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之仁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婦人之仁
1、仁: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
2、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3、例句:吳王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
4、近義詞:優(yōu)柔寡斷、不識大體、當封爵者、小恩小惠。
5、典故:楚漢相爭時,名將韓信曾投奔過項羽。因項羽有勇無謀,不善用人,韓信得不到重用,便背棄項羽投奔了劉邦。投奔劉邦以后,開始也未被重用,后來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被拜為大將以后,劉邦問他:“蕭丞相屢次推薦將軍,將軍準有妙計,請將軍指教。”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吆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給他嚇倒,你看他多么勇,多么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又恭敬又有愛人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了,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應當封爵位的,他不封。就是封了,他還拿著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個角都磨光了,還舍不得交給人家。他的好心眼只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好心眼罷了。”接著,韓信又分析了項羽的一些弱點和錯誤,指出劉邦必然能戰(zhàn)勝項羽。
蠻晨13077202959: 什么是仁?什么又是婦人之仁?
成都市后角: ______ 仁,是相對于己方的,婦人之仁,對敵方的仁
蠻晨13077202959: 什么叫恩怨分明,什么叫婦人之仁? -
成都市后角: ______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韓信說項羽:“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然而“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 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就可以少一個勁敵,可以幫助自己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項羽沒有殺掉劉邦,最后自己被殺,當軍王的就必須要狠,要絕,也就是說要有君王之度,才能治理天下,特別是在當時一片混亂的局面下,殺掉劉邦可能會早日結束分裂局面,給人民帶來幸福.所以,當時,項羽確實是婦人之仁!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蠻晨13077202959: 什么是婦人之仁? -
成都市后角: ______ 善良
蠻晨13077202959: 婦人之仁是什么樣的
成都市后角: ______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婦人之仁是說婦女的心腸太軟,做事或處理事物的時候總是優(yōu)柔寡斷的,考慮不周或有偏見,有時候不能顧全大局. 希望能幫到你!
蠻晨13077202959: 婦人之仁是蠢輩是什么意思 -
成都市后角: ______ 那句話是古代傳說下來,婦人、不用解話,之仁,也古前,小女人無才并有德,應那時的很少讀書,那時候多是爹娘教育的,孝敬長輩對丈夫是言語所聽,給小孩,他們要擇相鄰也是三字經(jīng)吧!
蠻晨13077202959: 長婦之仁是什么意思! -
成都市后角: ______ 長婦人之仁 仁: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
蠻晨13077202959: 鴻門宴上放走劉邦是婦人之仁,也有人說是君子之度,請問婦人之仁和君子之度分別是怎樣定義的,二者的區(qū)別是什么? -
成都市后角: ______ 看你怎么理解了,婦人之仁是說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而君子之度是說識大體,有肚量,個人認為他是有肚量的,項羽擁兵40萬,而劉邦只有10萬,戰(zhàn)斗力弱,不是項羽的對手,項羽放了他當然是寬宏大度
蠻晨13077202959: "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是什么意思?
成都市后角: ______ 親,是婦人之仁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指婦人心軟,眼光短淺.遇到事情不堅定,辦不成大事
蠻晨13077202959: '婦人之仁"這個成語的成語典故和典故是什么? -
成都市后角: ______ “婦人之仁”原指主婦心軟,殺雞時不敢下手. 春秋五霸之中的宋、楚相爭.宋襄公不肯趁人之危,利用楚軍渡河的有利時機攻擊楚軍,一定要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堂堂正正地決一死戰(zhàn).結果錯失良機,人少的宋軍根本不是人數(shù)眾多的楚軍的對手. 楚漢相爭,項羽因為劉邦是年老長者,而犯了婦人之仁,未能利用鴻門宴的機會痛下黑手暗算劉邦,后來丟掉天下,還被劉邦所殺.項羽猶豫之中以婦人之仁放過劉邦.而劉邦取得天下時,就沒有給項羽機會.從此,“婦人之仁”這個成語就十分出名了.
2、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3、例句:吳王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
4、近義詞:優(yōu)柔寡斷、不識大體、當封爵者、小恩小惠。
5、典故:楚漢相爭時,名將韓信曾投奔過項羽。因項羽有勇無謀,不善用人,韓信得不到重用,便背棄項羽投奔了劉邦。投奔劉邦以后,開始也未被重用,后來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被拜為大將以后,劉邦問他:“蕭丞相屢次推薦將軍,將軍準有妙計,請將軍指教。”韓信說:“我曾在項王手下做過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點。項王吆喝一聲,上千的人都會給他嚇倒,你看他多么勇,多么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重用有本領的將領,他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又恭敬又有愛人之心,說話挺溫和,看見別人病了,他會掉眼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應當封爵位的,他不封。就是封了,他還拿著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個角都磨光了,還舍不得交給人家。他的好心眼只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好心眼罷了。”接著,韓信又分析了項羽的一些弱點和錯誤,指出劉邦必然能戰(zhàn)勝項羽。
相關評說:
成都市后角: ______ 仁,是相對于己方的,婦人之仁,對敵方的仁
成都市后角: ______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韓信說項羽:“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然而“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 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就可以少一個勁敵,可以幫助自己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項羽沒有殺掉劉邦,最后自己被殺,當軍王的就必須要狠,要絕,也就是說要有君王之度,才能治理天下,特別是在當時一片混亂的局面下,殺掉劉邦可能會早日結束分裂局面,給人民帶來幸福.所以,當時,項羽確實是婦人之仁!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成都市后角: ______ 善良
成都市后角: ______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婦人之仁是說婦女的心腸太軟,做事或處理事物的時候總是優(yōu)柔寡斷的,考慮不周或有偏見,有時候不能顧全大局. 希望能幫到你!
成都市后角: ______ 那句話是古代傳說下來,婦人、不用解話,之仁,也古前,小女人無才并有德,應那時的很少讀書,那時候多是爹娘教育的,孝敬長輩對丈夫是言語所聽,給小孩,他們要擇相鄰也是三字經(jīng)吧!
成都市后角: ______ 長婦人之仁 仁: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
成都市后角: ______ 看你怎么理解了,婦人之仁是說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而君子之度是說識大體,有肚量,個人認為他是有肚量的,項羽擁兵40萬,而劉邦只有10萬,戰(zhàn)斗力弱,不是項羽的對手,項羽放了他當然是寬宏大度
成都市后角: ______ 親,是婦人之仁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指婦人心軟,眼光短淺.遇到事情不堅定,辦不成大事
成都市后角: ______ “婦人之仁”原指主婦心軟,殺雞時不敢下手. 春秋五霸之中的宋、楚相爭.宋襄公不肯趁人之危,利用楚軍渡河的有利時機攻擊楚軍,一定要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堂堂正正地決一死戰(zhàn).結果錯失良機,人少的宋軍根本不是人數(shù)眾多的楚軍的對手. 楚漢相爭,項羽因為劉邦是年老長者,而犯了婦人之仁,未能利用鴻門宴的機會痛下黑手暗算劉邦,后來丟掉天下,還被劉邦所殺.項羽猶豫之中以婦人之仁放過劉邦.而劉邦取得天下時,就沒有給項羽機會.從此,“婦人之仁”這個成語就十分出名了.