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歸故里出自哪首詩
“長安歸故里”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長相思》。“長安歸故里”意思是:外出的人們希望自己能夠回到故里長安。《長相思》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詩通過描寫景色,渲染氣氛,抒寫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詩白描了思婦彈琴寄意、借曲傳情、流淚斷腸、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現(xiàn)思婦對遠(yuǎn)征親人的深情懷念;第三首詩以花和床為意象,賦予情感,抒寫男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思念。這三首詩內(nèi)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現(xiàn)了離人的相思之苦,寫得情真意切,纏綿悱惻。
《長相思》原文
長相思
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盡花含煙,
月明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
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
愿隨春風(fēng)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
昔時橫波目,
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
歸來看取明鏡前。
其三
美人在時花滿堂,
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繡被卷不寢,
至今三載聞余香。
香亦竟不滅,
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
白露濕青苔。
《長相思》注釋
1、長相思:屬樂府《雜曲歌辭》,常以“長相思”三字開頭和結(jié)尾。
2、絡(luò)緯:昆蟲名,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金井闌:精美的井欄。
3、簟:供坐臥用的竹席。
4、不明:一作“不寐”,又作“不眠”。
5、青冥:青色天空。高天:一作“長天”。
6、淥:清澈。
7、關(guān)山難:關(guān)山難渡。
8、如素:一作“欲素”。素:潔白的絹。
9、趙瑟:一作弦樂器,相傳古代趙國人善奏瑟。
10、蜀琴:一作弦樂器,古人詩中以蜀琴喻佳琴。
11、燕然:山名,即杭愛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此處泛指塞北。
12、橫波:指眼波流盼生輝的樣子。
13、卷不寢:一作“更不卷”。
14、聞余:一作“猶聞”。
15、落:一作“盡”。
16、濕:一作“點(diǎn)”。
《長相思》譯文
其一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長安。
秋夜里紡織娘在井欄啼鳴,
微霜寒冷,竹席上充滿寒氣。
孤燈昏暗暗思情無限濃烈,
卷起窗簾望明月仰天長嘆。
親愛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長空一片渺渺茫茫,
下面有清水卷起萬丈波瀾。
天長地遠(yuǎn)日夜跋涉多艱苦,
夢魂也難飛越這重重關(guān)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斷心肝。
其二
日色將盡花兒如含著煙霧,
月光如水心中愁悶難安眠。
剛停止彈撥鳳凰柱的趙瑟,
又拿起蜀琴撥動那鴛鴦弦。
只可惜曲雖有意無人相傳,
但愿它隨著春風(fēng)飛向燕然。
思念你隔著遠(yuǎn)天不能相見。
過去那雙顧盼生輝的眼睛,
今天已成淚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
請回來明鏡里看憔悴容顏。
其三
美人在時,有鮮花滿堂;
美人去后,只剩下這寂寞的空床。
床上卷起不睡的錦繡襲被,
至今三年猶存曇香。
香氣是經(jīng)久不潤了,
而人竟也有去無回。
這黃葉飄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
露水都已沾濕了門外的青苔。
《長相思》創(chuàng)作背景
這三首《長相思》的創(chuàng)作時間一般認(rèn)為是在李白被“賜金還山”之后,大約是他被排擠離開長安后于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
《長相思》賞析
其一
這首詩大致可分兩段。第一段從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寫詩中人“在長安”的相思苦情。詩中描繪的是一個孤棲幽獨(dú)者的形象。他(或她)居處非不華貴──這從“金井闌”可以窺見,但內(nèi)心卻感到寂寞和空虛。
作者是通過環(huán)境氣氛層層渲染的手法,來表現(xiàn)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寫所聞──階下紡織娘凄切地鳴叫。蟲鳴則歲時將晚,孤棲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寫肌膚所感,正是“霜送曉寒侵被”時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當(dāng)是通過逼人寒氣感覺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羅帳燈昏”,益增愁思。一個“孤”字不僅寫燈,也是人物心理寫照,從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絕”(猶言想煞人)可見其情之苦。
于是進(jìn)而寫卷帷所見,那是一輪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詩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發(fā)出了無可奈何的一聲長嘆。這就逼出詩中關(guān)鍵的一語:“美人如花隔云端。”“長相思”的題意到此方才具體表明。這個為詩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卻到底很遠(yuǎn),遠(yuǎn)隔云端。與月兒一樣,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長嘆”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句是詩中唯一的單句(獨(dú)立句),給讀者的印象也就特別突出,可見這一形象正是詩人要強(qiáng)調(diào)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緊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寫一場夢游式的追求。這頗類屈原《離騷》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詩人浪漫的幻想中,詩中人夢魂飛揚(yáng),要去尋找他所思念的人兒。然而“天長地遠(yuǎn)”,上有幽遠(yuǎn)難極的高天,下有波瀾動蕩的淥水,還有重重關(guān)山,盡管追求不已,還是“兩處茫茫皆不見”。
這里,詩人的想象誠然奇妙飛動,而詩句的音情也配合極好。“青冥”與“高天”本是一回事,寫“波瀾”似亦不必兼用“淥水”,寫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頗有犯復(fù)之嫌。然而,如徑作“上有高天,下有波瀾”(歌行中可雜用短句),卻大為減色,怎么讀也不夠味。
而原來帶“之”字、有重復(fù)的詩句卻顯得音調(diào)曼長好聽,且能形成詠嘆的語感,正《詩大序》所謂“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長聲調(diào)歌唱),能傳達(dá)無限感慨。這種句式,為李白特別樂用,它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難以攀越,簡直難于上青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棄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天,使人無限煩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等等,句中“之難”、“之日”、“之水”從文意看不必有,而從音情上看斷不可無,而音情于詩是至關(guān)緊要的。
再看下兩句,從語意看,詞序似應(yīng)作:天長路遠(yuǎn)關(guān)山難(度),夢魂不到(所以)魂飛苦。寫作“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不僅是為趁韻,且運(yùn)用連珠格形式,通過綿延不斷之聲音以狀關(guān)山迢遞之愁情,可謂辭清意婉,十分動人。
由于這個追求是沒有結(jié)果的,于是詩以沉重的一嘆作結(jié):“長相思,摧心肝!”“長相思”三字回應(yīng)篇首,而“摧心肝”則是“思欲絕”在情緒上進(jìn)一步的發(fā)展。結(jié)句短促有力,給人以執(zhí)著之感,詩情雖則悲慟,但絕無萎靡之態(tài)。
此詩形式勻稱,“美人如花隔云端”這個獨(dú)立句把全詩分為篇幅均衡的兩部分。前面由兩個三言句發(fā)端,四個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個七言句敘寫,兩個三言句作結(jié)。全詩從“長相思”展開抒情,又于“長相思”一語收攏。
在形式上頗具對稱整飭之美,韻律感極強(qiáng),大有助于抒情。詩中反復(fù)抒寫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這種相思苦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實(shí)際生活的寫照,而顯有托興意味。何況我國古典詩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傳統(tǒng),如《楚辭》“恐美人之遲暮”。
而“長安”這個特定地點(diǎn)更暗示這里是一種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詩的意旨在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shí)現(xiàn)的苦悶。就此而言,此詩詩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隱然不露,具備一種蘊(yùn)藉的風(fēng)度。
其二
此詩首句“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開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xì)夥眨荷统翢熿F繚繞的景物特征使人感到一種深深的壓抑之感,奠定了整首詩的悲涼調(diào)子。夕陽斜暮,漸漸西沉,幾簇花叢在低沉的暮色里顯得朦朦朧朧,如被煙霧纏繞。這種如煙似夢的感知顯然部分來源于思婦的眼睛,來源于思婦被相思愁緒緊緊包裹的內(nèi)心。
牽腸掛肚的相思使思婦所觀所感的一切都帶上了濃重的憂郁色彩,不獨(dú)花朵,也非煙霧使然。黑夜拉開帷幕,思婦卻沒有進(jìn)入夢鄉(xiāng),對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成眠。更可惱的,是那一輪明月,依舊發(fā)出如絹如素光潔皎然的光輝,透過孤獨(dú)的窗欞,攪得多情人心緒難寧。在這句詩中,代表著團(tuán)圓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詩人塑造成一個冷漠的、不解離人情懷的形象。
北宋晏殊《蝶戀花》有“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月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也是這個意思。面對月色如水良辰美景,思婦卻只能讓他虛設(shè),想起從前種種,一顆心久久不得平靜。雖然思念只是徒勞,卻也心甘情愿,無心睡眠。“日”與“月”在交替,白晝與黑夜在輪回,思婦的相思也像波浪中的小船,翻騰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婦最為明了。詩人用“愁”字把這種感情明白地表達(dá)出來。
接下來詩人描寫了無法安睡的思婦,只好在月下彈一曲哀傷凄美的琴瑟,在回憶和期待中與心上人夫唱婦隨。是有“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兩句,琴瑟合鳴,鴛鴦鳳凰都是用來喻指夫妻美滿之意,詩人在這里互文見義,旨在表達(dá)思婦望夫心切而又無法排解的愁緒。
琴瑟都作為傳情達(dá)意之物,至于“蜀琴”,更被人傳說與司馬相如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有所關(guān)聯(lián)。但如今琴瑟獨(dú)鳴,鳳凰曲難成,原本以為可以白頭到老長相廝守的一對鴛鴦,竟然也天各一方,思婦的傷情可想而知。關(guān)山重重,天遙地遠(yuǎn),就連這思君念君為君彈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無法令心上人聽到。
緊承這個疑問,作者繼續(xù)寫出,“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fēng)寄燕然”。曲中真意,綺麗動人,但此情此曲,卻無人為我傳遞,思婦惆悵抱憾也于事無補(bǔ)。只有忽發(fā)奇想,托明日和煦的春風(fēng)飛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里,帶去我的相思。燕然山遠(yuǎn)在塞北邊疆,就算把相思曲寄到又能如何呢?范仲淹詞云“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可作此詩的一個補(bǔ)充。
只要邊疆未靖,那么重逢之念便是惘然。只是思婦的一點(diǎn)聊勝于無的假想罷了。但不管怎樣,詩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驚嘆,思婦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為之唏噓。
“憶君迢迢隔青天”獨(dú)立成句,又承上啟下,以青天的夸張比喻兩人相隔萬里,從而引出下文思婦回到現(xiàn)實(shí),顧影自憐獨(dú)自凄涼的描寫。
這四句詩可以看作是同一個情形的表達(dá),思婦攬鏡自照,發(fā)現(xiàn)自己容顏憔悴,不禁悲從中來無法斷絕。“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是唐時名句,形象而巧妙、夸張而令人信服地寫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婦的哀傷之狀。曾經(jīng)清澈如水明眸善睞的雙眼,而今卻成了流淚不止的兩眼清泉,如此的想象和夸張讓思婦的形象更具靈動的色彩,藝術(shù)之美感也更加深入人心,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銷得人憔悴”一樣,令人為之動容。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一句則深得含蓄雋永之妙,以思婦的口吻直抒對丈夫的思念,與前一句相得益彰。思婦不關(guān)心自己的容顏憔悴,也不擔(dān)心自己雙眼如淚泉,反而殷殷的希望,丈夫能夠早日出現(xiàn),哪怕他不相信自己切膚入骨的思念也無所謂,只要他早日歸來,斷腸人也就心滿意足了。所謂“不信”云云,無須深究,只是夫妻倆的竊竊私語,取鏡相照,更是帶有了閨房親密的意味,顯然,在詩人奇特的構(gòu)思中,在思婦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進(jìn)入了想象。
其三
這首詩一題為《贈遠(yuǎn)》,一題為《閨情》,而《全唐詩》卷二十五把它與前兩首收在一起,題為《雜曲歌辭·長相思三首》。
這首詩開頭“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后馀空床”兩句詩,是寫美人“在時”和“去后”心靈的巨大落差。美人在時,鳥語花香,滿堂生輝;美人去后,花兒凋落,只留下一張空空的床。這里并不是說滿堂真的有花兒盛開,而是因為有了美人的存在,心靈的花兒繽紛爛漫,姹紫嫣紅。有美一人在我堂,滿室生輝留余香。
因為屋子里有美人的身影,有美人的言笑,有美人的步態(tài),一切便鮮活起來,靈動起來,也便有了流動的氣韻和色彩。只因美人在側(cè),花是艷的,天是藍(lán)的,風(fēng)是柔的,雨是潤的。而今,物是人非,只有一張空閑著的床,再也不想去觸碰。
詩人不言他物,只選擇一張空床,來突出美人離去后的孤獨(dú)寂寞,是很具匠心的。看到床,他想到了什么呢?他大概想到曾經(jīng)的床笫之歡,想到了美人的冰肌玉骨,想到了美人的溫柔纏綿,想到了美人的嬌羞軟語吧。美人在懷時,他度過了多少個銷魂的夜晚。良宵苦短,日高庸起,那相愛相守的一幕幕,而今,都化作了夢。美人在時,越是幸福快樂,她離去后就越是孤苦和思念。
美人離開后,床上的繡被也被卷了起來,三年后還能聞到美人的余香。香氣繚繞不絕,而美人還沒有回來。多少相思,多少難眠之夜,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其實(shí)不是那香氣真的還在,那是相思者思念至極的嗅覺錯亂。被擱置了三年的空床,被卷起了三年的繡被,不可能會還留有香氣。
花和床本是無情物,但一旦與自己喜歡的人有關(guān),便涂抹上了感情色彩。所以,杜甫才會有“感時花濺淚”(感傷國事,看到花開不禁潸然淚下)。
《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中,那個年輕的男子等著心儀的女子,沒有等著,抓耳撓腮之際,擺弄著女子送他的荑草,欣喜地吟唱到:“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確實(shí)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在他的眼里,荑草美得出奇,但這并不是荑草真的很美,而是美人送給他的,飽含著愛意。
《長相思》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yù),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dá)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dá)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長安歸故里 池魚思故淵是什么詩
“長安歸故里,池魚思故淵”是五言絕句,“長安歸故里”一般指的想回到老家,長安指的就是老家,人們以長安來表達(dá)思念自己的老家,希望自己死后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里長安。“池魚思故淵”意思是池塘里的魚想念著以前生活著的淵潭,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譯文:...
長安歸故里出自哪首詩 長安歸故里是出自哪首詩
在唐代詩歌的瑰寶中,我們可以找到《長相思》這首詩,它承載了詩人長安歸故里的深深情感。這首詩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創(chuàng)作,他被譽(yù)為“詩仙”,以其浪漫主義的筆觸著稱。《長相思》共有三首,每首都展現(xiàn)了離別后的情思,情感深沉而細(xì)膩。讓我們逐一品味:其一,"長相思,在長安",秋夜金井邊,絡(luò)緯凄鳴...
“人人皆知: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卻無人知曉: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意思是人人皆知: 長安回歸原來的地方,原來的地方容下了長安。卻沒人知道: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shù)青山。這句話原句是出自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原文如下: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
《長安歸故里》完整詩句是什么?
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可以說是一個表白的梗,在這里“長安”“故里”是兩個名字,這句話的完整版是:以后我叫長安,你叫故里,因為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這句話看起來很意境,情侶間喜歡用這樣的詞來做情侶名。長安屬于故里,而故里之中有長安,也就是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對于這個梗,...
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是什么梗
,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作為土味的情話,也廣泛被用作情侶網(wǎng)名。,那么,女生用故里還是長安,故里和長安哪個是男名,長安一般就是女生會這樣用這個昵稱 故里就是男生一般用這個昵稱,此梗的來此一首詩,完整版為:長安歸故里,故里歸長安。長安盡頭無故里,故里從此別長安。 長安盡頭無故里,故里從此別...
抖音長安歸故里是什么意思_長安歸故里意思介紹
我們經(jīng)常使用抖音,而且我們也經(jīng)常能在抖音上看到各種各樣的短視頻,有些很有意思,而且我們也能在抖音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梗,最近小編在抖音上看到一個長安歸故里的梗,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安歸故里是什么意思 長安和故里是一對情侶的名字,取自網(wǎng)友自創(chuàng)的一首詩“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
“艱難歸故里”的出處是哪里
西掖梧桐樹,空留一院陰。艱難歸故里,去住損春心。宮殿青門隔,云山紫邏深。人生五馬貴,莫受二毛侵。作者簡介(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
“平步坦然歸故里”的出處是哪里
“平步坦然歸故里”出自宋代釋守慧的《偈》。“平步坦然歸故里”全詩《偈》宋代 釋守慧但知今日復(fù)明日,不覺前秋與后秋。平步坦然歸故里,卻乘好月過滄洲。《偈》釋守慧 翻譯、賞析和詩意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但知今日復(fù)明日,只知道今天能夠活著,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了前半年和后半年。平心靜氣地...
女孩和我說長安有故里,故里有長安,問我想做故里還是長安,什么意思_百度...
女孩有表白的意思,因為長安和故里是情侶名稱,女孩既然問出口,就代表她想跟你在一起。長安和故里是一對情侶的名字,取自網(wǎng)友自創(chuàng)的一首詩“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后來有許多的網(wǎng)友喜歡,故用作情侶名。長安屬于故里,而故里之中有長安,也就是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后腦洞大的網(wǎng)友又挖掘出...
“如歸故里”的出處是哪里
《感皇恩(代妹答)》是宋代程大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感皇恩(代妹答)》畫舸白蘋洲,如歸故里。老幼歡迎僮婢喜。較量心事,歲歲春風(fēng)弧矢。今年稱壽處,尤歡美。嫁得黔婁,白樂天《代內(nèi)子寄兄嫂》詩云:“嫁得黔婁為妹婿。”苦耽書史。文字流傳曾貴紙。便同...
相關(guān)評說: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夢見好友的情人:預(yù)示這個見與你成為他人感情的第三者無關(guān),只是預(yù)示現(xiàn)在的你,正處于生理需求旺盛的階段,但要小心別被花言巧語給騙了.夢見與好友的情人談情說...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春望》,歷史背景是:當(dāng)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凄涼.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1、《長安古意》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寶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luò)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游蜂戲...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楊敏如先生在《李清照詞淺論》一文中稱此詞“具有明顯愛國思想”[4],諷刺了趙宋... 詞人無心游玩,懷念故里,思及丈夫,更添悲傷[5]. 筆者同意韓先生的觀點(diǎn),《永遇...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fā)熱、冷卻、生長、變化、發(fā)光、或發(fā)聲的現(xiàn)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景色寫的是:今河南登封縣北的景色荒城臨古渡,出自歸嵩山作【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guān).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東都洛陽,所以王維從濟(jì)州(今山東省濟(jì)寧市)貶所返回后,在洛陽附近的嵩山也有隱居之所.此詩就是王維從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時所作的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縣,屢有興廢,荒城當(dāng)為廢縣.所以景色寫的是:今河南登封縣北的景色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如果幫到你請給我好評~謝謝 詩歌題目:落地長安 作者:【唐】常建 作品類型:七絕 2詩歌原文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別》,全文如下: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 揚(yáng)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 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 【譯文】早上從紫禁城歸來,傍晚從長安城東出門. 不再談城東里面的小路曲折...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如果樓主是說建筑黃鶴樓的話,李白有兩首相關(guān)的詩;如果是說詩黃鶴樓的話,有一... 登上鳳凰臺,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并沒有與崔顥爭勝之意,兩...
興寧區(qū)角接: ______ 按照學(xué)習(xí)難度和時間要求來說,會計、財管、審計三門是公認(rèn)的難度較大,需要花時間較多的科目,基本上每天保證6-7個小時學(xué)習(xí)時間的話,每門課需要兩個月.但是個人認(rèn)為,這三門的關(guān)聯(lián)度也最高.如果你時間有限,可以會計+審計+經(jīng)濟(jì)法(或稅法);如果時間很多,不妨?xí)?財管+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