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斯復”的出處是哪里
“言歸斯復”全詩
《我行其野》
先秦 佚名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爾居。
爾不我畜,復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爾宿。
爾不我畜,言歸斯復。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我行其野翻譯及注釋
翻譯
走在郊野荒涼路,路旁椿樹枝葉疏。只因婚姻的緣故,我才與你同居住。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到我故土。
走在郊野荒涼路,采摘蓫葉多辛苦。只因婚姻的緣故,才到你家同住宿。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歸我家族。
走在郊野荒涼路,采那葍草聊果腹。你全不思往日情,追求新歡太可惡。不是她家比我富,是你變心的緣故。
注釋
⑴蔽芾(fèi):樹葉初生的樣子。樗(chū):臭椿樹,不材之木,喻所托非人。
⑵昏姻:即婚姻。
⑶言:語助詞,無實義。就:從。
⑷畜(xù):養(yǎng)活。一說是愛的意思。
⑸邦家:故鄉(xiāng)。
⑹蓫(chú):草名,俗名羊蹄菜,似蘿卜,性滑,多食使人腹瀉。
⑺宿(sù):居住。
⑻言歸斯復:言、斯,都是句中語助詞。歸、復,即歸回。
⑼葍(fú):多年生蔓草,花相連,根白色,可蒸食,饑荒之年,可以御饑。
⑽新特:新配偶。特,匹。
⑾成:借為“誠”,的確。
⑿祗(zhǐ):只,恰恰。異:異心。
我行其野鑒賞
《小雅·我行其野》作為一首棄婦詩,和《衛(wèi)風·氓》等其他同題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棄前的生活場景所不同的是,其作者更多地表現(xiàn)棄婦目前,即此時此刻的情緒。作品開頭,作者便把自己情感悲劇的抒寫安排在一個似乎暗合其孤獨凄涼境況的,生長著樗樹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點明以下所抒寫的,只是在抒情主人公經(jīng)歷了被遺棄之變故的打擊后,離開傷她心的人,在歸家途中的心理活動。
此詩三章,每章前二句,都是同一個畫面的重復或再現(xiàn)。它描繪出一個人在點綴著幾棵樗樹的原野上獨行的情景。“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從比例和透視關系上講,無邊的原野、凝滯不動的樹草(蓫、葍)和渺小無助而又孤獨的行人(作者),給讀者的是一種自然界的宏大與人類的渺小、原野的寂靜和人心的焦慮的對立感。原野因人之渺小而愈顯其大、愈顯其寧靜安謐,人因原野之宏大而愈顯其小、愈顯其躁動不安。抒情主人公被命運拋棄進而抗爭無力的悲劇在這里被放大或具體化了。同時,印象的疊加,也引起人們對隱藏于畫面背后之故事的強烈探究欲。
每章后四句,則是對上述畫面之深層含義的具體闡釋:因婚姻而與你聚首,但“爾不我畜”,我只能獨行于這歸里的曠野上。這個闡釋在全詩三章的反覆詠唱中,隨著人物情緒的波動有被深化的趨勢。一、二章里,她仿佛還只是故作輕松的念叨:“爾不我畜,復我邦家。”“爾不我畜,言歸斯復。”試圖把痛苦深埋在心底,強自寬解。但到第三章,她情感的火山終于爆發(fā)了,這難以平復的傷痛和無人可訴的委屈,和著苦澀的淚水,在這樣一個愛恨交織的時刻,以這樣一種愛恨難分的心理,流淌著怨恨:“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至此,全詩也在這情緒發(fā)展的高潮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的,只有無限的同情、惆悵和遺憾。
這首詩的另外一個突出特點是采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用行遇“樗”“蓫”“葍”等惡木劣菜象征自己嫁給惡人,并以之起興,暗示自己為人所棄的痛苦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織。
我行其野創(chuàng)作背景
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的倫理傳統(tǒng),導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動地位,因而也造就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個突出的文學母題——棄婦文學。《小雅·我行其野》就是寫一個遠嫁他鄉(xiāng)的女子訴說她被丈夫遺棄之后的悲憤和痛傷。對于此詩,古經(jīng)學家的意見比較一致,毛詩序曰:“《我行其野》,刺宣王也。男女失道,以求外昏(婚),棄其舊姻而相怨。”孔疏引王肅云:“行遇惡木,言己適人遇惡人也。”鄭玄箋:“刺其不正嫁娶之數(shù)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朱熹《詩集傳》長篇大論曰:“王氏曰,先王躬行仁義、以道民厚矣。猶以為未也。又建官置師、以孝友睦姻任恤六行敎民。為其有父母也、故教以孝。為其有兄弟也、故教以友。為其有同姓也、故教以睦。為其有異姓也、故教以姻。為鄰里鄉(xiāng)黨相保相愛也、故教以任。相周相救也、故教以恤。以為徒教之或不率也。故使官師以時書其德行而勸之,以為徒勸之或不率也。于是乎有不孝不睦不姻不弟不任不恤之刑焉。方是時也,安有如此詩所刺之民乎。”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序此詩為“刺睦姻之政不講也”。近人高亨以為此詩是入贅女婿的怨詩。從通篇詩意上來看,此詩是婚姻中一方怨婚姻不美,配偶淫婚換新人,舊人憤而別去之詩。根據(jù)朱熹“民適異國,依其婚姻而不見收恤,故作此詩”(《詩集傳》)的說法,此詩很可能是周代大族女子的離婚之詩。
三復斯言
成語基本釋義:[ 成語形式 ]ABCD式的成語[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繁體 ]三復斯言[ 成語用法 ]作謂語;形容對它極為重視三復斯言近義詞三復其言 三復斯言反義詞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三復斯言出處 《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朱熹注:“《詩經(jīng)·大雅·抑...
形容人膽子小用什么成語
出處:語出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穢污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70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出處:明·馮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設謀,...
“言歸端門”的出處是哪里
“言歸端門”出自隋代佚名的《紹興登門肆赦二首》。“言歸端門”全詩《紹興登門肆赦二首》隋代 佚名鴻霈普洽,言歸端門。蕩蕩巍巍,旋乾轉坤。穆然宣室,儲思垂恩。于萬斯年,敷錫群元。《紹興登門肆赦二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紹興登門肆赦二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我為...
表示讓人放心的四字成語
出處:元本·高明《琵琶記·牛相教女》:“絳羅深護奇葩小,不許蜂識鶯猜。” 割肚牽腸 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離別,可憐是千里關山,獨自跋涉。似這般割肚牽腸,倒不如義斷恩絕。” 掛肚牽腸 極言牽掛,掛念。 出處:《白雪遺音·嶺兒調·從別后》...
“又言歸何時”的出處是哪里
其言簡且要,陛下幸聽之。天空日月高,下照理不遺。或是章奏繁,裁擇未及斯。寧當不俟報,歸袖風披披。答我事不爾,吾親屬吾思。昨宵夢倚門,手取連環(huán)持。今日有書至,又言歸何時。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遲。嶺北梁可構,寒魚下清伊。既非公家用,且復還其私。從容進退間,無一不合宜。時...
出自《三國志》的成語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傳注:「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吳下阿蒙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處】曹丕?典論論文:「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
三復斯言的意思,近義詞,反義詞
詞目,三復斯言,發(fā)音,sān fù sī yán,釋義,三復:多次反復;斯言:這句話。反復朗讀并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引用,《前漢演義》第二十一回 燒棧道張良定謀 筑郊壇韓信拜將 ...懊惱,但總不忍遽去,尚為項氏效忠。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增何不 三復斯言 ,潔身早去。既聞...
60個成語和它的出處和意思
出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侃侃__(yín) 解釋:形容和悅而從容不迫地談話。 出自:語出《論語·鄉(xiāng)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__如也。” 51、空空如也 解釋: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xiàn)形容一無所有。 出自:《論語·子罕》:“有鄙夫...
“如許遽言歸”的出處是哪里
“如許遽言歸”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次韻答張文潛惠寄》。“如許遽言歸”全詩 《次韻答張文潛惠寄》宋代 黃庭堅 短褐不磷緇,文章近楚辭。未識想風采,別去令人思。斯文已戰(zhàn)勝,凱歌偃旍旗。君行魚上冰,忽復燕哺兒。學省得佳士,催來費符移。方觀追金玉,如許遽言歸。南山有君子,握蘭懷令姿...
重復的意思四字成語
1. 表達重復的四字詞語 三翻四復 【拼音】:sān fān sì fù 【解釋】:變化無常或反復多次。【出處】: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因此革命的文學者,就不但應該留心迎面的敵人,還必須防備自己一面的三翻四復的暗探了。”三復斯言 【拼音】:sān fù sī yán 【解釋】:三復...
相關評說: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行路難》中的句子,里面引用了兩個故事.垂釣碧溪講了姜太公釣魚釣到周文王.乘舟夢日邊講的是商開國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jīng)過日月旁邊.垂釣的妙處由此被描述得淋漓盡致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琵琶行 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蘇潤光編《京族民間故事選?天 神贖罪》略云,昔天神飲酒醉,妄命雷公劈倒祝 梅之住房,毀壞祝梅之莊稼.天神酒醒,覺其錯 行,后悔萬分.乃稟玉帝,求變牛下凡,...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世說新語 任誕二十三》譯文如下,每段一則: 陳留郡阮籍、譙國嵇康、河內郡山濤,這三個人年紀都相仿,嵇康的年紀比他們稍為小些.參與他們聚會的人還有:沛國劉伶、陳留郡阮咸、河內郡向秀、瑯邪郡王戎.七個人經(jīng)常在...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破鏡重圓:南朝陳代將要滅亡時,駙馬徐德言將銅鏡破開兩半,跟妻子樂昌公主各藏一半,作為信物.后來果然由這個線索而得以夫妻團聚.現(xiàn)用“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又團圓.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曹植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一、出自神話傳說的典故 1、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西京雜記》卷二說董仲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又說楊雄作《太玄》,夢見自己吐出鳳凰,飛集書上...
下陸區(qū)行星: ______ 一、《考綱》要求掌握的常見的18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二、教材中常見的17個文言虛詞:安、但、耳、夫、蓋、故、或、即、既、然、遂、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