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 康熙字典中怎么寫 燦的繁體字怎么寫?
『燦』 繁體字:燦
拼音:càn
部首:火 部首筆畫:4 總筆畫:7
康熙字典筆畫( 燦:17;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中】【火字部】 燦;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666第26
【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𠀤音粲。【說文】燦爛,明瀞貌。 又【集韻】通作粲。【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燦。(見“參考資料”)
《康熙字典》解釋:燦,倉案切倉晏切,𠀤音粲。燦爛,明瀞貌。 又通作粲。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火字部】燦
《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𠀤音粲。《說文》燦爛,明瀞貌。 又《集韻》通作粲。《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相關(guān)評說:
汕頭市塑性: ______ 『育』 異體字:袬 拼音:yō yù 簡體部首:月 部首筆畫:4 總筆畫:8 繁體部首:肉 部首筆畫:6 總筆畫:10 康熙字典筆畫( 育:10; )
汕頭市塑性: ______ 康熙字典建是8畫
汕頭市塑性: ______ 康熙字典中的滔是13筆.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玉書、陳廷敬等,它是在明朝《字匯》、《正字通》兩書的基礎(chǔ)上加以增訂的.該書的編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書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歷時六年,因此書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由總纂官張玉書、陳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紹霄、史夔、周起渭、陳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字典全書分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并按韻母、聲調(diào)以及音節(jié)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yīng)漢字,共收錄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47035個),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
汕頭市塑性: ______ 康熙字典8畫的字:五行屬"木"的字有:昂 枊 板 杯 杵 東 妸 扼 枋 斧 稈 杲 疙 供 咕 姑 孤 固 呱 乖 官 果 杭 忽 昏 肌 亟 佶 技 季 佳 肩 艽 佼 屆 巹 京 糾 赳 玖 疚 居 咀 具 卷 ...
汕頭市塑性: ______ 教你一首歌訣: 康熙字典的部首,按筆畫多少的順序排列在以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其歌訣為:“一二子中尋,三畫問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 解放前出版的字典和辭典大都這樣排列. 音韻是古代用來注音的東西,就跟現(xiàn)在的拼音差不多.并非康熙字典獨有.通常注音都有兩個字.前一個字代表原字的聲母,后一個字是韻母.比如說東字的注音就可以是低松切(Di-sONG切,這個切字不代表讀音,只帶表是切字法.)至于唐韻集韻那些東西代表的是不同時代不同的讀法.
汕頭市塑性: ______ 共收錄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個(47,035個),
汕頭市塑性: ______ 康熙字典:中華文化瑰寶康熙字典,是中國古代辭書之一,由清朝皇帝康熙為編纂《辭海》之用,于公元1716年開始編纂,歷時五年.全書共47卷,收錄了49,377個字,...
汕頭市塑性: ______ 海字在康熙字典:11劃燕在康熙字典:16劃李在康熙字典:7劃
汕頭市塑性: ______ 部首十 總筆畫:5畫 卉 <名> (會意.小篆字從三“屮”,草木初生.本義:草的總稱) 同本義 [various kinds of grass] 卉,草之總名也.--《說文》 卉木萋萋.--《詩·小雅·出車》 百卉具腓.--《詩·小雅·四月》 鳥夷卉服.--《書·...
汕頭市塑性: ______ 共15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