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蟲長什么樣
鼻涕蟲是沒有殼的蝸牛。成蟲體伸直時體長30~60mm,體寬4~6mm;內(nèi)殼長4mm,寬2.3mm。長梭型,柔軟、光滑而無外殼,體表暗黑色、暗灰色、黃白色或灰紅色。觸角2對,暗黑色,下邊一對短,約1mm,稱前觸角,有感覺作用。
上邊一對長約4mm,稱后觸角,端部具眼。口腔內(nèi)有角質(zhì)齒舌。體背前端具外套膜,為體長的1/3,邊緣卷起,其內(nèi)有退化的貝殼(即盾板),上有明顯的同心圓線,即生長線。同心圓線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體右側(cè)前方,其上有細(xì)小的色線環(huán)繞。粘液無色。在右觸角后方約2mm處為生殖孔。卵橢圓形,韌而富有彈性,直徑2~2.5mm。白色透明可見卵核,近孵化時色變深。幼蟲初孵幼蟲體長2~2.5mm,淡褐色,體形同成體。
鼻涕蟲是怎么長出來的
鼻涕蟲(蛞蝓)由蝸牛轉(zhuǎn)變而來,年生2-6代,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或住宅的陰暗處。在高濕、高溫的季節(jié)最為活躍。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或同體受精繁殖,產(chǎn)卵量400多粒,卵堆產(chǎn)在潮濕的土內(nèi),卵期10一17天,幼蟲期55天。春秋兩季發(fā)生為害嚴(yán)重。4—6月受害最烈,長江流域5—7月為害最重。野蛞蝓夜間...
鼻涕蟲是怎么形成的或者從哪里來的知乎
鼻涕蟲是蝸牛的一種轉(zhuǎn)變形式。蛞蝓屬于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的動物,在中國南方某些地區(qū)被稱作蜒蚰。它們是一種軟體動物,與某些蝸牛共同構(gòu)成了有肺目。蛞蝓是雌雄同體的生物,體形呈長圓形,體長大約為4.5厘米。它們的背面呈淡褐色或黑色,腹面則是白色。蛞蝓的頭部正前方有一對觸角,后方的觸角較長...
白菜野蛞蝓白菜野蛞蝓形態(tài)特征
白菜野蛞蝓,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的生物,別名鼻涕蟲。成體長度在30~60毫米間,寬度約為4~6毫米。其形態(tài)為長梭形,體表暗黑色或暗灰色,黃白色或灰紅色,無外殼,柔軟。體表光滑。擁有兩對觸角,一對較短,約1毫米,具有感覺作用,稱為前觸角;另一對較長,約4毫米,端部具眼,稱為后觸角。
鼻涕蟲是怎么形成的或者從哪里來的
鼻涕蟲是由蝸牛轉(zhuǎn)變而來的。蛞蝓為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動物的統(tǒng)稱。中國南方某些地區(qū)稱蜒蚰(不是蚰蜒),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體長圓形,長約4.5厘米,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頭部前端有觸角2對,后方的一對較長,其頂端各有眼1個。觸角能自由伸縮...
蝸牛和鼻涕蟲的區(qū)別
蝸牛與鼻涕蟲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蝸牛特點:1. 蝸牛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柄眼目,蝸牛科。2. 它們的身體結(jié)構(gòu)包括眼睛、口器、足部、殼、觸角等部分。蝸牛的身體背后通常帶有螺旋形、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或煙斗形的殼。頭部顯著,裝備有兩對觸角,后一對觸角上長有...
這個蟲子和蝸牛類似的軟體有觸角沒有殼叫什么
蛞蝓,這種與蝸牛相似的軟體動物,沒有外殼但擁有觸角,被人們普遍稱為鼻涕蟲。蛞蝓屬于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是一種無殼的軟體動物,與蝸牛同屬于有肺目。它們是雌雄同體的生物,體表常覆蓋著濕潤的黏液。蛞蝓的捕殺方法簡單,撒上鹽可以使其脫水而亡。蛞蝓的體型通常為長梭形,顏色多樣,觸角分為兩...
蛞蝓有何特征?怎樣防治?
蛞蝓又名水蜒蚰、鼻涕蟲。危害銀耳生產(chǎn)的主要有: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黃蛞蝓(Limax flauus Limaeus,俗稱赤膊蜓蚰螺)、雙線嗜黏液蛞蝓(Phiolomycus bilineatus Benson.)。(1)形態(tài)特征 野蛞蝓體長30~40毫米,暗灰、黃白或灰紅色,有2對觸角,在右觸角的后方有1個生殖孔;...
像蝸牛一樣沒有蝸牛殼的是什么蟲
鼻涕蟲(蛞蝓科陸生軟體動物)即蛞蝓(一種軟體動物)。蛞蝓,又稱水蜒蚰,中國南方某些地區(qū)稱蜒蚰,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濕潤有黏液,民間流傳在其身上撒鹽使其脫水而死的捕殺方法。中國古代也稱蝸牛為蛞蝓,是中國畫的題材之一。
我家?guī)镉幸粋€怪蟲,像沒有殼的蝸牛,有觸角。請問那是什么蟲啊?
鼻涕蟲喜歡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里白晝潛伏,夜晚和雨天則外出活動。鼻涕蟲是雌雄同體,交尾產(chǎn)卵,卵產(chǎn)于潮濕的土壤中。它們以植物的嫩葉嫩芽為食,是蔬菜、果樹、煙草、棉花等農(nóng)作物的害蟲。在中國,常見的種類有黃蛞蝓,大型,伸展時體長可達(dá)120毫米,身體黃褐色或深橙色,帶淺黃色斑點。對付鼻涕蟲的方法多...
此生物是什么。。。
就是蛞蝓,俗稱鼻涕蟲。鼻涕蟲小的常見是白色、灰色、黑白色的,幾公分長。巨大的鼻涕蟲(例如10公分以上的,也有棕色的),濕潤溫暖的地區(qū)常見的。樹叢中潮濕的石塊背面,經(jīng)常會看到一大群蛞蝓聚集在一起。有嘴巴,有觸角、有眼睛,會隨意變換形狀。有點像大號的無殼蝸牛。本人小時候抓蟋蟀的時候,...
相關(guān)評說: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學(xué)名叫蛞蝓(kuo yu)是一種軟體動物,爬過的地方留下一條白線,象鼻涕一樣,所以又叫鼻涕蟲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鼻涕蟲俗名“蜒蚰”,由蝸牛轉(zhuǎn)變而來,現(xiàn)生種類廣分布于歐洲、亞洲、北美和北非.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濕潤有黏液,鼻涕蟲是危害農(nóng)作物、尤其是小麥幼苗的害蟲,民間流傳...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答案] 鼻涕蟲的學(xué)名是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 屬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別名蜒蚰螺、鼻涕蟲、旱螺等.分布在西南、長江流域、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河南、安徽等地.年生2—6代.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或同體受精繁殖,產(chǎn)卵量400多粒,卵堆...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那是鼻涕蟲俗名“蜒蚰”,形狀似去殼的蝸牛,外形呈不規(guī)則的圓柱形.殼退化為一石灰質(zhì)的薄板,位于身體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內(nèi)殼.有尾嵴.體呈灰色、黃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顯的暗帶和斑點.觸角2對.眼位于后觸角的頂端....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學(xué)名叫蛞蝓,俗稱鼻涕蟲,是一種軟體動物,與部分蝸牛組成有肺目.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濕潤有黏液,民間流傳在其身上撒鹽使其脫水而死的捕殺方法.是一種食性復(fù)雜和食量較大的有害動物.食物有草莓、甘藍(lán)、花椰菜、白菜、瓢兒白、菠菜、萵苣、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瓣菜、青花菜、紫甘藍(lán)、百合、芹菜、豆類等農(nóng)作物及雜草.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因為它體表濕潤有黏液,與鼻涕相似,故俗稱為鼻涕蟲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沒腿 蜒蚰,俗稱鼻涕蟲,又名陵蠡、土蝸、托胎蟲、鼻涕蟲、蜒蚰螺. 學(xué)名: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 大小:成蟲體伸直時體長30—60mm,體寬4—6mm;內(nèi)殼長4mm,寬2.3mm 外形:長梭型,柔軟、光滑而無...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您好,這個是蛞蝓,就是民間俗稱的鼻涕蟲,雌雄同體,外表看起來像沒殼的蝸牛,體表濕潤有黏液,長梭型,柔軟、光滑而無外殼,體表暗黑色、暗灰色、黃白色或灰紅色.觸角2對,暗黑色,下邊一對短,約1毫米,稱前觸角,有感覺作用;上邊一對長約4毫米,稱后觸角,端部具眼,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這是鼻涕蟲,
龍山區(qū)截面: ______ 中文名:鼻涕蟲 別名:蜒蚰螺、蜒蚰、蛞蝓、旱螺等. 科屬:腹足綱,柄眼目,蛞蝓科. 種類:害蟲 鼻涕蟲由蝸牛轉(zhuǎn)變而來,體柔軟,形狀似去殼的蝸牛,外形呈不規(guī)則的圓柱形.年生2—6代.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或同體受精繁殖,產(chǎn)卵量400多粒,卵堆產(chǎn)在潮濕的土內(nèi),卵期10一17天,幼蟲期55天.喜食植物,為農(nóng)業(yè)的害蟲.春秋兩季發(fā)生為害嚴(yán)重.4—6月受害最烈,長江流域5—7月為害最重.野蛞蝓夜間活動,白天潛伏,耐饑力能達(dá)130多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