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信佛,從哪開始? 信佛從哪里開始?
一居士:師父你說,學佛剛入門,從哪開始入手?
學佛從哪開始下手?你先從哪下手呢,就從你想不想成佛下手?
一居士:想。
就從這個“想”開始,這已經(jīng)就是入手了,所以說不必再另找一個入手處。有這一念,已經(jīng)在路口,剩下的就是怎么走的問題了。不要說我還沒找到路,你已經(jīng)找到路了。
一居士:學佛是不是要多看一些書啊,應該先看一些什么書?
先看一些什么書啊?這個主要看你對佛法的認識,一個人一個樣。佛法沒有定法,有定法就不是佛法。無處不是佛法,都是佛法,我是這么想的。剛一入手時,先看大乘經(jīng)典,不要執(zhí)著說:“我能看嗎?我后學的。”不要執(zhí)著這些東西,因為人的智慧沒有先后。直接就看大乘經(jīng)典,看不懂不要緊,看不懂反復看。
看經(jīng)典的過程就是你修行的過程,和外面修行等無差別,沒有差別。關鍵你抱著一個什么心呢?就是清凈心、信心、誠懇心,這樣就可以入門了。現(xiàn)在具體的做法,一般的就是懺悔,先開始懺悔。有很多的經(jīng)文、懺悔的偈子都很好。一定要懺悔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佛前懺悔,懺悔到見到好相,守清凈戒。
先皈依,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守住五戒,殺、盜、淫、妄、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既是儀式,又是修行的過程,不要忽視。就你修到什么程度都得有個皈依過程,都得有皈依,隨時都皈依,隨時都在懺悔。
懺悔啊,你想啊,我們眾生為什么能成為眾生,沒有成佛?就是所造諸惡業(yè)太多了,長了很多的邪知邪見,所以離佛遠了,沒有成佛。今生我們能信佛,這說明我們過去攢了點善根。攢了善根,今生成熟了。既然已成熟,就要抓住,不要放了,這就是你真正的命根。其它那都是虛假的,這才是你的命根!
學佛并不是給佛學的,是給自己學的。為什么說是給自己學呢?學佛不是有另一個家讓你回去,是回你自己家。你本來是從家里出來,出來干嘛呢?流浪。一出來就迷了,迷了就不知道回家了。佛是什么呢?是慈父,告訴你趕緊回家,惦記你了。佛法是告訴你回家的路,經(jīng)書就是“徑”也。什么叫徑?也就是路,教你回家的路,沒有別的。你本來就是從家里出來,流浪了,都不認識自己的父母了。
一居士:就是回家,不迷了。
學佛就是回家。
一居士:哪一條路比較快呢,就是成佛比較快,最直接了當?shù)模?br />哪條路成佛最快?最直接了當?shù)木褪前l(fā)大愿,持清凈戒,這樣就容易悟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果非四相,修一切善法都是快的。
法無高下,法沒有高下,都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法沒有高下,就是能不能空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把相一空,修行(佛法中的)任何善法都得。
我特別想信佛 請問佛是什么 我要怎么才能做到 才是信佛呢
佛者。為自覺,覺他。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圣者。覺他,為佛之大悲具有覺悟一切眾生之德。即自覺之外,又說法開悟眾生,使脫離生死之苦。首先覺悟,開悟,使得自己知道一切真理,而后為覺他,使得自己擁有開悟眾生能力,以慈悲心救度...
想要信佛最開始讀什么經(jīng)?
應該讀龍樹的《中論》。佛家的“三法印”講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無常”"無我“意味著不但一切法空,而且我亦空。這將佛學的終極探索從實質上逼入(既非常有,亦非常無的)現(xiàn)象界,只允許它在這個境界中求得解脫之道。佛家思想的命脈就在于開發(fā)出這不有不無不偏于任何一方的”...
忽然之間想信佛了這是什么情況
想信佛只是初發(fā)心而已,中途你可能又不信了,加上現(xiàn)在佛不在世,你可能只能聽聞一輩子佛法。世間的真理不隨口業(yè)改變,所以說說的不是真理的時候不用擔心,大家親自驗證,推論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初發(fā)心以后,還可能會退轉,如果能夠生不退轉的心,這個道就成功了!那就是所謂的菩薩,可是菩薩一念...
我想信佛,該怎么做?
呵呵,恕我直言,您那不是看破紅塵,您是不得志了,累了,意懶了。如果立刻您榮華富貴了,您可會來精神了。真正看破紅塵,不會受紅塵俗世干擾,美色、名譽放于眼前而不動心。這需要修的,很艱苦的過程。您一大堆執(zhí)著,我想沒什么辦法讓您一下子解脫了。除非您自己真的能徹底放下名啊利啊。您可以...
對于一個想信佛的初級者需要讀哪些書?
怎么說呢?你想向高級發(fā)展嗎?你想成為一代宗師嗎?如果你想,我建議你先從文言文和“高等數(shù)學”入手,然后學完整個自然學科(當然包括心理學)。為啥呢?1、當前的寺廟“住持”都是“研究生畢業(yè)”。2、佛教總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我們除了要學習以往的經(jīng)典以外還要運用上我們當今的科技只是來...
想信佛,能否引我入門
就念阿彌陀佛!機緣一到阿彌陀佛自然就來接引了!過去,現(xiàn)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有很多的!
想去拜一拜佛但是不知道拜哪位大夫好
可以禮拜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都是可以的。你去寺廟里,依次禮拜一遍即可。另外,我們信佛,學佛,欲求好運,福氣,還有一個非常需要講究的地方, 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重點),你能改正過失,并行善積德,做佛菩薩的好學生,佛菩薩...
本人17歲的高中生,身體差,想信佛學佛。平時可以做些什么?
建議百度“思維本體學實證網(wǎng)”-參閱文章《打坐修證的新手指引》。或百度“本體佛學新浪博客-開悟的一些特點”,博客分類如下:《科學實證》講解(初學到高層次、悟道的整套方法和心路歷程)、視頻教學(打坐各方法、問題的專題匯總)、觀心、實證、開悟。方法和路這樣走(供參考):一是從觀身體覺受入手:...
我想信佛可原來供奉的神仙往哪
如果你想信佛,先做三皈依。然后把以前的供奉的牌位、神像等外道物品送到寺廟給出家?guī)熖幚恚蛘邌枂柍黾規(guī)煟绾翁幚怼?/p>
我信佛 想了解從人到佛的階位
我信佛 想了解從人到佛的階位 我來答 首頁 在問 全部問題 娛樂休閑 游戲 旅游 教育培訓 金融財經(jīng) 醫(yī)療健康 科技 家電數(shù)碼 政策法規(guī) 文化歷史 時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車 生活 職業(yè) 母嬰 三農(nóng) 互聯(lián)網(wǎng) 生產(chǎn)制造 其他 日報 日報精選 日報廣場 用戶 認證用戶 視頻作者 ...
相關評說: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學佛啊,入門也簡單,說說我的一些學佛入門方面看法,看上去好像與學佛無關,但實際上有點關系:1.要把自己做成一個誠實的人,不可以撒謊,不可以挑是非,不說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那先成為一個誠實的人之后,學佛自然才能真誠的去學...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首先學會做人,這個做人并不簡單,做人要先從孝道做起,百善孝為先.然后才有資格做佛弟子.建議看看圣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還有《了凡四訓》《認識佛教》等初級入門的教科材料.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境由心生,強求不得,以免徒生煩惱,凡事講究因果,緣份,還是順其自然吧!但小乘佛講的是'羅漢道'一朝頓悟便立地成佛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理;大乘佛講的是菩薩道,'覺有情,道眾生'從而成就大圓滿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學佛的方法很多,一般對于剛入佛門的弟子,念佛法門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等念一段時間后,可以增加一些經(jīng)文,做早晚課.建議您去當?shù)氐乃略赫椅粠煾?可以經(jīng)常給你做做指點.一句半句,在這百度上是不能夠詳細解釋,有個師傅在身邊常做知道,還能方便些,不至于誤入歧途.下面有個連接,淺談學佛,以供參考 祝愿這位同修早日得涅盤.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不一定要吃素……但是你要是修行的話最好吃素哦 煩惱一來,就念阿彌陀佛不去理會它(念可以是念頭,也可以是口念默念),日子長了自然會慢慢消減煩惱…… 信仰佛教,最好做個皈依儀式咯.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凈而無染.可以看《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楞嚴經(jīng)》,誦《楞嚴咒》《大悲咒》阿彌陀佛,祝您好運~!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發(fā)菩提心,從心開始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多看看入門初學的佛書,再進一步看看經(jīng)書原文. 入門初學的佛書著作和經(jīng)書原文,國內較全的是福建莆田南山廣化寺,建議聯(lián)系廣化寺,請購一些自己喜歡的佛書經(jīng)書來看. 在了解了皈依的意義之后,在適當?shù)臅r候就可以去本地寺廟皈依.從此作為一個在家佛弟子. 送你一句話: 善根甚深,誠心恒心,發(fā)菩提心,信心為功德之根基; 解脫非難,念佛成佛,修因證果,念佛乃成佛之捷徑.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呵,入手和深入學習,就看這些次料就好,多多的看,多看幾遍,你自然會明了,會知道什么是修,修個什么.希望你能珍惜這樣難得的法寶!http://bookgb.bfnn.org/books/0619.htm http://bookgb.bfnn.org/books/0356.htm http://bookgb.bfnn.org/books/0509.htm http://bookgb.bfnn.org/books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從皈依開始. 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便是皈依.正如入學需要注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xù),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 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當然,若按佛法...
宿豫區(qū)位移: ______ 佛教先不要想得太深,上一年級就開始學研究生課程,恐怕會適得其反的.修學是需要體會或者說感應來提供深入信心的.沒有確切的體會往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是凡人,有著充分的凡人習氣.看到錢就樂,看到丟錢就愁,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