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神詩詞 送瘟神詩詞?
近現(xiàn)代:毛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曉,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譯文
南方一直青山綠水,風景秀麗,一個小小的血吸蟲竟使大好河山蕭殺黯淡,就連華佗也奈之不得。
成千成萬戶人家變得蕭條冷落,大片田地荒蕪,許多村莊已被完全毀滅。
人們住在地球上,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巡視了宇宙中萬千星河。
牛郎要問起血吸蟲病的事,一切悲歡離合都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成為過去了。
如今的南方春天,千萬條楊柳隨風飄拂,景象格外優(yōu)美,中國的六億人都是堯舜一樣的圣人。
落花隨著自己的心情翻波逐浪,青山也有意地化崎嶇險要為康莊大道,為人民作橋梁。
五嶺山脈高峻與天接,勞動人民卻在山上揮動雪亮如銀的鋤頭;搖動鐵臂來搞水利建設,使大地震動。
請問瘟君你想要去往哪里呢?我們用燒紙船和蠟燭把它送走。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偉人在1958年6月30日從《人民日報》得知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后寫下的兩首七言律詩。第一首詩通過對廣大農村蕭條凄涼情景的描寫,反映了舊社會血吸蟲病的猖狂肆虐和疫區(qū)廣大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第二首詩寫新社會廣大勞動人民征服大自然,治山理水,同時大舉填壕平溝,消滅釘螺的動人情景。全詩雖分兩首,實為一體,前一首寫舊社會,后一首寫新社會,起到了鮮明的對比的作用,其組織又如一首詞的上下片,一氣呵成,并且詩句意象鮮明,含蘊深厚,耐人尋味。
作品名稱
七律二首·送/瘟/神
作品別名
七律·送/瘟/神二首、送/瘟/神二首
作者
偉人
創(chuàng)作年代
現(xiàn)代
作品出處
《偉人詩詞》
作品原文
七律二首·送/瘟\神⑴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⑵。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⑶!
千村薜荔人遺矢⑷,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⑸。
牛郎欲問瘟神事⑹,一樣悲歡逐逝波⑺。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⑻。
紅雨隨心翻作浪⑼,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⑽,地動三河鐵臂搖⑾。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⑿。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瘟/神:古人迷信,謂人間瘟/疫/之散播有鬼神主宰。
⑵余江縣:在江西省東北部。血吸蟲:一種白色線狀寄生蟲,寄生在釘螺體內,成蟲鉆進人的皮膚引發(fā)血吸蟲病。患病者起初時下痢,繼而食欲減退,精神萎弱,四體消瘦,逐漸削弱以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病劇時、腹部膨大如鼓,俗稱鼓脹,進入晚期后肝硬化,死亡率很高。
⑶華佗:指東漢年至三國時期精通內、外、婦、兒各科的名醫(yī),這里泛指舊社會的醫(yī)生。
⑷薜荔(bì lì):亦稱木蓮、鬼饅頭。是一種蔓生的、多生長在墻壁上的野生藤本植物。這里比喻村莊被薜荔等雜草覆蓋,一片荒蕪敗落的景象。遺矢:遺屎,指血吸蟲病后期人常腹瀉的癥狀。化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傾之,三遺矢矣。”
⑸“坐地”二句:偉人1965年10月25日致周世釗的信中說:“坐地日行八萬里,蔣竹如講得不對,是有數(shù)據(jù)的。地球直徑約一萬二千五百公里,以圓周率三點一四一六乘之,得約四萬公里,即八萬華里。這是地球的自轉里程。坐火車、輪船、汽車,要付代價,叫做旅行。坐地球,不付代價,日行八萬里,問人這是旅行么,答曰不是,我一動也沒有動。真是豈有此理!囿于習俗,迷信未除。完全的日常生活,許多人卻以為怪。巡天,即謂我們這個太陽系每日每時都在銀河系里穿來穿去。銀河一河也,河則無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們人類只是‘巡’在一條河中,看則可以無數(shù)。”
⑹牛郎: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⑺逐逝波:追逐流光逝水,一去而不復返。
⑻舜堯: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圣人賢君。
⑼紅雨:落花繽紛的景象。語出李賀《將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
⑽五嶺:指五嶺山脈,泛指南方的大山。
⑾三河:原指黃河、淮河、洛河,此處泛指北方廣闊的原野。
⑿紙船明燭:民間習俗,送神送鬼時往往點燃蠟燭,燒化紙船等。
白話譯文
讀了六月三十日的《人民日報》,得知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心緒難平,浮想聯(lián)翩,睡不著覺。早晨微風吹拂,朝陽照耀窗前,遙望南國天空,欣然提筆作詩。
其一
祖國大地上白白有這么多的綠水青山,連神醫(yī)華佗拿小小的血吸蟲也沒有根治的辦法。
許多村莊荒草叢生,杳無人跡,瘟/疫/無情蔓延,千門萬戶家破人亡,聽到的只是鬼在唱歌。
坐在地球上每天行走八萬里的路程,沿著天路遙遙地看過浩渺的銀河。
牛郎如問起血吸蟲病的事,一切悲歡離合都已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成為過去。
其二
春風吹拂楊柳新綠,新中國一片春意盎然,六億人民意氣風發(fā),個個都像古代的堯舜一樣。
落花隨著自己的心意翻波逐浪,青山有意化崎嶇險阻為康莊大道。
人民群眾揮動銀光閃閃的鐵鋤,揮舞著堅實的臂膀,興修水利,整治山河,使大地都為之顫動。
試問/瘟/神啊,你要往哪里去?人們焚化紙錢,點起明燭,火光明亮,照耀天空,以此來送走/瘟/神
七律二首·送瘟神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注釋
⑴瘟神:古人迷信,謂人間瘟疫之散播有鬼神主宰。
⑵余江縣:在江西省東北部。血吸蟲:一種白色線狀寄生蟲,寄生在釘螺體內,成蟲鉆進人的皮膚引發(fā)血吸蟲病。患病者起初時下痢,繼而食欲減退,精神萎弱,四體消瘦,逐漸削弱以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病劇時、腹部膨大如鼓,俗稱鼓脹,進入晚期后肝硬化,死亡率很高。
⑶華佗:指東漢年至三國時期精通內、外、婦、兒各科的名醫(yī),這里泛指舊社會的醫(yī)生。
⑷薜荔(bì lì):亦稱木蓮、鬼饅頭。是一種蔓生的、多生長在墻壁上的野生藤本植物。這里比喻村莊被薜荔等雜草覆蓋,一片荒蕪敗落的景象。遺矢:遺屎,指血吸蟲病后期人常腹瀉的癥狀。化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傾之,三遺矢矣。”
⑸紙船明燭:民間習俗,送神送鬼時往往點燃蠟燭,燒化紙船等。
⑹牛郎: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⑺逐逝波:追逐流光逝水,一去而不復返。
⑻舜堯: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圣人賢君。
⑼紅雨:落花繽紛的景象。語出李賀《將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
⑽五嶺:指五嶺山脈,泛指南方的大山。
⑾三河:原指黃河、淮河、洛河,此處泛指北方廣闊的原野。
第一首,通過對廣大農村蕭條凄涼情景的描寫,反映了解放前血吸蟲的猖狂肆虜和疫區(qū)廣大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綠水青山”,本是適合人們居住的美好環(huán)境,卻“枉自多”,即再多也無用,再美好也無用,因為在瘟神肆虐下,對于貧病交迫的疫區(qū)人民來說,“綠水青山”也顯得無足輕重了。這句寫出了疫區(qū)勞動人民的無限辛酸,也寄托著作者的無限感慨。“華佗無奈小蟲何”,是說不僅在漫長的舊時代,在統(tǒng)治者只知對勞動人民進行壓榨,而不管勞動人民死活的情況下,一些想救死扶傷的像華佗那樣的名醫(yī),對血吸蟲也束手無策,徒喚奈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薜荔,野生常綠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村落荒蕪了。矢,同“屎”。“人遺矢”,借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說趙國名將廉頗被廢,到了楚國。趙王想再起用他,派使者到楚國去看廉頗,使者拿了反對廉頗的人的金錢,回來誑報道:“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說他一會兒就拉了三次屎。這里指患血吸蟲病的人下瀉不止,瀕于死亡。成千成萬戶人家變得蕭條冷落,大片田地都荒蕪了。“鬼唱歌”,本于李賀《秋來》詩:“秋墳鬼唱鮑家詩。”成了鬼的世界,即多少個村莊完全毀滅了。以上四句寫舊社會里的人民受到血吸蟲病的毒害,是那樣使人觸目驚心。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作者利用詩歌技巧可以跳躍的特點,讓我們從舊社會的苦難里,一下子跳到光明美好的新社會。郭沫若在《坐地、巡天及其他》(1959年3月4日《人民日報》)里,指出這兩句“是說的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這點是可以肯定的。”八萬里,指地球自轉一周,地球的赤道全長四萬公里,正合八萬里。地球在自轉時,同時也在公轉,所以作者想象飛騰,遙看天上的無數(shù)星河,即“遙看一千河”。這樣的想象飛騰,使我們想起范縝《答曹思文難神滅論》:“明宵結想,坐周天海。”晝夜想象,坐著可以想象到繞天和海一周。“坐地”、“巡天”,正如作者的想象飛騰,想到跟著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可以看到天空中無數(shù)的星河。蕭滌非先生指出:“從全詩的結構來說,這兩句是一個轉折點,一個關鍵,同時也是一個飛躍。因為它并沒有明白地、直接地說出消滅血吸蟲的過程,而是通過描寫血吸蟲被消滅后的喜悅來透露。但這層意思還是很明白的。”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詩人“遙看一千河”,自然會“浮想”起那位住在銀河邊的牛郎,再想象牛郎作
毛主席詩詞《送瘟神二首》內容全文?
七律二首·送瘟神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⑵。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
“酩酊莫教花墜”的出處是哪里
“酩酊莫教花墜”全詩 《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宋代 劉塤 春正媚。閑步武陵源里。千樹霞蒸紅散綺。一枝高插髻。飛過洞庭煙水。酩酊莫教花墜。鉛鼎溫溫神竭帝。何曾真是醉。《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劉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是宋代劉塤的一首詩詞...
“飛過洞庭煙水”的出處是哪里
“飛過洞庭煙水”全詩《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宋代 劉塤春正媚。閑步武陵源里。千樹霞蒸紅散綺。一枝高插髻。飛過洞庭煙水。酩酊莫教花墜。鉛鼎溫溫神竭帝。何曾真是醉。《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劉塤 翻譯、賞析和詩意《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是宋代劉塤的一首詩詞。以...
“何曾真是醉”的出處是哪里
“何曾真是醉”全詩 《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宋代 劉塤 春正媚。閑步武陵源里。千樹霞蒸紅散綺。一枝高插髻。飛過洞庭煙水。酩酊莫教花墜。鉛鼎溫溫神竭帝。何曾真是醉。《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劉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題呂真人醉桃源像)》是宋代劉塤的一首詩詞。
陳永軍書法作品?
陳永軍,1971年,籍貫為浙江臨海,是《書法》雜志創(chuàng)刊人之一,曾多次擔任書法大賽評委。部分陳永軍的作品:1. 《明·陳獻章詩》,書體為草書,作者不詳,作品尺寸為六尺。2. 《唐·張繼詩》,書體為楷書,作者不詳,作品尺寸為六尺。3. 《唐·王之渙詩》,書體為行書,作者不詳,作品尺寸為六尺。4. 《...
相關評說:
蓋州市躍度: ______[答案]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或者 坐地日行八萬里, 巡天遙看一千河. ————毛澤東《七律-送瘟神》
蓋州市躍度: ______ 是人教版小學教材上的兩副對聯(lián)(寫景對聯(lián)): 1、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2、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七律 送瘟神》中的一句首聯(lián)“春風楊柳萬千條”二句即是一幅意氣飛揚的畫面.在經(jīng)歷了冰封雪裹的嚴冬之后,新忠告大地萬物復蘇,一片欣欣向榮.如今的南方春天,千萬條楊柳隨風飄拂,景象格外優(yōu)美.
蓋州市躍度: ______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洲.——崔顥《黃鶴樓》 3、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4、海日生殘月,春風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5、白日依山...
蓋州市躍度: ______ 對句:孩稚老嫗臨碧水【仙苑凡人】 出句:紙船明燭送瘟神【佩文詩韻】
蓋州市躍度: ______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送瘟神》毛··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柳宗元《種柳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