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不可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一般讀作dé
一、作動詞
1、得到,獲得
2、找到
3、得知
4、捕獲
5、成功;完成
6、適,合
7、具備
8、同“德”恩惠,感恩
9、助動詞。能,能夠
10、得意,滿足
11、看到
二、作名詞
收獲,心得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詞
必須,應該
四、作形容詞
合適;正確
得
dé
顓咐19484469569: 文言文的句式有幾種?分別有哪些特征?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結構: (一)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練習1]列說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被動句.(句數(shù)在3句以上) ①臣誠恐見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③故內...
顓咐19484469569: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詞.如: ①“之二蟲又何知?”“之”表示“這”,意為“這兩條魚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之”表示“這樣”,意為“(他)是我的老師,像這樣(我)又怎么(可以)詆...
顓咐19484469569: 請求當一個老百姓而不可得,文言文里是如何說的?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欲為一介草民而世事不允
顓咐19484469569: 我想知道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都怎么區(qū)分 ,然后就是它們的標志都是什么 .尤其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麻煩一一羅列一下 ..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總結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根據(jù)所學文言文,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
顓咐19484469569: 若在古文中的意思(若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若在古文中的意思:1、像.《赤壁之戰(zhàn)》:“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2、及;比得上.《鄒忌諷齊王納諫》:“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你;你們;你(們)的.《鴻門宴》:“若入前為壽.”《捕蛇者說》:“更若役,復若賦.”4、這樣的;這.《齊桓晉文之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5、至于.《齊桓晉文之事》:“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6、假如;如果.《殽之戰(zhàn)》:“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7、或;或者.《漢書食貨志》:“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困乏.”8、好像;似乎.《桃花源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顓咐19484469569: 關于高中文言文18個虛詞的解釋及例子,還缺5個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1.【而】 本義闡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來是個實詞,指整個胡須,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須的形象.后來,“而”字... 例: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見……于】表示被動.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15.【與】 注意讀音.⑴yú,可得聞與...
顓咐19484469569: 關于九上語文文言文中一些不懂的問題(我們老師有些沒講清楚,《孟子二章》中的《魚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得兼)《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國...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于:在.之中.(我們老師這么說得的)得:得到.(句子翻譯中) 生于安樂,死于憂患可譯為:因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意譯)
顓咐19484469569: 世傳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世傳”在文言文中主要有這樣幾個意思: 1、世人傳說.如: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寧封子 , 黃帝 時人也.世傳為 黃帝 陶正.” 2、世代相傳.如:《莊子·天下》:“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 3、世系.如:《史記·匈奴列傳》:“自 淳維 以至 頭曼 千有馀歲,時大時小,別散分離,尚矣,其世傳不可得而次云.”?
顓咐19484469569: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①到……去.《為學》:“吾欲之南海.” ②指示代詞,相當于“這個”、“這”、“這種”等.《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③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他”、“它”、“它們”、“他們”等.《論積貯疏》:“生...
文言文中一般讀作dé
一、作動詞
1、得到,獲得
2、找到
3、得知
4、捕獲
5、成功;完成
6、適,合
7、具備
8、同“德”恩惠,感恩
9、助動詞。能,能夠
10、得意,滿足
11、看到
二、作名詞
收獲,心得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詞
必須,應該
四、作形容詞
合適;正確
得
dé
相關評說: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結構: (一)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練習1]列說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被動句.(句數(shù)在3句以上) ①臣誠恐見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③故內...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詞.如: ①“之二蟲又何知?”“之”表示“這”,意為“這兩條魚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之”表示“這樣”,意為“(他)是我的老師,像這樣(我)又怎么(可以)詆...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欲為一介草民而世事不允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總結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根據(jù)所學文言文,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若在古文中的意思:1、像.《赤壁之戰(zhàn)》:“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2、及;比得上.《鄒忌諷齊王納諫》:“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你;你們;你(們)的.《鴻門宴》:“若入前為壽.”《捕蛇者說》:“更若役,復若賦.”4、這樣的;這.《齊桓晉文之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5、至于.《齊桓晉文之事》:“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6、假如;如果.《殽之戰(zhàn)》:“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7、或;或者.《漢書食貨志》:“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困乏.”8、好像;似乎.《桃花源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1.【而】 本義闡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來是個實詞,指整個胡須,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須的形象.后來,“而”字... 例: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見……于】表示被動.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15.【與】 注意讀音.⑴yú,可得聞與...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答案] 于:在.之中.(我們老師這么說得的)得:得到.(句子翻譯中) 生于安樂,死于憂患可譯為:因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意譯)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世傳”在文言文中主要有這樣幾個意思: 1、世人傳說.如: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寧封子 , 黃帝 時人也.世傳為 黃帝 陶正.” 2、世代相傳.如:《莊子·天下》:“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 3、世系.如:《史記·匈奴列傳》:“自 淳維 以至 頭曼 千有馀歲,時大時小,別散分離,尚矣,其世傳不可得而次云.”?
房山區(qū)不平: ______ ①到……去.《為學》:“吾欲之南海.” ②指示代詞,相當于“這個”、“這”、“這種”等.《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③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他”、“它”、“它們”、“他們”等.《論積貯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