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蘊含了什么哲理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蘊含了什么哲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出自唐詩人杜甫《偶題》一詩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于斯。前輩飛騰入,馀波綺麗為。
后賢兼舊列,歷代各清規(guī)。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
永懷江左逸,多病鄴中奇。騄驥皆良馬,騏驎帶好兒。
車輪徒已斫,堂構(gòu)惜仍虧。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經(jīng)濟(jì)慚長策,飛棲假一枝。
塵沙傍蜂蠆,江峽繞蛟螭。蕭瑟唐虞遠(yuǎn),聯(lián)翩楚漢危。
圣朝兼盜賊,異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劍,蒼蒼云雨池。
兩都開幕府,萬宇插軍麾。南海殘銅柱,東風(fēng)避月支。
音書恨烏鵲,號怒怪熊羆。稼穡分詩興,柴荊學(xué)土宜。
故山迷白閣,秋水隱黃陂。不敢要佳句,愁來賦別離。
講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丕說“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將文章提到經(jīng)世治國的高度,從個體來說,杜甫在其另一詩作《戲為六絕句》之二里講到:“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在文學(xué)作品與作者本人割裂后,它進(jìn)入另一個傳承體系,人會身與名俱滅,而文章,卻會在百轉(zhuǎn)千回的歷史文化長河里,承擔(dān)不可忽視的承啟作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對于文章的重視自然是因為文章的重要,文章怎么重要呢?曹丕說“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把文章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這種程度來認(rèn)識,還真是少見。文章所起的作用恐怕未必有他說的那么重要,但是他所說的也不無道理。孔子說“一言興邦”,我看他們的觀點還是有傳承關(guān)系的。秦以李斯《諫逐客書》之故,善待外來人才,國興而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也可見孔子、曹丕所言不虛。
文章歷來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詩、詞、歌、賦,書、表、策、論,可謂豐“興、觀、群、怨”,各種內(nèi)容都可以在文章中體現(xiàn),文章載道、抒情、論理、寫意。能寫文章自然是了不起的功夫,幾千年的時光里,能寫好文章、寫出好文章的人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老莊孔孟、唐宋八家,……。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文章也是如此。必要給人啟發(fā)和思考,讓人有正確的認(rèn)識、理解,形成明確的方法目標(biāo),有妙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文章要有觀點,要講道理,要有情感,析理是為了明道,讓讀者接受觀點;情感是為了吸引讀者,讓讀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奇文共欣賞,異意相與析”也。
其實寫文章似乎沒有什么訣竅和秘密,魯迅說“文章怎么寫,我說不出來。”文無定法,所以才會“得失寸心知”。文章也有形成定制的時候,如“四六體”、“八股文”,“抑揚頓挫”、“起承轉(zhuǎn)合”,具備了形式的美和完整。不過,對于內(nèi)容,卻都是無關(guān)痛癢的套話、虛話、空話、假話,甚至謊話,言不由衷,且事不關(guān)民生國計。
文章的作用和意義不是用來裝飾什么。“鐵肩擔(dān)道義,妙手著文章”,文章的使命和責(zé)任是重大的,不是玩物,不是游戲。“文以載道”,文章對人的解放思想、開闊思路要起到重要作用。要是開啟民智的鑰匙。總之,文章對人要有好處,要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讓讀者“開卷有益”。
關(guān)于文章的閱讀評論及寫作,陸機(jī)作《文賦》、劉勰著《文心雕龍》。雖然他們那時侯的標(biāo)準(zhǔn)在今天來說有些“不合時宜”了。但是還是很有積極作用的。值得借鑒和參考。如今報刊網(wǎng)絡(luò)的普及,文章也多的很。因為工作需要,也是因為嗜好,時常閱讀。但是好文章卻不多見。而今媒體文章惶惶眾矣,這其間多的是“官樣”文章、“應(yīng)景文章”、“懷利文章”,……。
寫些無關(guān)緊要話,說點無妨大局事。文章沒有分量,也不深刻,更不具有前瞻性。而且文章變的越來越“八股”,越來越?jīng)]有新意,索然寡味。這是一個需要好文章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缺乏好文章的代!創(chuàng)造,從哪里開始?青年人,用激情和理智編織美好的未來大文章吧!濃墨重彩寫出人生社會的妙文佳構(gòu)!用才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添上點睛之筆!
仍界17138691219: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誰的名句 -
禹州市凸緣: ______ 這句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 出自:《題偶》,原詩節(jié)選如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譯文: 寫詩做文章都是千古之事,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各位作者都是不同地位的人,怎么會空有虛名...
仍界17138691219: 芳草寸心知什么意思? -
禹州市凸緣: ______ 簡介:芳草,指香草.亦比喻美德.拼音:fāng cǎo見《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寸心:道家哲學(xué).寸心指渺小的生命或者心意.與天地長久相較,渺小的生命的匆匆逝去.人之一生由始而終,仿佛忽然之間. “教書育人千古事,惟有芳草寸心知.” 【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原作】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今譯】文章可以流芳百世,真正得到或失去的卻只有自己知道. 【意蘊】字面意思是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流傳千古,但是,其中的得失只有作者自己能理解.其實,這句話也是表明了寫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用心取舍,才能得到大家的認(rèn)可.
仍界17138691219: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誰的名句?
禹州市凸緣: ______ 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中國唐朝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偶題》中的名句,這首詩表達(dá)杜甫晚年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見解,帶有總結(jié)性質(zhì)寫出的一篇故事.文章千...
仍界17138691219: “心”的說法有哪些啊``是不是有個叫```寸什么的 -
禹州市凸緣: ______ 1. 《偶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 [今譯] 文章是傳之千古的事業(yè),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賞析] 詩篇表達(dá)杜甫晚年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見解,帶有總結(jié)性質(zhì).所以王嗣奭《杜臆》說:“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
仍界17138691219: “文章千古事”的作者是誰?
禹州市凸緣: ______ 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偶題》,是唐代詩人杜甫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意思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關(guān)乎年代久遠(yuǎn)的事情,但其創(chuàng)作中的成敗甘苦,惟有自己心里...
仍界17138691219: 文章千古事要詳細(xì)一點. -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文章千古事 ——漫話記敘文寫作 孔慶東 唐朝有個詩歌愛好者,人稱老杜.一輩子混得不大好,但是心氣兒很高.由于安史之亂,顛沛流離了許多時,卻慶幸自己“生常免租戍,名不隸征伐.”其實他不過在工部當(dāng)過一陣國家公務(wù)員,享受了些個福利待...
仍界17138691219: 求有關(guān)質(zhì)變與量變,前進(jìn)性與曲折性統(tǒng)一性的詩句或名言警句 -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量變與質(zhì)變:1.滴水穿石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仍界17138691219: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作者是誰 -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釋源:《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nóng)弘農(nóng)董遇等,亦歷注經(jīng)傳,頗...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天機(jī)云錦用在...
仍界17138691219: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誰的名句?(? ) A.李白B.杜甫 -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誰的名句?(B) A.李白 B.杜甫 唐·杜甫《偶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表達(dá)杜甫晚年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見解,帶有總結(jié)性質(zhì).
出自唐詩人杜甫《偶題》一詩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于斯。前輩飛騰入,馀波綺麗為。
后賢兼舊列,歷代各清規(guī)。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
永懷江左逸,多病鄴中奇。騄驥皆良馬,騏驎帶好兒。
車輪徒已斫,堂構(gòu)惜仍虧。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經(jīng)濟(jì)慚長策,飛棲假一枝。
塵沙傍蜂蠆,江峽繞蛟螭。蕭瑟唐虞遠(yuǎn),聯(lián)翩楚漢危。
圣朝兼盜賊,異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劍,蒼蒼云雨池。
兩都開幕府,萬宇插軍麾。南海殘銅柱,東風(fēng)避月支。
音書恨烏鵲,號怒怪熊羆。稼穡分詩興,柴荊學(xué)土宜。
故山迷白閣,秋水隱黃陂。不敢要佳句,愁來賦別離。
講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丕說“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將文章提到經(jīng)世治國的高度,從個體來說,杜甫在其另一詩作《戲為六絕句》之二里講到:“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在文學(xué)作品與作者本人割裂后,它進(jìn)入另一個傳承體系,人會身與名俱滅,而文章,卻會在百轉(zhuǎn)千回的歷史文化長河里,承擔(dān)不可忽視的承啟作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對于文章的重視自然是因為文章的重要,文章怎么重要呢?曹丕說“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把文章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這種程度來認(rèn)識,還真是少見。文章所起的作用恐怕未必有他說的那么重要,但是他所說的也不無道理。孔子說“一言興邦”,我看他們的觀點還是有傳承關(guān)系的。秦以李斯《諫逐客書》之故,善待外來人才,國興而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也可見孔子、曹丕所言不虛。
文章歷來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詩、詞、歌、賦,書、表、策、論,可謂豐“興、觀、群、怨”,各種內(nèi)容都可以在文章中體現(xiàn),文章載道、抒情、論理、寫意。能寫文章自然是了不起的功夫,幾千年的時光里,能寫好文章、寫出好文章的人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老莊孔孟、唐宋八家,……。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文章也是如此。必要給人啟發(fā)和思考,讓人有正確的認(rèn)識、理解,形成明確的方法目標(biāo),有妙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文章要有觀點,要講道理,要有情感,析理是為了明道,讓讀者接受觀點;情感是為了吸引讀者,讓讀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奇文共欣賞,異意相與析”也。
其實寫文章似乎沒有什么訣竅和秘密,魯迅說“文章怎么寫,我說不出來。”文無定法,所以才會“得失寸心知”。文章也有形成定制的時候,如“四六體”、“八股文”,“抑揚頓挫”、“起承轉(zhuǎn)合”,具備了形式的美和完整。不過,對于內(nèi)容,卻都是無關(guān)痛癢的套話、虛話、空話、假話,甚至謊話,言不由衷,且事不關(guān)民生國計。
文章的作用和意義不是用來裝飾什么。“鐵肩擔(dān)道義,妙手著文章”,文章的使命和責(zé)任是重大的,不是玩物,不是游戲。“文以載道”,文章對人的解放思想、開闊思路要起到重要作用。要是開啟民智的鑰匙。總之,文章對人要有好處,要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讓讀者“開卷有益”。
關(guān)于文章的閱讀評論及寫作,陸機(jī)作《文賦》、劉勰著《文心雕龍》。雖然他們那時侯的標(biāo)準(zhǔn)在今天來說有些“不合時宜”了。但是還是很有積極作用的。值得借鑒和參考。如今報刊網(wǎng)絡(luò)的普及,文章也多的很。因為工作需要,也是因為嗜好,時常閱讀。但是好文章卻不多見。而今媒體文章惶惶眾矣,這其間多的是“官樣”文章、“應(yīng)景文章”、“懷利文章”,……。
寫些無關(guān)緊要話,說點無妨大局事。文章沒有分量,也不深刻,更不具有前瞻性。而且文章變的越來越“八股”,越來越?jīng)]有新意,索然寡味。這是一個需要好文章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缺乏好文章的代!創(chuàng)造,從哪里開始?青年人,用激情和理智編織美好的未來大文章吧!濃墨重彩寫出人生社會的妙文佳構(gòu)!用才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添上點睛之筆!
相關(guān)評說:
禹州市凸緣: ______ 這句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 出自:《題偶》,原詩節(jié)選如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譯文: 寫詩做文章都是千古之事,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各位作者都是不同地位的人,怎么會空有虛名...
禹州市凸緣: ______ 簡介:芳草,指香草.亦比喻美德.拼音:fāng cǎo見《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寸心:道家哲學(xué).寸心指渺小的生命或者心意.與天地長久相較,渺小的生命的匆匆逝去.人之一生由始而終,仿佛忽然之間. “教書育人千古事,惟有芳草寸心知.” 【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原作】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今譯】文章可以流芳百世,真正得到或失去的卻只有自己知道. 【意蘊】字面意思是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流傳千古,但是,其中的得失只有作者自己能理解.其實,這句話也是表明了寫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用心取舍,才能得到大家的認(rèn)可.
禹州市凸緣: ______ 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中國唐朝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偶題》中的名句,這首詩表達(dá)杜甫晚年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見解,帶有總結(jié)性質(zhì)寫出的一篇故事.文章千...
禹州市凸緣: ______ 1. 《偶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 [今譯] 文章是傳之千古的事業(yè),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賞析] 詩篇表達(dá)杜甫晚年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見解,帶有總結(jié)性質(zhì).所以王嗣奭《杜臆》說:“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
禹州市凸緣: ______ 杜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偶題》,是唐代詩人杜甫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意思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關(guān)乎年代久遠(yuǎn)的事情,但其創(chuàng)作中的成敗甘苦,惟有自己心里...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文章千古事 ——漫話記敘文寫作 孔慶東 唐朝有個詩歌愛好者,人稱老杜.一輩子混得不大好,但是心氣兒很高.由于安史之亂,顛沛流離了許多時,卻慶幸自己“生常免租戍,名不隸征伐.”其實他不過在工部當(dāng)過一陣國家公務(wù)員,享受了些個福利待...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量變與質(zhì)變:1.滴水穿石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釋源:《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nóng)弘農(nóng)董遇等,亦歷注經(jīng)傳,頗...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天機(jī)云錦用在...
禹州市凸緣: ______[答案]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誰的名句?(B) A.李白 B.杜甫 唐·杜甫《偶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表達(dá)杜甫晚年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見解,帶有總結(jié)性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