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檢閱》教學反思
一、教材簡說:《檢閱》這篇課文講述了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背景,然后細致描述了兩個場景,即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和國慶節(jié)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時的情景。
我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他們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結合學生的回答,再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課文講了關于檢閱的哪幾件事?學生很聰明,馬上概括出了檢閱前的準備和檢閱時的情景。于是,我指導學生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第1—9自然段講了檢閱前的準備,第10—16自然段講了檢閱時的情景。
二、剖析“棘手”:
在第一大部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來讀讀,再進行質(zhì)疑,很多孩子對“棘手”一詞不明白,所以我就從“棘手”切入,展開教學。
首先解決什么是“棘手”?有學生說是“難辦”,也有學生說是“麻煩”。接著,我便問學生:“讓兒童隊員們棘手的事是什么呢?”話題便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到了“游行檢閱時博萊克怎么辦?”然后,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這么簡單的事,為什么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呢?學生都很會想,有的說:“因為他們怕說出來后,會傷博萊克的心。”有的說:“假如叫博萊克不參加吧,有點不好意思說,讓他參加吧,又怕他會影響整個兒童隊。”有的說:“就算讓他參加,但是把他安排在哪兒呢?安排在前面會影響大家,放在中間或最后,又怕博萊克不高興,真的很為難。”有的說:“他們其實也想讓博萊克參加的,因為雖然他的左腿截肢了,但他們畢竟在一起很長時間了,都已經(jīng)成為好朋友了。”……真是眾說紛紜,說出了兒童隊員們的左右為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這真是一件難辦的事,麻煩的事,棘手的事。
隨著討論的深入,學生們也漸漸地進入了情境,覺得“博萊克的問題”真的很“棘手”,讓他參加吧,怕影響整個團隊,不讓他參加吧,又怕傷了博萊克的心。就這樣,“博萊克”這個人物形象慢慢地躍出了書本,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他成了討論的焦點,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始終緊緊扣住“博萊克”,通過適當?shù)南胂瘢惯@個人物形象逐漸地豐滿起來。
三、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博萊克:
當博萊克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時,我順勢問道:“大家有著那么多的想法,那么坐在一邊的博萊克呢?他的心里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學生們說道:博萊克覺得很傷心,因為別人的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而他好像成了大家的包袱似的;博萊克其實很想?yún)⒓訖z閱的,畢竟這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好事,假如今年輪不到的話,就又要等上一年了;他也很矛盾,因為他想是想?yún)⒓拥模峙伦约旱耐扔袉栴},到時拖累大家怎么辦;他覺得很難過,因為那天還可以看到國家領導人和外國貴賓呢;他也有點不想?yún)⒓恿耍伦约旱耐葧屓诵υ挕瓕W生們從各個角度猜測了博萊克的心理,從而使一個傷心、矛盾、沮喪的博萊克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感受著他的無奈和難過,以及想要參加的迫切心理。
接著,當隊長宣布要讓博萊克參加,而且還要安排在第一排的時候,而別的隊員也大聲地贊同時,博萊克又是怎樣的呢?此時,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有的說“他非常的高興,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有的說“他從原先的陰云密布,變成了現(xiàn)在心情很好的陽光燦爛”,有的說“他心中暗暗下著決心,一定不要給大家丟臉”,還有的說“他非常感激大家,激動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隊列訓練開始了,此時的博萊克又是怎么做的呢?”學生馬上結合博萊克自身的特點,展開了合理的想像,說:別人休息的時候,博萊克沒有休息;他可能很多次地摔倒,再爬起來,甚至連拐杖也不知摔斷了幾根;到了晚上,大家都睡覺了,休息了,可是博萊克還在繼續(xù)地練著,練著;為了能和大家的步調(diào)一致,博萊克一遍一遍地練著,不斷地摔倒再爬起來,爬起來再摔倒,但他卻沒有哭;他有可能摔得皮都擦掉了,有些地方還可能流血了……學生們想像著博萊克那艱苦的訓練,因為他拄著拐杖,所以他的行動是那樣的不方便,付出的努力也就是別人的好幾倍呢。
經(jīng)過了艱苦的將近4個月的訓練后,博萊克終于盼來了檢閱的那一天,大家看看他是怎樣走的呢?學生從圖中看到了“他抬頭挺胸,大踏步地走著,與別的孩子沒什么兩樣”,從課文中找到了“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對于博萊克,大家談到了他的自信,他做的有多棒等。此時此刻,我們再來談博萊克的心情,學生們說道:他非常的自豪,因為他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參加檢閱儀式了;他很激動,因為有那么多人看著他,這是多么光榮的事啊;他很慶幸,因為自己的刻苦訓練,現(xiàn)在沒有給兒童隊抹黑,還得到了大家的稱贊;他很自信,因為他能走得很別的孩子沒什么兩樣,假如別人不看見他的拐杖的話,絕對想不到他是一個殘疾人。
就這樣,學生們一步一步成功地把博萊克這個人物形象展現(xiàn)在了大家的面前:大家討論時他的忐忑→知道能參加時的激動→訓練時的刻苦和毅力→檢閱時的自信和出色。也正是從這樣的想像說話中,學生悟出了博萊克的自強不息、堅強的毅力、自信,勇于向生活發(fā)起挑戰(zhàn)。同時也悟出了兒童隊員對殘疾人的尊重和關心、照顧,他們都有著一個美好而又善良的心靈。
博萊克的成功塑造,使得課堂跌宕起伏,學生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的道理,特別是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著學生,勇于挑戰(zhàn)困難,并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兩節(jié)課下來,自認為在對博萊克這個人物的塑造上成功的,并且通過博萊克讓學生感受到了其他兒童隊員如金子般美好的心靈。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檢閱》教學反思
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檢閱》教學反思,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查看。一、教材簡說:《檢閱》這篇課文講述了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檢閱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檢閱》教學反思1 《檢閱》一課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閱讀中體會任務心理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對于“檢...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檢閱》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檢閱》知識點 字:截、藏、鼓、睜 詞:討論、棘手、羨慕、糾正、鴉雀無聲 重點句子:1、一些事情已經(jīng)商定,可是從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來,還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2、俱樂部里立刻鴉雀無聲了。事情確實非常難辦,因為博萊克左腿截肢了,現(xiàn)在靠拄...
檢閱教學反思
檢閱教學反思 篇1 本文的課題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些陌生所以在教學的進入由釋題著手。用舉例讓學生理解課題“檢閱”的意思。比如,每年國慶節(jié)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就是到時候,高級首長會親臨軍隊或群眾隊伍的前面,進行校驗。也可以鼓勵學生查工具書,在學生能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以設問的形式入題,“本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燕子》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該年級的教學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于以下幾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檢閱》的說課稿
1、教材分析今天,我說的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_《檢閱》。課文講述的是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來臨前發(fā)生的事,并且經(jīng)過努力,獲得成功。 2、教學目標 本組課文圍繞兒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所寫,為領會編者意圖,達到應有效果,根據(jù)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小...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網(wǎng)站:www.bbfs.cn.com2、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yǎng)
老師教研教學工作總結5篇范文
同時每次上完課后還進行 反思 ,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英語教學上缺乏時效性,對學生的關注還有欠缺,是目前我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兩個重要問題。下學期應該在這兩個方面予以重視。 2、經(jīng)常在班內(nèi)舉行英語對話表演,排練了英語小短劇,并借著這個機會,培養(yǎng)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篇1 本次口語交際和習作是本組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本組教學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遷移,繼續(xù)深化他們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yǎng)他們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nèi)容比較廣泛,既可以談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xiàn)象,也可以談身邊發(fā)生的熱愛生命的故...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海的女兒教學反思5篇
1.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海的女兒教學反思 篇一 本課節(jié)選自《海的女兒》的開頭部分,主要介紹了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節(jié)的開端,故事性并不強,因此從情節(jié)出發(fā)開展教學的路走不通。所以我決定另辟蹊徑——從氛圍和人物形象出發(fā),教學本課。 一、激情導入 以丹麥首都入海口的一座標志性建筑——小人魚雕像導入,既能吸引...
相關評說:
丹棱縣標準: ______ 學習完《檢閱》這篇課文后,我獲益良多. 我相信博萊克回家后心情激動,久久不能平靜下來,他回想起剛才在檢閱上自己的表現(xiàn),他內(nèi)心更加充滿了自信,他對自己說:我盡管身有殘疾,但原來我也能像其他隊員一樣,把事情做好!他再回...
丹棱縣標準: ______ 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鴉雀無聲
丹棱縣標準: ______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檢閱》詞語解釋 檢閱:高級首長親臨軍隊或群眾隊伍的面前,舉行檢驗儀式. 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本課指兒童隊員就參加國慶檢閱的事進行辯論. 棘手: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 鴉雀無聲:本課形容俱樂部里非常安靜,一點聲音也沒有.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本課指大家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鼓起掌來. 隆重:盛大莊重. 人山人海:本課形容街道上的人非常多. 俱樂部:進行社會、政治、文藝、娛樂等活動的團體和場所.
丹棱縣標準: ______ 《檢閱》最后一句話說明了觀眾看完博萊克和伙伴們的檢閱表演后,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慨和贊嘆,因此給予了熱烈的長久不息的掌聲. 博萊克雖然是一個拄拐的少年,但他不自卑;隊員們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大膽地讓拄拐的博萊克站在第一排,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獲得人們的贊揚.
丹棱縣標準: ______ 檢閱結束后,博萊克高高興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那雙拄拐的腳下好像生了風似的,走得又快又有勁兒,心里甭提有多激動了.他想:今天檢閱的時候我還好沒有慌了神兒,沒有出洋相,沒給我們隊拖后腿.這多虧了我以前的努力呀!隊長讓我參加了游行檢閱,還把我放在第一排.觀眾那雷鳴般的掌聲讓我明白了大家并沒有歧視我,還給了我這么大的鼓勵.我明天到學校,一定要去看望那些和我一樣殘疾的同學,讓他們也從自卑中走出來. 第二天早上,博萊克早早地來到學校,他把那些同伴召集了起來,對他們說:“雖然我們的身體不健全,但是只要我們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身殘志堅,那么大家就不會歧視我們.我們要戰(zhàn)勝自己,做一個勇敢、自強、自信、自尊的人.”
丹棱縣標準: ______ "檢閱"包含的意思: 1、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 2、國慶節(jié)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
丹棱縣標準: ______ 淹沒 在文中指覆蓋,掩蓋.“淹沒”這個詞出自課文的最后一段:長時間的掌聲淹沒了觀眾的議論聲.掌聲掩蓋了議論聲,突出了掌聲的響亮和持久.
丹棱縣標準: ______ 《檢閱》
丹棱縣標準: ______ 這些小伙子指的是博萊克和他的隊員們,真棒指的是博萊克表現(xiàn)出色以及隊員讓拄著拐杖的博萊克走前面同時他們也表現(xiàn)極為出色
丹棱縣標準: ______ 懂得了 尊重弱勢群體更顯自己的強勢 懂得了 自信是最美的 自信的背后是堅強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