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張的詩人 歷史上姓張的名人?
1、張九齡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
2、張喬
張喬(生卒年不詳),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
張喬隱居九華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窺園以苦學。詩句清雅,迥少其倫。當時東南多才子,如許棠、喻坦之、劇燕、吳罕、任濤、周繇、張蠙、鄭谷、李棲遠與喬,亦稱“十哲”,俱以韻律馳聲。
3、張繼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漢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生平事跡不詳,約公元753年前后在世,與劉長卿為同時代人。據(jù)諸家記錄,僅知他是約天寶十二年(約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
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4、張志和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xiāng)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jīng)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
后有感于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唐肅宗曾賜給他奴、婢各一,稱“漁童”和“樵青”,張志和遂偕婢隱居于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與霅溪一帶,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漁樵為樂。
5、張問陶
張問陶(1764—1814) ,字仲冶,一字柳門,號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寧人 。清代杰出詩人、詩論家,著名書畫家。因故鄉(xiāng)四川遂寧城郊有一座孤絕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號船山,亦稱“老船”。因善畫猿,亦自號“蜀山老猿”。
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曾任翰林院檢討、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東萊州知府,后辭官寓居蘇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蘇州寓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九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繼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志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問陶
1、張籍
張籍,唐代詩人,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為韓愈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代表作有《秋思》、《節(jié)婦吟》、《野老歌》等。
據(jù)馮贄《云仙散錄》中記載,晚唐詩人張籍曾因為迷戀杜甫詩歌,把杜甫的名詩一首一首地燒掉,燒完的紙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張籍的朋友來拜訪他,看到張籍正在拌紙灰,很是不解,就問道:“張籍,你為什么把杜甫的詩燒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張籍說:“吃了杜甫的詩,我便能寫出和杜甫一樣的好詩了!”好友聽了哈哈大笑。
2、張九齡
張九齡,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diào)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
張九齡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zhì)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自張九齡去世后,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3、張志和
張志和是唐代詩人,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jīng)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后有感于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
唐肅宗曾賜給他奴、婢各一,稱“漁童”和“樵青”,張志和遂偕婢隱居于太湖流域的東西苕溪與霅溪一帶,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漁樵為樂。
唐大歷九年(774年),張志和應時湖州刺史顏真卿的邀請,前往湖州拜會顏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顏真卿等東游平望驛時,不慎在平望鶯脰湖落水身亡。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4、張喬
張喬,池州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
張喬有高致,十年不窺園以苦學。詩句清雅,迥少其倫。當時東南多才子,如許棠、喻坦之、劇燕、吳罕、任濤、周繇、張蠙、鄭谷、李棲遠與喬,亦稱“十哲”,俱以韻律馳聲。有詩集二卷,傳世。
5、張岱
張岱,因著《石匱書》,人稱“石公”,史學方面與談遷、萬斯同、查繼佐并稱“浙東四大史家”,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以小品文見長,以“小品圣手”名世。
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長住外祖父家養(yǎng)病,除了因聰穎善對而被舅父陶虎溪稱為“今之江淹”外,還提出過“若以有詩句之畫作畫,畫不能佳;以有詩意之詩為詩,詩必不妙”等灼見;在天啟年間和崇禎初年則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詩文。
崇禎八年(1635年)參加鄉(xiāng)試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后先是避兵災于剡中,兵災結(jié)束后隱居四明山中,堅守貧困,開始潛心著述,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寫《自為墓志銘》,頗有向死而生之意;后約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九月與世長辭,享年約八十四歲,逝后被安葬于山陰項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九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志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岱
最有名的就是唐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號稱詩中之詩。其他張繼、張籍、張九齡。
張九齡,張喬,張繼,張志和,張問陶,張繼,張岱,張若虛,張先,張養(yǎng)號與張說
歷史上姓張的詩人
1、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他是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人,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也是一位詩人。他的家族源自西漢留侯張良,是西晉壯武郡公張華的十四世孫。2、張喬,生卒年不詳,來自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他是懿宗咸通年間的進士,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并稱為“咸...
歷史上姓張的詩人
1、張九齡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2、張喬 張喬(生卒年不詳),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
歷史上姓張的有多少詩人啊?
張籍,唐代詩人,江蘇吳江人,著《張司業(yè)集》。 張說(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東(山東永濟),官至宰相,謚文貞。有《張燕公集》、《張說之集》傳世。 張繼(715――779),唐代詩人,字懿孫,官至檢校郎中,湖北襄陽人,著...
名人姓張的有哪些詩人
張載,字孟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田園詩人。他官至著作郎、中書鍵頌盯侍郎,著有《劍閣銘》、《榷論》、《濠稿和汜賦》等。張載與其弟張協(xié)、張亢俱以文學、辭賦著名,史稱“三張”。問題三:列舉幾位歷史上著名的姓張的詩人。張華、張籍、張說、張繼等。問題四:請列舉幾位當代著名作家,姓張的...
古詩姓張的名字
古詩姓張的名字如下:唐代詩人張籍;唐代作家、詩人張九齡;明清詩人張岱。張籍。唐代詩人,漢族人,先世遷居宦游,遂為和州赤水河(今安徽和縣大關(guān)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為韓愈大徒弟,其樂府詩與王建并稱,合稱“張王樂府”。代表作品有《秋思》、《節(jié)婦吟》、《野老歌》等。張九齡...
張姓十大詩人排行榜
1.唐代文學家、詩人——張九齡,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2.明清詩人——張岱,人稱“石公”,于是又字石公,號陶庵,晚號六休居士、蝶庵、古劍老人 3.唐代詩人——張籍,唐代詩人,漢族,先世移居和...
古代哪個姓張詩人
古代有一位姓張的詩人叫張籍。解釋:一、張籍的身份背景 張籍,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作風格獨特,語言質(zhì)樸,內(nèi)容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百姓生活,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藝術(shù)價值。他的詩歌以七言為主,兼善多種詩歌體裁。他是古代詩壇的重要代表之一。二、張籍的藝術(shù)成就及影響 張籍的詩,注重現(xiàn)實描繪...
張姓詩人有哪些
張姓詩人有很多,以下為其中幾位:1. 張籍 2. 張若虛 3. 張文天祥(著名的詩人張問陶之父)等。接下來詳細介紹其中兩位:張籍:他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歌風格質(zhì)樸自然,內(nèi)容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人民疾苦。張籍的詩歌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被譽為“唐風正韻”。他的詩作涉及廣泛,...
古代姓張的詩人有哪些?
1、張籍(約766年—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為韓愈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代表作有《秋思》《節(jié)婦吟》《野老歌》等。2、張祜(hù)(...
姓張的詩人名字大全
1. 張籍,唐代詩人,其代表作《秋思》傳頌千古。2. 張九齡,唐朝開元年間著名詩人,其著作《曲江集》廣為流傳。3. 張岱,明清時期詩人,以小品文著稱,文學造詣深厚。4. 張九齡,不僅是一位才情橫溢的詩人,更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在任期間,忠誠盡職,公正無私,敢于直言,選拔賢能,不偏袒...
相關(guān)評說:
亞東縣出碴: ______ 張姓之源,可追溯至黃帝.《元和姓纂》記載,黃帝的第五子青陽,生子名揮,揮聰穎異常,他通過觀看天上的弧星,而仿照其形狀制造出弓矢,因此被賜姓張.“張”本義為弓上弦,引申為開弓,即必須用力將弓拉開才能使用弓矢,“張”就...
亞東縣出碴: ______[答案] 翻開歷史長卷,張氏名人躍然紙上,有運籌帷幄的張良,鑿空西域的張騫;有勇冠三軍的張飛,血灑睢陽的張巡;有抗金名將張浚,抗倭英雄張經(jīng);還有在抗日戰(zhàn)爭中以身殉國的國民黨軍將領張自忠,有在解放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的名將張云逸.這些文臣...
亞東縣出碴: ______ 果斷王!王勃王維王安石,王莽王導王昭君,王允,王羲之,王世充,王陽明,王之渙!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 當然姓張的也不少哈:張飛張良張三豐,張遼張騫張仲景!張鴿張衡張道陵! 只是相比姓王的,他們的名氣稍遜之,但也看出來了,王姓人多出文學家,政治家,著名詩人書法家!而老張家勒,以咱們的張三哥為首,大多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高手啊,而且大多名人都出現(xiàn)于三國,發(fā)現(xiàn)了沒?
亞東縣出碴: ______ 中國道教創(chuàng)始宗師(張?zhí)鞄? 張道陵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術(shù)宗師 張三豐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將領之 張飛 張遼 張頜 張任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 張說 張九齡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yī)生之一...
亞東縣出碴: ______ 張姓,現(xiàn)為全國第三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姓源自于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的揮公.因發(fā)明弓箭司弓矢之長(正),而賜姓揮公姓張...
亞東縣出碴: ______ 1、韻寒(即蘊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風度與姿色) 夢璐(如夢幻般的女... 2、“清菡”就是“清水芙蓉”的意思) 欣溶 (出自詩人晏殊的詩:“梨花院落溶溶...
亞東縣出碴: ______[答案] 1、詩仙――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2、詩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圣”.他的詩深...
亞東縣出碴: ______ 據(jù)《元和姓纂》云:「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相傳,張姓出自黃帝,是黃帝的第五子,揮的后代.揮發(fā)明了弓箭,并...
亞東縣出碴: ______ 由來: 張姓人口約為7800萬,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一,是當今中國第三大姓.張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傳說.古書上記載黃帝的孫子揮創(chuàng)制出弓箭,這在當時對社會確實有很大貢獻,因此被賜姓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