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歷年中考語文古詩鑒賞的題目和答案 尋求歷年中考中的古詩詞鑒賞題
一、 己 亥 雜 詩 龔自珍(清)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浩 蕩 離 愁 白 日 斜 , 吟 鞭 東 指 即 天 涯 。
落 紅 不 是 無 情 物 , 化 作 春 泥 更 護 花 。
2、這首詩前兩句中的 這一詞語直接描寫了詩人的心境。
3、怎樣理解詩中的“離愁”?
4、 詩歌中流露出了詩人的兩種情感:舍和不舍。詩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5、詩人以落紅化春泥為喻,寄托了自己怎樣的情懷?
6、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畫面。并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答案:1、略 2、“浩蕩離愁(離愁) 3、詩中的離愁是指當時作者離別親朋好友,憤然辭官回家所產(chǎn)生的對親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4、詩人想舍的當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不想舍的是親朋好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5、寄托了詩人雖然脫離了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的情懷。表現(xiàn)了作者自我犧牲的愛國熱忱和奉獻精神。 6、一片片飛花離開故枝紛紛墜落,在那一叢叢花樹下堆砌起來,化作紅粉香泥,養(yǎng)護新苗新花。
詩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發(fā)誓:我們這片落花啊,絕不是無情物。花落歸根,最后化作春泥了,還要去滋潤未來的花,去孕育未來的五彩繽紛的春天。表明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今天用此來贊頌犧牲自己,培養(yǎng)新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了美好事物勇于獻身的精神。
二、 錢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唐)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孤 山 寺 北 賈 亭 西 , 水 面 初 平 云 腳 低 。
幾 處 早 鶯 爭 暖 樹 , 誰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
亂 花 漸 欲 迷 人 眼 , 淺 草 才 能 沒 馬 蹄 。
最 愛 湖 東 行 不 足 , 綠 楊 陰 里 白 沙 堤 。
2.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最 愛 湖 東 行 不 足
3.《錢塘湖春行》描繪了錢塘湖春天怎樣的景象?
4.賞析“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 ”
5.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6、找出詩中體現(xiàn)初春特點的詞語(任選兩個),并加以品析。
7.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不夠 3。春水初漲、鶯飛燕舞、春花漸開、春草初萌的早春景象。
4.“幾處”“誰家”,使讀者意識到不是處處早鶯爭暖,不是家家燕子銜泥,描繪了錢塘湖的初春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之情。 5.“漸欲”“才能”是極有分寸的, 亂花僅處于漸欲迷眼的階段,馬蹄踏過的還是初生的春草,描繪了錢塘湖的初春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之情。
6.“水面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沒馬蹄”,草初生也——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感覺。 7.本詩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3、 望 岳 杜甫(唐)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岱 宗 夫 如 何 , 齊 魯 青 未 了 。
造 化 鐘 神 秀 , 陰 陽 割 昏 曉 。
蕩 胸 生 層 云 ,決 眥 入 歸 鳥 。
會 當 凌 絕 頂 , 一 覽 眾 山 小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 造 化 鐘 神 秀 (2) 會 當 凌 絕 頂
3、翻譯下列句子。
會 當 凌 絕 頂 , 一 覽 眾 山 小 。
4.賞析句子:
(1)賞析“造化鐘神秀”中“鐘”字的表達效果。
(2)賞析“陰陽割昏曉”中“割”的表達作用。
5.“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兩句詩表現(xiàn)了泰山怎樣的特點?
6、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的什么精神和氣概?
7、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鐘:聚集。 會當:終當,終要。 3.將來我一定要登上峰巔,俯首一覽,眾山匍匐在山腳下是那么渺小。 4.“鐘”字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把大自然寫得有情有義。“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5. 表現(xiàn)了泰山神奇秀麗,高達雄偉的特點。6.表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絕頂、俯視一切的氣概。 7.詩歌熱情地贊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表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人生頂峰的雄心和氣概。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楊 花 落 盡 子 規(guī) 啼 ,
聞 道 龍 標 過 五 溪 。
我 寄 愁 心 與 明 月 ,
隨 風 直 到 夜 郎 西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我寄愁心與明月
3、賞析句子: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渲染了一種什么氣氛?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4、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左遷:貶官。 與:給。 3.(1)漂泊之感,離別之情。(2)擬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4.本詩是一首寫給好友王昌齡的贈詩,表達了詩人對朋友深深的關切之情。
5、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獵 蘇 軾(宋)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老 夫 聊 發(fā) 少 年 狂 ,左 牽 黃 ,右 擎 蒼 . 錦 帽 貂 裘 , 千 騎 卷 平 岡 。 為 報 傾城 隨 太 守 ,親 射 虎 , 看 孫 郎 。
酒 酣 胸 膽 尚 開 張 , 鬢 微 霜 , 又 何 妨 ! 持 節(jié) 云 中 , 何 日 遣 馮 唐 ? 會 挽雕 弓 如 滿 月 ,西 北 望 ,射 天 狼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老 夫 聊 發(fā) 少 年 狂 (2)會 挽 雕 弓 如 滿 月
3、翻譯下列句子。
(1)老 夫 聊 發(fā) 少 年 狂 ,左 牽 黃 ,右 擎 蒼 .
(2)酒 酣 胸 膽 尚 開 張 , 鬢 微 霜 , 又 何 妨 !
4、解釋下列句子用典的含義。
(1)親射虎,看孫郎”
(2)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3)西北望,射天狼。
5、句子理解。
(1)試對“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這句話作簡要賞析。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tài)?
6、本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太守形象?
7、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千 騎 卷 平 岡 ”所展現(xiàn)的狩獵場面。
8、這首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姑且、暫且;定將。 3、(1)讓老夫也暫且抒發(fā)一回少年狂,左手牽扯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2)酒意正濃時,胸懷更開闊,膽氣更豪壯。 4、(1)寫出了作者以孫權自比,所具有的那份少年狂氣。(2)寫出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3)表達了作者要竭盡全力抵御入侵者,為國立功的決心。 5、(1)形象地寫出了太守出獵的雄姿、壯觀的場面以及高昂的情緒。
(2)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志。
6、雖然年老、但仍希望報效國家、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太守形象。 7、太守率領眾多隨從,縱馬飛奔,像狂風一樣越過小山岡。 8、表達了自己雖年事已高,但仍希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
6、天 凈 沙 ? 秋 思 馬致遠(元)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枯 藤 老 樹 昏 鴉 , 小 橋 流 水 人 家 , 古 道 西 風 瘦 馬 。
夕 陽 西 下 ,斷 腸 人 在 天 涯 。
2、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說“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3、詩歌在充滿蕭瑟秋景的氣氛中,為何要寫“小橋流水人家”?
4、這首小令表達了怎樣思想的感情?
5.簡析該曲在寫法上的一個特點。
1、略。 2、一個秋日的黃昏,荒涼的古道上,西風勁吹,落葉紛飛;道旁,纏著枯藤的老樹上,鴉雀已經(jīng)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們正在準備著晚餐,炊煙縷縷。這時,一個人牽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進在古道上。 3、答:小橋、流水、人家三樣景物寫出了家庭的溫暖和對家庭的思念。反襯作者人生的蒼悲,表達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卻不能實現(xiàn)的痛苦。4、這是一篇抒情作品,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思鄉(xiāng)愁緒。5、答:示例一: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通過選取九種景物,將“斷腸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達了詩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示例二: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處于動態(tài)的“流水”與處于靜態(tài)的“小橋”“人家”相互映襯,這種安適幽靜的環(huán)境,讓淪落異鄉(xiāng)的“斷腸人”更加悲涼。
7、酬 樂 天 揚 州 初 逢 席 上 見 贈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巴 山 楚 水 凄 涼 地 ,二 十 三 年 棄 置 身 。
懷 舊 空 吟 聞 笛 賦 ,到 鄉(xiāng) 翻 似 爛柯 人 。
沉 舟 側(cè) 畔 千 帆 過 ,病 樹 前 頭 萬 木 春 。
今 日 聽 君 歌 一 曲 ,暫 憑 杯 酒 長 精 神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暫憑杯酒長精神
3、頷聯(lián)“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中,作者用了兩個典故。請分別說說作者用這兩個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4、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說“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5、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說說你對“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理解?
思想感情:
蘊含哲理:
6、本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略。 2、(1)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2)增長、振作。 3、“懷舊空吟聞笛賦”句借向秀對嵇康的懷念表達詩人對受害的戰(zhàn)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句借晉人王質(zhì)的故事抒發(fā)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表達了詩人被貶23年后回來的恍若隔世、生疏惆悵的感受。
4、波濤滾滾的大江之上,沉沒的船只旁邊,有成千上萬的船只揚帆競發(fā);大自然中,枯死的樹木前頭有千千萬萬棵樹木競相爭春,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5、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詩人身經(jīng)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 蘊含哲理:舊事物必將消逝,新事物必將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6、《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既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8.使 至 塞 上 王維(唐)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單 車 欲 問 邊,屬 國 過 居 延。
征 蓬 出 漢 塞,歸 雁 入 胡 天。
大 漠 孤 煙 直,長 河 落 日 圓。
蕭 關 逢 候 騎,都 護 在 燕 然。
2、“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一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表達作用?
3、描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表現(xiàn)的畫面,其中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請你說說這兩個字好在哪里?
4、本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略 2、運用了對偶、比喻的修辭。表達作用:句式整齊,朗朗上口。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 3、大漠無垠,一縷孤煙直沖云天;黃河如帶,映襯西天落日殘紅。塞外風光多么雄奇壯觀。 對仗工整,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開闊鮮明,氣勢雄渾,具有畫面美。
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diào),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4、本詩通過書寫詩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表達了詩人由于受到排擠而孤獨寂寞、感傷飄零的心情以及在雄渾的沙漠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凈化、升華后所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
9、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辛棄疾(宋)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醉 里 挑 燈 看 劍 , 夢 回 吹 角 連 營 。 八 百 里 分 麾 下 炙 , 五 十 弦 翻 塞 外聲 。沙 場 秋 點 兵 。
馬 作 的 盧 飛 快 ,弓 如 霹 靂 弦 驚 。 了 卻 君 王 天 下 事 ,贏 得 生 前 身 后 名 。可 憐 白 發(fā) 生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馬 作 的 盧 飛 快 (2)五 十 弦 翻 塞 外 聲
(3)八 百 里 分 麾 下 炙 (4)了 卻 君 王 天 下 事
3、翻譯下列句子。
(1)八 百 里 分 麾 下 炙,五 十 弦 翻 塞 外 聲。
(2)馬 作 的 盧 飛 快 。
4、表現(xiàn)作者壯志難酬,使整首詞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的一個詞是 :
5、詩人盡管“白發(fā)生”,卻依然眷念自己曾經(jīng)浴血征戰(zhàn)的疆場。這種眷念的情結從詞中
兩個細節(jié)中可以讀出。
6.根據(jù)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說說“了卻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7.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的壯觀場面。
8.詞人為什么要寫“醉里”和“夢回”的情景?
9.“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兩句詞,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10. 試體味“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秋”字的表達效果。
11、全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2.“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兩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的是什么場面?
1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寫出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14.結尾一句“可憐白發(fā)生”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案:1、略 2、(1)作:像……一樣。(2)翻:奏。(3)八百里:指牛。炙(zhì):切碎的熟肉。 (4) 了卻:了結 3、(1)官兵們都分到了將軍獎給部下的燒肉,各種樂器齊把邊疆的歌曲演奏。(2)烈馬奔馳好似的盧馬一樣飛快 4、可憐 5、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6、收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 7.答: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zhàn)斗樂曲。將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接受將軍的檢閱。 8.答:通過寫“醉里”和“夢回”的情景,表現(xiàn)作者渴望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壯志和壯志難酬的無奈、悲憤。
9.答: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
10.答:既點明了季節(jié),也為戰(zhàn)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
11.答:抒發(fā)了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情感和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悲憤。
12.答:比喻;描寫出驚險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
13.答:寫出了作者收復失地、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贏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14.答: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壯志難酬蒼涼沉郁的思想感情。
10、赤 壁 杜牧(唐)
1、請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折 戟 沉 沙 鐵 未 銷,自 將 磨 洗 認 前 朝。
東 風 不 與 周 郎 便,銅 雀 春 深 鎖 二 喬。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折 戟 沉 沙 鐵 未 銷 (2)自 將 磨 洗 認 前 朝
3、翻譯下列句子。
東 風 不 與 周 郎 便,銅 雀 春 深 鎖 二 喬。
4、詩中的“周郎”是指《三國演義》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5.①閱讀杜牧《赤壁》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shù)囊豁棧? )
A、作者并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zhàn)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說其事,并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zhàn)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
B、“折戟沉沙鐵未銷”,是說折斷的兵器埋沒在沙土中還沒有銹蝕。因為該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 時間不長。
C、“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用假設的口氣說的。假如當時的天氣、風向不給周郎以方便, 赤壁之戰(zhàn)就有可能被曹操取勝,那么“二喬”就可能被關在銅雀臺了。
D、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但詩人所詠之赤壁并非此處,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
②選出對杜牧《赤壁》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借古詠懷詩就前代歷史中某一點生發(fā)開來,以小見大,抒寫政治失意之情。
B、“鐵未銷”表明在赤壁大戰(zhàn)中,埋在泥沙中的殘破武器還沒有來得及銷毀。
C、第二句借物以懷古,意思是說我把它揀起來,洗磨之后,還能辨出是三國時代遺物。
D、最后兩句議論,告誡晚唐統(tǒng)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僥幸。語言含蓄,懷古之中又透傷今。
6、 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7、赤壁之戰(zhàn)中,如果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勝者可能就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因此有人認為,杜牧作本詩的目的是為曹操叫屈。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何?
答案:1、略 2、(1)銷:銷蝕(2)將:拿起 3、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 4、答:周瑜5.、①B②B 6、答: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xiàn)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7、 杜牧其實是借《赤壁》表現(xiàn)這樣的感嘆: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
1、下列對這首詩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涼 州 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A、這首《涼州詞》寫的是邊塞將士的生活,描繪邊地的生活環(huán)境,反映戍邊將士的復雜感情,是宋代邊塞詩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楊柳”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楊柳》曲,另一層意思是說,因為與家人離別而怨恨的戌卒抱怨邊塞楊柳不青,連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難以表達。
C、“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采用了比喻的修辭,喻指朝廷對戍邊將士不關心,恩澤不能到達邊塞。
D、這首詩格調(diào)雄奇,語句流暢,雖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壯,不失慷慨、豪放的風格。
2、選出對此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鄉(xiāng)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A、此詩第二句寫雨景,運用“如煙”的比喻,繪出了雨的形態(tài)。
B、第三、四句寫農(nóng)事繁忙,“才”、“又”兩字的搭配使用,不說“忙”而讀者已感受到忙的氣氛、忙的節(jié)奏。
C、《鄉(xiāng)村四月》寫江南農(nóng)村初春的風光及繁忙的農(nóng)事,表現(xiàn)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D、這首詩寫景、敘事相結合,語言質(zhì)樸、清新。
3、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詩歌鑒賞表述程式
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xiàn)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
表現(xiàn)手法有:象征、襯托、對比、想象、聯(lián)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yōu)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待儲光羲不至[唐.王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
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
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jīng)明了。空復情。自多情。
(1)作者根據(jù)什么判斷友人儲光羲不會再來看望自己?請結合作品作簡要分析。(2分)
(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jié)來表達這種感情的?(4分)
答案:(6分)(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細雨。(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①扣"晚鐘鳴上苑"或詩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過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頸聯(lián)而不作分析的給1分。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可緊扣詩題中"待"字或體味全篇詩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經(jīng)打開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三點可分別扣"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和頷聯(lián)作答。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詩人見“東南一株雪”而“惆悵”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認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復,主張改“梨花淡白”為“桃花爛漫”。你同意他的主張嗎?為什么?
答案:(6分) 感傷春光易逝、慨嘆人生短促(3分。意思對即可。柳樹由淺綠變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開滿城漾白,也暗伏盛極將衰,一、二兩句寫景中滿蘊了傷春之情。答到這一點的給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發(fā)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這一點的給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幾清明”而分析的,得1分。)不能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漫”。(1分)如果改首句為“桃花爛漫”,“花滿城”就當屬桃花,那么一、二句即詠桃花,不僅與題目無關,而且與詠梨花的…惆悵東欄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三、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6分)
清平樂 .村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溪頭臥剝蓮蓬”中“臥”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譽(一字用得恰到好處,給全句或全詞增輝)。你同意此說嗎?為什么?
答案:(6分)“臥”字確實使用最妙,(1分) 它把小兒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2分) 從而使人物形象鮮明,意境耐人尋味。(3分)如不同意此種說法,但能夠自圓其說,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考慮給分。
四、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臺 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釋】韋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
(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
(2)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答案:①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zhuǎn)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 (3分,答出“六朝如夢鳥空啼”,而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種物是人非的對比關系,表述流暢連貫即可,錯別字、病句酌情扣分。) ②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lián)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3分,答出詩人懷古傷今的晚唐情結,表述流暢連貫即可,錯別字、病句酌情扣分。)
五、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有關問題。
玉樓春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轂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①“紅杏枝頭春意鬧”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鬧”用得尤為精妙,為什么?
②下闋即景抒情,“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運用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用一“鬧”字,夸張地描繪出紅杏花盛開怒放,絢麗鮮艷,熱烈如火,喚起人們的無限聯(lián)想,將生機蓬勃的爛漫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意思對即可)②擬人手法。作者把斜陽當做朋友,舉酒相勸,希望斜陽在杏花叢中多加逗留,表達了惜春(惜時)的感情。(意思對即可)
中考語文古詩詞試題(2)
中考語文古詩詞試題(2) 我來答 1個回答 #萬元活動# 節(jié)日節(jié)氣研究院 剛陽文化 2022-07-12 · TA獲得超過209個贊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116 采納率:0% 幫助的人:106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注 展開全部 8、本詞上闋描寫軍旅生活,寫了看寶劍、聽號角、分麾下炙、聽塞外聲和沙場...
中考古詩賞析
2010年中考必備—2009年中考語文試卷分類精編(古詩鑒賞專題)杭州市 2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兩小題。(5分)城 南 宋?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注]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1)一、二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2)詩的...
中考語文古詩詞試題(5)
三十、《相見歡》中考題集錦 1、詞中點明傷情的地點是西樓,時間是夜晚,季節(jié)是秋季。2.這首詞寫景簡練而有序,“月如鉤”一句是寫仰視之景;“寂寞梧桐庭院鎖清秋”一句是寫俯視之景。3.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寫,借以表達他的愁苦之情。其感情基調(diào)可用“愁”字來概括。4.“剪不斷,...
語文古詩文閱讀求解。
15.(2分)明 16.(2分)蘊含著詩人對夕陽的喜愛(留戀、眷戀)之情。解析 閱讀材料為鄭獬的《田家》,是七言絕句,設2小題,分值為4分。語文是語言文學,有著非常強的審美性。因此,語文試卷要“回歸語文”,突出語文學科特點,古詩文賞析就成為必備考題,它保持并不斷強化了中考語文試卷的審美...
【中考必考】古詩詞理解性默寫填空訓練,暑期多練開學拿高分!
許多學生因此在原本不應失分的題目上失利,令人惋惜。為幫助學生提升這一能力,王老師易優(yōu)爍的小爍老師整理了這份中考語文古詩詞理解性默寫填空題,覆蓋了初中語文古詩詞的全部內(nèi)容,適合家長為孩子準備暑期練習,旨在顯著提升分數(shù)。以下為部分題目及答案示例:《論語》十則 1.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
中考古詩鑒賞答題
2017中考古詩鑒賞答題模板大全 中考語文中的古詩鑒賞對有些同學來說是一道很頭疼的題,很多時候都拿捏不好詩中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和思想感情,下面,我們用13首古詩為例,詳細的講一下這種題型的答題方法。 首先你要想一下,怎樣把握一首詩的主旨? 通常我們會用下面這六種方法,叫做六看。六看:1.看題目 2.看作者 3...
2013年衢州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答案
正確答案:13.(2分)B 14.(2分)《塞下曲》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難、甘愿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愛國激情。《春夜洛城聞笛》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學科網(wǎng)語文古代詩歌鑒賞的答案是什么
古典詩詞鑒賞 網(wǎng)課答案1.1緒言(上)1【單選題】堅信上帝的全德是信仰的根本性的()。CA、宗旨B、標準C、基點D、內(nèi)涵2【單選題】《論語》的核心概念是()。AA、仁B、義C、禮D、德3【單選題】“仁者,其言也訒”出自()。BA、《論語·雍也》B、《論語·顏淵》C、《論語·先進》D、《論語·里...
2011百題大過關高考語文古詩文鑒賞100題目錄
064 長安秋望(高考模擬試題)065 送魏萬之京(高考模擬試題)066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高考模擬試題)067 浣溪沙(高考模擬試題)068 如夢令(高考模擬試題)069 望江南(高考模擬試題)070 昭君怨(高考模擬試題)071 清平樂·村居(高考模擬試題)……二、文言文閱讀100題 古詩詞鑒賞100題答案與...
古詩 中考試題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6,7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6.你從哪些詩句可看出龍標被貶之地極偏遠?(2分)7.請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這句詩從修辭和作者情感表達兩個角度作簡要賞析。(2分) 二、古詩文閱讀(16分)6.答案:聞道龍標過...
相關評說:
龍游縣當量: ______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譯文 八月的洞庭湖水漲滿,包容天空于水渾然一體. 水面的霧氣籠罩了云夢澤,波濤洶涌,震撼了岳陽城. 想要渡湖水而沒有船只,閑居不仕,有愧于圣明的天子. 坐在那看人家垂釣,只有徒然的羨慕之情. 賞析 ...
龍游縣當量: ______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四...
龍游縣當量: ______ 賞析:題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長安月.如果從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應該寫“今夜長安月,閨中只獨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動容,神馳千里,直寫“今夜鄜州...
龍游縣當量: ______ 關雎 蒹葭 觀滄海 飲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行路難 望岳 春望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觀刈麥 錢塘湖春行 雁門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無題 相見歡 漁家傲 浣溪沙 登飛來峰 江城子 水調(diào)歌頭 游山西村 破陣子 過零丁洋 天凈沙 山坡羊 己亥雜詩
龍游縣當量: ______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5.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27.爾曹身為...
龍游縣當量: ______[答案]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在初一下期語文書P233有
龍游縣當量: ______ 蘇軾《水調(diào)歌頭》賞析 本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節(jié),當時蘇軾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當空,銀光瀉地,蘇軾想起了分別七年的蘇轍.詞人舉杯望月,心中生起無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張若虛癡情的追問,在蘇...
龍游縣當量: ______ 楊花:在古詩中指落花,聯(lián)想到了花與淚同落的季候,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diào) 煙花:指得是綺麗的春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意味,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龍游縣當量: ______ (1)《送人之松江》所寫送別的季節(jié)是 (秋天),《別董大》所寫送別的季節(jié)是(冬天).(2)請賞析這兩首送別詩所表達的不同情感.《送人之松江》通過寫西風煙雨等環(huán)境和借酒消愁,來表現(xiàn)詩人離別時沉重、悲傷的情緒;《別董大》通過勸慰朋友天下到處有知己,來表現(xiàn)詩人離別時樂觀曠達的胸襟.感謝信任,愿對你有所幫助!
龍游縣當量: ______ 想要有個好成績,這些是必須要看的2018年中考必考古詩詞鑒賞(一) 1.《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