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告別的詩句 描寫離別的詩句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雪岳讀書圖》
明·蕭云從
圣書萬卷任縱橫,常覺心源極有靈。
狂笑驚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風吹血雨,豪歌一曲萬里晴,
獨自遨游何稽首?揭天掀地慰生平。
5、《寒江獨釣圖》
宋·馬遠
天涯何處覓佳音,世路茫茫本無心。
無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須同生根?
垂淚一別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甘灑熱血寫青春。
6、《長恨歌》
唐·白居易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7、《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7、《別州民》
唐·白居易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甘棠一無樹,那得淚潸然。
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8、《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9、《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0、《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1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2、《送人游嶺南》
唐·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13、《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唐·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1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5、《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16、《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7、《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8、《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9、《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20、《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2、《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23、《憶秦娥·簫聲咽》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24、《春山伴路圖》
明·唐寅
欲往何處覓雅訓?巍巍昆侖皆驚憤。
風里鯤鵬欺大鳥,雨中雛燕競輕俊。
今朝我欲乘風去,大展雄才高萬仞。
橫掃天下邪與惡,一瀉君子千古恨。
25、《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
唐·李白
吾將元夫子,異姓為天倫。
本無軒裳契,素以煙霞親。
嘗恨迫世網,銘意俱未伸。
松柏雖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市朝間,玉顏日緇磷。
所失重山岳,所得輕埃塵。
精魄漸蕪穢,衰老相憑因。
我有錦囊訣,可以持君身。
當餐黃金藥,去為紫陽賓。
萬事難并立,百年猶崇晨。
別爾東南去,悠悠多悲辛。
前志庶不易,遠途期所遵。
已矣歸去來,白云飛天津。
26、《餞別王十一南游》
唐·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渾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27、《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唐·劉長卿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28、《送靈澈上人》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枺嗌姜殮w遠。
29、《別離》
唐·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30、《于易水送別》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31、《于易水送人一絕》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32、《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33、《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34、《逢俠者》
唐·錢起
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
35、《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3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7、《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8、《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39、《山中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0、《送沈子福之江東》
唐·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41、《江陵愁望有寄》
唐·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42、《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唐·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43、《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唐·王勃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44、《山中相送》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45、《送李端》
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送兄
七歲女
別路云初起,
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
不作一行飛。
這首詩表達小作者送別哥哥時依戀不舍的深情。哥哥要上路了,天邊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別處的路亭周圍,樹葉紛紛飄落,氣氛蕭索。令人感嘆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樣,雁行能一起飛向遠方,而此時我們兄妹卻不能同去遠地。詩中寫景的氣氛與離別時的心情相應,兄妹不忍分離與雁行齊飛相對照,顯得自然,真摯。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青翠的山巒橫在外城的北面,靜靜的白水繞城東潺潺流過。在此地一分別,就像蓬草隨風飛轉,萬里遠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飄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樣對你依依不舍。我們在馬上相互揮手告別,那馬兒也不愿分離而禁不住蕭蕭長鳴。這首詩像一幅油畫,人情美與自然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全詩豁達樂觀,情意深切。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北國千里,滿天的陰云使白日顯得昏昏暗暗,北風吹來,大雁在分飛的雪花里朝南方飛去。不要憂愁前面路上沒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誰不認識您呢?前兩句寫的北國風光,所繪之景烘托出詩人送別董大時的失意心情,后兩句則對友人進行安慰與鼓勵,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贈別詩。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當年荊軻在這里告別燕太子丹入秦刺殺秦王,臨行時,壯士慷慨激昂,怒發(fā)沖冠。如今古代的壯士早已死去,但這里的水還是像當年一樣冰冷。這首詩與一般的送別詩的那種傷感情緒不同,詩人對古代壯士的追懷,似乎在激勵友人也要學習荊軻去干一番事業(yè)。
贈別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分別的時候,分明是多情的,總覺得難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無情。別宴上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不成。宴席上的蠟燭好像也理解我們的惜別之心,替我們垂淚點點滴滴一直到天明。詩人借物抒情,表達了與友人分別時那難舍難分的深沉而真摯的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由衷佩服孟浩然。首先是佩服其人品。這有《贈孟浩然》可證: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其次,也佩服孟浩然的詩歌藝術。孟作《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停午 到家日已昏
回瞻下山路 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 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 佇立待夫君
寫自己凝情望著“下山路”,所見所聞一樁一件地在眼前和耳邊飄過,在心底則漾起種種的情感波瀾,無非是要傳達出對那位落伍朋友的關切。那種癡癡守望的神情如在目前。李白那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正是靈活運用這一手法的出色的匯報演出。至于前兩句,西辭的是“黃鶴樓”,東下的是“揚州”,都帶著“迷花不事君”的瀟灑,作為客體的孟浩然之神躍然紙上,而“徒此揖清芬”的情意也躍然紙上了。這首詩和《送元二使安西》大不相同:它沒有普泛性,是只能送給孟浩然一個人的。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 益
十年離亂后 長大一重逢
問姓驚初見 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 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幾重
事態(tài)原是這樣:李益與表弟邂逅于旅途,問姓稱名才相認,皆大驚喜。但如果按照這個次序來寫,詩情洶涌處就被平庸的敘述掩蓋了。詩人把“十年離亂后,長大一重逢”放在前頭,反映著他自己被觸動之深,也更能喚起讀者悲憫人生苦難的心思。“問姓”兩句非常細膩:初見而“驚”,實際心中已經有個揣測,于是去“問”對方姓名——我們要是把這一聯作互文句來看,當時那種“請教臺甫”的情景就如在目前了。而當對方一說出姓名,他就不免端詳著表弟勾起串串回憶。其后竟日長談,親情濃濃的,時光飛逝,會少離多,讀者自會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灌注其中,為之驚喜,為之嘆息。然而樂事還來不及充分高揚,詩人的心卻早已被次日的離別折磨了。他凝想著來日的巴陵道上,依舊是孤身一人,過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放出一山攔,就未免沮喪得很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闕輔三秦 烽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唐代士大夫階級其實都以能“致君堯舜上”、作“帝王師”為人生最高價值的實現。因此,他們做官也要做京官,外放就有失落感。這首詩中的送人者和被送者都有這種“戀京情結”,故而對送別處的長安城依依不舍,而向將要赴任的方向一望,就覺得特別的風煙迷漫。送人者安慰被送者,又特別點明自己“同是宦游人”,等待著自己的也許同樣是外放的命運。命運既然相同,那就心有靈犀,什么悲哀都能分擔了。然而初唐士子畢竟有樂觀的底色,因此很快就能擺脫悲切切的情調,喊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言壯語。我們仿佛看到他堅定地把手一揮,就把前面的萬縷愁思通通斬斷。
這首詩的起承轉合是最規(guī)范的。一、二句點出送別之地,三、四句承接著傳達離別之愁,五、六句擺脫離愁轉向樂觀,七、八句以“在歧路”應首聯,以“兒女共沾巾”應次聯,以“無為”應第三聯,點滴不漏,“合”得非常精彩。
相 思
王 維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王維在長安,友人在嶺南。友人的“戀京情結”何以消解?你說你很想念他,你說不要緊以后會好起來,都只能是隔靴搔癢。他心里不平衡啊:怎么別人能留在長安,我就那么倒霉?寬慰他,只好別出心裁,說是“別以為就你難受,我在長安并不見得比你好,現在正等著你的寬慰哩。多寄點相思子來喲!”對方看了,也許就能減輕一點心理不平衡了。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詩要寫得適合對象。人間的交情是有深淺之分的。寫給深交者,如果情寫淺了,寫不出交情的獨特細膩處,這詩就失敗了。但如果只有一般的交情,卻把這情寫得纏纏綿綿、要生要死,也是不恰當的。元二和王維,從各種跡象上判斷,不可能是深交。元二要出使,其實任務很光榮,是千不該萬不該對他講喪氣話的。但畢竟是一場朋友,也應該表示出適當的留戀。王維這詩就正符合以上要求。他實際上只說了些客套話,但他能把這些客套話化為新穎獨特的意象來說,這才是他這首詩成功的秘密。“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說,瞧,老天爺知道您上路,早派人給您灑水來了,一切光光鮮鮮,您的旅途一定是愉快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等于說:您這一去,咱們就會有很久見不上面了,讓我們再干一杯吧!全詩帶著些淡淡的離愁,更洋溢著拳拳的祝愿,我們不能只看他的傷感,更要看到他的明麗。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宋玉《九辯》有個名句:“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傳達出一種身為遠客而送人歸家者的特殊的悲哀。鄉(xiāng)情,是農耕社會的永恒主題;思鄉(xiāng),是所有游子共同的心底的痛。“寒雨連江夜入吳”,迷茫的夜色與游子凄冷的心情契合無間。“平明送客楚山孤”,人地生疏,所認識的人偏又和自己不同路,而且他要走的還是歸家的路。客中送歸客,人家多么幸福,自己多么倒霉!我們可以想象他這時的神情:面對無可比擬的孤寂,萬般無奈。我們不知道他為什么非要“入吳”不可,不知道他將要在吳多少時日,但我們應該相信,任何事態(tài)都不足以摧垮他向往圣潔的精神,因為他接著便有個聲明:“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好一個冰心玉壺的意象!皎潔晶瑩,珍雅高貴,和凡塵俗世劃出條多么鮮明的界線。
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5、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7、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8、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兄臺后會有期。
9、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0、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有沒有快樂的離別詩句呢?一時想不起來,可能除非再見之期確定,并且不遙遠,否則大概都會有離愁別緒吧,加油!
1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14、不要說珍重,不要說再見,就這樣,默默地離開,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誼之樹上將垂下豐碩的果子。
15、你的輕輕一句,永別了!撕破了我心底壓抑已久的情愫,撕的心尖陣陣作痛。我微笑著靜靜地,說聲再見。
16、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7、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18、朋友,再會!朋友,珍重!流水匆匆,歲月匆匆,唯有支情永存心中。
19、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0、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2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3、人生,既有相遇,也有分離,讓我們有緣再聚。
2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5、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26、念去去,暮靄沉沉楚天闊。
27、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8、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關于畢業(yè)告別詩句
16.最后一堂課,是和老師告別;考完最后一場試,是和學業(yè)告別;通過畢業(yè)論文答辯,是和學生生涯告別。然后,知道一個一個朋友離去的日期,開始一場場告別,告別朋友,告別同窗,告別四年已經習慣的許多生活。 17.再見了,我的宿舍, 再見了,我的兄弟, 再見了,我的青春, 再見,我的大學。 9. 同學畢業(yè)離別詩句 1,勸君更...
關于相聚后離別的詩句
6、離別不堪無限意,艱危深仗濟時才。 7、相見各頭白,其如離別何。 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9、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10、離別不堪無限意,艱危深仗濟時才。 11、相見各頭白,其如離別何。 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友誼詩句: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
關于離別或相聚的詩句
5.關于友情,愛情,離別,相遇的詩句,越多越好,獎勵豐厚 寫友情的詩句 1.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5...
關于離別的古詩句
2. 關于離別的詩詞或句子 、古詩中的離別詩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
描述離別的詩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賦得暮雨送李胄》唐代: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代: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
古代悲傷離別詩句
在離別的時刻,王昌齡將自己比作冰心玉壺,表明自己清白如冰的品格和高潔的心志。李白則通過描繪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等意象,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對離別的無奈。這些詩句雖看似簡單,卻飽含深情,讓讀者在品味之時,也能感受到那份真摯的友誼和深深的離愁。在古代,離別是常事,但每一次離別都讓人...
用來描述離別的詩句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芳城。又別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崔顥<黃鶴樓>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有關送別的名言詩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出自唐代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告別。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出自漢代《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表達了離別后的思念。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描述了送別友人的...
形容離別時不舍的詩句
陸龜蒙的《別離》中,大丈夫雖有淚水,卻不愿在離別時流露,表現出堅韌的豪情。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友人》中,以長江天際流和馬鳴聲聲,寄托了深深的離別之情。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則以寒雨孤山和明月照心,表達了對友人的牽掛和對自我清白的堅守。這些詩句,無論是月色下...
描述“朋友離別,沒有來信感到傷感”的詩句有哪些
高蟾的《金陵晚望》雖然主要描繪了晚秋景色,但“一片傷心畫不成”似乎也隱含了對別離的哀愁。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中,“無邊絲雨細如愁”更是將離別之情化作了綿綿雨絲,讓人感同身受。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則以“欲說還休”道出了心中難以言說的離愁別緒。這些詩句...
相關評說: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答案]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下面就是描寫離別的詩詞 1.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送別【唐】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渭城曲【唐】王維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芳城. 又別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崔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答案] 思鄉(xiāng)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xiāng)愁,天...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描寫送別的詩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都說離別苦,還邁離別步.不見離別人,不送離別路.曾經百度,天定我倆情長柱.窺目遠影,回首更刺傷心處.離別難,離別遠.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1.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清代:王國維《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譯文:行遍天涯,看盡人情.想不到重回故地時,故人已如花飄零.憶當時與她花下別離,相對無言,只有離愁別緒...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1、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譯文:人生來就有情癡,與自然界的風花雪月無關. 2、明·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譯文: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
吐魯番地區(qū)動壓: ______ 1、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2、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