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出處是哪里?
全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jié)約財物來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長期刻苦努力而實現(xiàn)遠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干,不立志就難以學有所成。
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jié)操高尚。年華隨著時間流失,意志隨著時間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敗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有益于社會而為社會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反悔也來不及了。
鑒賞
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yǎng)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與學習的關(guān)系;不但講明了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xiàn)出對子女的細微關(guān)懷。
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jié)儉的力量:“儉以養(yǎng)德”;有超脫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則不能勵精”;有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治性”;有惜時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簡約的力量。
這篇文章短短幾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
作者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quán)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fā)。于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nèi))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出自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為現(xiàn)代漢...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x0d\\x0a2、釋義: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的意思
全詩如下: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淡泊 一作:澹泊;淫慢 一作:慆慢)譯文如下:...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表達了作者什么觀點...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希望兒子珍惜時間,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fā)揚自己的才干。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是諸葛亮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yè)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于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這是諸葛亮...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告訴我們什么...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句話告訴我們“珍惜青春時光、努力有所作為”的道理。開頭兩句,寫青春美好而易逝。人生短暫,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不抓緊時間有所作為,就會錯過大好時光。中間兩句,寫年輕時不努力的后果。浪費青春時光,...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的意思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意思是: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出自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所作《誡子書》,原文選段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怎么翻譯...
翻譯: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里,悲傷嘆息,還有什么用呢。出處:誡子書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用古詩...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用古詩表示 ghk45869asd | 瀏覽4351 次 |舉報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薦于2017-12-15 14:26:21 最佳答案 年華隨時間流逝,意志隨歲月消磨,于是枝枯葉落,大多不能對社會有所作為。等到悲涼地守著貧窮的小屋時,后悔又怎么來的及呢? 這篇《誡子書...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
表達對時光飛逝,年華易逝的嘆惋,和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及年少時未能大展宏圖的后悔。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的意思是年華隨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歲月而喪失。最終年老志衰,沒有用處、大多對社會沒有貢獻。
意與日去的上一句是什么
意意志整句意思是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出自三國諸葛亮誡子書,原文選段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放縱懶散;“意與歲去”對這個是原版滴。你給的這幾句文字“年與時馳,意與日七分闊都不接世悲守窮廬,...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怎么翻譯?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文: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yǎng)鍛煉的,他們以...
相關(guān)評說: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 諸葛亮用來教育自己孩子的信《戒子規(guī)》共86個字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 夫(fú)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fú)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諸葛亮集》.(題目是后人加的)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答案] 原文: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和及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答案]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兩句是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誡子書》:諸葛亮 ...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韜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答案]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東晉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八首之一,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勉勵人們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答案] 1.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擴展 屋子 輔佐2.在 因為 放在句首作發(fā)語詞,無實意 就3.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要立德、修身(意對即可)4.(1)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2)(如果)...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答案] 誡子書 (讀)歲月悠悠越千年 諸葛古訓代代傳 今日重溫誡子書 修身立德效圣賢 效圣賢 (唱) 君子之行牢記在心 靜ˇ以ˇ... 哎啰啰 哎啰啰 非志無以成學 君子之行牢記在心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君子之行牢記在心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多不接世 韜慢...
喀什地區(qū)寬度: ______[答案]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