訪金仙。——出自汪元量《金山》
11、益知佛教來已遠,遍滿震旦尊金仙。——出自樓鑰《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12、屠龍學就本無用,只堪投老依金仙。——出自王詵《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韻高絕而語意鄧重相與甚厚因復用韻答謝之》
13、逸少蘭亭六百年,別營樓閣奉金仙。——出自劉誥《題天章》
14、爐里尚飄殘玉篆,龕中仍鎖小金仙。——出自唐·皮日休《訪寂上人不遇》
15、白華巖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學道禪。——出自北宋·王安石《送李生白華巖修道》
16、幾思杖策禮金仙,聞道客來如貫船。——出自趙蕃《昨見子暢尉曹與靈鷲長老年公用蕃船字韻唱酬佳什用韻呈年老》
“金仙”在中間的七言詩句
1、青蓮兩兩照山開,道是金仙手自栽。——出自吳泳《牛心寺》
2、洞里金仙十年坐,湛然認得本來心。——出自陳巖《金光洞》
3、舊聞香積金仙食,今見青精玉斧餐。——出自唐·陸龜蒙《潤卿遺青z3飯兼之一絕,聊用答謝》
4、私縫黃帔舍釵梳,欲得金仙觀里居。——出自唐·王建《宮詞一百首》
5、一峰環(huán)合柏蒼蒼,中有金仙古道場。——出自何中太《留題延慶院》
6、道傍綠樹安陰涼,中有金仙古道場。——出自杜柬之《至自云安題凈戒院二首》
7、匡廬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陸沉。——出自宋·周必大《吊大林寺》
8、政成暇日開宴席,選勝共詣金仙宮。——出自毛漸《此君亭歌》
9、解使金仙猶動色,窺闌誰不解愁容。——出自楊巽齋《佛見笑花》
10、虛皇未放拿云去,留與金仙作石橋。——出自熊邦彥《石{上鞏下石}》
11、最憐清凈金仙地,返作豪門放牧場。——出自明·真可《游云居懷古》
12、欲知世上炎與涼,三扣金仙三不語。——出自衛(wèi)涇《小山游翠峰寺攜枕席宿僧堂僧甚多而不與人相接戲成》
13、可能熟識金仙面,只有詩人日日來。——出自唐仲友《蠟梅十五絕和陳天予韻》
14、心慈為受金仙囑,發(fā)白緣酬玉砌恩。——出自唐·貫休《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
15、暮年不喜金仙說,到此心才悟六觀。——出自方回《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16、有淚金仙還泣漢,無心玉馬已朝周。——出自宋·楊舜舉《浣溪沙》
17、蕭蕭白日金仙居,東西求仲時從之。——出自劉黻《和酬張梅野》
18、新詩吟罷春云合,塔里金仙笑點頭。——出自家之巽《定林寺》
19、西方金仙千歲身,天上伐木役天人。——出自張耒《同魯直無咎游啟圣》
20、碧落金仙躡漢庭,梵書翻寫過東溟。——出自方回《送金壽之江正寫金字經》
21、懶尋玉女登西岳,甘伴金仙坐補陀。——出自洪咨夔《山房藏書萬三千卷子有賦詩用韻》
22、昨夜金仙失瓔珞,寒光滿地不曾收。——出自洪咨夔《萬杉寺散珠亭酌觀音泉》
23、此山開陃至唐初,乾元中作金仙居。——出自利書記《天柱雉兒行》
24、看來疑是金仙子,無相光輝禮玉毫。——出自陳桷《合掌巖》
25、不辭更琢金仙句,圖得拋磚換玉來。——出自唐仲友《蠟梅十五絕和陳天予韻》
26、聽話金仙眉相毫,每來皆得解塵勞。——出自唐·徐夤《寺中偶題》
27、豈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滿毳袍。——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28、持經夜半鳥鼠聽,忽睹金仙起還滅。——出自袁說友《題天衣寺》
29、乃知金仙妙難測,余潤普及沾凡枯。——出自秦觀《陪李公擇觀金地佛牙》
30、瑤津禱雨見皇憂,誰約金仙下帝州。——出自王珪《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
31、夙悟金仙空色教,化生千百對青春。——出自李曾伯《丁未效八窗叔賦黃郎》
32、道人導我啟圓龕,五百金仙爭突兀。——出自趙蕃《鑒山主以天圣宣賜行道者五百金裝羅漢青瓷香爐為示復用韻》
33、不待金仙來震旦,君王已解等冤親。——出自宋·張嵲《讀楚世家》
34、何為不學金仙侶,一悟空王無死生。——出自唐·皎然《相和歌辭·短歌行》
關于香囊的詩句及意思
1.有什么關于香囊的詩句 子夜歌三首 【作者:鄭旦】 欲織雙鴛鴦,終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長得系肘腋。 新曲古意 【作者:楊慎】 凌波洛浦遇陳王,惣步邯鄲綴舞行。 鸞尾鳳頭爭嬿婉,麝臍龍腦斗芬芳。 巫陽臺上春先到,漢月樓中夜未央。 結網(wǎng)嬉蛛垂藻井,營巢睇燕宿梅梁。 金仙素掌晞金露,玉女青腰褭玉霜...
關于秦嶺的詩句有哪些
早知清凈理,常愿奉金仙。 白話文釋義:總持閣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韓愈 原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
粟金的詩句粟金的詩句是什么
粟金的詩句有:萬粟金英噴古香,金粟金仙印掌前。粟金的詩句有:細糝枝頭粟粟金,年年粟金萬斛。注音是:ㄙㄨ_ㄐ一ㄣ。結構是:粟(上下結構)金(上下結構)。拼音是:sùjīn。粟金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粟狀的金粒。二、引證...
關于秦嶺四寶詩句
早知清凈理,常愿奉金仙。 白話文釋義:總持閣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韓愈 原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
關于秦嶺風景的詩句
早知清凈理,常愿奉金仙。 譯文:總持閣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 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4.唐·白居易《初貶官過望秦嶺》草草辭家憂后事,遲遲去國問前途。望秦嶺上回頭立,無限...
白楊精神的詩句
抒發(fā)了對生命的感慨與無奈。最后,“何為不學金仙侶,一悟空王無死生”則呼喚人們向金仙般超脫生死,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正如白楊樹在風中依然堅韌,展現(xiàn)出生命的韌性與不屈。皎然的詩句不僅贊美白楊的堅韌與不屈,更是對人生無常與短暫的深刻思考,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探求與感悟。
帶“金山”的詩句
11、楊柳堤邊看渡船,金山山上訪金仙。——出自汪元量《金山》12、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出自楊萬里《雪霽曉登金山》13、金山寺僧作咸豉,南徐別乘馬不肥。——出自梅堯臣《裴直講得潤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遺一小缾》14、縠渚美為長飲水,金山高作受降碑。——出自唐·貫休《賀鄭使君》15、金山獨...
關于秦嶺的詩句
早知清凈理,常愿奉金仙。 白話文釋義:總持閣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代:韓愈 原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
描寫“葫蘆”的詩句有哪些?
《葫蘆頌》黃庭堅 大葫蘆乾枯,小葫蘆行酤。一居金仙宅,一往黃公壚。有此通大道,無此令人老。不問惡與好,兩葫蘆俱倒。《殿前歡》盧摯 酒杯濃,一葫蘆春色醉疏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隨我奚童,葫蘆干興不窮。誰人共?一帶青山送。乘風列子,列子乘風。《劉道士贈小葫蘆》陸游 貴人玉帶佩...
帶“玉皇”的詩句大全(228句)
9、北門逼西清,金仙侍玉皇。——出自曾豐《壽周樞密四首》10、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出自唐·韋應物《清都觀答幼遐》“玉皇”在中間的五言詩句1、力辭金殿客,高應玉皇科。——出自宋·白玉蟾《旴江舟中聯(lián)句》2、登賓玉皇家,執(zhí)侍羅星嬪。——出自翁卷《步虛詞》3、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宮。——...
相關評說: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游龍湖庵》 年代: 宋 作者: 丘葵 一路野花開,春陰滿樹苔. 舊時僧已去,前度客重來. 沮世年年變,塵心事事灰. 跏趺清書永,玄奘壁間回. 《和蘇平仲見寄》 年代: 明 作者: 全室宗泐 西去諸峰千萬層,帳房牛糞夜然燈. 馬河只許皮船渡,戎地全憑驛騎乘. 青蓋赤幡迎漢使,茜衣紅帽雜番僧. 愧如玄奘新歸洛,欲學翻經獨未能. 《題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畫文殊玄奘》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遺墨消磨顧陸余,開元一一數(shù)吳盧. 本朝唯有宗元近,國本長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氣雍穆,入蕃老釋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愛,風雨侵陵色欲無.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星飲露, 皆為方兄馭. 攪徹周天旄絮舞, 大浪難淘珠目. 路遙人困驢嘶, 覓機惆悵徘徊. 齊喚玄奘何在? 咒箍依舊凄迷. 題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畫文殊玄奘 來源: 作者: 蘇轍 體裁: 遺墨消磨顧陸余,開元一一數(shù)吳盧. 本朝唯有宗元近,國本長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氣雍穆,入蕃老釋面清癯. 居人不惜游人愛,風雨侵陵色欲無.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葫蘆絲獨奏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此樂聽起來非常的優(yōu)美,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不由聯(lián)想起那郁郁蔥蔥的鳳尾竹林,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撒落在竹林間,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隱隱飄出的陣陣葫蘆絲,幽攸...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 無志而建功. 〔明〕朱棣 廬山詩 [明·朱元璋] 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 七古...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詠雪應詔 禁園凝朔氣,瑞雪掩晨曦. 花明棲鳳閣,珠散影娥池. 飄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還繞萬年枝. 寄贈含曦上人》盧仝 楞伽大師兄,夸曦識道理. 破鎖推玄關,高辯果難揣. 論語老莊易,搜索通神鬼. 起信中百門,敲骨...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八仙過海、 仙風道骨、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飄飄欲仙、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大覺金仙、 仙露明珠、 廣寒仙子、 金華仙伯、 神仙中人、 飄然若仙、 二仙傳道、 駕鶴成仙、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仙姿玉質、 九天仙女、 雞犬皆仙、 飄然欲仙、 羽化登仙、 仙山瓊閣、 鶴山仙人 希望采納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整理了幾首以“水仙花”為詩詞名的詩歌.1、 水仙花 [ 宋 ] 釋永頤 洛浦香銷佩解時,荊臺歸去峽云遲.綠羅湘帶無心疊,玉墜頭花一半垂.2、 水仙花 [ 宋 ] 林洪 清真處子面,剛烈丈夫心.翠帶拖云舞,金卮照雪斟.苦吟吟不得,移入伯牙琴....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戲贈漁家(杜荀鶴) 見君生計羨君閑,求食求衣有底難.養(yǎng)一箔蠶供釣線, 種千莖竹作漁竿.葫蘆杓酌春濃酒,舴艋舟流夜?jié)q灘. 卻笑儂家最辛苦,聽蟬鞭馬入長安. 送姜道士歸南岳(貫休)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眼有三角,頭峭五岳.若不...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1、《江南春》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2、《山石》年代: 唐 作者: 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
喀什地區(qū)漸開: ______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賞析:李白年輕時第一次來到黃鶴樓,站在樓上看長江遠景,心潮澎湃,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