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立秋的古詩大全(秋天的詩詞名句)
暑天還是霸道的,但秋的信息,卻已是一點點地泄露出來了。夏天和秋天,搞起了一場拉鋸戰(zhàn),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唐·劉言《立秋》
天上火云未散,暑意未盡,而涼風(fēng)卻卷起落葉來了。云彩漂浮的天空收起了夏天的景色,樹葉在晚風(fēng)中搖動,那正是秋天的聲音啊!再絢爛,再火熱的夏天,終也敵不過時光的改變,秋意的來襲!
暑氣未消,一切好像都沒有改變,然而一片落葉,卻能讓人感知秋天的來臨,正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一夕得秋氣,商聲颯幾回。
西風(fēng)不可觸,千簌萬山來。
百感起遙集,流年驚暗催。
井梧何太急,飛葉上平臺。
——清·黃任《立秋》
立秋了,一夕之間,天地間就有了秋氣,秋風(fēng)襲人,帶來颯颯的涼意。西風(fēng)不可觸碰,吹過千山萬水,吹向人間每一個角落。值此時節(jié),不由得百感交集,暗自驚嘆,流年怎得如此匆匆!井邊的梧桐樹啊,卻是太心急,已經(jīng)有飄落的黃葉,掉在了平臺上,這是秋天送來的第一份禮物嗎?時光的秘密,都在它的輕輕一躍中了。
梧桐,是夏日里濃密的綠陰,帶來怡人的清涼,卻也是報秋的使者。
頻更暑氣動葭灰,歲月如流莫挽回。
嘹亮雁聲寒又到,高梧葉落送秋來。
——近代·費墨娟《立秋有感》
暑氣漸消,節(jié)氣更替,律管里飛出葭灰,歲月匆匆,光影流動,片刻也不可挽回。聽,空中傳來嘹亮的雁聲,寒涼將至,而梧桐葉自高空飄飛,送來了秋天!
立秋之時,已有涼意生發(fā),而雨水的降臨,更增添了秋涼,真是應(yīng)景啊。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fēng)情。
一涼轉(zhuǎn)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宋·方岳《立秋》
立秋這一天,想要寫詩助興,獨自漫行,尋找靈感。荷花的香氣也變得冷了,西風(fēng)與涼波都透出了秋情。天氣涼了,卻覺得難以作詩,靈感這東西,真的可遇不可求。一夜聽著梧桐夜雨,淅瀝淅瀝,沉浸在秋天的氛圍里,寫不寫詩,應(yīng)不應(yīng)景,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自然與節(jié)氣,本就是一首現(xiàn)成的詩,世間每一個人,都是它的讀者啊。
快立秋了,再熱的暑天,終是強弩之末,后勁不足。不經(jīng)意間的一場雨,就能召喚出秋天,好像秋天已經(jīng)醞釀了許久,而這場雨,不過是引子。
老火薰人欲破頭,喚秋不到得人愁。
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宋·楊萬里《立秋日聞蟬》
天氣炎熱,如同薰蒸,讓人焦頭爛額,呼喚著秋天,它卻遲遲不到,真讓人憂愁啊!也真是奇怪,夜里下了一場雨,涼意彌漫,忽然秋天就來了。今天晚上,蟬聲依舊,卻開始報告秋消息了!烈日下的蟬聲,和雨后的蟬聲,有著完全不同的表達啊。
苦熱的人們,自然希望秋天快快到來,夏天已經(jīng)讓人忍耐了太久,但不必著急,該來的總會來的。
聞?wù)f新秋次第來,先期特地遣詩催。
要憑嚴(yán)令驅(qū)殘暑,散作清涼遍九垓。
——明·黃淮《伏中苦熱聞立秋將至成絕句催之》
聽說秋天就快來了,先特意地寫詩,鄭重地相迎。希望節(jié)氣的到來,能驅(qū)逐殘留的暑意,讓天地間迎來一片清涼!在三伏天煎熬已久的人們,只希望被秋風(fēng)洗禮,遍體通泰,自由自在!
夜里,秋意最是明顯。也許立秋之后,白晝的變化都不會太大,但一早一晚,已然是屬于秋天的了。
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fēng)習(xí)習(xí)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不知不覺間,初秋的夜晚漸長,習(xí)習(xí)的清風(fēng),也透著涼寒之意。炎炎的暑氣已退,茅屋分外寧靜,階下的草叢,已泛著晶瑩的夜露!哪里還有夏天的影子,分明已是秋天了。
立秋,向人們報道秋天的來臨,不久前還在苦夏的世人,不由得有些驚詫了,時間,真的不經(jīng)過!也不知是應(yīng)該為夏天的離去高興,還是為光陰的易逝感傷。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唐·齊己《新秋》
剛剛驚訝三伏天已過去,就碰上了立秋時節(jié)。早起時看見了未干的露水,而天氣已變得涼爽。傍晚時云彩遮蔽山峰,景致更加奇妙。田壟里的稻谷將要成熟,飄來了香氣,而原野上的小草已經(jīng)微微枯萎。在這清寧的時光里,就保持從容平和的心態(tài),不要因為秋的來臨而傷悲吧!季節(jié)更替,是自然規(guī)律,平靜相迎,感知秋日的美妙!
秋天的到來,不是大張旗鼓,不像春天來臨時響著驚雷,夏天到來時落著大雨,而是輕悄悄的,好像怕打擾了誰。但細(xì)心的人,一定會發(fā)現(xiàn)。
碧樹蕭蕭涼氣回,一年懷抱此時開。
槿花籬下占秋事,早有牽牛上竹來。
——宋·釋道璨《立秋》
碧綠的樹木迎來了涼風(fēng),也有了蕭蕭之意,它們在風(fēng)中搖曳,敞開了懷抱,迎接秋天。籬笆外開著艷麗的槿花,而牽牛花也歡歡喜喜地攀爬上了籬笆,向人們展示著它的美麗,吹奏起了秋天的曲子,這幅秋日小景也頗有趣。
秋天帶來了清涼,也帶來了思念。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yīng)同此日情。
——唐·白居易《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下馬到柳陰下走走,獨自登上湖堤漫行。故人你在千里之外,不可相見,新蟬斷續(xù)地叫著,秋意卻漸濃。城中曲江水悠悠而流,江上江陵城默然聳立。你和我天各一方,卻都迎來了立秋,雖然人間多離別,但這一天,彼此的思念,應(yīng)也是相同的吧?
秋天說來就來,也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一些關(guān)于時光,關(guān)于自身的感嘆。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fēng)。
——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覽鏡》
萬事都不過是身外之事,都可以一筆勾銷,所有一切,都反映在這明鏡中。我這一生啊,都得到了些什么呢?不過是滿鬢如霜似雪的白發(fā)。明天是立秋了,秋風(fēng)吹起,萬物凋零,而我以一頭白發(fā),迎對秋涼,命運不過如此而已!我已看破,所以不喜,我已看淡,所以無憂,任它東南西北風(fēng),管它季節(jié)冷暖!
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心情和心境,管它什么時節(jié),好心情就是好時節(jié)!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fēng)駕立秋。
——宋·范成大《立秋》
三伏天如同熏蒸,令人發(fā)愁,暑中才覺得,此生沉浮,沒有定數(shù)。雖然已經(jīng)過了大半生了,也不要惆悵啊,且對著清涼的西風(fēng),慶賀立秋的來臨,天涼好個秋!
立秋,為轉(zhuǎn)涼的天氣而歡喜,也為夏日的離去而不舍,但時光的腳步從來停不住,又何必傷感!在這夏秋交替之際,好好地感受涼意,觀賞未盡的夏日風(fēng)光,時光會流走,但只要愿意,快樂卻能長相隨,春夏秋冬,皆是所愛!
立秋的古詩50首
喝上兩杯夜茶,吟詠幾句秋詩,我所思念的好友在千里之外的長洲城! 新秋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賞析:立秋之日到了,不免驚喜三伏天慢慢要結(jié)束了,早起看晨露、朝霞,感覺有點冷意,傍晚看云層遮蓋山峰,景色更加奇美。
描寫秋天古詩名句(十首立秋古詩)
描寫秋天古詩名句(十首立秋古詩)明日立秋,情感在空氣中彌漫,果實在歲月中沉淀,容顏在長河中風(fēng)凋謝。似乎唯獨炎炎烈日和盈盈月光是唯一永恒的象征。古語有云“女則惜春,士則悲秋”都有感嘆時光匆匆流逝,年輕貌
立秋節(jié)氣經(jīng)典詩詞
立秋節(jié)氣經(jīng)典詩詞具體如下:1、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北宋·劉瀚《立秋》。賞析:“睡起秋聲無覓處”句寫夜里秋風(fēng)由勁吹到停止的過程。起初還聽到秋風(fēng)吹動草木發(fā)出鳴鳴的聲音,起床后一點聲音都聽不到了。起床尋覓秋聲,說明詩人對秋天的到來十分關(guān)注。“滿階梧桐月明中”寫在明亮的...
立秋的詩句古詩大全(精選十首立秋的詩詞)
流年匆匆,暑氣未覺消退,夏天卻已進入了尾聲,轉(zhuǎn)眼間已是立秋。立秋是一年中秋天季節(jié)開始的標(biāo)志,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這時的農(nóng)民們忙著農(nóng)作物的收成,心中充滿著喜悅。忽然梧葉落庭中,十首立秋的詩詞,惟愿你此生一切安然順?biāo)?立秋清-金朝覲晚樹秋蟬最有情,聽琴移坐綠陰輕。漫將昨日薰風(fēng)曲,譜入商...
立秋有關(guān)的古詩有哪些
3.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fēng)情。一涼轉(zhuǎn)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4.秋風(fēng)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閑自理空侯。拓展內(nèi)容:1.釋義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三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陽達黃經(jīng)135°,于每年公歷8月7或8日交節(jié)。“立”,是開始之...
立秋詩詞古句大全(四首立秋唯美古詩)
最先發(fā)現(xiàn)秋來的,總是心思細(xì)膩的詩人,他們將滿滿的秋意,寫進詩歌里,賦予了秋天滿滿的詩情畫意。在此分享四首寫于立秋時節(jié)的詩歌。唐代詩人劉言史的“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拉開了秋天的序幕;元稹懷著無奈又憧憬的心情迎接秋天,“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南宋詩人方岳的“秋日尋詩獨自行,藕...
立秋著名唯美詩句(贊美立秋的唯美古詩)
所謂立秋,其實也只是名義上的秋天,此時仍然處于高溫炎熱的三伏天中,民間形容酷熱的24個“秋老虎”,就在末伏下山逞能。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吟詩填詞,留下了許多與立秋有關(guān)的佳作。三伏天里迎來立秋,絲毫不見寒涼,不如到古詩詞里尋覓最初的秋意。元稹: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詠廿四氣詩·立秋...
關(guān)于立秋的詩 古詩
立秋時節(jié)有三候,一候,涼風(fēng)至。刮風(fēng)時人們會感覺到?jīng)鏊藭r的風(fēng)已不同于暑天的熱風(fēng)。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涼風(fēng)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三候,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元稹的這首詩里就把這三候描寫得淋漓盡致。
描寫立秋的古詩詞
5《立秋》作者:令狐楚,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立秋簡介: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三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陽達黃經(jīng)135°,于每年公歷8月7或8日交節(jié)。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
關(guān)于立秋的古詩詞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這個節(jié)氣里,夏天逐漸走向尾聲,秋天的氣息也越來越濃厚。下面就來看看描寫立秋的古詩詞吧。《登高》作者: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相關(guān)評說: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立秋【作者: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作者:王镃】 西風(fēng)吹縐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自汲井花調(diào)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 立秋日作【作者:乾隆】 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fù)立秋當(dāng).如何午熱為孤注,疑是金官讓末光. 桐葉庭邊想影落,草蟲砌下覺聲楊.農(nóng)占晴雨紛如訟,歷驗原來亦鮮償.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1、《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答案] 山行 (唐)杜牡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出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立秋 劉翰 乳鴨啼散玉屏空,一陣新涼一陣風(fēng). 睡起秋生...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立秋 劉翰 乳鴨啼散玉屏空, 一陣新涼一陣風(fēng). 睡起秋生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立秋前一日覽鏡》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fēng). 《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 《落葉》 齊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 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 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 昨日繁陰在,鶯聲樹樹春. 《落葉》王建 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 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 《紅葉》吳融 露染霜干片片輕,斜陽照處轉(zhuǎn)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fēng)彩剪成.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描寫秋天的詩句 山行(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唐·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七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秋天: 山行(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
天山區(qū)小徑: ______ 秋水秋風(fēng)秋海棠 天陰天寒夜更長 來度江城何曾無 了落殘葉風(fēng)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