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
鯉魚們都想跳過龍門。因為,只要跳過龍門,他們就會由普普通通的魚變成超凡脫俗的龍。然而,龍門太高,他們一個個累得筋疲力盡,摔得鼻青臉腫,卻沒有一個能夠跳過去。他們一起向龍王請求:“尊敬的殿下,請你把龍門降低一點吧!如果連一條鯉魚都跳不過去,這龍門不等于虛設(shè)了嗎?”龍王不答應(yīng),鯉魚們就跪在龍王面前不起來。他們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龍王終于被感動了,答應(yīng)了他們的要求。
鯉魚們一個個輕輕松松地跳過了龍門,興高采烈地變成了龍。不久,成了龍的鯉魚們發(fā)現(xiàn),大家都成了龍,跟大家都不是龍的時候并沒有兩樣。于是,他們又一起找龍王,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龍王笑道:“真正的龍門是不能降低的。你要找到真正龍的感覺,還是去跳那座沒有降低高度的龍門吧。”
2、惡龍詛咒
有一條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女子。每年這個村莊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與惡龍搏斗,但無人生還。又一個英雄出發(fā)時有人悄悄尾隨。龍穴鋪滿金銀財寶,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后坐在尸身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其實,最終讓英雄變成惡龍的也許并不是欲望與貪婪,而是對自我的過度自信與執(zhí)著。在殺死惡龍之后,英雄擔(dān)心會有更多的壞人來覬覦山洞里的寶藏,于是決定由自己來捍衛(wèi)寶藏。可是他覺得自己的肢體太過柔弱,身軀太過單薄,不足以抵御世上太多貪婪的壞人與無知的愚民,于是他主動自愿地讓自己的身軀長滿鱗甲,長出爪牙。他覺得這讓自己變得更為強大,更能擔(dān)負起捍衛(wèi)珍寶的責(zé)任,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變得日益強大的同時,最終變成了那條被他殺死的惡龍!
3、兩條龍
從前有兩條龍,它們是對很要好的兄弟。可是,它們的性格卻相差太大,龍哥哥很勤勞而且能吃苦,龍弟弟卻好吃懶做,整天除了吃就是睡。有一天,龍王派它們?nèi)ト碎g視察。它們變成了和自己性格相同的動物,神秘地來到人間。
龍哥哥變成了一只勤勞的大公雞,來到了一戶人家,這家的主人是王二,他是個很有愛心的農(nóng)夫,所以龍哥哥來到他家是它的福份。龍哥哥每天在東方剛露出晨曦的時候都會為主人準(zhǔn)確報時,它的主人也細心地飼養(yǎng)著它,有時還不辭辛苦地給它洗澡。
而龍弟弟可沒那么幸運,它變成了一頭大肥豬,來到了屠夫張三的家里。張三是屠夫,是專門殺豬的,所以他看見了這么大的一頭肥豬來到自己家里,喜出望外,心想:“這豬我要是養(yǎng)好了,將來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可這“豬”可不知道主人這么精心地飼養(yǎng)自己是為了什么。它認(rèn)為,它和它哥哥一樣深受主人的喜愛。所以,它每天睡覺的時間翻了好多倍,吃飯的飯量也照以前增加了很多,它一天比一天胖,一天比一天胖。這張三卻是一天比一天高興。最后,它胖得連路都走不動了,活動只能靠身體不停地蠕動。這時,張三覺得這頭豬已經(jīng)夠肥了,可以出欄了。于是,張三開始磨刀、燒水,準(zhǔn)備殺豬。待到張三準(zhǔn)備完畢,正好龍弟弟睡得正香。只見張三的刀一揮……,一聲慘叫過后,龍弟弟離開了人間回到了天上。正好,這時龍哥哥完成了它的任務(wù)也回到了天上。
龍王在聽了龍哥哥的事跡后非常高興,為自己有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但是在他聽了龍弟弟的事后非常憤怒。龍弟弟為此感到懊悔不已,并發(fā)誓:“以后要像哥哥一樣做一條勤勞的龍。”從此以后,龍弟弟每天都和哥哥在龍宮里飛來飛去。不久以后,龍弟弟變成了和哥哥一樣的一條勤勞、能干、肯吃苦的好龍。
4、畫龍點睛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xiàn)在墻壁上了。這時皇帝發(fā)現(xiàn)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說話或做事關(guān)鍵部位處理得好,使整體效果更加傳神。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5、屠龍之技
有一個叫朱泙漫的青年,想學(xué)會一門一般人都不會的特殊本領(lǐng),便賣光了所有的家產(chǎn),湊足了一千兩銀子,到很遠的地方去拜師學(xué)藝。后來,他拜支離益做老師學(xué)習(xí)殺龍的技術(shù)。朱泙漫學(xué)習(xí)肯下苦功夫,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把殺龍的技術(shù)學(xué)到手。學(xué)成后,他高興地回到家鄉(xiāng),人們關(guān)心地問他究竟學(xué)了什么,他興致勃勃地講開了自己殺龍的本事:殺龍應(yīng)該用什么刀,怎樣按住龍頭,踩住龍尾,如何開膛剖肚……可是,當(dāng)人們問他龍是什么樣子,在什么地方時,他卻回答不上來。于是人們?nèi)滩蛔⌒ζ饋恚嬖V他:“學(xué)本領(lǐng)是為了有用處,如果學(xué)的東西毫無用處,學(xué)得再精通,也是一文不值。”朱泙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龍這種東西,他花費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xué)的本領(lǐng)都是白學(xué)了,根本沒有地方使用。“屠龍之技”比喻無實用價值的技術(shù),就是再高超,也是徒有虛名,學(xué)了無用。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它警告蝦群說,如果不立刻停止這種行為,將來會面臨報應(yīng)。果然,三天后,受傷的龍逐漸恢復(fù)了健康,重新振翅飛向天空。就在它飛離時,回過頭來噴出一股烈焰,將那些不敬的小蝦瞬間化為美味的“糊椒烤蝦”。這個故事寓意著,人們應(yīng)當(dāng)珍惜他人的善意,不要在他人處于困境時趁機作弄,否則終將受到懲罰。
歷史上有哪些關(guān)于龍的民間故事?
1.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被視為鱗蟲之長,具備飛行、變化和呼風(fēng)喚雨的能力。它與鳳凰、麒麟一同被視為吉祥的象征,代表著皇權(quán)的威嚴(yán)。眾多神話故事中,龍的形象頻繁出現(xiàn),如畫龍點睛、哪吒鬧海和日月潭等。2. 《葉公好龍》是一則春秋時期的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葉公的人,他對龍有著極...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的成語
眾人用“葉公好龍”來形容這種表里不一的行為。3. 畫龍點睛:南北朝時,畫家張僧繇為金陵安東寺畫龍,未點眼睛。人們要求他點眼,他稱點了眼睛龍會飛走。最終,他點了兩條龍的眼睛,龍果真飛走。這個故事演變成了“畫龍點睛”的成語,意指在關(guān)鍵處加上一筆,使事物更加生動有力。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要4個,簡單的
蛟龍得水的故事講述了蛟龍獲得水后,可以興云作霧、騰空而起的場景。原意是比喻人主得民心,從而成就威望,后來泛指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機會。降龍伏虎的故事則涉及到佛教和道教中戰(zhàn)勝困難的情節(jié)。它通常用來比喻克服重重困難,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這些寓言故事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傳遞了...
有關(guān)"龍"的寓言故事 有關(guān)龍的寓言故事???
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神圣和威嚴(yán)的象征,許多關(guān)于龍的故事都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其中,“畫龍點睛”這個寓言故事,尤其耐人尋味。據(jù)《歷代名畫記·張僧繇》記載,張僧繇是梁朝的著名畫師,有一次皇帝要求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繪制龍。張僧繇在墻壁上畫了兩條栩栩如生的龍,但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
畫龍點睛、葉公好龍、屠龍之技、柳毅傳書
與龍有關(guān)的寓言故事的名字(5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海里住著好多鯉魚。有一天一個年老的鯉魚說,在海的盡頭有一座龍門,傳說只要能超過它就能變成龍。領(lǐng)頭的金色小鯉魚對大家說我要去找龍門,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在紅色小鯉魚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鯉魚躍過了龍門成為了真正的龍。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
《葉公好龍》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葉公好龍》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表面上看起來光彩奪目、引人入勝的事物,若與真實的自我不符,最終只能帶來虛幻的滿足感,無法真正帶來內(nèi)心的滿足和幸福。故事中的葉公,因喜愛龍的傳說而將家中裝飾得如同龍宮一般,但這只是一種表面的愛好,而非發(fā)自內(nèi)心的追求。當(dāng)真正的龍出現(xiàn)時,葉公卻嚇得四處...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要3個,簡單的
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伙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shù)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
葉公好龍的故事和寓意
在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寓言故事,而這些寓言故事中都暗藏了很多有教育意義的信息和人生哲理,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葉公好龍的故事和寓意。詳細內(nèi)容 1、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他經(jīng)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么神氣、多么吉祥啊!”于是當(dāng)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
相關(guān)評說:
浙江省根部: ______ 葉公好龍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里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shè)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屋里的墻壁上也畫著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里.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 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xiàn)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
浙江省根部: ______ 葉公好龍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里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shè)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屋里的墻壁上也畫著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里.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 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xiàn)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
浙江省根部: ______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墻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
浙江省根部: ______ 畫龍點睛,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
浙江省根部: ______ 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
浙江省根部: ______ 畫龍點睛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繪畫技術(shù)很 高超.當(dāng)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東寺作畫,在寺廟的墻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yīng)...
浙江省根部: ______ 龍的簡介龍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于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yǎng)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采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谷...
浙江省根部: ______ 葉公好龍
浙江省根部: ______ 畫龍點睛,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
浙江省根部: ______ 畫龍點睛,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