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的代表作是什么? 羅貫中的代表著作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一說錢塘)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他的杰作《三國志通俗演義》(即《三國演義》)是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
羅貫中生活的元代中后期,是一個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更加尖銳的時代。羅貫中抱著不與元朝統(tǒng)治者茍合的態(tài)度,置身于下層人民之中,從群眾文化里汲取營養(yǎng)。
羅貫中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杭州度過的。在杭州定居,對他后來成為小說家、戲劇家有重要的影響。
元朝時的杭州是南方的貿(mào)易港口、經(jīng)濟中心,這里的市民文化相當發(fā)達。元代后期,雜劇作家大多集中在杭州。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羅貫中細心觀察和揣摩著,其卓越的文學才華在民間藝術園地里得到錘煉、升華。
《隨唐五代史演義傳》是羅貫中的早期著作之一,它的藝術成就不能同他后來的作品所達到的高度相比,但它由逐年敘述歷史事件向著重塑造人物形象的轉(zhuǎn)變,是我國長篇敘事作品逐步成熟的表現(xiàn),這也是羅貫中對我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藝術發(fā)展的貢獻。
在元末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大起義爆發(fā)后,一直關注現(xiàn)實社會問題的羅貫中作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政治決定:投身起義軍,擔任了起義軍領袖張士誠的謀士。
羅貫中不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據(jù)史書記載,他曾經(jīng)“有志圖王”。從羅貫中加入張士誠的義軍來看,他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和雄心的。直接投身于武裝斗爭的洪流,使羅貫中強烈地感觸到時代的脈搏。
通過羅貫中的雜劇《宋太祖龍虎風云會》這部著名作品,我們可以窺見他的政治抱負和社會理想。在《風云會》一書中,作者塑造了一個文武雙全、智勇兼?zhèn)洹⑿貞烟煜隆⑿哪钊f民的圣君形象——趙匡胤。由此可見,他理想中的明君應該是這樣的。也正是基于此,當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張士誠不是這樣一個圣主時,羅貫中離開了張士誠,結(jié)束了他短暫的政治活動。
結(jié)束了農(nóng)民軍生活的羅貫中把滿腔的熱切傾注到文學中,通過小說創(chuàng)作出豐富的文學形象表達他對人生、對社會的見解。
據(jù)傳,羅貫中曾寫過《十七史演義》,但可惜的是,流傳至今的僅剩下《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傳》、《三遂平妖傳》等數(shù)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三國志通俗演義》。
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在長期流傳的三國故事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的。但是,他不是簡單地將原有的三國故事連綴成篇,而是以自己的思想為指導,構(gòu)建出全新的三國世界。
羅貫中從民間故事中汲取養(yǎng)分,注重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在這部小說中,他成功地處理了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gòu)的關系,借助藝術表現(xiàn),賦予歷史人物以血肉,因此前人稱這部小說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gòu)”,應當是很恰當?shù)摹?/p>
在《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羅貫中以其宏大的手筆、驚人的藝術表現(xiàn)力,為我們描繪了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以及形象鮮明的各色人物。《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問世,標志著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新的里程,把我國的長篇小說藝術推向了成熟。
羅貫中在明初生活了十多年后于75歲時逝世。在中國文學史上,他是一位占有顯著地位的文學家,他的《三國志通俗演義》與《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并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經(jīng)久不衰,有著永恒的藝術魅力。
《三國演義》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作品,它是由我國宋代和元代的講史話本發(fā)展而來的。講史話本是一種通俗文學,是說書人講書的底本。每次開講之前,說書人要用題目向聽眾揭示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這就是明代以后章回小說回目的起源。
到了元末明初,城市經(jīng)濟的高度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為明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提供了新的因素和有利條件。適應市民文化娛樂需要的通俗文學特別昌盛,從而孕育了章回小說的誕生。
《三國演義》同其他稍后一些的章回小說一樣,是在民間長期流傳,經(jīng)說書人或戲曲藝人補充,內(nèi)容逐漸豐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寫而成的。它們的篇幅比講史更長,主要是供讀者案頭閱讀的。
初期,一部作品分為若干卷,每卷又分若干節(jié);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各種版本的古代章回小說:每部小說明確地分為多少回,回目也由單句最后發(fā)展成為工整的對句。
《三國演義》的故事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在民間流傳了。宋元時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元代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平話小說《全相三國志平話》中“擁劉反曹”的傾向已很鮮明,劉、關、張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氣息。可見從晚唐到元末,在民間流行的三國故事,內(nèi)容愈來愈豐富,為以后《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充分的歷史條件。
羅貫中在雜記、遺聞佚事、野史小說、民間傳說及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正史陳壽的《三國志》及其注釋材料,結(jié)合他在創(chuàng)作上的才華,融會貫通,重新創(chuàng)造,寫成了這部規(guī)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古典歷史名著《三國演義》。
演義是以一定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以史書及傳說的材料為基礎,增添一些細節(jié),用章回體寫成的小說。它要求所寫的故事和人物要生動形象,細節(jié)可有所虛構(gòu),但基本情節(jié)不能違背史實。
有關三國的故事很早就流傳于民間。據(jù)杜寶《大業(yè)拾遺錄》記載,曹操譙水擊蛟、劉備檀溪躍馬等故事,在隋煬帝時期的水上雜戲中就有。劉知幾《史通·采撰》記載,唐初時有些三國故事已“得之于道路,傳之于眾口”。李商隱《驕兒》詩說:“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癡”。晚唐時,三國故事已經(jīng)到了童叟皆知的程度。
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根據(jù)《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已出現(xiàn)了“說三分”的專家霍四究,同時皮影戲、傀儡戲、南戲、院本也有搬演三國故事的。這時的三國故事已有明顯的尊劉貶曹傾向。
蘇軾《東坡志林》記載:“王彭嘗云: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宋元時代三國故事更是經(jīng)常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有《三戰(zhàn)呂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種,在這些劇本中,繼續(xù)表現(xiàn)出“尊劉貶曹”的傾向。由此可見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白話小說,可能很早就產(chǎn)生了。
現(xiàn)存早期的三國講史話本,有元至治年間所刊《三國志評話》,不僅擁劉反曹的傾向十分鮮明,而且劉、關、張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氣息,張飛的形象最為生動,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也寫得很突出,但情節(jié)與史實相違,民間傳說色彩較濃;敘事簡略,文筆粗糙,人名地名多有謬誤,顯然沒有經(jīng)過文人的修飾。
與此同時,現(xiàn)存三國故事的戲劇目即有四十多種:桃園結(jié)義、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單刀會、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節(jié)。此后羅貫中“據(jù)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創(chuàng)作出杰出的歷史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
它在民間文學的基礎上加入了文人心愿。充分運用《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等史籍所提供的材料,重要歷史事件都與史實相符;又大量采錄話本、戲劇、民間傳說的內(nèi)容,在細節(jié)處多有虛構(gòu),形成“七分實事,三分虛假”的面目。
《三國演義》洋洋七十余萬字,結(jié)構(gòu)宏偉,人物眾多,情節(jié)錯綜復雜,生動地反映了從黃巾起義到西晉統(tǒng)一這九十多年中,各封建統(tǒng)治集團間的政治、軍事斗爭,再現(xiàn)了三國時期的歷史面貌。
但《三國演義》不是歷史書,而是一部文學巨著。作品中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像桃園結(jié)義、古城會、三顧茅廬、借東風、群英會、空城計等幾乎是家喻戶曉的;那些閃爍著藝術光輝的典型人物,如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云、曹操、周瑜等,幾乎是老幼皆知的。
在中華文學史上,像《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長篇巨著,都是長期深受讀者喜愛的優(yōu)秀作品。
《三國演義》描寫戰(zhàn)爭的藝術非常高超。
全書描寫上百次各種類型的戰(zhàn)爭,但都不重復。從單刀匹馬的廝殺到千軍萬馬的混戰(zhàn);從戰(zhàn)場上的斗智斗勇到營帳里的用計設謀,寫得有虛有實,各具特色。小說在金戈鐵馬的爭斗中,又不時穿插描寫大江明月、飲酒賦詩、山林賢士等抒情場景,從而使故事有張有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能夠把戰(zhàn)爭寫得如此有聲有色,千變?nèi)f化,這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是不多見的。
作品構(gòu)思之雄偉、活動場面之廣闊、人物形象之鮮明、藝術水準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小說中均無與倫比。
統(tǒng)治者因該書“擁劉抑曹”的正統(tǒng)傾向而大加推崇,并從中汲取統(tǒng)治之術;布衣百姓則從中領略軍事智慧,并對故事情節(jié)津津樂道;農(nóng)民起義領袖卻奉該書為軍事寶典,從中學習戰(zhàn)略戰(zhàn)術;飽經(jīng)世故之人又視該書為謀略寶庫,潛心鉆研保家安身之道。該書中的故事和人物深入人心,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極其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同時,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國演義》也遠播于海外,被譯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幾十種文字傳遍世界各大洲。俄國漢學家稱贊該書是“一部真正豐富人性的杰作”;法國學者認為“在歷史小說中,《三國演義》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國社會,人們夸獎“《三國演義》是描寫英雄業(yè)績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國學術界一致推薦《三國演義》為“史詩般的作品”;在日本,《三國演義》擁有最廣泛的讀者群,甚至超過日本原創(chuàng)小說。
羅貫中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有《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兩朝志傳》等。
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據(jù)說和施耐庵合著《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三國演義的詞曰是什么?作者是誰?那個朝代的
明代羅貫中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漢族,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14歲時母親病故,于是輟學隨父親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羅貫中也曾參與其中。“有志圖王...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別是誰?你知道嗎?作者簡介建議收藏
羅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
羅貫中名什么字什么 羅貫中的簡介
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無名氏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xù)編》,上寫:“羅貫中,祖籍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終。”3、主要作品: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
羅貫中名什么?字什么?別號是什么?
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
三國演義的作者叫什么
羅貫中,元末明初的杰出文學家,籍貫山東東平縣,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中國章回小說的奠基人,作品豐富。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是《三國演義》。他一生著作頗豐,不僅創(chuàng)作了劇本如《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還編寫了《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誰?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羅貫中。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影...
羅貫中是哪位歷史名人的原型?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
羅貫中是哪朝的
羅貫中,元末明初人,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祖籍山西祁縣。中國古代著名小說家、戲曲家。 代表作《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
羅貫中的生平簡介20字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
相關評說: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是中國元末明初作家,戲曲家. 羅貫中: 中國元末明初作家,戲曲家.生卒年不詳.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貫中生當元末社會動亂之...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 個人資料 羅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寫的 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
開原市法向: ______ 貫中作品集 - 羅貫中作品集,含《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等作品. 羅貫中作品集 - 羅貫中作品集,含《平山冷燕》 今存署名羅貫中的作品,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還有《隋唐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傳》和《三遂平妖傳
開原市法向: ______ 名本,是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三國演義》是他的代表作.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1330—1400),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開原市法向: ______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代表作《三國演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