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哪些誠實守信的故事
古人誠實守信的故事有“立木取信”“季布守信”“李苦禪守信”“曾子守信”“韓信報恩”“商人守信”等。
1、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商鞅又布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2、季布守信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于世。時人諺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后來,季布跟隨項羽戰(zhàn)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guān)。最后,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3、李苦禪守信
李苦禪是我國當(dāng)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yīng)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dāng)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后,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并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后院,將畫燒毀。事后,對兒子說:“今后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4、曾子守信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后,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xué)。做媽媽的騙孩子,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豬給殺了。
5、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幼時家里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十分厭惡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于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為別人當(dāng)傭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一天給他飯吃。應(yīng)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必須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后我就入土了。”之后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lǐng),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以往給他幫忙的老人。他于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6、商人守信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稈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賬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zé)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魚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有哪些
四、晏殊誠實坦蕩的行為令人稱贊 宋代詞人晏殊是一位才華出眾的人物。他在參加考試時從未因為利益誘惑而放棄自己的真實水平和立場。誠實守信成為他生活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原則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贊賞和敬仰。這一故事表明誠實守信能夠讓人保持真我并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正是由于他的誠實和坦蕩行為給人們樹立了...
誠信的故事有哪些
即使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和不便。他的行為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并幫助他建立了良好的聲譽和信譽。這對他日后的事業(yè)成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以上三個故事都展現(xiàn)了誠信的重要性以及堅守誠信所帶來的積極影響。這些故事不僅傳遞了誠信的價值觀念,也教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言行一致,誠實守信。
誠信小故事有哪些
正因為有著堅實的信譽基礎(chǔ)他的生意才能蒸蒸日上。故事三:失而復(fù)得的誠信 小明在集市上丟失了自己的錢包,里面有身份證、現(xiàn)金和一些重要的票據(jù)。正當(dāng)他焦急萬分的時候,一個陌生人找到了他并歸還了錢包。對方?jīng)]有留下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只是告訴他做人應(yīng)該誠實守信。這次經(jīng)歷讓小明深刻體會到了誠信的重要性...
誠實守信的故事
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忠實于自己承擔(dān)的義務(wù),答應(yīng)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誠地履行自己承擔(dān)的義務(wù)是每一個現(xiàn)代公民應(yīng)有的職業(yè)品質(zhì)。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以下是有關(guān)誠實守信的幾個小故事:1、“一諾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
關(guān)于誠信的八個經(jīng)典小故事
關(guān)于誠信的八個經(jīng)典小故事篇8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jié)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xí)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zhì),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
中國誠信的故事有哪些
曾子是孔子的學(xué)生,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買東西,她的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為了安撫兒子,許諾回家后給兒子殺豬吃。妻子回來后,曾子便遵守諾言殺豬喂子。這故事傳達了誠實守信的教誨,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言行應(yīng)當(dāng)守信的重要價值觀。3. 郭汲信守承諾 郭汲是西漢末年的官員,他對待百姓非常誠信。有...
20個簡短的名人誠信故事
以下是20個簡短的名人誠信故事:1. 華盛頓砍櫻桃樹: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小時候砍倒了父親的櫻桃樹,勇敢承認后得到原諒,成為誠信的典范。2. 林肯退還多收錢款: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曾做店員時,因多收顧客錢款而連夜退還,展現(xiàn)了其誠實守信的品質(zhì)。3. 曾子殺豬教子:古代中國思想家曾子為履行對兒子的承諾...
古人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有哪些?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xué)約定去看望小學(xué)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xué)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xué)們很感動 三、誠信的故事五則 1.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
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有哪些
”可見“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維系人與人交往的重要德行。那么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有哪些呢?1、曾子殺豬;2、郭沫若與芭蕉花;3、華盛頓與櫻桃樹;4、商鞅的立木為信;5、晏殊信譽的樹立;6、華盛頓與尼克松、克林頓的對比;7、周幽王的烽火戲諸候;8、韓信報恩;9、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
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有哪些?
2.《狼來了》:這是一個關(guān)于誠信和責(zé)任的故事。一個小男孩為了好玩而多次欺騙村民說狼來了,當(dāng)真正的狼來臨時,村民們不再相信他,結(jié)果羊群被狼吃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誠實守信,否則會失去別人的信任。3.《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這是一個關(guān)于誠信和智慧的故事。阿里巴巴發(fā)現(xiàn)了四十大盜的秘密藏寶...
相關(guān)評說:
宣威市摩擦: ______ 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xué)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于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后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后,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
宣威市摩擦: ______ 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有曾子殺豬、郭沫若與芭蕉花 、華盛頓與櫻桃樹、商鞅的立木為信、 晏殊信譽的樹立、周幽王的烽火戲諸候、 韓信報恩、季布“一諾千金”、皇甫績守信...
宣威市摩擦: ______[答案] 我給你幾個故事題目,內(nèi)容你自己找吧!百度百科里有! 1.魏文侯不負山野人之約 2.解陽講信義智傳君命 3.燕昭王以信招才 4.商鞅變法立竿為信 5.藺相如冒死完成重托 6.程嬰舍子救孤兒 7.曾子殺豬 8.季子掛劍 9.管仲判死罪仍誠實守信 10.卞和誠獻和...
宣威市摩擦: ______[答案] 1.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jié)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xí)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
宣威市摩擦: ______ 據(jù)記載,老將黃忠曾生病,劉備親自前往探望.黃忠命人備下宴席.下午,諸葛亮稱有要事,劉備便忘了黃忠之事.黃忠頂病在寒冬之夜守著桌子到了半夜,飯菜都涼了,老將軍忍著寒氣.第二天劉備忽然想起,立刻備馬前往黃忠家.到他家,黃忠正命人熱酒溫菜,劉備為其誠意守信,節(jié)儉不屈而落淚.
宣威市摩擦: ______ 古代誠信故事 1,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后,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
宣威市摩擦: ______ 曾子烹彘,晏殊科舉殿試易題,馬玉劍的故事, 曹沫之盟,,虞人之期, 徙木之賞,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需要的話,我講這些故事打包發(fā)給你
宣威市摩擦: ______ 南北朝時,有一個非常老實的人,叫明山賓.他當(dāng)州官時,因開倉濟貧得罪朝廷,被罷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實在揭不開鍋了,便把父親留給他的瘦牛去集市上賣了.可是回到家中,從妻子口中得知這頭牛曾經(jīng)患過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買主,跟他說明情況,并主動退了一半的錢.周圍的人都贊嘆不已.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后,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yǎng)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宣威市摩擦: ______[答案] 楊震「不受四知金」 東漢名臣楊震在赴任東萊郡太守的途中,經(jīng)過昌邑縣.昌邑縣令王密是他過去推薦的秀才,王密深夜帶... 王密聽了這番話,很羞愧地走了.楊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說明他的道德修養(yǎng)已達到了不自欺的「慎獨」境界.只有在沒有...
宣威市摩擦: ______ (反例)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