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岳陽樓記》課件
《岳陽樓記》這一課旨在讓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學(xué)習(xí)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寫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九年級上冊《岳陽樓記》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學(xué)目標:
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及文體特征,掌握常見文言實詞,熟練地翻譯課文。
2、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顯志的寫作特點。
3、學(xué)習(xí)我國古代進步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思想。
教學(xué)重點: 目標2.
教學(xué)難點: 目標4.
教學(xué)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 新授課。
課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歷代都作為散文名篇收入各種選本,它究竟有哪些獨到之處使它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呢?這是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必須認真思考的。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文學(xué)方面也相當有成就。下面是《宋史》里關(guān)于范仲淹的簡略介紹(節(jié)引,字句略有改動),對我們理解《岳陽樓記》的思想內(nèi)容很有幫助,請同學(xué)們先讀一讀(掛在小黑板):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改其樂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歷五年由參知政事(副宰相)謫守鄧州。勤政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死之日,四方聞?wù)撸詾閲@息。
思考:1.范仲淹少年時為什么發(fā)憤苦讀?2.范仲淹論政事奮不顧身,力主改革,勤政愛民,他的思想基礎(chǔ)是什么?(指定語文學(xué)習(xí)好的學(xué)生讀講。)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現(xiàn)在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死后謚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被千古傳唱。《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
3、學(xué)習(xí)生字:
謫守(zhé) 朝暉(zhāo) 騷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冥冥(míng) 岸芷汀蘭(zhǐ tīng) 潛形(qián)
皓月(hào) 檣傾楫摧(qiáng jí) 寵辱偕忘(xié)
4、教師范讀,學(xué)生自由讀課文。
三、古漢語知識:
1、通假字:“具”通“俱”,全,皆。 “屬”通“囑”,囑咐。
2、古今異義:
①微:沒有,微斯人;今義細小。
②氣象:景象,氣象萬千;今指大氣的狀態(tài)和現(xiàn)象。
3、一詞多義:
①、以:來,屬予作文以記之;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觀:看,予觀夫巴陵勝狀;景色,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③、一:一,一碧萬頃;全,長煙一空。 ④、開:放晴,連月不開;打開,開我東閣門;開設(shè),設(shè)置,旁開小窗。 ⑤、則: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⑥、極:極點,感極而悲者矣;盡,此樂何極。 ⑦、或:有時候,而或長煙一空;或許,也許,或異二者之為。 ⑧、空:天空,濁浪排空;消散,長煙一空。 ⑨、通:順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峽。 ⑩、和:和樂,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觀夫巴陵盛狀;發(fā)語詞,不譯,夫環(huán)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聲起。
去:離開,去國還鄉(xiāng);距離,西蜀之去南海;逃離,逃跑,委而去之。
為:行為,活動,或異二者之為;做,為,全石以為底。
4、詞語活用: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形容詞作狀語,“先”“后”是形容詞,在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狀語。
②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5、本課成語: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們和樂。信任國泰民安。
四、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全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由此生發(fā)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一層(2自然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二層(3—4自然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發(fā)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五、教師小結(jié):
作者借描寫岳陽樓周圍景物,通過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深刻地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政治抱負。
六、布置作業(yè):研討與練習(xí)一。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xí)導(dǎo)入:
1、學(xué)生自由朗讀全文。
2、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xué)生自讀時注意。
3、思考:(1)范仲淹寫本文的緣由是什么?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
(2)找出本文中寫景的句子,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
(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二、學(xué)習(xí)第一段:
1、寫文章,往往以一兩個警句(關(guān)鍵性詞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明確: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chǔ)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2、重點詞句:
越明年——課本注解為“到了第二年”(即慶歷五年),而據(jù)《岳州府志》載《宗諒求記書》,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在慶歷六年,所以這句中的“越”還是按它的.本來意義作“過”講為妥,“越明年”就是“過了第二年”,即進入了第三年講(慶歷六年)。
謫——封建社會官吏的降職或遠調(diào),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遠方,如“發(fā)閭左適(同“謫”)戍漁陽九百人”。
屬——同“囑”,通假字,“屬予作文以記之”點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3、首句中“謫”字點明了滕子京當時的處境。滕被謫以后心情不好,準備修好岳陽樓后“憑欄不慟數(shù)場”。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開頭就點出這個“謫”字,這不是存心觸痛老朋友嗎?試聯(lián)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是否別有深意?
引導(dǎo)要點:從這個“謫”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說的“遷客騷人”,作者一開頭就點明滕的處境,其實暗暗包含對老朋友的勸勉:你雖然身處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遷客騷人那樣為個人的遭遇而悲嘆,應(yīng)該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同時,作者自己在慶歷五年也遭貶謫,這樣寫也暗寓與老朋友同處逆境、自勉勉人之意。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陽樓記》所以傳誦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記事寫景之作,百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遠的好文章。
4、學(xué)生朗讀、背誦第一段。
三、學(xué)習(xí)第二段:
1、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明確:(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重點詞:
夫——本文中幾個“夫”都念(觀夫、若夫、嗟夫)前兩個“夫”有指示作用,相當于“那”;“嗟夫”,感嘆聲,亦作“嗟乎”。
然則——順接連詞。注意不要跟轉(zhuǎn)折連詞“然而”搞混。“然則”在這句中有承上連下的作用。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zhuǎn)入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騷人——課本注解: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世也稱詩人為騷人。但在某種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兩者不能對換,如本文“遷客騷人”若換成“遷客詩人”就不恰當。因為《離騷》的作者屈原是一個遭到貶逐的詩人,所以“騷人”比“詩人”有時還多一層“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騷人”與“遷客”相配比較合適。
得無異乎——“得無”本是一個表示測度的語氣副詞,但本句中“得”“無”是兩個詞,相當于現(xiàn)在說的“能不”。以詰問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
3、這一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于形象,氣魄宏大。仔細體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詞語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作者善于選取形象化的詞語繪聲繪形。如:銜遠山——“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guān)系。吞長江——“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guān)系,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有氣勢磅礴之感。“銜”“吞”字連用,更使靜景富于動態(tài)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了氣勢,形容水大流急,繪聲繪形。氣象萬千——連用兩個數(shù)詞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極有聲勢。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與“廣”近義,但作者用“橫”而不用“廣”,因“橫”字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朝暉夕陰”的“暉”換成“晴”字,義通順,但作者用“暉”而不用“晴”字,因為“暉”字具體,容易使讀者聯(lián)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煉字的功力。
4、學(xué)生朗讀、背誦這一段。
四、教師小結(jié):
“記”是一種文體,散文的一種。范仲淹借為重修岳陽樓作記,一方面重申自己的報復(fù),另一方面借此勉勵、規(guī)勸老朋友。
五、布置作業(yè):研討與練習(xí)二。
第三課時:
一、學(xué)習(xí)第3、4段:
1、細讀這兩段寫景的部分,說說作者為表現(xiàn)“悲”“喜”兩種不同的感,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明確: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為例:雨是“霪雨”,風是“陰風”,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高、恐怖凄慘的畫面就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耀”“潛行”“不行”“傾”“摧”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的特點與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xué)生自己分析、體會。)
2、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zhuǎn)人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3、“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5、“進”指什么?“退”指什么?(“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
6、“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7、重點詞語:
“則有……者矣”是一長定語句。“者”指代“覽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為例,從“去國懷鄉(xiāng)”到“感極而悲”都是“者”的定語。第4段末句的結(jié)構(gòu)相同。這兩句可分別譯為“登上岳陽樓,就會產(chǎn)生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憂慮讒言,懼怕譏諷,滿眼凄涼,感傷到極點而悲痛的心情了。”“……就會產(chǎn)生一種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譽和屈辱一齊忘記,端著酒杯面對和風,充滿了喜悅的心情了。”
浮光躍金——這句寫月夜有風時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躍”兩個動詞分別作名詞“光”和“金”的定語,構(gòu)成兩個偏正短語。把湖面上“浮動的月光”比喻成“躍動著的碎金”,造成了一種動態(tài)美。
靜影沉璧——這句寫月夜無風時湖面上的景色。語法結(jié)構(gòu)、修辭方法跟上句相同,不過它寫的是靜態(tài)美:靜靜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其喜洋洋——洋洋,眾多或盛大貌,這里形容喜的樣子。朗讀時“喜”字后要稍頓一下。這句可譯為:那喜悅真是達到了極點。
8、兩段在結(jié)構(gòu)上也是完全相同的;甚至連前后兩個抒情句的表達方式也完全相同。試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兩個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明確:這兩個抒情句是文章思路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前句遷客騷人登樓而悲,后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喜,聯(lián)系上文看,是為了落實“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聯(lián)系下文看,是以遷客騷人隨物而變的心情,襯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fā)出“先憂后樂”一段正論。如果把兩個抒情句刪去,文章思路中斷,也破壞了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二、學(xué)習(xí)第五段:
1、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確: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化而發(fā)生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
明確: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后古仁人才會快樂。可見他們的或憂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zhuǎn)移的。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古仁人之心”。
3、這種“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實際也許并不存在。聯(lián)系第一課時介紹的有關(guān)作者的資料,說一說作者為什么要議論這種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明確: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從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愛民的行為看,確實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囑寫《岳陽樓記》的機會,提出這種理想化的人物來,正是為了“假托古人,自寫懷抱”,表明自己本來就不為個人的進退、榮辱而悲喜,雖遭貶謫,但憂國憂民之心決不改變,同時也包含著對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問句的形式表達,自勵勵人,委婉含蓄。
4、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明確: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三、朗讀全文。
要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領(lǐng)會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以及具有音樂感的語言特色。
四、教師小結(jié):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yīng)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人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
五、布置作業(yè):研討與練習(xí)三。
六、板書設(shè)計:
26、岳陽樓記
1、作記緣由(敘事)——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屬予作文以記之。
2、概寫洞庭美景(描寫)——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抒情)——霪雨霏霏(悲、憂);春和景明喜、悅)。
4、胸懷抱負(議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鋪墊。
請?zhí)峁┤私贪嬲Z文八、九年級上下冊的全部古詩詞及內(nèi)容
(8)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9)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lián),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⑽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yīng)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tài)。(用《岳陽樓記》中原句答) 文中的...
中考課外文言文怎么讀懂
(《賣油翁》) 5.代詞,可譯為“你”,“你的”。 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六)則1.連詞(1)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那么”。 例:萬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 (...
跪求中考文言文復(fù)習(xí)資料(好的加分:0——80分)
初中中考復(fù)習(xí)九科綜合資料百度網(wǎng)盤資源鏈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介紹:資源含有各大初中網(wǎng)絡(luò)課程機構(gòu)視頻教學(xué)資料、各類型初中中考沖刺、中考復(fù)習(xí)資料、課件、教程等各類資料合集。
中學(xué)語文詩詞教學(xué)反思
如在教學(xué)《岳陽樓記》一文的第二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為“連”,“吞”改為“接”好不好?在這樣的地方設(shè)疑激疑,不僅能使學(xué)生在思考中頓悟,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xué)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良好思維品質(zhì)。當然,在課堂教學(xué)中,更重要的是用教師的“設(shè)疑”來激起學(xué)生“質(zhì)疑”,引導(dǎo)學(xué)生自己閱讀,自己...
文言文課例分析范文
如:講授《狼》、《口技》、《為學(xué)》等故事性較強的文言文時,教師可先給學(xué)生講故事,然后再引導(dǎo)學(xué)生學(xué)習(xí)相應(yīng)的文言文,繼而落實字詞句篇的教學(xué)。再如講授《岳陽樓記》可用滕子京修建岳陽樓的故事導(dǎo)入,講授《出師表》可用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的故事導(dǎo)入,以拓展學(xué)生的視野,加深學(xué)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3.利用...
幫忙歸納一下人教版八年級上文言文通假字+尋找?guī)缀晤}
50 具俱都 百廢具興 《岳陽樓記》 51 屬囑 托咐 屬予作文以記之 52 貲資 資財 持其貲去 《越巫》 53 不否不 尊君在不 《陳太丘與友期》 54 直值 價值 玉盤珍饈直萬錢 《行路難》 55 辟避 回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 《魚我所欲也》 56 辯辨 辨別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57 得德 恩惠 所識...
學(xué)好初中語文十個好方法
又如《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都是古代作品中優(yōu)秀的散文,都是作者在被貶時寫的,但兩位作家的胸襟和抱負在相似中又有很多的不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如果能夠引導(dǎo)學(xué)生比較、分析后歸納,學(xué)生定能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五、電教輔助法 高爾基說:“藝術(shù)作品不是敘述,而是用形象、用圖畫來描寫現(xiàn)實。”新課程注重各...
黃鶴樓記教案
教學(xué)方法: 因難度較大,以老師串講為主,學(xué)生反復(fù)朗讀,在讀中品味。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xué)過程:第一課時 歷史上人們將修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黃鶴樓,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和湖南岳陽的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滕王閣因有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聲名益顯,岳陽樓也有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更為人所知。惟有...
六年級文言文兩則課標要求
7~9年級(50篇)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4.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zhàn)國策 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 陶潛 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愈 10.陋室銘 劉禹錫 11.小石潭記 柳宗元 12.岳陽樓記 范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愛蓮說 周敦頤 15.記承天...
浙教2014初中語文重點古詩句
31.《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32.《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34.《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5.《泊秦淮》:商女...
相關(guān)評說:
葉城縣表面: ______ 沿湘江順流而下,經(jīng)長沙再向前,一片煙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簾,那就是“水天一色... 到慶歷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寫了這篇著名的《岳陽樓記》.《岳陽樓記》全文只有三...
葉城縣表面: ______ 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負(以“古仁人”為楷模,憂國憂民),表露其博大襟懷、堅強意志(“不以...
葉城縣表面: ______ 岳陽樓記 習(xí)題精選 一,基礎(chǔ)練習(xí)題 1.加粗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謫守zhé 霪雨 yín 朝暉夕陰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蘭 zhǐtīng C. 騷人 sāo 潛形qiǎn ...
葉城縣表面: ______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者,恢宏壯麗,金碧輝煌.岳陽樓為純 木結(jié)構(gòu),飛檐、盔頂,共三層.整體高25.35米,寬17.2米,占地251平方米.這樣一 座恢...
葉城縣表面: ______ 為你打開一扇門 憧憬 chāngjǐng 十三歲的際遇 白駒過隙 jū xì 裨益 bì 驀然 mò 廣袤 ... 隳突 huī 君子好逑 qiú 缶 fǒu 寤寐 wǔmeì 岳陽樓記 浩浩湯湯 shāngshāng 琴瑟 sè 霏霏 ...
葉城縣表面: ______ 這個是范仲淹《岳陽樓記》
葉城縣表面: ______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葉城縣表面: ______ 浩浩蕩蕩 hào hào dàng dàng 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出自】:《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示例】:一時只見寧府大殯~,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至.◎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 【近義詞】:洶涌澎湃、波瀾壯闊、氣壯山河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葉城縣表面: ______ 我剛好初三畢業(yè).下面給你列出來.第一單元 鼎湖山聽泉(第八段中, 那柔曼如提琴者…飛瀑落下深潭) 林中小溪(自選一段) 第39頁四首詩 第二單元 《詩經(jīng)》二首 第三單元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片文言文) 第四單元 鄉(xiāng)愁(一首詩,很短很容易背) 第五單元 是文言文的單元,我記得我們是全部要被的 , 有 陳涉世家 桃花源記 與朱元思書 捕蛇者說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詞二首:相見歡 和 浣溪沙 第六單元 兩首詩 曹操的龜雖壽 和 岑參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樓主 , 應(yīng)該就這些了 , 主要以 古詩 和 文言文居多,中考默寫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