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13州什么州最大最廣?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有十三個州,我想知道這十三個州各自盛產(chǎn)什...
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益州是最大的州,也是最廣的州。益州位于今天中國的四川、重慶、貴州以及云南等地,管轄范圍涵蓋了現(xiàn)在的西南地區(qū)以及長江中上游地區(qū),是當(dāng)時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jīng)濟(jì)最繁榮的地區(qū)之一。益州在三國時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jì)和文化中心,也是蜀漢王朝的首都所在地。
面積最大的就是荊州益州揚州三個,具體哪個最大不知道,感覺差不多,但光是地方大,人口軍事什么的比不了北方,
三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幾個州
州,漢代監(jiān)察區(qū)名,又稱部,東漢全國設(shè)十三州,一州所轄郡、國多少不等,每州設(shè)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屬郡、國,督察郡、縣官吏和地方豪強(qiáng),糾舉不法,彈劾污吏。到東漢末年的時候,原來是監(jiān)察區(qū)的州,設(shè)立了州牧,州牧統(tǒng)領(lǐng)地方的軍事、行政、民政等大權(quán),州稱為中央之下的一級行政單位,如同今天...
三國時期每一個州在現(xiàn)在的地方
12. 幽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九十。治所薊縣,在今北京大興縣西南。轄境相當(dāng)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13. 徐州: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郯縣,在今山東都城縣。漢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三國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dāng)于今江蘇長江...
三國時期有幾個州
13. 幽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九十。治所薊縣,在今北京大興縣西南。轄境相當(dāng)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14. 徐州: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郯縣,在今山東都城縣。漢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三國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dāng)于今江蘇長江...
三國時期原來的十四個州是哪十四個?
13. 交州:東漢時期的一個州名,轄七郡,十六縣。治所位于龍編,今越南河內(nèi)以北。后三國孫吳時期治所遷至番禺,今廣東廣州。交州的轄區(qū)大致相當(dāng)于今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區(qū)。14. 雍州:東漢時期的一個州名,興平元年從涼州和三輔地區(qū)劃分而來。轄九郡。治所位于長安,今...
東漢末年13州名字,個郡名,個縣名,個城池名!謝謝了
徐州 徐州,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郯縣,在今山東郯城縣。漢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三國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dāng)于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qū)。郡:東莞郡,瑯琊國,彭城國,東海國,下坯郡,廣陵郡。兗州 兗州,東漢州名。轄郡、國八,縣八十。治所昌邑縣...
魏蜀吳三國在當(dāng)時分別擁有幾個州,當(dāng)時天下一共有多少個州?
漢末三國時期州的數(shù)量 在漢末三國時期,基本上還是沿襲了東漢十三州的情況。東漢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先設(shè)雍州,后改涼州),并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三國時期,曹魏先將涼州改為雍州,后又從雍州分出部分地區(qū)設(shè)立...
請問三國時期各州郡名稱指現(xiàn)在的哪些地方?
三國藝苑 建安郡:孫吳時分會稽設(shè)定,浙江、福建由此開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甌。 · 始興郡:孫吳分桂陽郡設(shè)定,治曲江,在今廣東韶關(guān)南。 · 始安郡:孫吳分零陵郡設(shè)定,治始安,在今廣西桂林。 · 沓中:姜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三國時期州郡名稱 東漢十三部州(三國行政區(qū)域) 司隸校尉部:治所 ...
誰能幫我例舉三國時期各個州的首府?
東漢全國設(shè)十三州,在漢獻(xiàn)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東漢再度設(shè)立雍州,成為正式行政區(qū)。1、司隸(司州):洛陽縣 2、青州:臨淄縣 3、幽州:薊縣 4、徐州:郯縣 5、冀州:鄴縣 6、揚州:壽春縣(本在歷陽縣,漢末遷至壽春)7、荊州:襄陽縣(本在漢壽縣,漢末遷至襄陽)8、兗(掩)州:昌邑縣 9、...
三國里一共有幾個州
十二、并州:位于現(xiàn)在的山西地區(qū),是三國時期的北方重鎮(zhèn)之一。十三、雍州:包括現(xiàn)在的陜西中部地區(qū),是三國時期的重要州郡之一。十四、涼州:位于現(xiàn)在的甘肅地區(qū),是三國時期的邊疆地區(qū)。三國時期的行政中心最初是鄴城,位于現(xiàn)在的河南安陽縣,而漢末時期的重要行政中心可能還包括邯鄲。
三國領(lǐng)地明明差不多大,為何說魏是“十分天下有其八”?
在三國時期,在東漢末年天下被分為13個州,而這13個州在魏國就有近9個州。吳國名義上是三個州,實際上有一個州的大部分土地 被曹魏所控制,而蜀國則只有一個州。從當(dāng)時的地圖上看,三個國家所占有的面積,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蜀國的西南部基本上沒有人煙,吳國的東南部也是大山和原始森林...
相關(guān)評說:
漠河縣圓錐: ______ 1、司隸(司州):洛陽縣 2、青州:臨淄縣 3、幽州:薊縣 4、徐州:郯縣 5、冀州:鄴縣 6、揚州:壽春縣(本在歷陽縣,漢末遷至壽春) 7、荊州:襄陽縣(本在漢壽縣,漢末遷至襄陽) 8、兗(掩)州:昌邑縣 9、豫州:譙縣 10、涼州:姑臧縣(本在隴縣,后魏國移治姑臧縣) 11、益州:成都縣(本在雒縣,漢末遷至成都) 12、并州:晉陽 13、交州:番禺(本在龍編,后吳國移治番禺) 14、雍州:長安
漠河縣圓錐: ______ 司 州 京兆尹(12) 左馮翊(13) 右扶風(fēng)(15) 弘農(nóng)郡(9) 河內(nèi)郡(18) 河南郡(21)河?xùn)|郡(20) 冀 州 魏郡(15) 鉅鹿郡(15) 渤海郡(8) 常山國(13) 中山國(13) 安平國(13) 河間國(11) 清河國(11) 趙國(5) 幽 州 ...
漠河縣圓錐: ______ 山東是宋元及以后的地名稱呼. 東漢全國十三州,西部、西南部屬于兗州、徐州.其余為青州.主要為兗州、青州.
漠河縣圓錐: ______ 東漢末期漢朝共設(shè)司隸校尉部、揚州、荊州、交州、益州、徐州、豫州、雍州、涼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兗州等一部十三州. 其中,青州是東漢時轄郡、國六,分別是濟(jì)南、平原二郡及樂安、北海、東萊、齊國四國,縣六十五.治所臨淄縣(即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北).轄境在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qū). (這是三國時期的地圖) (這是青州的地圖) 大概的位置就是山東的大部分地區(qū). 純屬個人觀點,希望樓主采納.
漠河縣圓錐: ______ 東漢末年已形成州、郡、縣三級,州大于郡. 州原是漢武帝設(shè)刺史監(jiān)察郡縣的單位,共設(shè)十三州.東漢時發(fā)展成為比郡更大一級的行政單位.
漠河縣圓錐: ______ 州名(或都護(hù)府)古名 今地 大致范圍 所轄郡國 司州洛陽河南洛陽東北陜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京兆尹(12個縣) 左馮翊(13) 右扶風(fēng)(15)弘農(nóng)郡(9) 河內(nèi)郡(18) 河南郡(21)河?xùn)|郡(20)冀州鄗縣河北柏鄉(xiāng)縣北...
漠河縣圓錐: ______ 正所謂“一部荊州史,半部三國史”,由于荊州的戰(zhàn)略地位太過重要,乃是曹操南下必經(jīng)之地,又是東吳長江防線的重要節(jié)點,更是劉備益州的東大門.因此,從劉表單騎...
漠河縣圓錐: ______ 荊州,青州,兗州
漠河縣圓錐: ______ 三國共有12州和一部(司隸校尉部) 荊州(占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
漠河縣圓錐: ______ 東漢末年全國十三個州:司隸、豫州、冀州、兗州、徐州、青州、荊州、揚州、益州、涼州、并州、交州,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