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勞亭》古詩賞析
[出典] 李白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 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 不遣柳條青。
[譯文] 春風也知道人間離別的痛苦,所以不吹拂柳條,不使它變青。
注釋:
勞勞亭,三國時期東吳時建,位于南京,是古時送別之所。又叫“臨滄觀”、“望遠樓”,位于新亭之南。 在古漢語中,勞勞表示非常憂傷。我國成語中,就有“勞燕分飛”之說。
譯文:
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勞勞亭了。春風也知道人間離別的痛苦,所以不吹拂柳條,不使它變青。
賞析:
《勞勞亭》是一首遣興之作,并不是真的因為去勞勞亭送別友人才寫的詩,所以詩中當然也就沒有送別的具體場景。勞勞亭據(jù)說始建于三國東吳時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區(qū)南,是古時送別之所。李白對這個地方很感興趣,還曾寫過一首古體的《勞勞亭歌》,詩中寫道:“金陵勞勞送客堂,蔓草離離生道旁。古情不盡東流水,此地悲風愁白楊。……”勞勞亭建在大道之旁,流水之畔,行客至此,或登車,或上船,揮手告別,很是方便。不過李白這天來到此地,卻不為送客,而信馬由韁,游玩流連,神使鬼差地來到了這個久負盛名的送客“勞勞亭”,看到這間古往今來送走了無數(shù)游子的所在,李白便提筆寫下了“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離別最是傷心事,歷來文人最關情,屈原有“悲莫悲兮生別離”(《楚辭·少司命》)的感嘆,江淹則寫下“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別賦》)這一不知打動多少遷客騷人的千古名句。
不過,李白并不想再寫前人寫過的老套,而且此時,他也沒有送人或者告別,所以用不著寫得那樣低回婉轉(zhuǎn),愁腸百結。只不過是好似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勞勞亭了,這一聯(lián)一筆兩到,既表明了作為一個長年浪跡他鄉(xiāng)的游子對離別的深切體會,又巧妙地提到,勞勞亭無疑又是送往迎來之中最著名的地方了。所以盡管不送客,走到這里,也忍不住會想到別離,想到感傷。要在不分別的時候表現(xiàn)離別之情,要是常人也許會無所措手足,但李白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別人意想不到的切入點,他環(huán)望四周的'景色,當時正值早春二月,江南雖說春早,但是身邊還看不到一絲春意,連柳條也沒有泛青。沒想到,正是這不見春意的柳枝,喚醒了李白的創(chuàng)作靈感,一句誰也未曾想到的佳句,在剎那間,就跳了出來:“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古人有折柳枝以贈行者的風俗,所以在唐詩中是很常見的題材,如盛唐王之渙的《送別》詩就是一例,“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王之渙也是從眼前景物產(chǎn)生聯(lián)想,因為看到樹上的柳枝被折去不少,想到這都是那些多情的送行者所為,他是從眼前的景物想到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而李白到勞勞亭時,連柳條都還沒有綠。但他卻才思所至,忽發(fā)奇想,一句“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就把這首小詩提高到了眾人難以企及的境界了,乾隆皇帝的評語最是干脆:“二十字,無不刺骨。”明代文壇怪杰譚元春則說得更絕:“古之傷心人,豈是尋常哀樂?”不管說此詩“刺骨”也好,還是作者不是“尋常哀樂”也好,總之,同是傷心,李白卻從尋常景物中發(fā)掘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閃光點,明明是春風未綠江南岸之際,卻被他寫得有情有意,原來春風就是怕行人太傷心,才沒有把柳條吹綠,這看似無理的擬人寫法,卻更加豐富了人間的離情別恨。
芳芳亭古詩李白
《勞勞亭》——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此詩并非寫勞勞亭的春光,而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白話譯文:天下最讓人傷心的地方,就是送別客人的勞勞亭。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所以才不催這...
古詩勞勞亭怎么背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建于三國時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區(qū)南,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所。“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此處的“勞勞”,可指人們不忍離別而頻頻揮手的愁悶心態(tài),也可指代詩題中的“勞勞亭”。這兩句直接點明因勞勞亭是送別場所,因此是天底下最...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是什么意思_出處及原文翻譯_學習力_百度...
古詩詞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與韻律,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溝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的譯文,想了解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是什么意思、出處及原文翻譯,可閱讀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是什么意思?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的意思是:天下最傷心的...
描寫柳樹的詩句
描寫柳樹的古詩:《詠柳》、《楊柳枝詞》、《新柳》、《送元二使安西》、《勞勞亭》。1、《詠柳》——唐·賀知章 全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翻譯:高高的柳樹就像用碧玉裝飾而成,萬條低垂的柳枝猶如綠色的絲帶。不知道這細葉是由誰的巧手裁出,...
勞勞亭古詩帶拼音
李白的《勞勞亭》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視角,描繪了離別的辛酸。詩中,他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簡潔地表達了離別的普遍悲痛,這與屈原和江淹的詩句有著共鳴。然而,李白并未止步于此,他巧妙地通過“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兩句,將離別之情與春風、柳條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造出出人意表的藝術...
李白關于送別的詩有哪些
5、《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渡過荊門送別的情景,表達了李白對故鄉(xiāng)和親友的深厚情感。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6、《勞勞亭》勞勞亭下別君時,風月滿船思轉(zhuǎn)迷。酒醒何處是歸路,江水...
課外古詩詞有哪些呢?
1、《南浦別》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譯文:在西風裊裊蕭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濱旁心情凄涼的分別。回頭看一次就肝腸寸斷,放心前去不要再回頭。2、《勞勞亭》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譯文: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這...
古詩詞中借景抒情的詩句
2、唐代李白《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釋義: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這送別的勞勞亭。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不催這柳條兒發(fā)青。 3、唐代王勃《春莊》: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釋義:幽靜的山林中有一條路邊長滿蘭葉的小路,城外的種桃李的園子...
以“柳”抒離別之情的詩句
《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唐] 李白《勞勞亭》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此詩雖有送別之意,卻無送別之人、事,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前兩句...
柳枝的意家及代表古詩
無名氏的《送別詩》則通過楊柳的青青與漫天飛舞的柳絮,暗示了別離的無盡與哀愁。唐代魚玄機的《賦得江邊柳》則進一步描繪了柳枝與柳葉的美麗景象,詩人通過柳枝、柳葉和柳根等細節(jié),表達了對別離的復雜情感。李白的《勞勞亭》中,詩人將離別的場景設置在春風拂面的勞勞亭,以春風不解柳條青青來寄托對離別...
相關評說:
宜陽縣自由: ______[答案] 李白則是把聯(lián)想與奇想結合為一的.詩人因送別時柳條未青、無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這是春風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fā)青,而春風之所以不讓柳條發(fā)青,是因為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從詩人的構思說,這...
宜陽縣自由: ______ 作者】:李白——《勞勞亭》 【內(nèi)容】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賞析】: 勞勞亭,三國吳時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區(qū)南,是古時送別之所.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jié).不過,詩人...
宜陽縣自由: ______ 李锳在《詩法易簡錄》中稱贊這首詩歌的后兩句“奇警無倫”,指出其妙在“知”字和“不遣”一詞.作為畫龍點睛的兩個詞,他們的妙處分別表現(xiàn)在: “知”字:春風為景物,詩人在此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它人的感觀和思想,春風也懂得“多情...
宜陽縣自由: ______ 勞勞亭,三國吳時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區(qū)南,是古時送別之所.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jié).不過,詩人要寫的并非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
宜陽縣自由: ______[答案] 一般有長亭送別的苦,李白以長亭,柳來表離別的苦、多;古有折柳送別一風,王之渙以折柳之多來視離別之多、苦.
宜陽縣自由: ______ 李白則是把聯(lián)想與奇想結合為一的.詩人因送別時柳條未青、無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這是春風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fā)青,而春風之所以不讓柳條發(fā)青,是因為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從詩人的構思說,這是聯(lián)想兼奇想;而如果從藝術手法來說,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春風寫得有知有情,使它與相別之人同具惜別、傷別之心,從而化物為我,使它成了詩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詩法易簡錄》中贊美這兩句詩“奇警無倫”,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語中的的評論.
宜陽縣自由: ______ 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jié)
宜陽縣自由: ______ 1、《贈范曄詩》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釋義: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江南沒有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賞析: ...
宜陽縣自由: ______ 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以極其洗煉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但詩人既...
宜陽縣自由: ______ 知:理解.《勞勞亭》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譯文 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這送別的勞勞亭.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不催這柳條兒發(fā)青.注釋 ⑴勞勞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為古時送別之所.《景定建康志》:勞勞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別之所.吳置亭在勞勞山上,今顧家寨大路東即其所.《江南通志》:勞勞亭,在江寧府治西南.⑵知:理解.⑶遣: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